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不一样的金陵风韵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明朝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对南京云锦的精彩描述,也是云锦之美的真实写照。
  南京云锦是中国丝织工艺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且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而得名“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元、明、清三朝,南京云锦均为皇家御品,用于专织皇家龙袍冕服。云锦,以自己最富丽绚烂的丝线,为我国封建帝国镶上了一条灿烂的丝边。
  然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云锦的美丽多少有一些陌生感。云锦有着辉煌的历史,南京城曾是满城人都做云’锦。在旧民国时期,政府对民族工艺的疏忽,机械化生产逐渐推开,同时行业中缺乏专门力量进行研究和倡导,一些艺人单纯牟利、粗制滥造,严重地影响了云锦新品的声誉,终致销路断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中央手工业管理局把南京云锦研究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将分散在各地的云锦老艺人集中起来,建立研究所,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结合现实生活需要,进行织造创新设计,为云锦研究、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到南京云锦的继承与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金文大师与云锦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云锦日渐凋零,国家决定恢复云锦生产,喜欢绘画的金文,成了云锦车间的操作工。金文大师在云锦创作和古代丝织工艺研究领域中探寻,一做就是30多年。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一天只能生产5至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金文身材高大,大手大脚,然而坐到织机前,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心灵手巧,妙指如花。一招一式都带着古朴的韵味。
  南京云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金文大师又被南京博物院聘任为民俗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担任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的编委,撰写了10万余字的古代纺织科技论文,书中配的插图都是他亲自画的,细节描述令人叹服。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龙袍正逐步毁坏,需要复制。金文大师承担了连师傅都不敢承担的艰巨任务。做一件龙袍,仅织造过程就要在织机上耗费整整一年的时间,上半年和下半年所织的花纹对拼,丝毫不能走样。从挖掘失传多年的绞纱机织工艺,到精心制造龙袍,前后用了近五年时间,金文大师一气织出三件龙袍。龙袍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金杯奖”,还被国家科委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送展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享誉海外。世纪之交,云锦的世界知名度不断提升,金文作为云锦专家,曾应邀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世界织布大会,也曾应邀前往日本东京出席世界服饰研讨大会,对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金文大师告诉我们,“云锦的制作是靠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我现在就悔恨,年轻时没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人,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昔日精湛的工艺与繁盛的产业,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今,南京云锦织机不足百台,而被人们熟悉和接受的多为小礼品和纪念品,无法真正展现云锦的魅力。而何为真正的云锦精品?在金文大师看来,云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云锦工艺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图案,甚至是每一丝、每一线,无不浸透着华夏民族多少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刊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金文大师的作品中细细品赏,重新领略700年来南京云锦中所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
  
  《秦淮风华》
  
  《秦淮风华》是云锦中的两色金织物,即用真金、纯银两种纬线,表现月光下的秦淮山水、人物、楼阁的风光色泽,做工细腻。此件作品还入选了中国第十届运动会贵重特色礼品,馈赠国家领导和国外嘉宾。
  
  《真金妆花缎一品麒麟补》
  
  图案中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动物——麒麟。其外形是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的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固而被称为“仁兽”。作品中麒麟周围有很多草,麒麟脚下却清爽无物,这是因为麒麟有一个重要的品行“不折生草,不杀生灵”。然而这却有些矛盾,麒麟是一品武官补,武官哪有不杀人的呢?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唐代武则天将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不仅代表权利和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这件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赞扬他为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真金孔雀羽妆花大团龙》
  
  作品为明式团龙,形态健美,发须倒竖,龙头金星火眼,寓意能洞察一切,看到人间的疾苦,伤感之余眼下有一滴血泪。龙神用珍贵的孔雀羽线织出,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七彩光芒。该作品曾荣获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特别金奖,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一续集》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织金妆花喜相逢》
  
  作品为传统宫廷风格纹样,取团花形式,双龙、双凤相对喜相逢,喜庆吉祥,四周牡丹寓意四方富贵,上下蝙蝠祥云指洪福齐天。该作品用皇家专用的黄、红、蓝、黑四正色织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强烈的积极色,加以运动变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在绚丽中蕴藉沉静,于强烈的对比中寻求协调的美感。该作品荣获2006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金奖,曾被政府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国家领导人。2007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会,在近百个工艺行业中特别选了这幅作品制成珍藏版的四方联合纪念邮票。
  
  《米地骑士纹织金彩花缎》
  
  这幅云锦非常特别,把西方的纹样尝试融入设计中。仔细看,云锦中每个骑士都是立体的,颜色比较淡雅。纹路上,是一个纹套一个纹,—正一反交织在一起,没有空地,且每层颜色都有叠变,其中一组纹饰采用传统龙袍工艺的留地经的方法织出,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色光的变化,由上面的米白色,往下越变越深,直至变成黑色,观者无不惊叹。它的“凹凸面”有强烈的机理效果,不像传统云锦那样花哨。它雅致清新,色调明快简洁,与时尚家居环境相协调,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作品。
  
  历史上云锦被禁锢在深富禁院之中,为皇室所用、为贵族所穿戴,绽放着奢华的美丽,如今金文大师带领着众多云锦从业者将云锦与现在的民众生活充分结合,既保持其艺术的高贵品性,又扩展云锦的装饰性与实用性,彰显其不同于其他丝织的独特性。随着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成功,云锦知名度大幅提升,历经半个世纪的磨难,依然顽强绽放着独特魅力的南京云锦,终于在今天开始焕发青春。金文大师呼吁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和关心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加入到云锦的创作与生产中来,继承与发扬光大。让我们共同期待云锦繁花似锦的未来。
其他文献
釉下五彩,是清末湖南醴陵窑创烧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它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拿回了金质奖章,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但由于烧造历史短,传世作品稀少,半个多世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翻遍解放后出版的种种中国陶瓷史著作,也很难见到她的踪影。人们不禁要问:她当时究竟达到了
期刊
2009年12月16日,河北省曲阳定窑“六合同春”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收藏仪式在“国博”贵宾厅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蔺占献先生,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焕女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馆长办公室主任李向平女士、藏品保管部主任朱珠女士,中共曲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银蜂女士,曲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金明先生,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先生等,出席了收藏
期刊
编者按:2009年12月19日风云聚会,由“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收藏快报》及河南洛阳居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物鉴定专家洛阳高峰论坛”在洛阳八方阁鉴宝中心隆重举行。席间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高屋建瓴、各抒己见,围绕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主题展开讨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弘扬正气、解析时弊、立论鲜明、振聋发聩。本次会议由活动的倡导者、
期刊
汪寅仙女士与我同庚,生于1943年,论月份稍小于我,都属羊。几去宜兴,虽未谋面,因同是66岁,心里便亲近了许多。此文刊发时,恰是汪女士的生月,喜上加喜也!  66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双六与双八都算得上大寿年。俗话常说: “六六大顺”,她的事业、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在吉祥六六的陪伴下,一定会一片和谐、一片美满、一片兴旺。  在紫砂行业里,汪寅仙声名在外,许多年前即已是蟾宫折桂,大名鼎鼎了。  紫砂产
期刊
粥罐,作为一种盛放米饭器皿名称的出现,始于二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之时。康熙一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以景德镇为主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创造出许多新的形制,粥罐即是其中一种新的器型。由于粥罐的造型优美,画工精细,使用方便,不仅作为实用器,还作为观赏器登堂入室,进入百姓之家。康熙时期所创制的粥罐器型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晚期,至嘉庆时稍有变化。嘉庆时粥罐的器型至民国初年才渐行消失。现今传世的粥罐,康熙朝的
期刊
三、吉州窑“碎纹素地加青花者”    《景德镇陶录》(卷六)载:“碎器窑——南宋时所烧造者,本吉安之庐邑永和镇另一种窑。土粗坚,体厚质重,亦具米色,粉青样。用滑石配釉,走纹如块碎,以低墨土赭搽熏既成之器,然后揩净,遂隐含红黑纹痕,冰碎可观。亦有碎纹素地加青花者。”    笔者浅见以为,这里的细碎纹地“加”青花者,很可能是指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只不过这里的“加”字,是指以如剪纸贴花等方式在碎纹
期刊
几千年来,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时候,依偎在妈妈身边的孩子,望着天上的月亮禁不住发问:“妈妈,月亮上有人吗?我们可以上去玩吗?”慈祥的妈妈抚摸着孩子的头,将“嫦娥奔月”的故事娓娓地讲给他(她)听:月亮上的广寒宫中住着嫦娥和玉兔,还有吴刚和那棵永远砍不倒的大树……美好动听的神话故事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终于圆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奔月梦,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变
期刊
说起彩瓷,人们往往拿醴陵瓷与景德镇瓷相比。数百年间,景德镇的青花、粉彩、五彩、斗彩及各种单色釉瓷牢牢占据了宫廷、民间及海外市场,也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因此景德镇有数十位当代陶瓷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徜徉在素有“中国第二瓷都”之称的醴陵,我们也在反复寻找两地的异同。从产业规模来看,醴陵与景德镇不可同日而语;而从艺术角度看,醴陵瓷自有它鲜明的个性,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创新品种,是中国陶瓷百花园
期刊
3月1日,由雅昌艺术网联合《收藏界》等多家媒体举办的“AAC2007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颁奖典礼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落下帷幕。这次活动以“艺术激发生活”为主题,参考雅昌艺术网网友投票,媒体评选和专家评定的结果,通过三个月的评选和统计工作,在众多的提名中分别评选出年度艺术事件、年度艺术人物、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机构、年度画廊、年度出版物和拍卖公司等八个奖项。此外,胡润百富还在颁奖典礼上
期刊
从事古陶瓷专业研究人士和收藏爱好者们在解悟、分析与研究不同时代,不同窑系,不同品种制品中,常常会遇到不同时期的各类古陶瓷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部分烧造缺陷,直接会影响到古陶瓷制品的艺术效果、产品质量和成品率,也不可避免地留下某些时代特征,成为鉴定古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阅读古陶瓷专业书籍时,当介绍釉下彩最庞大的品系青花瓷及釉里红瓷时,不时会遇到“晕散”和“飞红”这样的专业术语。初学者也许对此缺乏感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