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英国对马来亚殖民统治时期(1824~1957),尤其是二战前至战后独立前期对马华教育制度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进行探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实施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中间替换了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其二,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取代了审美取向的价值;其三,后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马来西亚国民文化共存与多元的美术教育精神,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西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的教育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试图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50年,对美术教育实施所带来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从其统治思想得出美术教育的引进变迁与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英殖民地政府;教育政策;美术教育;
20世纪初在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殖民地时期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甚少,主要的城市仅能见英式的西画作品、雕塑作品及建筑物等留下来的艺术遗迹。然而技艺取向为主流的教育则是英殖民地政府所推行主要统治的策略之一,旨在透过在殖民地技艺的传播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殖民地人力资源来组织生产西方社会所需的日用工艺品;二是不让更多被殖民国家的人民得着更高知识以超越他们的统治利益。
一、英殖民政府英语至上同化教育政策
与工艺主义的张力
英殖民地政府20世纪初到战后重新管辖马来亚时期都非常重视和强调英语至上的同化教育政策。为了进一步顺利统治和管理,英殖民地政府延续使用了19世纪英国兴起的“艺术与手工运动[1]”,在殖民地积极推广与普及于工艺的教育政策,以期巩固更多商业利益与同化的效益。
1916年英殖民政府委任的温思德委员会(Winstedt Committee)也认为工艺教育有助于马来西亚半岛的经济发展,而建议为马来小学和英文小学的毕业生建设的职业学校。在初级三年课程中,马来小学课程增设男生基本农科和编织技能科,以及女生的家政科[2]。因此,同一时期发展的华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随着工艺主义的传播和影响而激起催化的效用,逐渐被英殖民地政府的各种教育政策转化,替换了原有从中华民国移植过来华侨学校,雏形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在马来亚殖民地区融汇了西方工艺主义的美术思潮。
二、马来西亚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
与审美取向的对峙
20世纪初马来亚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是来自于英殖民地政府所倡导的主流教育,同时通过他们主张艺术教育与工艺技术的结合演变而来的。诚然,该时期马来亚华侨美术教育的思想恰是引进中华民国政府所实行的新式教育模式,即主张“五育并重”的新教育理念以及对审美的重要性。当马来亚华侨面对殖民地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时,其原有的审美取向的美术教育发展除了受到各种英殖民地政府排挤和阻扰在主流以外,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华侨社会未能与英殖民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接轨,导致美术教育出现很多自立门户办学、理念分歧与对峙的局面出现。
直到后来马来西亚教育部对美术课程取向偏重于具有马来文化的视觉艺术,从教材里设置很多马来本土艺术文化,甚至伊斯兰的元素,在各源流教育中传播马来习俗与文化。由此可见,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基础教育里的初高中美术的课程大纲或纲要都是依据马来文化为主导,而不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标准。
二战前至二战后独立前,尤其50年代为了达致同化国民的教育目标,训令所有的学校调整与英校相同的三个学期的课制。接着下来,教育局也成立特别委员会,特别调查马来学校的教育制度、挑选师训学员的准则、师训课程内容等建议。1951年完成了调查工作后,该委员会提呈了巴恩报告书(Barnes Report),主要为改革各语文源流学校的教育制度,制订新课程及重新编撰富有马来西亚色彩的课本。[3] 因此,殖民政府师训体制也就此对美术课程同步进行了改制,重新编订以科学、工艺和家政为主要科目的新课程。[4]
尽管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政府在英殖民时期拥有西方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背景,但是马来主流的政权为了要达到目标,在多元社会环境下推行国家文化(伊斯兰文化),这相当于重蹈英殖民政府早期统治时的覆辙,为着商业贸易而来不断进行着的一种教育同化政策的隐议程策略般。
三、马来亚华侨教育夹缝下美术课程实施的
困惑与挑战
20世纪初马来亚被英殖民地政府统治时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维护其殖民统治所摄取的经济利益,对殖民当地的各族教育基本上是放任地让民间机构兴办各族学校。由于当时大规模的橡胶和开采锡矿的行业促使了经济加速扩张,人口不断增加,英殖民政府才对其殖民统治的需要,对华侨创办的新式教育成为现实管制的议程。因此,华文学校美术教育的部分发展脉络是从英国殖民政府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而形成的。
另一方面,由于殖民时期的语言相通和英国文凭受许多国家承认,因此促成了华人画家到英国去留学的倾向,甚至部分是获教育部奖学金的美术教师例如戴惠吉[5]、利如火、杨仁龄、刘安东尼等人,他们学成返国后,以较新颖的教学法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执教于吉隆坡蕉赖师训学院,艺术创作方面则偏重于表达主观情感的表现风格。由此可见,早期马来亚时期很多华裔美术老师也是有类同西方国家的美术教育背景,尤其是英国美术教育的概念来对我国新一代、特别是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建立起一个先进而实际性的美术训练方法。[6]这也就像当时联邦华文学校督学团[7] 建议改善各个学科教学的先进教学法似的,试将美术科(当时统称为“图工科”)有规划地进行教学,在《联邦督学团建议改善教学报告》中提及图工科的教学目的须是具有创造和教育意义,以及提供机会于学生们以其所具有能力与天赋,加以动用脑筋,进行创造或制作有关图工技艺品。同时也藉此启导学生们鉴识周围环境一切文化事物之价值。[8]
在马来西亚师训学院任教的杨仁龄针对当代美术教育目的,从他认为能给学生带来22种教育功能中,强调学校美术教育必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认同其创意与艺术行为的性质、掌握自己的情绪和智力活动有关的艺术技巧、了解一些伴随着自由的思想和行动有关的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以及必须获取知识等对视觉性艺术的认知过程,培养其成为健全的人。[9] 结语
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英殖民政府从20世纪二战前注重其殖民统治的社会需求,引进了技艺层面的人才培养,也就是工艺美术教育,同时教育政策的开展也替换了正开始发展中的华侨美术教育。诚然,西方国家英国的美术教育在英殖民初期是没有对马来亚华侨美术教育有显著的贡献。反而在独立前期受英国彼得·哈里斯和戴慧吉在20世纪50年代起,大力推动西方式的美术教育,甚至除了华校以外,还普及到各族源流学校,营造各族融洽地学习美术的气氛。但很可惜的是国家独立后,马来主导政权的政府却通过新的教育政策,致力在各族学校引进与孕育出伊斯兰色彩浓厚的马来文化美术教育课程,以至让华校美术教育再次与马来或伊斯兰文化交汇和碰撞,进而演变为畸形的美术教育。
除此,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为了要发展乡村经济及工业,还引进了殖民时期的教育管理方式,先后成立了乡村发展局和玛拉学院,为乡村区马来青年开办各项工艺技职训练班。
纵观经过百年英殖民政府所推行的各种教育政策以后,对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马来西亚而言,华社和华校的美术教育是否需要妥协,接受国家教育部本末倒置的“伊斯兰文化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寄望着从当权政府的教育资源中得到培养更多美术层面的人才和机会,这是后英殖民政府时期,身为国民需要为团结多元社会层面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我国华文学校的美术教育发展得以继续依靠教育部制定有效性的政策,提供更多资源,确保可持续地培养更多师资为全国中小学校,甚至为各级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供全面学习各种多元文化的艺术课程的机会。至于对社会学校以外,政府必须加强宣传美术教育对个人和对社会的影响,提高公众对多元美术教育的价值观与本质的认识,并详细地规划和制度化的拨款给非营利教育机构开展和开办多元性的美术教育的课程,在各学校和社区通过美术教育来促进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民。通过艺术教育来推动具有活力的活动,以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综合发展。为全民各族打造一个健全既又成功的多元特色社会的同时,也建立各民族对国家的自信。
注释:
[1]袁熙旸:《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2]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31页
[3]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58-59页
[4]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46页
[5] 戴惠吉,1910年出生于槟城威省高渊。1936年与杨曼生、郭若萍、李清庸等人共同发起组织“槟城华人艺术研究会”。1948年在槟城州图书馆举办个展后,成为第一位获教育部奖学金赴英国冈伯维尔(Camberwell)艺术学院留学的马来华裔。1952年返国后任圣乔治女中美术导师。两年后,被委任为槟州的美术督学。1957年至1967年,被教育部委任为联合邦视学官,成为首位教育部高职位的华人画家,同时与吉隆坡的彼得?哈里斯互相配合设立美术师资研习班,在中小学推动新的美术教学法。同时又发起组织槟城美术教师协会,向其他成员灌输西方的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的美术观念。由于他对马来西亚的美术教育贡献卓越,于1986年获槟州元首颁发DMPN荣誉头衔。
[6] 五十年艺坛四友专辑,第79页
[7]联邦督学团是在1956年的后期才成立。督学团的人员是由学有专长的人士担任,他们的任务是到学校视察督导,给予教师有关教学意见,以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以及向教育部提呈报告,作出提升学术水平的有效建议。
[8] 巴生滨海华校教师公会:《银禧纪念特刊》,1977年,第90页
[9] Yeoh Jin Leng:Art Education Its intellectual, spiritu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Maktab Penguruan Ilmu Khas, Jalan heras Tempanan, Jurnal Pendidikan Jilid 1, 1980, pg 38-39
作者简介:
梅德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外艺术比较研究。
关键词:英殖民地政府;教育政策;美术教育;
20世纪初在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殖民地时期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甚少,主要的城市仅能见英式的西画作品、雕塑作品及建筑物等留下来的艺术遗迹。然而技艺取向为主流的教育则是英殖民地政府所推行主要统治的策略之一,旨在透过在殖民地技艺的传播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殖民地人力资源来组织生产西方社会所需的日用工艺品;二是不让更多被殖民国家的人民得着更高知识以超越他们的统治利益。
一、英殖民政府英语至上同化教育政策
与工艺主义的张力
英殖民地政府20世纪初到战后重新管辖马来亚时期都非常重视和强调英语至上的同化教育政策。为了进一步顺利统治和管理,英殖民地政府延续使用了19世纪英国兴起的“艺术与手工运动[1]”,在殖民地积极推广与普及于工艺的教育政策,以期巩固更多商业利益与同化的效益。
1916年英殖民政府委任的温思德委员会(Winstedt Committee)也认为工艺教育有助于马来西亚半岛的经济发展,而建议为马来小学和英文小学的毕业生建设的职业学校。在初级三年课程中,马来小学课程增设男生基本农科和编织技能科,以及女生的家政科[2]。因此,同一时期发展的华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随着工艺主义的传播和影响而激起催化的效用,逐渐被英殖民地政府的各种教育政策转化,替换了原有从中华民国移植过来华侨学校,雏形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在马来亚殖民地区融汇了西方工艺主义的美术思潮。
二、马来西亚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
与审美取向的对峙
20世纪初马来亚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是来自于英殖民地政府所倡导的主流教育,同时通过他们主张艺术教育与工艺技术的结合演变而来的。诚然,该时期马来亚华侨美术教育的思想恰是引进中华民国政府所实行的新式教育模式,即主张“五育并重”的新教育理念以及对审美的重要性。当马来亚华侨面对殖民地主流的美术教育技艺取向时,其原有的审美取向的美术教育发展除了受到各种英殖民地政府排挤和阻扰在主流以外,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华侨社会未能与英殖民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接轨,导致美术教育出现很多自立门户办学、理念分歧与对峙的局面出现。
直到后来马来西亚教育部对美术课程取向偏重于具有马来文化的视觉艺术,从教材里设置很多马来本土艺术文化,甚至伊斯兰的元素,在各源流教育中传播马来习俗与文化。由此可见,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基础教育里的初高中美术的课程大纲或纲要都是依据马来文化为主导,而不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标准。
二战前至二战后独立前,尤其50年代为了达致同化国民的教育目标,训令所有的学校调整与英校相同的三个学期的课制。接着下来,教育局也成立特别委员会,特别调查马来学校的教育制度、挑选师训学员的准则、师训课程内容等建议。1951年完成了调查工作后,该委员会提呈了巴恩报告书(Barnes Report),主要为改革各语文源流学校的教育制度,制订新课程及重新编撰富有马来西亚色彩的课本。[3] 因此,殖民政府师训体制也就此对美术课程同步进行了改制,重新编订以科学、工艺和家政为主要科目的新课程。[4]
尽管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政府在英殖民时期拥有西方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背景,但是马来主流的政权为了要达到目标,在多元社会环境下推行国家文化(伊斯兰文化),这相当于重蹈英殖民政府早期统治时的覆辙,为着商业贸易而来不断进行着的一种教育同化政策的隐议程策略般。
三、马来亚华侨教育夹缝下美术课程实施的
困惑与挑战
20世纪初马来亚被英殖民地政府统治时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维护其殖民统治所摄取的经济利益,对殖民当地的各族教育基本上是放任地让民间机构兴办各族学校。由于当时大规模的橡胶和开采锡矿的行业促使了经济加速扩张,人口不断增加,英殖民政府才对其殖民统治的需要,对华侨创办的新式教育成为现实管制的议程。因此,华文学校美术教育的部分发展脉络是从英国殖民政府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而形成的。
另一方面,由于殖民时期的语言相通和英国文凭受许多国家承认,因此促成了华人画家到英国去留学的倾向,甚至部分是获教育部奖学金的美术教师例如戴惠吉[5]、利如火、杨仁龄、刘安东尼等人,他们学成返国后,以较新颖的教学法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执教于吉隆坡蕉赖师训学院,艺术创作方面则偏重于表达主观情感的表现风格。由此可见,早期马来亚时期很多华裔美术老师也是有类同西方国家的美术教育背景,尤其是英国美术教育的概念来对我国新一代、特别是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建立起一个先进而实际性的美术训练方法。[6]这也就像当时联邦华文学校督学团[7] 建议改善各个学科教学的先进教学法似的,试将美术科(当时统称为“图工科”)有规划地进行教学,在《联邦督学团建议改善教学报告》中提及图工科的教学目的须是具有创造和教育意义,以及提供机会于学生们以其所具有能力与天赋,加以动用脑筋,进行创造或制作有关图工技艺品。同时也藉此启导学生们鉴识周围环境一切文化事物之价值。[8]
在马来西亚师训学院任教的杨仁龄针对当代美术教育目的,从他认为能给学生带来22种教育功能中,强调学校美术教育必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认同其创意与艺术行为的性质、掌握自己的情绪和智力活动有关的艺术技巧、了解一些伴随着自由的思想和行动有关的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以及必须获取知识等对视觉性艺术的认知过程,培养其成为健全的人。[9] 结语
马来西亚(独立前统称“马来亚”)英殖民政府从20世纪二战前注重其殖民统治的社会需求,引进了技艺层面的人才培养,也就是工艺美术教育,同时教育政策的开展也替换了正开始发展中的华侨美术教育。诚然,西方国家英国的美术教育在英殖民初期是没有对马来亚华侨美术教育有显著的贡献。反而在独立前期受英国彼得·哈里斯和戴慧吉在20世纪50年代起,大力推动西方式的美术教育,甚至除了华校以外,还普及到各族源流学校,营造各族融洽地学习美术的气氛。但很可惜的是国家独立后,马来主导政权的政府却通过新的教育政策,致力在各族学校引进与孕育出伊斯兰色彩浓厚的马来文化美术教育课程,以至让华校美术教育再次与马来或伊斯兰文化交汇和碰撞,进而演变为畸形的美术教育。
除此,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为了要发展乡村经济及工业,还引进了殖民时期的教育管理方式,先后成立了乡村发展局和玛拉学院,为乡村区马来青年开办各项工艺技职训练班。
纵观经过百年英殖民政府所推行的各种教育政策以后,对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马来西亚而言,华社和华校的美术教育是否需要妥协,接受国家教育部本末倒置的“伊斯兰文化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寄望着从当权政府的教育资源中得到培养更多美术层面的人才和机会,这是后英殖民政府时期,身为国民需要为团结多元社会层面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我国华文学校的美术教育发展得以继续依靠教育部制定有效性的政策,提供更多资源,确保可持续地培养更多师资为全国中小学校,甚至为各级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供全面学习各种多元文化的艺术课程的机会。至于对社会学校以外,政府必须加强宣传美术教育对个人和对社会的影响,提高公众对多元美术教育的价值观与本质的认识,并详细地规划和制度化的拨款给非营利教育机构开展和开办多元性的美术教育的课程,在各学校和社区通过美术教育来促进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民。通过艺术教育来推动具有活力的活动,以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综合发展。为全民各族打造一个健全既又成功的多元特色社会的同时,也建立各民族对国家的自信。
注释:
[1]袁熙旸:《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2]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31页
[3]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58-59页
[4]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2000年,第46页
[5] 戴惠吉,1910年出生于槟城威省高渊。1936年与杨曼生、郭若萍、李清庸等人共同发起组织“槟城华人艺术研究会”。1948年在槟城州图书馆举办个展后,成为第一位获教育部奖学金赴英国冈伯维尔(Camberwell)艺术学院留学的马来华裔。1952年返国后任圣乔治女中美术导师。两年后,被委任为槟州的美术督学。1957年至1967年,被教育部委任为联合邦视学官,成为首位教育部高职位的华人画家,同时与吉隆坡的彼得?哈里斯互相配合设立美术师资研习班,在中小学推动新的美术教学法。同时又发起组织槟城美术教师协会,向其他成员灌输西方的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的美术观念。由于他对马来西亚的美术教育贡献卓越,于1986年获槟州元首颁发DMPN荣誉头衔。
[6] 五十年艺坛四友专辑,第79页
[7]联邦督学团是在1956年的后期才成立。督学团的人员是由学有专长的人士担任,他们的任务是到学校视察督导,给予教师有关教学意见,以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以及向教育部提呈报告,作出提升学术水平的有效建议。
[8] 巴生滨海华校教师公会:《银禧纪念特刊》,1977年,第90页
[9] Yeoh Jin Leng:Art Education Its intellectual, spiritu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Maktab Penguruan Ilmu Khas, Jalan heras Tempanan, Jurnal Pendidikan Jilid 1, 1980, pg 38-39
作者简介:
梅德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外艺术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