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默读课文的编排特点及教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特别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后练习”“阅读提示”等板块中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默读的训练要求,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默读课文;编排特点;教学思考
  默读,是指不出声的读书。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各学段学生的默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默读要求,并进行细化。下面就统编教材在默读上的编排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默读课文的编排特点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各个板块中对默读提出具体的要求。
  (一)在“课后练习”中呈现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聚焦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应成为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依据。如,教材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一课,课后练习题就对学生的默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默读”的要求。对学生来说,这是新的阅读方法,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中提出了“试着不出声”的要求。教学时,教师要谨遵课文要求,不拔高、不降低,正确解读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二)在“阅读提示”中呈现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大类。精读课文重在精教,略读课文重在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在每篇课文的前面都设置有“阅读提示”。这些阅读提示就有对默读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指引。
  (三)在“单元导语”中呈现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导语部分,提出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三篇课文的练习都有默读的要求。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生默读的重视。
  (四)默读要求循序渐进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默读训练的要求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二年级上册,教材的要求是“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到了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课就提出这样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父亲,树林和鸟》一课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从默读的数量上看,二年级上册有2次,二年级下册有4次,三年级上册则安排了8次。这充分体现出逐步提高的要求。从默读的要求上看,从二年级上册的“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到二年级下册的“默读课文”,再到三年级上册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要求,我们可看出默读训练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逐步提升学生默读能力的目标。

二、对默读课文的教学思考


  (一)明确默读目标,养成默读习惯
  二年级是学生默读的起步阶段。教师要明确默读训练目标,并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提出具体的默读要求,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习惯于出声朗读,因此在首次提出默读,尽量不出声的要求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不习惯。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的时候,可以细化默读目标,逐步引导学生默读。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一课,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默读。首先,让学生任选一个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然后,教师示范给学生看;最后,再鼓励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试着默读课文。这样教学,目标明确,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二)带着问题默读,形成阅读方式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读训练也是如此。当学生默读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思考,以避免学生毫无目的地默读现象的产生,以真正提升学生的默读质量。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主要讲了英子上台演讲前后的变化,告诉学生要自信地面对生活,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后习题中有这样的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基于这一练习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问题前置,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融单篇于整体,立足统整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逐篇教读的方法,从课文阅读到课后练习,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一个也不肯放过。这样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局限于狭隘的单篇文本中走不出来,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把目光局限在一篇课文上,而应从一个单元、一本书的整体来考虑教学的策略、方法等。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不懂就要问》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它在“阅读提示”中提出明确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在三年级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三年级第一次提出默读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先结合学生在二年级积累到的默读经验,引领学生回顾以前是如何默读课文的(不出声),然后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了。因此,老师对你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不出声。”这样教学,把学生学到的默读经验与即将学习的默读要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逐步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在默读的指导上,教师应从学段目标与整册教学设计的需要出发,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这样教学针对性更强,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四)读写及时联动,注重默读反馈
  默读有助于思考。提升阅读速度,能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默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如果缺乏相应的策略,就很难对学生的默读情况做出反馈,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默读水平。因此,教师可以以读写联动的形式对学生的默读情况进行检测。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那一定会很好》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的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從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它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进行默读。在学生默读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下面提示把自己读到的内容填写在括号里。
  种子→( )→( )→( )→木地板。
  这样教学,是对学生默读效果最好的检查与反馈,是对学生默读情况最好的落实。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阅读要向课外拓展,努力实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把默读这种形式及时延伸到课外,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默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好好理解、掌握并运用。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他们就能终身受益。但是,学生默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唯有如此,学生的默读能力才能得到逐步的提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阐述了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现象,作为保护性物质—腺苷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方泰电子(Fangtek)目前正式推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音频处理器ft1980。它采用完全的单芯片数模混合结构,更适合小尺寸的便携产品设计。
Silicon Labs公司日前宣布推出C8051F33x系列微控制器,进一步强化其小型混合信号微控制器产品线。四款新产品(C8051F332/3/4/5)可提供不同的程序空间,完全兼容于C8051F330/1微控制器,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愈溃灵在高危压疮危险患者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
<正>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已有许多报道,如碘量法,直接紫外吸收法,丁香醛连氮法,电化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在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浓度较低时,或受灵敏度限制或因干
基于钴离子和镍离子对过氧化氢氧化对羟基苯基荧光酮反就催化速率的差异,拟定了连续测定钴离子和镍离子的速差动力学吸光光度法,消除了相互干扰,测定钴离子和镍离子的线性范围分
<正>铝产品的工业分析,一般采用光电直读分析法,首先考虑的是分析速度.分析速度取决于预燃、曝光时间,这关系到分析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析时间不能太长,分析准确度能达到GB79
PMC-Sicrra公司目前宣布其多服务处理器(MSP)方案将再增添网络存储器件,新的MSP器件包括MSP2200、MSP2202、MSP2204及MSP2206。这些处理器针对存储进行了优化,并集成了一些重要功
[摘 要]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基础实际,为其准备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习操作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学情调查、精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视野,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探索,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设计的匹配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贴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为了在半导体工艺竞赛中取得优势,飞思卡尔半导体与台积电公司(TSMC)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65nm先进CMOS工艺、联合开发新一代SOI(绝缘硅)高性能晶体管前端技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