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板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b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通常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板书内容仅限于语言知识,显得单一;其二,语言知识在类别与数量上没有加以遴选,板书显得庞杂或是单薄。教师在板书时,应有语篇结构和文本内容的涉猎,从而彰显多样性,同时应聚焦语言知识的词块、词网、规律,从而体现选择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板书;多样性;选择性
  一、引言
  板书是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虽然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冲击,但它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板书可以更好地突显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做笔记,应对生成性教学等。然而,据笔者了解,有些英语教师在板书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板书内容局限于语言知识,过于单一。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的板书仅呈现单词、句型等语言层面的信息,对文本内容及价值层面的元素涉及较少。第二,在聚焦语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遴选与加工在板书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下面是某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NSEFC)Book 6 Unit 4 Global Warming词汇课的板书:
  ① [BFB]consume: to use an amount of fuel,energy or time.vt.[BFQB]消费,花费
  [BFB]For example: Xiaoming consumes all his time in studying English.[BFQB]
  ② [BFB]subscribe to: agree to[BFQB]
  [BFB]For example: I subscribe to your decision without any hesitation.
  ③ phenomenon[pl.]: phenomena
  For example: It is a kind of impolite phenomenon that students talk randomly in class.[BFQB]
  该教师的板书虽然较全面,但是有值得探究的问题:单词英译、派生词及例句是否值得板書?除了这些知识,是否还有其他知识需要板书?
  上述板书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板书的多样性及选择性存在认识方面的不足。结合上述问题,笔者试图探究英语教师如何超越语言知识,使板书多样化;如何遴选语言知识,使板书精练高效。
  二、板书多样性与选择性缺席的原因
  板书形式不具多样性,主要源于教师对英语学科教学价值的窄化抑或漠视。英语学科的价值何在?这个问题早在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就有阐释: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进一步以“核心素养”廓清了英语学科的价值内涵: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2]。人文属性以及核心素养是对传统的“着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观的拓展与延伸。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以这种“双基”教学观来组织教学。诚然,夯实“双基”十分重要,但仅限于“双基”难免会降低英语学科的价值。基于这种“双基”教学观的板书,不免陷入缺乏多样性的境地。例如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只注重语言层面,忽视了文本的信息层面及价值层面,导致板书仅围绕单词、句型、语法推进。
  [HJ2.3mm]
  板书选择性的缺失,主要是针对语言知识而言的。这里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对于这些语言知识,哪些值得板书,哪些需要拓展,拓展又有哪些标准,例句是否需要板书……这一系列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教师选择得当,必能呈现一个清晰简洁的板书,高效地巩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反之,则会造成板书单薄抑或庞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
  三、板书如何富有多样性
  由上所述,板书多样性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知识的超越。超越的方向正是板书的源泉。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内容概括、语篇分析和文化渗透三个方面来实现对语言知识的超越。因此,板书的多样性也可以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板书信息要点
  这里的信息要点,主要是指文本的内容。教师板书信息要点,将语言学习附着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尤其是利用信息要点进行口头或笔头的复述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输出型技能有极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信息要点的板书有框架图、流程图、表格、简笔画等形式。
  [案例1]
  NSEFC Book 8 Unit 4 Pygmalion 以古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为导引,过渡到萧伯纳的同名剧本,并截取剧本中的一幕作为阅读材料。考虑到学生对剧本这一体裁不是很熟悉,对戏剧内容的了解也不完整,因此笔者在进入阅读课前,对比神话故事与剧本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将剧本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串出核心词汇及短语,为接下来学生阅读剧本做铺垫。板书见图1。
  板书内容要点所反映的本质理念,就是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该理念倡导学生通过学习学科内容而非单纯语言技能训练来获得语言能力,将语言作为学科内容学习的介质,以学科内容作为语言技能学习的载体[3]。虽然当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难以实现用英语来组织其他学科的教学,但是将单元话题、语篇内容先行于语言知识,本身也是对该理念的践行。
  2板书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以其丰富的内涵,多维思维的要求,对发展学生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4]。语篇分析包括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前者主要针对语篇的体裁结构,后者则针对句子间的衔接与连贯。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微观分析,利用板书辅助分析都会起事半功倍之效。
  [案例2]   NSEFC Book 9 Unit 4的阅读文本“Plant Exploration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的篇幅较长,文脉较隐蔽,因此对文本进行宏观分析,促进学生的理解十分必要。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发言、辩论,探明文章的两条线索,一为探索方式的发展,二为探索者的成就,并以清晰的板书呈现,标明了文章的宏观结构。板书见图2。
  “Plant Exploration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一文的语篇宏观分析[TS)]
  在对文本进行宏观分析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聚焦文段进行微观分析。以下是聚焦的文本:
  ① The world of plant exploration was completely changed with Dr Nathaniel Wards invention of a tightly sealed portable glass container. ② This invention,called the Wardian case,allowed plants to be transported on long journeys.③ In 1833,Ward shipped two cases of British plants to Sydney,Australia. ④ All the plants survived the sixmonth journey. ⑤ In 1835,the cases made a return trip with some Australian species that had never been successfully transported before. ⑥ After eight months at sea,they arrived safely in London.
  该文本的连贯体现在,以句①为主题,句②至句⑥为支撑句,从而构成一种解释关系。其中,句②有效地衔接了主题句与句③④⑤⑥分别构成的两个例证。衔接体现在,6句话通过invention、case、plant 等词的复现,有效地照应了前后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系列问题聚焦语段内部的这种逻辑关系,如:“How are these 6 sentences organized?”“Can we remove the second sentence in this paragraph?”, 最终通过板书清晰地将逻辑关系呈现出来(见图3)。
  “Plant Exploration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一文的语段微观分析
  [HJ2.6mm]
  板书能够简洁清晰地将段间、句间的逻辑彰明,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对写作大有裨益。
  3板书文化内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文化意识有了更清晰的界定,也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文化意识的培育不仅仅是形成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5],而且还有发展学生“文化认同、鉴别乃至批判”的意识与能力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对比意识,适时抓住文化渗透契机, 用简洁、核心的词汇传达文化的内涵,进而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元素的板书不可或缺。
  [案例3]
  NSEFC Book 1 Unit 2 围绕英语的发展史展开。教材首先介绍了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单词拼写上的差异,接着以说明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向读者解释了多种英语并存的原因。文末以问题“Will Chinese English develop its own identity?”收尾,进一步深化了“英语多样化”的主题。笔者抓住这一问题,拓展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区分开来,最后升华到介绍包含大量中国英语的孔子学说,自然顺畅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这一文化渗透的辅助手段,笔者的板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与输出。板书见表1。
  上述板书是以表格形式呈现多国的文化元素。事实上,表格并非唯一的板书形式,文化元素也并非必须多样化。阅读文本的文化背景、某个例句甚至某个单词,只要教师认为有新穎的、值得强调的文化负载,都值得板书。
  四、板书如何富有选择性
  板书的多样性主要围绕“超越语言知识”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知识不重要。相反,语言知识是学科素养的基石。因此对语言知识的关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关注语言知识时,对哪些知识需要板书,哪些知识需要拓展,哪些例句值得板书等问题都值得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阐释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1板书词块
  词块(lexical chunks)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具有特定语义结构,并以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存在,有利于提高语言生成能力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6]。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和成年人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首先习得的正是这些词块。学习者正是在记忆了大量词块的基础上,通过类推,进而总结语言结构的框架[7]。由此可见,词块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使最初的交际成为可能,而且为后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众多一线教师正是在此认识之上,积极将词块教学应用到了自己的实践之中。在词块教学过程中,词块的板书是必要的辅助,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词块意识的初级阶段。
  [案例4]
  NSEFC Book 10 Unit 3介绍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黑人为反对种族隔离、争取平等权利而做出的努力。其中一篇阅读文本为“I Have a Dream”。笔者在讲授该单元时,以读前口头背景介绍为契机,串出并板书即将在阅读中出现的核心词汇,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板书如图4。   [BG(][BHDFG34mm,FKZQ*2F][HT8.SS][HJ1.5mm]
  ① find sth.ideal for [WB]⑧ be ended with
  ② be accustomed to doing[DW]⑨ be abolished
  ③ cope with[DW]⑩ be willing to
  ④ spread[WW(]…[WW)]across[DW]B11 unfair treatment
  ⑤ get rid of[DW]B12 reach its climax
  ⑥ with time going by[DW]B13 deliver ones speech
  ⑦ conflict gets deepened[DW]B14 be regarded as
  2板书词网
  如果说词块是词汇的纵向拓展,那么词网就是词汇的横向拓展。词汇量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板书词网是扩大词汇量、牢固基础的有效方法。构建词网可以有多样的依据,例如词根、语义、谐音等。
  [案例5]
  笔者在高三英语复习中,经常从“字根”与“主题词”两个角度出发,将有联系的系列词汇聚集在一起,形成词网。以下图5、图6是笔者处理NSEFC Book 9的复习教学时设计的板书。
  这种“解字式”的词网,不仅强化了学生词根词缀的观念,扩大了词汇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巩固了记忆。下面是以主题构建的词网,见图6。
  这种相同主题的词网是笔者贯穿Book 9 和 Book 10教学的一条线索,因为这两册课本里有不少单元涉及对人物的赞美与评价,如对运动员的精神、广告商的操守、历史人物的品质等的评价。笔者经常以brilliant human quality做导引或做总结,串起系列的形容词,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并且指导了学生依据主题记忆的学习策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将这种词汇的集合冠之以“网”,重在“发散相连之意”,而不在“网状之形”。因此,教师在板书时不必拘泥于“网形”,横向、纵向、括号、三角等形状都能应用,只要有发散相连的逻辑即可。
  3板书规律`
  规律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对某些语法现象的归纳总结及深度阐释。对规律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捋清思路,扫除其知识盲点,从而促进学生达到深入的理解。
  [案例6]
  “部分倒装”是高中英语的一个语法重难点,频频在阅读文本中出现。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一语法,笔者总结规律,形成板书,要求学生做笔记,为学生内化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7是板书。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值得板书的规律应该是经过教师深加工的规律。对于一些浅显的规律,教师可以口头陈述,并引导学生操练即可,没有必要再板书。有些教师在高三阶段一提到虚拟语气必定是将“命令建议要求”“三种非真实条件虚拟句型”进行详尽板书,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盲点并结合考点,仔细思考板书的要目。
  4板书例句
  在板书词块、词网及规律的同时,教师难免需要一些例句来做解释。那么,例句是否需要板书?笔者以为,在一般情况下,例句宜简洁易懂以训练学生听力,因此不必板书。但是以下两种情形就需要板书:第一,学生难以听懂;第二,学生能听懂且例句具有经典性。
  例如,难以听懂的例句有:
  At the award ceremony,Mr. Jackson said,“For me,there has been no greater reward than your support.”
  该例句为2009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成句子”的第6题,考查形容词的比较级。笔者在讲解no more than时引用该句,但学生反映难以听懂,因此笔者全句板书。
  再如: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该例句为《傲慢与偏见》的开篇句,笔者援引该例句以诠释词块it is acknowledged that。笔者发现学生听不懂该句,因此全句板书。
  学生能听懂且具有经典性的例句,就是指那些解释力较强,内容丰富,值得学生再次思考的例句。例如:
  It is I rather than you that am to blame.
  该句子是笔者讲解rather than所板书的例句。因为该例句是强调句的句式,蕴含be to blame和就远原则的相关知识,所以显得经典。
  再如:
  The girl spent as much time as she could going over her lessons.
  The girl spent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room.
  此两句是笔者講解spent的用法或过去分词作状语知识点所板书的例句,因其要求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而具有经典性。
  例句的板书,无论是出于学生难以听懂,还是例句经典有价值,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言。由此可见,例句是否需要板书,应该紧紧围绕着“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这一“双基”目标。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针对“超越语言知识”及“关注语言知识”所阐述的板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由于笔者主要锁定课堂教材教学,在选择与丰富板书上难免挂一漏万。例如,在选择方面,经典解题方法可以是板书的对象;在多样性方面,大至诗歌散文,小至小组积分,也都可以是板书的对象。 总而言之,板书的出发点不仅要着眼于“双基”,更要着眼于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方寸之间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蔡坚.第二语言习得与CBI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3-15.
  [4]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 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51-57.
  [5]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6] 王佩娜.运用词块学习策略,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37- 39.
  [7]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24-26.
其他文献
目前的电动铲运机大都是通过拖曳电缆供电的。用蓄电池供电的铲运机只在煤矿应用,而且主要用于清理。在一般的矿山,由于矿岩的硬度较大、块度不均匀,所需的铲取力大,而且作业
期刊
海上风电的集电系统的投资成本占比高,对集电系统的拓扑进行优化对降低固定投资有重要意义。集电系统的拓扑优化问题可转化成一个动态变权的最小生成树问题,由于边权变化与拓
缓倾斜矿体有四层,包括夹层平均总厚约6米,倾角约30°。矿石较稳固,直接顶页岩易崩落,直接底小白石英岩稳固,区内断层发育。沿走向10米、倾斜60米划为一矿块,在小白石英
期刊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储能装置,可以在短短几十秒时间内完成充电.并拥有数十万次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商业应用的超级电容器多采用活性碳材料电极,能量存储率有限,市场
数学史融入教科书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感受数学的人文气息,培养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本研究从历史起源和内容两个维度,分析多元文化条件下数学史在高中
【摘 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大禹治水》,情节详尽具体,语言表达趋于书面化,习题设计突显语文要素,渗透了编者的意图——厘清文本内容,学会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品析文本语言,建构对大禹的认知。这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抓手和依据。  【关键词】 《大禹治水》;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许丹,安徽省东至县胜利中心学校教师;朱必文,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库人选,安徽省20
在研究能源电力变革趋势特征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能源互联网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包含价值层、业务层、信息层、能源层的能源互联网功能架构,从运行环节、功能作用两
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MSP430+ATT7022B的24回路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单片机MSP430控制三片计量芯片ATT7022B进行分时复用,实现24回路计量与检测,不仅能满足检测、计量的精度要
有关人教版生物必修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两种教学方式,引发了笔者对教学效果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课堂思维情境,构建知识网络图,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