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避难建筑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SHAW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孩子建起“纸房子”学校
  坂茂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建筑师之一,他于2014年获得了有着“建筑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评语中这样写道:“通过杰出设计来应对高难度挑戰,坂茂扩展了建筑师这一职业;他使建筑师能够参与到政府、公共机构、慈善家及受灾群体之间的对话。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用高质量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行动,以及他应对人道主义挑战的独有方式,使得本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成为一名模范建筑大师。”
  2008年汶川地震一星期后,坂茂和他的团队迅速赶赴四川成都参加灾后重建。在一个多月内,来自日本的120名志愿者和四川当地的志愿者一起,用低成本、可回收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建起了一座临时小学———成都市华林小学。这座临时建筑共有3幢房屋,9个教室,占地500多平方米,成为地震灾区第一个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后来荣获了“日本项目国际奖”。
  有人曾担忧,纸质材料建造的房子质量如何,遇到水和火又该怎么办?但华林小学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室所使用的纸管经过了特殊处理,外面被喷上了一层特殊的物质———清漆,可以有效断绝水的渗透和火的侵袭。同时,纸管由纸张加工合炼而成,经过结构工程师做的测算,每一处节点的承重都可以达到100公斤。


  关注灾民精神需求
  地震、海啸之后,灾民如何安置?家园被毁坏,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对这些问题,坂茂有着自己的见解。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过后,坂茂立即投入为灾民建造避难所的工作中———他用硬纸板做成纸管,用白帆布做建筑隔墙,制成4米长、4米宽的单元隔间,每个家庭可以住在不同的小隔间中。
  坂茂的意图是用简易的分隔物在疏散场所为各个家庭营造私人空间。他介绍说,日本灾后的典型做法是把灾民疏散到一些比较大的公共空间里,比如体育馆。灾害发生后的最初几天里,躲在这样的场所没什么问题。但一般情况下,灾民都需要等上几个月才能住进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几个月没有私人空间的混杂相处,很容易会给灾民心态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坂茂希望通过设计来关注灾民的精神需求。纸管、白色帆布做成的临时性隔墙使得灾民白天可以掀开帷幕,晚上睡觉时再把它们拉下来。如果家里有需要哺乳的婴儿,母亲在哺乳时也能够保护隐私。
  在坂茂的理念中,灾难来临时,人们不需要创新的设计,只需要快速建造一些简易的避难设施。“房子就是房子,再新的设计也不能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同时,坂茂有自己的“材料观”,他不想浪费任何材料,所以会尝试去用所有可用的材料。硬纸管就是如此。原材料不贵,而且到处都有,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菲律宾,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用。
  经过一次次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坂茂对自己的纸质小屋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制作非常简便灵活,不需要任何木质接头和支柱,只需4个人手帮忙,10分钟左右便能完成全部组装和拆卸工作。在坚固耐用程度方面,纸类材料虽然不可能完全替代钢筋水泥,但其是否能成为长期建筑,关键在于建筑师的用心程度。以纸做成可以用来遮风挡雨、长期居住的房子时,建筑也不再只是簡单的“纸上谈兵”。
其他文献
排便是个高技术含量的动作,只有两大神经系统通力合作,才能得体又干净地完成这一过程.除了我们人类,几乎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把这个动作做得如此规范又井井有条.这一切都要归
期刊
几年前,我接诊了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病人。第一眼看到这个病人时,我就被他那大红脸惊住了,这应该是我看到过的最红的脸。  这个病人四十多岁,有耳鸣的毛病,听说有个同事靠着喝红花、桃仁、丹参泡的茶治好了耳鸣,于是,他每天照著喝。一个月后,他感到不对劲了,满脸通红,还发痒,早上起来枕头上还能看到小血点。脸上没有伤口,怎么就出血了呢?  这个病人的同事喝红花、桃仁、丹参泡的茶治好了耳鸣,是因为同事的耳鸣
期刊
不做走马观花的游客,全身心去感受当地景观和文化,德国的旅行者可以说是模范。“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是不会出现在德国旅行者身上的。  有准备的旅游  准备去哪里旅行?怎么去?为什么去这里而不是那里?到底想看什么?了解当地的文化有多少?需要带哪些必备的衣物?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旅行前要做的必修课。没有准备的旅游对德国人来说不算是认真的旅游。  住在德国汉诺威的达拉和住在德国汉堡的梅杰两家,去
期刊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说:“好奇怪,我家孩子怎么越大越丑,脸越来越狭长,嘴巴越来越突……”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留意孩子是否有异常口呼吸,医学上称为张口呼吸.rn慢性鼻
期刊
首尔市曾有一百余座高架桥,从2002年起平均每年拆除一座高架桥。这样做,为什么?  原来,在首尔汉江大橋北段二村洞附近,过去为了改善车辆拥堵问题而修建高架桥。修完后,司机们仍然很不满意,因为他们只能以时速10公里的速度慢慢在桥上移动,丝毫没有“减负”。高架桥一经拆除后,9车道改为11车道,车辆平均时速反而达到20公里。  专家分析,过去修建高架桥是為了分担城市中心的车流量,而现在绕行道路非常多,高
期刊
美国女人从小受的教育和中国女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美国女人没有被灌输“半边天”理论和“极端平等主义”的男女机械平等思想,她们更乐意接受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体能、角色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家庭和社会所负责任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美国妇道文化。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那时我还在研究院,有一位女教授跟我聊起我的家庭。当她听说我的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她的情绪一下子从阳光明媚变成阴沉和悲
期刊
以西方视角观之,我祖父所拥有的老年生活完全是田园牧歌式的.rn祖父斯塔拉姆·葛文德是一个农民,住在距孟买约500公里的一个村庄.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那里耕作了几百年.记得差不
期刊
从德国慕尼黑向南,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匆匆行驶。远处,阿尔卑斯山脉正舒展它的身子蜿蜒到天边,山顶上的白雪衬着葱绿的原野,显得那样和谐。公路两旁不时闪过一块牌子,画着一只鹿,这是提醒司机,别在鹿儿横穿马路时把鹿撞了。在远离城市一处风景幽美的地方,车子停了下来。  这里,一大群建筑物刚刚落成,不少地方正在施工。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急救医院,或叫做“事故医院”,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医院里看不到的东西。
期刊
展文莲的“墓”是个衣冠冢,她本人正以头下脚上的姿态沉睡在容积2000升的液氮罐内。那是零下196℃的极低温,时间的流逝,几乎不会再在她身体上留下任何痕迹。  桂军民希望妻子能快点醒来。他们都只有49岁,都算年轻。但他又很清楚,这事急不得。“要等她这个病能治了再醒,不然没意义。醒过来也没意义,对吧。”桂军民像是在提醒自己。  展文莲是首个在中国本土冷冻并等待复活的“病人”。  死亡“暂停”  201
期刊
在德国柏林马灿区的一栋办公楼内,140平方米的房间内,处处有“机关”。从卧室去往浴室、洗手间沿路的墙角边,嵌有一串长条状的“夜视灯”,以避免半夜突然亮灯让老年人晃眼。卧室墙顶装有“工”字形滑槽,吊有自动起降杆,能够让下半身瘫痪的老人,通过双手独立将自己“吊”在起降杆上,从床上“吊”到轮椅上,或到达房间的任意一处。浴室、洗手间内,也都设有老人可以支撑、拉扶或坐卧的辅助设施,随处可见求助、报警按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