荀子《礼论》中的“礼”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儒家重要代表荀子一向被拿来与儒家另一代表孟子对比,其人性论被概括为“性恶论”,“性恶论”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政治主张。囿于时代的束缚,荀子的政治主张也未能脱源于“礼”这一时代产物,其对“礼”的论述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是其与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义”相比最具特色的主张。本文以《荀子·礼论》为切入点,试图发掘出荀子对“礼”的总结以及透过《礼论》可以窥探到的荀子对“礼”具体内涵的阐述。
  关键词 荀子 礼论 礼
  作者简介:高梓原,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008-02
  一、荀子《礼论》篇的特点
  通览《礼论》全篇,有一些提法是与《荀子》其它篇章相呼应的。例如,《富国》篇中荀子提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礼论》开篇荀子也提到了该句,但其用该句来解释“礼”之“别”,因为人有等级之分,所以“礼”也要有等级之分。在解释“礼”之“别”时荀子是这样描述的,“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
  通过荀子的《礼论》可以看出,荀子特别注重“死”与“祭”,《礼论》的大部分篇章荀子都在讨论“葬礼”和“祭祀”。关于“生死”和“礼”的关系以及为何重“死”如重“生”,荀子如是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
  二、 对荀子“礼”的总结
  荀子的《礼论》详细总结和介绍了“礼”,主要阐述了礼之起源、内容、作用以及意义等问题,有些问题在论述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解答,在其它篇章也偶有出现。
  (一)礼的起源
  礼的起源如何?《礼论》首句就交代:“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这样看来,荀子认为礼起源于满足人们的欲望。但是仅看这一段荀子的“礼”又有点像先王用来治人之乱的“法”,这跟“礼”的实质内容有关,在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由于荀子的“礼”是“养”的手段,所以这与孔子的“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孔子“养”和“教”的工具是“德”和“礼”。在《性恶》篇中也有对礼之起源的论述,在开篇首段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之后荀子解释到:“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荣辱》篇结尾也是从“人性恶”角度来阐述礼之起源的:“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由上述内容可知,“礼”最初乃圣王用来治“人之性恶”的方法。
  (二) 礼的本源
  荀子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所以荀子认为,礼有三个本源,天地、祖先和君主。
  (三) 礼的来源
  根据上文可以得出结论:“礼”是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产生的,先王是制“礼”的主体,所以“礼”的来源并不是天,而是先王。在《王制》篇中荀子提到:“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在《礼论》篇中荀子解释为何君主的丧期是三年时说:“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 ,也就是说,君主是礼仪制度的本源。有时荀子又认为“礼”来源于圣人,这在《性恶》篇中多有体现。例如:“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也把“圣人”和“先王”混在一起用,上一句“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合于善也”同样的话在《性恶》开篇却是用“圣王”代替“圣人”,怹是这样说的,“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在《非相》篇中荀子说:“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所以不管制“礼”的是圣人还是先王,他们都是“礼”中最重要的。
  (四) 礼的内涵
  荀子的弟子在《大略》篇中说:“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皆礼也” ,那么荀子所说的“礼”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根据个人的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荀子在《荀子》中多次提到礼是标准,有时是政治标准,有时是道德准则,这里首先谈一下政治方面的。在《大略》篇中荀子的弟子总结老师的言论时说:“礼者,政之挽也” ;在《天论》篇中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 ;类似《天论》篇中的话还出现在《大略》里:“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表天下之乱” ;在讨论“礼”时把礼当作政治方面的标准或准则的话在《荀子》中还有多处,“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等《大略》中出现的句子是很好的例证,在此不一一列举。   2.道德方面。荀子在《性恶》篇开篇就说:“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所以在荀子那里“礼”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在这里举一些例子以玆论证我的观点。在《礼论》篇论述“礼”的本源时荀子道:“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 ,因为尊奉始祖是道德的根本,而尊奉始祖又是“礼”推崇的三个根本,因此“礼”又是一种道德上的原则。在《礼论》篇荀子也说过:“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馀、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
  3.人道方面。关于精神方面的“礼”荀子提到的不多,在《礼论》篇提到过:“两情者,人生固有端焉。若夫断之继之,博之浅之,益之损之,类之尽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终始莫不顺比,足以为万世则,则是礼也” ;“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 。在《大略》篇中也可见一二:“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
  4.自然方面。在荀子看来,“礼”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准则和道德标准,也是自然或天道的准则。荀子说:“天地以合,日月以,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三、 礼的价值
  《礼论》篇开篇 荀子认为“礼”是为满足人们欲望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礼”的最终价值是“养”,而为实现“礼”的最终价值就需要“别”,什么是“别”呢,“别”就是《富国》篇和《礼论》篇都提到过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
  注释:
  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41页,第300页,第308页,第375页,第376页,第51页,第303页,第117页,第320页,第377页,第379页,第381页,第376页,第60页,第435页,第437页,第274-275页,第432页,第438页,第375-376页,第311页,第313页,第306页,第319页,第434页,第305页.
其他文献
3D打印是一种通过堆叠塑料、金属等材料生产制作三维物体的技术手段.与之相反,传统的油墨打印机只能在二维的纸质平面上实现打印功能.3D打印技术在复杂零件制造、模具设计和
本文作者针对司法鉴定案件中部分文痕物证载体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制性和不易复制性,采用拍照提取方法中常见的失真与变形现象,进行拍照提取方法的探讨。作者提出应当选用全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历经漫长的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然而自古以来,我国就缺乏法治文明的传统,采取
本文将从刑法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问题予以探讨,并就刑法修正案九中受贿罪量刑档有所修改的背景下,对行贿罪的量刑档提出立法建议。 This article will proc
[摘要]乡村干部是我国最广泛也是最贴近群众的干部群体,由于农村社会强烈的宗族社会色彩,乡村干部也具有很强的宗族家长色彩。乡村干部的这一色彩对于弥补我国基层管理体制不足,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引起农村基层选举腐败和宗族械斗等消极现象。深入研究农村干部的宗族家长色彩,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当下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 乡村干部 宗族家长  [中图分类号]C912
[摘要]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关键是: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重视这门课,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做会计人的梦想,为其进行职业规划,采用快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而有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专业理想 快乐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效果,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及兴趣、该专业的认可程度、该校
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就要求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下,坚持用事实证明客观真相,用公正合理的程序来应证实体结果的公正,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目的 肾结石患者治疗时采用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观察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并且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
[摘要]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医疗损害责任承担上实行的是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的“双轨制”救济体制,这种救济体制弊端丛生;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后,确立了“一元化”的医疗损害责任体系,过错认定标准也归于统一,优势明显。  [关键词]过错 医疗损害 演进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17-01  一、《侵权责任法》公布前过错判定“二元化”的弊端
从现场车内发现两具裸体男尸,根据现场勘查尸体的衣物属于正常脱放于汽车内部,尸体头、面部有多处烧伤,未见机械性窒息征象。通过检验,从死者体内检出大量甲基苯丙胺成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