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样型纤维瘤病18F-FDG PET/CT表现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TF)的18F-FDG PET/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DTF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记录病灶部位、相对密度、最大径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等,分析肿瘤最大径与SUVmax的相关性,比较浸润病灶与非浸润病灶最大径及SUVmax的差异。结果17例DTF共纳入18枚病灶,平均最大径(5.91±2.73)cm。CT平扫呈稍高密度1枚,其余17枚呈等或稍低密度。18枚病灶SUVmax平均3.91±1.19
其他文献
1病例简介病例1,女,1岁,主诉:生长发育迟缓,无法翻身,近1个月有癫痫发作。体格检查:头颅五官对称,眼距稍宽,塌鼻梁,上唇外翻。手、脚小,四肢肌张力低,手无法主动抓物,无法独坐;视听反应差,无法逗笑出声。脑电图:睡眠脑电图可见异常脑电波;四肢体感通路检测提示皮层段异常。影像检查:X线平片胸腰椎侧位片、手部正位片及颅脑MRI检查见图1。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T2-FLAIR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的术前头颅MRI图像的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WHOⅡ~Ⅲ级)98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45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14例),1p/19q非联合缺失53例(WHOⅡ级27例,WHOⅢ级26例),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3DSlicer软件在T2-FLAIR图像上对病灶所有轴向层面手动勾画3D-ROI,包含瘤体及周围水肿区。使用3DSlic
目的构建护士对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患儿苏醒期家属探视信念和态度的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护士对PACU患儿苏醒期家属探视信念和态度的量表暂定版,采用暂定版对460名PA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修订的PACU患儿苏醒期家属探视信念和态度量表包含20个条目,其中信念维度3个因子,17个条目;态度维度1个因子,3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4,重测信度为0.898,内容效度为0.89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10例肺腺癌患者,在术前增强C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出与ALK突变高度相关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模型。联合具有独立预测效能的一般特征构建诺模图模型,并分别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通过特征筛选后,最终选取19项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最佳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AUC值为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82%;在验证集AUC值为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妇早孕期(11~13+6周)超声测量指标对双胎生长不一致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产科超声检查并分娩的104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在妊娠11~13+6周分别测量胎儿的头臀长(crown-rump length,CRL)、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值、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和最大羊水深度(deepest vertic
1病例简介女,13岁,主诉:双眼复视及头痛10 d。体格检查:左眼向内斜视。脑脊液检查:压力190 mmH2O,白细胞计数96×106/L,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水通道蛋白抗体、寡克隆抗体阴性。MRI检查见图1A~D。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5个月后因双上肢麻木、四肢乏力7 d行脑脊液检查,提示血-脑屏障功能受损,MRI检查见图1E~H。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见图1I、J。胸、腹、盆腔CT检查未见异常。行额叶肿块部分切除,术中肿块无包膜,淡黄色,质硬,血供丰富,瘤周水肿明显。病理表现见
目的关于脊索瘤PET/CT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探索颈椎原发性脊索瘤的18F-FDG PET/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颈椎原发性脊索瘤的PET/CT及临床资料,总结病变CT表现及FDG代谢特征,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最大径线,分析病变代谢与形态特点的关系。结果11例病变均为单发,溶骨性破坏,其中位于C2椎体6例,C1、C1~2、C2~4、C2~5、C3~4各1例。病变平均SUVmax为5.16±0.32,平均长径(3.63±0.32)cm,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首次发作抑郁症(MD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资料与方法对22例首次发作MDD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DTI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法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并分析MD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MDD病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D患者双侧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海马旁回、右侧中央前回及左侧眶额叶等区域脑白质FA值显著降低(P<0.001,未校正)。FA值改变与MDD病程及严重程度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肌肉硬度,为临床制订康复诊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选取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39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肌张力评估。采用SWE测量患侧半膜肌、比目鱼肌及内侧腓肠肌的杨氏模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杨氏模量与M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内侧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杨氏模量均高于半膜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杨氏模量
目的通过磁共振T2 mapping和磁共振软骨延迟增强成像(dGEMRIC)评估膝关节再生软骨的修复过程。资料与方法对13例患者的20处再生软骨在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MACI)后1、3、6、12个月进行磁共振T2 mapping和dGEMRIC检查,测量再生软骨和邻近正常软骨的T2值和纵向弛豫率差(ΔR1)值,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再生软骨和正常软骨T2值和ΔR1值的差异,观察再生软骨T2值和ΔR1值在术后1、3、6、12个月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生软骨区T2值和ΔR1值在MACI术后1、3、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