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风波》表现了苏轼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但又酷爱陶潜,追求老庄的隐逸生活……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的态度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真可谓“雨中的智者,雨后的达者”。
关键词:豪放;超然;淡泊;开朗;旷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罕见的通才、奇才。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无论是宦海几起几落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出世入世、亦儒亦道亦释的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开一代风气之先,还是在诗词文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旷世才华,都令世人瞩目;特别是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中,始终保持淡泊开朗的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情怀,无为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的思想复杂,能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在他身遭贬谪,处境危艰时,又能以佛、老思想作为其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和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解脱的精神支柱,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有言道,一味地执着经不起挫折,"至刚则易折","至皎则易污"。然而苏轼在他屡遭贬谪、备受打击之后,并没有陷入悲观的泥潭,危厄的经历反使他很快冷静下来,明智起来,平定了那颗因报国无门而焦虑不安之心,变得超然、豁达、开朗。
东坡先生曾说:"吾怀坎淳之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身而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几遭挫折,历尽坎坷,名利得失,置之脑后;"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春寒料峭,不管炎天酷暑,泰然处之,安之若素;鲜明地体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超脱的态度。既是苏轼人格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的体味,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郑文焯评:"此足征苏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以曲笔写胸臆,抒人生。倚声能事尽之矣。"苏轼的超脱不是与世无争的归隐,也不是放弃报国大志的出世的消沉,而恰恰是建立在对祖国、对江山、对人民更深沉更浓厚的爱之心灵。这是他几经洗炼之后的苏东坡的英雄本色!
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人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他宏远旷达的情怀,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流放黄州,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定风波》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这能否引起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苏轼是伟大的。苏轼之伟大,在于他人格的圣洁和情怀的豁达,在于他有一个智慧的人生!"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人们可以因他而感到自身的存在。"人们在现代生活的激流的冲击下,人的命运进退难料,浮沉莫测,但惟有保持一颗达观之北斗,指引生命的航程!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聽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苏轼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东坡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一切苦难与挫折都在他的生活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融、转化,心中留下的只有洒脱、平和、快乐以及自由。他真诚地痛苦过,也真诚地愉悦过;他命运多舛,但他的生活又何其充实。
东坡的词往往是风格如人的,词品如人格。关于其人品,即使对苏轼颇有微词的朱熹,也不能不赞叹其凛然正气。这一处世哲学无疑地帮助他超越政治上的巨大创痛,而保持乐观旷达的情怀。
苏轼是很具个性的人。他曾借“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王复秀才所居双桧》)抒写自己挺拔不屈的性格。这一个性不仅未因政治受挫而改变,在黄州时反而尤为突出。其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总之,我们应根据诗人仕途上的进退观、自我人格、个性气质、人生理想的变化,去判定它蕴含的潜在的相对确定的定向暗示和情感意向,那种停留于语言形式而轻率作出简单化、肤浅化,甚至曲解性的评价,是不可取的。最后,让我们把诗句放回原作中、用简表来说明它与全篇作品内容的有机联系吧。
传统的观点认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从苏轼的全部词作来看,属于豪放风格的并不多,苏词的主要风格应该是"旷达"。苏轼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通过深层次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他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容不迫,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通过对雨中散步情景的描写,反映了他面对人世风雨,仍然泰然自若、顺其自然的潇洒态度,但也隐约反映出他只能被动面对、无法抗拒的无奈,也表现了苏轼对外界环境的超然、豁达的态度。真可谓“雨中的智者,雨后的达者”。
关键词:豪放;超然;淡泊;开朗;旷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罕见的通才、奇才。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无论是宦海几起几落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出世入世、亦儒亦道亦释的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开一代风气之先,还是在诗词文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旷世才华,都令世人瞩目;特别是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中,始终保持淡泊开朗的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情怀,无为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的思想复杂,能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在他身遭贬谪,处境危艰时,又能以佛、老思想作为其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和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解脱的精神支柱,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有言道,一味地执着经不起挫折,"至刚则易折","至皎则易污"。然而苏轼在他屡遭贬谪、备受打击之后,并没有陷入悲观的泥潭,危厄的经历反使他很快冷静下来,明智起来,平定了那颗因报国无门而焦虑不安之心,变得超然、豁达、开朗。
东坡先生曾说:"吾怀坎淳之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身而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几遭挫折,历尽坎坷,名利得失,置之脑后;"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春寒料峭,不管炎天酷暑,泰然处之,安之若素;鲜明地体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超脱的态度。既是苏轼人格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的体味,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郑文焯评:"此足征苏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以曲笔写胸臆,抒人生。倚声能事尽之矣。"苏轼的超脱不是与世无争的归隐,也不是放弃报国大志的出世的消沉,而恰恰是建立在对祖国、对江山、对人民更深沉更浓厚的爱之心灵。这是他几经洗炼之后的苏东坡的英雄本色!
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人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他宏远旷达的情怀,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流放黄州,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定风波》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这能否引起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苏轼是伟大的。苏轼之伟大,在于他人格的圣洁和情怀的豁达,在于他有一个智慧的人生!"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人们可以因他而感到自身的存在。"人们在现代生活的激流的冲击下,人的命运进退难料,浮沉莫测,但惟有保持一颗达观之北斗,指引生命的航程!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聽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苏轼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东坡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一切苦难与挫折都在他的生活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融、转化,心中留下的只有洒脱、平和、快乐以及自由。他真诚地痛苦过,也真诚地愉悦过;他命运多舛,但他的生活又何其充实。
东坡的词往往是风格如人的,词品如人格。关于其人品,即使对苏轼颇有微词的朱熹,也不能不赞叹其凛然正气。这一处世哲学无疑地帮助他超越政治上的巨大创痛,而保持乐观旷达的情怀。
苏轼是很具个性的人。他曾借“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王复秀才所居双桧》)抒写自己挺拔不屈的性格。这一个性不仅未因政治受挫而改变,在黄州时反而尤为突出。其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总之,我们应根据诗人仕途上的进退观、自我人格、个性气质、人生理想的变化,去判定它蕴含的潜在的相对确定的定向暗示和情感意向,那种停留于语言形式而轻率作出简单化、肤浅化,甚至曲解性的评价,是不可取的。最后,让我们把诗句放回原作中、用简表来说明它与全篇作品内容的有机联系吧。
传统的观点认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从苏轼的全部词作来看,属于豪放风格的并不多,苏词的主要风格应该是"旷达"。苏轼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通过深层次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他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容不迫,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通过对雨中散步情景的描写,反映了他面对人世风雨,仍然泰然自若、顺其自然的潇洒态度,但也隐约反映出他只能被动面对、无法抗拒的无奈,也表现了苏轼对外界环境的超然、豁达的态度。真可谓“雨中的智者,雨后的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