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网络的依赖,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尤其当场景是本该热热闹闹实则冷冷清清的全家团聚时,一些悲凉油然而生:这样的回家团圆有什么意义?
渴盼儿女回家的老人,用愤怒拒绝了敷衍式的团圆。一则新闻报道称: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难得的三代齐聚一堂;但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拿着手机埋头自顾自玩着,备受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类似事件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主角。
回家曾经很难
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红了,这则将“family”拆分为“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之意的动画短片感动了每一个观众,很多人留言说:我立刻就想念起在老家的父母,想立刻回家看他们。
作为短片的创作人,把自己也感动了的张德元,却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地成了“不能回家族”的一员。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盼望子女回家就成了中国父母们最大的心愿。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1999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到父母们的心坎里。
过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大批年轻人离开家乡和父母,到大城市去读书、生活,忙碌于工作时,一年到头恐怕都难得回家一趟。
回家曾经很难。抢不到的火车票,挤不上的长途汽车,不打折的昂贵飞机票,都是年末不能回家的理由。父母永远体谅孩子的艰难,山不就我,我便就山吧,他们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奔往孩子漂泊的城市,包里全是亲手做的衣裳和记忆中孩子们最爱吃的东西。
而在这以外的日子里,慰藉思念全赖信件。写信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一字一句,灌注了沉甸甸的爱,经过无数个日夜,长途跋涉送到孩子手上,捧着那封书信,心里的酸涩难以言喻。
科技把亲情推远了
托那首歌的福,全社会都大力宣扬回家的重要性。千禧年后,回家成为一种潮流。辛苦劳累了一年,借着过年给自己放个假,回家探望父母,响应了“常回家看看”,虽然做不到“常”,也算是回家了。
但不回家的日子还是多数,这让通讯方式多样化起来。时至今日,电话普及得都已经退伍了,传呼机已经灰飞烟灭。父母远在其他城市,无法时常陪伴左右,教会父母使用手机电脑,平时虽不能回家,与他们保持年轻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以解父母的思念之苦,不乏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于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人的手机和能面对面视频的网络成为亲情的主要联络方式。
尽管隔着两地,却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对方,方便了,也让温故亲情成了例行公事。如果写信是定制版的关怀,电话和视频就是工业化流水线作业,失去了温度。
科技的进步也催生了懒惰,让人更容易原谅自己。“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是一样的。”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在一次两次的失约后,他们不再对父母抱有愧疚:回家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安好、让父母放心吗?那打个电话来段视频一样能慰藉父母,不回家也没什么吧。
至今仍在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里,老母亲准备的一桌饭菜被一个个电话冷却,“妈,今天孩子上补习班,不能回来了。”“妈,今天加班,不回来了。”“妈,临时有事,不回来了。”心也冰冷的母亲寂寥地挂上电话,“忙忙忙,都忙,忙点好。”
有电话随时可以联系,省下跑回家通知的功夫,科技让人更方便,却把亲情推得更远,
回家是游戏任务吗
回家的人没想过,回家,对父母而言,到底是一件怎样麻烦和盛大的事。
每次收到子女要回家的消息,父母总是要像迎接贵客一样忙碌一番。做一次大扫除,晾晒尘封的被褥,孩子们爱吃的东西样样买齐,做足了准备。可能你只回来一两天,他们却要提前好准备几天。
因为不理解,回家对离家的子女来说,更像是个任务。过年过节人回家了,心思却没有回家。花费心机编辑特别的短信祝福朋友同事,问候的电话一直不间断,不停刷新微博、发微信,父母反而被抛之脑后。
回家是干什么的?如果回家是个任务,是不是从跨进家门那一刻起就结束了?这不是中国人才面临的尴尬问题。“放下手机,你会得到世界,找回你的生活。”一年前,泰国的一则手机公益广告,开始呼吁国民放下手机,关心家人。
我们在手机和电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却吝于与亲人面对面交谈几句话。科技进步了,情感反而变淡了。孝之道,绝不是“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如果回家是个任务,跨进家门只是任务的第一步。正在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子女“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修正草案还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但法律的约束是强制完成的行动,真正要做到“回家”,必须有一颗懂得关怀老人的心。
有了这颗心,才能将任务的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一步完成。
2012年8月,任务详细内容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名为“新版24孝行动标准”,包括: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继续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
许多网友对比标准,发现自己连一半都做不到。“以前觉得给父母足够的钱就够了,看来是太疏忽他们的精神感受了。”不少网友醒悟,回家陪伴在父母身边,应该让他们感受实实在在的爱,而不是冰冷的物质填补。
HOT 热 议
真情永远6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概。然而,只要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哪怕就是坐在父母的面前没有任何的言语,父母的心里也是甜的。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明白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道理后,父母已是白发苍苍了,而自己也因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了。
小闪xiaoshan:我们正在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习惯。手机已经变得必不可少。可我总感觉网络里面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网络里面能透析许多现实中接触不到的东西,而现实世界却又更切实可感、更贴切。现实生活和网络上的世界,究竟哪一个更真实?
独坐南荒对海潮:家人团圆玩手机的人,少有亲情;朋友聚餐玩手机的人,少有友谊;恋人约会玩手机的人,少有浪漫;公务应酬玩手机的人,少有前途。
奋斗的川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信息就像空气和水是必需品,手机就是获取信息的管道,犹如鼻子和嘴,怎可能会被一直堵住呢,一有机会必要取出来用的。
泉水叮咚声:科技造福人类、似乎也绑架人类。没手机时虽联系不便但沟通的热情不减,有手机了好像每个人都有了电子报警器,总是时不时看一看怕漏掉电话信息,思维也电子化。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因为科技而爆发人文革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尤其当场景是本该热热闹闹实则冷冷清清的全家团聚时,一些悲凉油然而生:这样的回家团圆有什么意义?
渴盼儿女回家的老人,用愤怒拒绝了敷衍式的团圆。一则新闻报道称: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难得的三代齐聚一堂;但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拿着手机埋头自顾自玩着,备受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类似事件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主角。
回家曾经很难
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红了,这则将“family”拆分为“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之意的动画短片感动了每一个观众,很多人留言说:我立刻就想念起在老家的父母,想立刻回家看他们。
作为短片的创作人,把自己也感动了的张德元,却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地成了“不能回家族”的一员。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盼望子女回家就成了中国父母们最大的心愿。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1999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到父母们的心坎里。
过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大批年轻人离开家乡和父母,到大城市去读书、生活,忙碌于工作时,一年到头恐怕都难得回家一趟。
回家曾经很难。抢不到的火车票,挤不上的长途汽车,不打折的昂贵飞机票,都是年末不能回家的理由。父母永远体谅孩子的艰难,山不就我,我便就山吧,他们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奔往孩子漂泊的城市,包里全是亲手做的衣裳和记忆中孩子们最爱吃的东西。
而在这以外的日子里,慰藉思念全赖信件。写信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一字一句,灌注了沉甸甸的爱,经过无数个日夜,长途跋涉送到孩子手上,捧着那封书信,心里的酸涩难以言喻。
科技把亲情推远了
托那首歌的福,全社会都大力宣扬回家的重要性。千禧年后,回家成为一种潮流。辛苦劳累了一年,借着过年给自己放个假,回家探望父母,响应了“常回家看看”,虽然做不到“常”,也算是回家了。
但不回家的日子还是多数,这让通讯方式多样化起来。时至今日,电话普及得都已经退伍了,传呼机已经灰飞烟灭。父母远在其他城市,无法时常陪伴左右,教会父母使用手机电脑,平时虽不能回家,与他们保持年轻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以解父母的思念之苦,不乏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于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人的手机和能面对面视频的网络成为亲情的主要联络方式。
尽管隔着两地,却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对方,方便了,也让温故亲情成了例行公事。如果写信是定制版的关怀,电话和视频就是工业化流水线作业,失去了温度。
科技的进步也催生了懒惰,让人更容易原谅自己。“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是一样的。”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在一次两次的失约后,他们不再对父母抱有愧疚:回家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安好、让父母放心吗?那打个电话来段视频一样能慰藉父母,不回家也没什么吧。
至今仍在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里,老母亲准备的一桌饭菜被一个个电话冷却,“妈,今天孩子上补习班,不能回来了。”“妈,今天加班,不回来了。”“妈,临时有事,不回来了。”心也冰冷的母亲寂寥地挂上电话,“忙忙忙,都忙,忙点好。”
有电话随时可以联系,省下跑回家通知的功夫,科技让人更方便,却把亲情推得更远,
回家是游戏任务吗
回家的人没想过,回家,对父母而言,到底是一件怎样麻烦和盛大的事。
每次收到子女要回家的消息,父母总是要像迎接贵客一样忙碌一番。做一次大扫除,晾晒尘封的被褥,孩子们爱吃的东西样样买齐,做足了准备。可能你只回来一两天,他们却要提前好准备几天。
因为不理解,回家对离家的子女来说,更像是个任务。过年过节人回家了,心思却没有回家。花费心机编辑特别的短信祝福朋友同事,问候的电话一直不间断,不停刷新微博、发微信,父母反而被抛之脑后。
回家是干什么的?如果回家是个任务,是不是从跨进家门那一刻起就结束了?这不是中国人才面临的尴尬问题。“放下手机,你会得到世界,找回你的生活。”一年前,泰国的一则手机公益广告,开始呼吁国民放下手机,关心家人。
我们在手机和电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却吝于与亲人面对面交谈几句话。科技进步了,情感反而变淡了。孝之道,绝不是“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如果回家是个任务,跨进家门只是任务的第一步。正在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子女“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修正草案还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但法律的约束是强制完成的行动,真正要做到“回家”,必须有一颗懂得关怀老人的心。
有了这颗心,才能将任务的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一步完成。
2012年8月,任务详细内容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名为“新版24孝行动标准”,包括: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继续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
许多网友对比标准,发现自己连一半都做不到。“以前觉得给父母足够的钱就够了,看来是太疏忽他们的精神感受了。”不少网友醒悟,回家陪伴在父母身边,应该让他们感受实实在在的爱,而不是冰冷的物质填补。
HOT 热 议
真情永远6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概。然而,只要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哪怕就是坐在父母的面前没有任何的言语,父母的心里也是甜的。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明白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道理后,父母已是白发苍苍了,而自己也因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了。
小闪xiaoshan:我们正在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习惯。手机已经变得必不可少。可我总感觉网络里面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网络里面能透析许多现实中接触不到的东西,而现实世界却又更切实可感、更贴切。现实生活和网络上的世界,究竟哪一个更真实?
独坐南荒对海潮:家人团圆玩手机的人,少有亲情;朋友聚餐玩手机的人,少有友谊;恋人约会玩手机的人,少有浪漫;公务应酬玩手机的人,少有前途。
奋斗的川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信息就像空气和水是必需品,手机就是获取信息的管道,犹如鼻子和嘴,怎可能会被一直堵住呢,一有机会必要取出来用的。
泉水叮咚声:科技造福人类、似乎也绑架人类。没手机时虽联系不便但沟通的热情不减,有手机了好像每个人都有了电子报警器,总是时不时看一看怕漏掉电话信息,思维也电子化。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因为科技而爆发人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