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名家的告白:注定活在胶片里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一生里,胶片的味道早已浸透心灵,挥之不去。
  感光
  出生的婴儿就像初升的太阳。满月、百天、周岁直到上学、插队、当兵,生命中的每一束光,逐渐在底片上感光,大座机后面用黑布裹着的摄影师,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在城市或乡村,或多或少都拥有这样神奇的经历。拍照是一个庄严的仪式,是生活中的坐标,每张底片都像一个纪念印章,记录着感光一刹那的情感沉淀,深深地凝刻在每个家庭成长的轨迹之中。
  我童年的很多纪念照都是舅舅韩学章拍摄的。小时候在舅舅家,看到他从陋室里夹出湿漉漉的照片往玻璃板上贴,后来才知道叫“上光”。舅舅在我眼中是一个魔术师,什么东西经过他的手就永远印在照片上了。他在拍摄水电建设的同时经常把镜头对准我们这几个外甥,没有他的镜头,我们的童年不会留下这么多的表情。
  全家人闲暇时经常聚在一起,翻阅仅有的一本大相册,再结实的相册也经不住长年累月地翻,散开了就缝上,相角掉了再粘上。在那个视觉枯燥的年代,阅读这些发黄的照片成了我们家人最大的精神会餐。直到现在,它们的分量随着年代的久远越来越重。
  显影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把全国都染成了红色,我们也都从学校冲到社会,还没折腾一年,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我们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从“红五类”变成“黑五类”。机关大院的孩子们闲暇之余骑着自行车跑遍北京郊区的风景点,光玩不过瘾,还要把它照下来,童年的感光开始发酵了。
  家里没有相机就借,在那个年月很多东西都是借,仿佛生活在共产主义。照相机是稀罕物,都是由家长们出国访问时带回来的,都是些苏联生产的“基夫”、“佐尔基”的品牌。平常被大人当宝贝似的锁在柜子里,一闹“文革”就什么都顾不上了,院子里的小孩也能偷着拿出来。
  老大王文泉率先“发烧”,拍摄对象当然是未来的大嫂;老二王文波自己动手做印相箱,也没见过真的,就用书本上物理光学的知识,加上木工电工的初级手艺一气呵成;我跟老四王文扬是打杂的,把饭碗筷子当作显影工具,家中的储藏室变成了暗房,我们开始了最基础的化学反应。
  当时我们每人每月15块钱的生活费,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去买胶卷。当时在前门大栅栏西头有个照相器材店,出售整盘的保定胶片厂生产的”代代红“电影胶片,买回来我们按1.5米的长度裁成胶卷,每卷大约1.5元。印相放大的相纸是印制毛主席像裁下的纸边,一包一斤一块多钱。就这样,舅舅早年的播种终于有了收获。
  我们不是摄影世家,父母从没有拿过相机,家里也没有相机。长大以后干什么?我们想过很多行业,惟独没想到照相,更没敢想四兄弟都照相。
  印相
  简陋的暗房散发着难以言状的气息,吸引着我们没日没夜洗印,那些被曝光的影像虽粗糙但很耐看,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自己的形象放在风景名胜前留下来,说明来过这里。这是我们当时照相的全部意义,也是人们刚拿起相机时的心态,我们为此跑到天涯海角。
  伴随着胶片的感光,一些藏在床底下的胶木唱片也被翻了出来,暗室里每天都回荡着这个时代所不容的动静,一架老掉牙的手摇唱机里传出来西方音乐的旋律。我沐浴了一百多年前的古典启蒙,从那时起我成了摄影与音乐的双料发烧友。
  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我们的逍遥期,接下来是我们的血色青春:插队、做工、当兵。同学当中有把钢琴运到农村的,那时备战备荒,一架钢琴也就200块钱,还没人敢买,当然也有带手风琴、口琴的,我把那台唱机也带去了。贫下中农在的时候,大家就把“红灯记”吹拉弹了个遍,到了夜深人静,茅草房就变成了“金色大厅”。我们吃着高粱面窝头,闻着烧玉米秸的味道,弹着《少女的祈祷》,憧憬着可望不可及的幻想,这是我们惟一能登上的精神彼岸。直到有一天唱片碎了。对我来讲,就像胶片跑光了一样心疼。
  我自幼喜爱画画,从铅笔、水彩一直学到版画。后来我觉得美术是慢工出细活,想画出个名堂真是太慢了。那个年代,人人都急着造反、急着进步、急着革命,我也急着怎么能够立竿见影,这时我想到了摄影。比起绘画,摄影要快捷得多,而且有关美术的素质都能运用到拍摄中。我花八块钱买了一台“华山”牌相机带到农村,落户的村庄就在黄河边上,过了河就是华山,我用“华山”牌相机拍摄了华山。而农村与社会的生活,几乎不在我的视野之内,除了留影还是留影。到了部队,也只是把留影的表演成分带到军营摄影报道的场景中,留影变成了剧照。
  1976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转折点。从这年我用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脱离了“到此一游”的自娱自乐,把镜头开始对准历史阶段的新闻点。这个转变如此的自然,以致几十年后回头看,我从个人角度不自觉地记录了其中的片段,敲开了新闻摄影的大门。我从来没有那么冲动地在广场上拍过照片,也没有那么忘情地在部队的暗房里冲洗过胶卷。后来面临追查,我用吹风机迅速吹干胶片,封存好后转入他人手中收藏,直至天安门事件平反前,我才把它送到中国青年报备用,终于在平反的新闻发布时刊登在该报的头版。
  唐山大地震的拍摄犹如涅槃,当时整个城市被撕裂,说句心里话,很多镜头是不忍去拍摄的。到了救灾第八天我也病倒了,得了类似疟疾的重病,挺要命的。在废墟水泥楼板上面搭着帐篷就是病房,周围临时埋着遇难者的遗体,白天暴晒晚上暴雨,厕所就是一个大坑,俩板子一横,走到哪全都是漂白粉,到后来连上厕所的劲都没了,最后山东医疗队的医生拿了个偏方,碘酒稀释后喝下去,以毒攻毒,喝了3天,奇迹般缓过来了。从医院出来后,正赶上战友们抢救出被埋压13天之久的卢桂兰。当时已近黄昏,我利用现场光慢速度拍下了这个珍贵镜头,我和她一样都在瞬间中起死回生。
  放大
  我1980年到了《中国日报》,拍摄的新闻图片仍然还是艺术兴趣至上,所以很多画面前虚后虚弄得很虚幻。外国专家提出意见,说我的照片是画蛇添足,本来新闻照片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你让读者看明白就行了,你非得转八道弯儿,这样就显得多此一举。   在冯锡良总编辑眼里我只是一个新来的大兵,几乎没有跟我交流过。我则帮泥瓦管工搬砖头,砌起暗房的水池。每天中午我们都在食堂见面,时间一长就坐到一张桌子吃饭,我们都爱吃家常豆腐,自然也家长里短地聊起来。他说国内的报纸照片都像邮票一样,我们试刊要借鉴国际潮流把图片放大,在头版砸个大窟窿!我确实是个大兵,对老冯的话像听天书,什么是国际潮流?不知道;什么是摄影比赛?没见过;但我认定老冯的话没错,跟着干!后来的情形更使我意外,不但在头版砸了大窟窿,其他各版都砸遍了。社内外不少人说,大照片太吓人了!于是版面的图片慢慢就缩小了,看到这种变化,老冯马上在评报栏上多次强调图片要放大,一定要挺住,后来我们守住了放大的阵地。
  老冯把图片当作版面的独立语言,而不是插图与美化手段。在他眼里图片不是花瓶、不是易碎品、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版面的眼睛与灵魂。有时候来稿不理想使我很为难,但经他一剪裁就化平淡为神奇了。老冯说,过去的照片领导多、普通人少,如果有,也是把人摆得很呆板,活生生的人往死里拍。外国读者喜欢中国人真实生活的照片,从点滴之间来认识中国,我们就是要在每张图片上把生活的细节放大。
  我们还连续三年举办了《十亿人民》摄影比赛,通过比赛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通联队伍,那时候投稿都是通过邮寄,需要三五天乃至一个星期,好照片真是来之不易。新世纪以后,我整理自己拍摄的发稿照片时,把不满意的都撕毁了,没剩几张。后来听画廊的朋友说,这些原版照片最有价值,真让我后悔莫及。
  定影
  半个世纪过去了,数码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视听媒介,但极少数人中还是用胶片去拍,用胶木去听。不管数码照片多清晰,数字音响多逼真,他们仍然不改初衷。我习惯从每一张底片里倾听历史脚步的节拍,因为命运的敲击声往往很微弱地隐藏在激荡的时代旋律中;我又可以在百听不厌的音乐经典中,看到由这些凝固在每一个音符里的独特视线,编制成的很长一段永恒瞬间。
  我把胶片装进相机,觉得心里踏实,拍到一个难得的镜头,悬念之中充满期盼,轻易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吊足自己的胃口。胶片是感性的,有温度,拿到一张理想的底片,是实实在在的感觉;数码则是理性而冰冷的,拍摄之后的得意与失望一点不给你喘息时间,丝毫不留想像的余地。数据获取得快,管理不善,消失得也快。胶片的气质能消除浮躁,让人们安下心来,静静地拍摄。
  我外出拍照常带上“三板斧”:一个120胶片相机拍方片;一个135胶片相机拍长片;一个数码微单从广角环绕到望远“通吃”。彩色数码打头炮,黑白“双枪”再轮番上阵。技术问题是拍照的基础,但是解决不了照片的深度,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
  我经常这样想:我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摄影应该反映社会的变化,很多即将产生的东西,它也在变化当中,和那些即将消失的东西,都具有历史价值。上世纪中国是自行车王国,是流动的长城,现在你再看看,完全变了,自行车越拍越少,汽车越来越多,这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但转念一想这正好证明了原来的拍摄是有价值的,应该继续拍下去,反映中国是如何从两个轮子变成四个轮子的过程,这是摄影最应该关注的。
  既然从1976年我的镜头开始对准历史进程,拍到2000年就是1/4个世纪,如果能拍到2025年就是跨世纪的50年。为了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半个世纪,我要拍到不能拍为止。
  数码时代刚把我们从“暗无天日”解放到“光天化日”,我却杀了个“回马枪”,一头钻到暗房里,在黑胶的古典音乐中细细品味胶片的经典。对我来说,胶片是如胶似漆的精神情结,这辈子是扯不断了,下辈子我注定会一直活在胶片里。
其他文献
作为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两大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TEFAF和ArtPrice在每年3月发布的艺术市场报告都备受业界关注。不过,今年3月,随着这两份比较有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的先后出炉,数据、结论的强烈反差不仅引起了业界的诧异,孰是孰非也给当前本就“雾里看花”般的艺术品市场再绕迷雾。  结果迥然  3月14日,《2013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聚焦中国与巴西市场》出版,其中让中国
期刊
盆景之美,  在于融洽了人文地景的空间妙想妙思。  鉴赏一幅盆景画,或是观赏一件盆景作品,  不仅要看其细节之美、构图之美、意涵之美,  更要去探索与想像:  在一个更为壮阔的空间中,  它的美是如何被表达出来;  这种美,  与我们视其为独立产物之时的美,  又有怎样的差异?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会有这样的错觉体验:盆景里面,那枝丫,是树吗?那石,是山丘吗?笔者以为,这并非是孩童独占的思考方式,许
期刊
相信喜欢谍战电影的朋友一定都对“007”的形象过目不忘。披着神秘面纱的微型相机一直是收集情报的有力武器。它们背后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总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和007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是美乐时。始建于拉脱维亚的美乐时公司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超小型相机的设计和制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其精密机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地步。美乐时相机小巧隐蔽,拍摄条件宽泛,操作快捷便利,胶片便于藏匿和传送。在细小狭
期刊
在国外一些照相机收藏大家看来,中国照相机结构简单、工艺粗糙、观赏收藏价值低,如同“丑小鸭”一般,他们将中国生产的照相机视为鸡肋而不屑一顾,因此形成中国相机藏品在国际上流通较慢等情况。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某种程度上使国产照相机保持了一定的社会保有量和相对低廉的价位,为国产照相机收藏本土大众化造就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国产相机痴迷群体,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国产”,并能够品味
期刊
在湖北省钱币博物馆的馆藏中,有两张“民国十年湖北地方公债”票,面额分别为5元和10元。该公债是北洋政府时期湖北督军和湖北省长联合署名签发的一种地方公债。由于该公债是民国时期湖北地方政府第一次以湖北地方政府名义发行的公债,因而备受纸币收藏爱好者青睐。但“民国十年湖北地方公债”的存世量不多。笔者所见大约有20余张,然而大都品相不佳,甚至有破损;而上述两张馆藏的品相尚属佳者。  目前,有关“民国十年湖北
期刊
几百个光学厂家、上万款摄影镜头,摄影家和收藏家偏爱有别,要从中挑选“十大名镜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在笔者的收藏中,有一些是蔡司摄影镜头。蔡司的名气不需多加赘述,今天介绍的这十款在笔者看来,可以称得上是蔡司镜头中的经典。当然,个人的看法难以避免主观,这些镜头在藏友和读者心中究竟分量多重,希望通过分享来倾听大家的评说。(注:排名不分先后)  普罗塔(Protar)  是1890年蔡司的开创者
期刊
玩扑克牌一直是亲朋好友聚会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您是否注意到,曾经拿在手里这些不起眼儿的纸牌,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扑克收藏爱好者争相购买的“宝贝”。  中国的扑克收藏历史并不长,虽然在民国时期就拥有了扑克收藏爱好者,但未形成一定的气候。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大家对扑克文化的理解、对大量纸制收藏品所承载的浓厚文化和价值的认同,相关的扑克收藏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兴盛起来。进入21世纪,扑克收藏的娱乐性
期刊
编者按:关于海鸥相机,有一个故事在业内流传颇广:据说,张艺谋导演年轻时曾靠卖血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恰恰由此开启了他的电影创作之路。  当年国人追捧“海鸥”,完全不亚于现在令人们“心痒痒”的爱马仕、香奈儿……有意思的是,在当时海鸥相机的镜头中,人们的种种“摆拍”虽然不及现在这般轻松随意、花样百出,却更多了些追求上进的氛围与文化的意味。翻看那些年的那些照片,生活仿佛美好得不容一丝瑕疵。  带来了欢乐
期刊
相机,不仅仅只是一位记录者。每一款相机的诞生,设计理念的不断突破、更新,都凝聚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它是科技生命的延续,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了不起的创造  一直以来,人们对相机小型化的要求没有停止过。  元老级相机制造商福伦达在相机小型化方面有过出色表现,它们在上世纪初就已开始批量生产便携式胶片相机,并于1914年推出了Bergheil 4.5X6 规格的超小型折叠机,1920年开始推出褐色饰皮
期刊
老相机·新生活  爱胶片相机,就是爱世界的传奇  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让我拿起了手中的相机,也不知道是不是相机就是我人生中的传奇,每当我看我拍的照片,对我来说就是心灵的震憾,就是灵魂的再生,是又一个传奇故事的开始。  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每当我拿着胶片相机来拍摄我关注的运河影像时,很多人已经认不出我拿的玛米亚7-2型旁轴相机是什么品牌,更多是如同见到古董般,询问我为什么还在用胶片。就是在摄影界,是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