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因子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哥特文学是英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属于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一般被认为由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直至在整个欧美地区流行起来。哥特小说的主要元素包括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有幽灵的老房子和家族诅咒等。下文中,我们将结合部分著名哥特风格小说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哥特风格;欧美地区;哥特小说代表;哥特文学结构
  哥特文学一直在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在部分人的评论中一直将哥特文学作为非主流的文学作品,但是不得不说,在许多的著名文学作品中仍然存在哥特因子。下文中,我将对哥特文学的起源,哥特文学的结构和哥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来对哥特因子在欧美文学中的发展以及产生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哥特小说的来源和特点
  哥特一词最早用来形容中世纪恐怖阴森的古堡,它在日常应用中往往是贬义词。将它用在文学作品中会伴随产生哥特式的背景,人物和情节。它往往会存在阴森恐怖的情节,变态、离奇、凶狠、荒诞的人物形象和幽暗潮湿并且还有幽灵的老房子。以上都是哥特式作品中比较常见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哥特式小说在历史上并未获得较高的评价,甚至一直处于被指责的位置上。尽管如此,哥特式风格仍然影响着之后的一些文学作品,并且还在影响着恐怖电影等影视作品,它以神秘惊悚并且难以琢磨的特点吸引着读者的兴趣,总的来说,哥特因子在文学作品中仍旧占据相当高的地位并且在不断传承。
  二、哥特式文章的结构
  1、哥特式文章的背景
  哥特式文章为了渲染诡异、黑暗的氛围,往往会使故事发生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或者有幽灵的古堡,阁楼,如迷宫一般幽暗狭长的走廊或者旋转上升的螺旋楼梯,还有脏旧的彩色哥特风格玻璃和室内污浊难闻的气味,并且故事的转折往往伴有自然天气或者人为环境的变化,比如滂沱的大雨,摇曳的烛光,斑驳的月光以及其他所有的极端天气。
  2、哥特式文章的人物
  哥特式文章中的人物大多有畸形的心理以及凶狠阴暗的行为。他们面对着突变的人生境遇以及情感变化,往往具有心理上的一些突然地改变,这些变态或是扭曲的心理变化往往最能够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同时,这也为哥特式文章添加了神秘诡秘的色彩,进一步突出了主题。人物在心理发生变化时,往往伴有极其癫狂的仇恨,往往会由于这些情绪而做出变态扭曲并且残酷的行为。
  比如《呼啸山庄》中的主要人物希斯科立夫,他由于受到了感情上来自凯瑟琳的打击而一蹶不振,产生了变态扭曲的心理,他开始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在身边的人上,他的心理开始变得不正常,总是以一种非常极端的心理来看待问题,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以报复为目的,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作为报复的工具,从中,我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扭曲。
  3、哥特式文章中的情节
  哥特式文章中往往都有一种恐怖贯穿全文,整个文章都在用所有的文字来阐述一种恐怖的情绪,这种恐怖是整体性的,恐怖构成了整个文章的基调,它始终作为一种情绪来拉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比如莎士比亚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死亡,这一词贯穿全文,它一直在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并以最后两人的死亡终结,文中渗透出了由内而外散发的黑暗和恐怖气息,同时也对黑暗的社会背景进行了阐述。卡夫卡《城堡》一文处处渗透者关于生命的离奇荒诞,它充斥着黑暗的哥特式的氛围,不得不说,卡夫卡是运用哥特式手法的大师。
  三、哥特式因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哥特式文章中的各种哥特因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由于揭示了人性的丑陋与本真而广受关注,它讨论了人的异形变化问题,在黑暗的背景中挣扎并且渴望着光明的未来,同时又在灰暗的现实中感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恐惧和无奈,在重重打击之下而形成的扭曲人性,这些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不论是对人性,社会还是其他方面的科学,往往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比如《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人物,他曾向简·爱爱表明:“我没有战胜环境,当命运亏待了我时,我没有明智地保持冷静,我开始绝望,随后堕落了……”简爱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他性格上的一些缺陷以及压制许久的愤怒和悲伤,总的来说,也正是这些性格特点让罗切斯特这个人的形象能够跃然纸上。翁罗格·乞灵罗斯在那撒尼尔·霍桑代表作《红字》中被描写成了这样的一种角色。文中的罗格·乞灵罗斯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复仇,所以人性被淡化,从中生出一种难言的恐怖。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暗示了故事的结局。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们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主要是因为这些因子在人们的心里产生了共鸣,它勾起了人的原始本能,比如进攻性和毁灭性,由此,在阅读过程中,人们会因此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同时又因为黑暗和扭曲的心理而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怖,总的来说,哥特因子在文章中是一种有力的调味剂。
  结语:
  通过对欧美文学中的哥特式因子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从古至今,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大师都对哥特因子情有独钟,它能够调节文章的进度,引起读者兴趣,引起人们对罪恶的警醒,以及呼唤起人们内心对复仇以及征服的欲望,让读者从中获得阅读的快感,让人们在满足心理上扭曲方面的同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警醒的心理。有时,作者通过对故事中阴暗环境的描述引起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部分英雄恶棍的人物的描述引起人们心中对此类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温暖人性的渴望。
  参考文献:
  [1]王婷.有关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何俊芳.关于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5).
其他文献
【摘 要】东兴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接壤越南。东兴市下辖地区拥有三个镇,分别是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其中江平镇地理位置及其优越,南接北部湾,北靠防城区,西邻东兴镇,江平镇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村是京族在我国的唯一聚居地。  【关键词】京族;跨国民族;文化  一、广西东兴市京族发展现状  1、京族在中国的分布现状  京族聚居于广西防城港市境内北部湾畔的巫头、澫尾、山
期刊
【摘 要】马英力剧本改编,娄烨导演的电影作品《推拿》继承了毕飞宇同名小说《推拿》的文学思路,最大限度地接近盲人的真实,即“盲人在明处,健全人在暗处”的生存状态,使小说与电影剧本在立场与风格上相一致。小说结构多线索式的逐条推进,为电影提供了剪辑的参照。从小说到电影剧本的变异过程中,对两个女性人物的重要特质——都红的过去,金嫣的追求,进行了弱化,直接采纳“都红的大拇指断裂,金嫣的痛哭”两个结果,删除了
期刊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的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卡拉马作夫兄弟》寄托了他毕生对宗教、人生、世界的思考,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伟大的小说,也是社会的瑰宝。宗教情怀贯穿着小说的始终,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满足于单纯的善与恶、信神与渎神,他既看到了现实中的恶,也坚持着自己对善的信仰。本文将对陀氏人生中的困惑以及他自己给出的答案以考察。  【关键词】:宗教;善;恶;罪  《卡拉马佐夫兄弟》并不像以往的作品中那样,
期刊
上古一条龙,孕育生文明。诞生在东方,华夏日盛昌。  天下齐归心,恩惠传四方。生灵得雨露,山海沐阳光。  普天尽我土,率宾尽我臣。龙首照四海,龙尾抚山川。  龙吟震宇宙,龙光似骄阳。生风又做雨,众生皆安康。  福善招邪恶,慈母育豺狼。恶魔喷火焰,倭寇丧天良。  雄虺十一首[1],负义熊纠纠。恩泽皆遗忘,子大忘哺娘。  文明五千载,蹂躏超过半。黑土鱼米乡,龙子饿断肠。  骨肉相分离,首尾不可及。伤痛伴
期刊
【摘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慈恩传》)后五卷收录了大量玄奘所写的奏疏,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甚至被否定的尴尬地位。今就其奏疏涉及内容加以分析,略作探讨。  【关键词】:《慈恩传》;奏疏;分析  《慈恩传》正文共收录玄奘奏疏32篇,其中前五卷只有一篇,卷一全文录入上高昌王奏疏1篇。其余31篇均分布在后五卷,有上唐太宗奏疏6篇,上唐高宗奏疏25篇。从奏疏的数量不难看出,它在
期刊
【摘要】:民间故事作为文学的一个类型,一方面从侧面展现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给我们发掘历史留下痕迹和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文学作品增添了丰富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民间故事;马脸姑娘;文学类型  泰国民间故事作为泰国民间文学的瑰宝,是泰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泰国民间故事不仅数量浩如烟海,而且内容丰富,又富含着深邃的意蕴。正如泰国东方大学著名学者塔瓦·奔纳诺拓在其著作《民间故事》序言中所说,
期刊
【摘要】:曹禺的剧作对我国话剧文学的成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雷雨》的家庭悲剧到《日出》的社会悲剧,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日出》把目光投向三十年代初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都市社会,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及自身的内心冲突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的丑行,金钱化社会对人的毒化与吞噬。然作家并不止于控诉不公平的禽兽世界,而是积极从这黑暗中探寻一丝光亮,表露出对光明未来“日出”的热烈期
期刊
【摘要】:文化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爱琴海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作为爱琴海文明的核心代表,对世界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古希腊文化中,希腊神话又是一座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绝瑰丽的山峦。千百年来一直生生不息地传递着独特的精神火炬。它的产生和出现,反映了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精神独特的时代内涵,既反映了古典的传统时代的生活画卷,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在时代的发展过程
期刊
【摘要】: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以其充满浓郁的个人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唯美的世界。本文通过对安房直子的作品分析,来探究蕴含在作品中的自然观  【关键词】:安房直子;自然观;和谐;崇拜  在当今日本儿童文学界安房直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静心品读她的作品仿佛进入她笔下的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在那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到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和神秘的声音,但莫名的也会有淡淡的哀伤。在那个唯
期刊
【摘要】:分析庄子在寓言里的自我形象,可以发现庄子的性情有着“眼冷”和“心热”这二重特点。庄子眼极冷,他冷眼观社会人生,睿智而超脱;同时庄子又心肠极热,怪诞诡谲的文风之下是对现实的洞察与忧心。庄子的性情,可概括为“道是无情却有情”。  【关键词】:庄子;眼冷心热;寓言  一、庄子眼极冷  (一)睿眼观人生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