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不起的我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期之所以还是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上一次给大家介绍的诸多思维方式中,有一种思维方式几乎就像是“万用止疼膏”,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心理上的瓶颈,都可以尝试用这种思维方式找到出路,值得我专门写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它的具体运用方法。
  近一个月以来,我几乎天天在念叨這个魔咒,因为它不只会教你如何征服数理化难题,还会让你在他人挑剔的目光中重新鼓起勇气“收拾旧山河”,找回充分的自信,更能让你摆脱“我明明为朋友操碎了心,结果他竟然不领情”的悲惨情境,甚至能够让你用最完美的姿态来回应他人的误解乃至诋毁。
  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我亲测最好用的心理学方法,而这种神奇的思维方式,就是上一次我们提到过的——控制的两分法。
  应该有同学记得,我们上一次讲的“控制的两分法”,其定义简单说来就是“要思考我们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比方说,当我们考试的时候遇到数理化难题,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得到答案,于是就开始慌张,接着倾向于放弃,继而产生一种严重的挫败感,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但如果运用“控制的两分法”,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这道题最难的那部分自己没有掌握,在考试时我们也没有办法让自己灵光乍现,我们肯定会因为这道题丢分,这些都是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控制不了”的部分,所以我们再沮丧再自责都于事无补。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控制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就是解题步骤能写到哪一步就写到哪一步(哪怕只是写一个“答”),能够写出什么答案就写出什么答案(哪怕只是用猜的方式),实在写不下去的话再换做下一题(而不是把可以写的步骤都放弃不写就转做下一题)。考试结束,我们再通过请教同学和老师的方式,把没弄懂的地方想办法弄懂(弄懂的标准就是,做同类题型绝对不再做错)。
  如果能够照这种方式来应对每一场考试,首先你一定会争取到你能争取到的最好成绩。其次,你通过考试发现的知识薄弱点也能得到巩固和加强。就算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你在本次考试中的收获已经得到“最大化”,那这场考试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现在咱们来总结一下。在考试中使用“控制的两分法”,就是尽量做好自己能做好的每一个步骤,在考后由易及难尽量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能补几个补几个。其余的,分数就交给阅卷老师来打,排名就交给电脑去计算——那些都不是我们操心得了的。
  兰姐这样分析下来,灵敏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控制的两分法”其实就是要我们在自己可以使劲的地方集中精力,重点突破;而对于自己使不上劲的地方,不要纠结,淡然处之。
  这其实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它能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不被“题目的难易”、“他人的目光”和“对手的节奏”等外在因素扰乱了自己的心态。
  有的同学或许会说,“对手的节奏”不一定会扰乱我啊,比方说当我看到我的竞争对手拼了命地学,肯定就会激发起我的斗志,让我更加努力啊;“他人的目光”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啊,就是因为顾虑到“他人的目光”,我们才会有破釜沉舟的意志,才会知耻而后勇啊。
  诚然,你如果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是不懈的动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那当然是好事。但是把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如果全都牵系在别人身上,由别人的状况或是评价来决定我们的心态和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风险系数很高的事情。因为你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对手——不论你怎么努力,似乎都无法超越。或者你会碰到这样的评判者——无论你怎样取悦他,他似乎都无动于衷。而如果你落入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要是不用上“控制的两分法”,就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因为连续受挫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对手的天赋和努力程度是你无法左右的,他人的喜好和评判标尺也是你无法更改的,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的部分,当你因为这些沮丧不已的时候,相当于白白消耗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并且因为这种消耗而减弱了自己的实力。而这些情感和精力,你本来是可以用以做好那些你可以控制的事情的,比方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方法更有效率,让自己学得更开心更享受;比方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到极致,然后拼尽全力在这些方面使自己赢得自信和尊严。
  “控制的两分法”不只是可以用来化解我们学习竞争上的焦虑,还能够帮助我们走出人际关系的泥潭。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朋友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首先是衷心地劝告他,委婉地引导他,但是对方不听呢?那就算了,千万不要自取其辱。
  有同学看到这句话,觉得孔子做人真是圆滑,因为怕得罪人,在朋友面前连实话都不说了。
  但事实上,如果用“控制的两分法”来看这段话,可能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看到朋友做了不合适的事,我们劝导他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在整件事情中,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就是我们坦诚而善意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尽到我们“忠告善道”的责任;而对方会不会听从,听多听少,甚至怎么来看待我们的劝导,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这都是对方的课题,由对方主控。对方不听从,乃至于产生误解,我们或许会因此失落、焦急甚至愤怒。而平复内心的失落、焦急和愤怒则又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属于我们应该自我控制的部分。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借由对方顺从我们的意志,来消弭自己的这些情绪,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来让我们内心平和。我们应该借由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是思维方式来平静自己的内心——
  1.我们在劝导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委婉温和的语气,还是有强迫和命令的意味?
  2.我们的劝导真的就完全适合朋友的情况吗?我们能保证自己的观点就无懈可击地正确吗?
  解决人际关系的苦恼,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对方的课题,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我们只负责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剩下的是对方的事情,我们不要妄图去掌控对方。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在人际关系上的应用还有一个名字,叫“课题分离”,而这也是这本书中的重点章节《发展关系中的自我》的核心内容。
  很多人际交往中很复杂的问题,运用“课题分离”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特别简单——


  当你犹豫要不要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想 :表达我的求助,以及能不能用最佳的方式来表达求助,这是我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而接不接受这个请求则是对方的课题;被对方拒绝后处理好自己的沮丧情绪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处在需要别人帮助的困境中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得体的方式来进行求助,而后准备迎接因他人的拒绝所带来的沮丧心态,而不应该被“对他人拒绝的揣想”吓得裹足不前。
  当你必须拒绝他人的求助又觉得有点抹不开情面的时候,可以这样想:遇到困难提出请求是对方的课题,也是对方应该做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不要拒绝,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我们拒绝以后,对方会如何评价我们,又是对方的课题。而我们的课题是,他们如此评价的时候,我们如何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归总了会发现,我们要不要拒绝他人的求助,依据不该是对方可能会产生的评价。对方因为被拒绝而对我们诸多非议,那只能说明对方处在自己的情绪困境中,体现出的是他的眼界和胸怀,与我们无关。因此对方的评价不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当你踌躇着要不要去参加一个面试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想:录不录取你是面试考官的课题,而你的课题就是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做充分,以及告诉自己“哪怕失败之后也一定会吸取经验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强”这种类型的心态建设。要不要勇敢尝试,能不能做出条件允许下的最充分的准备,有没有充足的心态建设,这些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别的部分就交给命运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尽人事,知天命”,这其实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在中文语境中最凝练的表达。摸到了一手烂牌,直接弃玩是孬种;因为想着会输而沮丧地胡乱出牌,最后输掉了,这也是孬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调动自己的一切智慧和资源,尽己所能地抓住对手的所有漏洞和老天爷给的每一个机会,哪怕输,也要争取到损失最小的那种输。这样做了,即使到最后我们还是无可避免地成为输家,也会是那个争取过最大赢面的输家,也会是那个把支付的代价已经降到最低限度的输家,这样的输家谁又不会说他虽败犹荣呢?
  这本书把自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我中心阶段。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成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成别人关注的中心。一旦他人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或者一旦自己关注的东西别人不感兴趣,甚至表示无趣,就会特别沮丧。
  二、他人阶段。把自己放到被动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在这个阶段,要么表现为对他人的顺从——用他人的认可来确认自身的荣耀;要么表现为对他人的逆反——用对他人的故意抗逆来表达自己的独立需求,或者把自身的失败归结为他人没有听从我们的愿望。事实上,这种顺从和抗逆的本质,都是没有自身价值标准的表现,都是由他人来决定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无法容忍差异,甚至会因为他人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愤怒。
  三、独立阶段。不再由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言行,并且不会把自身的失败归结到他人身上,而是拥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不再因为他人跟我们的差异而情绪激动,终于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成了独立的自我,能理解他人,同时也能尊重自己了。
  打个比方,如果别人挑衅你,你害怕围观的群众说你懦弱,于是脸红脖子粗地准备上前大干一架,那说明你还处于他人阶段。如果因为看到了潜在危险,你冷静地转身离去,即使别人说你懦弱,你也不过淡淡地笑笑。这就代表你有了自己的行事原则,很明白怎么做才是对自己好,这也说明你已经抵达独立阶段了。
  当我们内心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而这,恰恰标志着我们心智的成熟。
  兰姐这次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来跟大家谈“控制的两分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其实也是在给大家展现一种读书的“知行合一”的方式——我们读一本书,可能会读到很多方法和观点,但其中绝大多数信息我们很可能只是“知道了”,还没有真正懂得。所谓的真正懂得,唯一标准就是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理灵活的運用。可我们读过那么多道理,大多数道理对我们而言很可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会觉得“讲得很有道理”,但我们很难用到。但只要我们能消化透彻其中的一个方法,并且能够把这个方法在生活中使用纯熟,那就意味着这本书在我们这儿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
  所有的蜕变都是一点点的小演变积累而成的,而这一点一点的小演变就来自我们在亲身经历中,或是在阅读中得到的触动。所谓的“读书改变命运”,就是从阅读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开始的啊!
  65x100
其他文献
从上周开始,我们正式开始上视频课程。据老师说,虽然视频课程免去了要出门去学校的路程和时间,但课程的准备以及技术的适应其实是极其繁琐的过程。  这是许多人第一次使用网络视频课程。尽管它们很有价值,但习惯了面对面上课的我们多少会感到这种方式混乱和不自然。视频课程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也不像电影或电视,尽管它本质上是在屏幕上观看人。  电影与视频对话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在进行视频时,眼前的画面可能与现实
期刊
她看着落日,列车路过大桥,桥下的河水,一缕一缕的金黄。有些美丽灵魂的声音是寂寞的,但依旧会有人听到。  一  她又是最后一个出教室。关窗,关灯,关门,再也不想回头望。这些日子里,她看见身边的人一个个发光,一个个走到她无法触及的时光里,而自己却像被水草缠住般疯狂下坠,最终无能为力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消失,慢慢离开。  红榜耀眼,身边的人光芒太甚,她甚至为在这样的光芒下疯狂追随的自己感到可笑。这样的三年,
期刊
为人景仰,必有心怀天下之气、怀人柔民之度、经世定远之才、背负世界的弘毅。若为人偶像,我希望能成为钟南山先生那样的仁者。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出众的仁者,重洗了人们的时代目光。我们称赞广大默默奋战的医护人员,惊叹于支援海南给人们带来身心双重治愈的薛梅丽医生。但若要称偶像,我觉得人们应该看向钟南山先生。人们在偶像身上寻求的是脱颖而出和服人之仁,与广大医护工作者相比,钟老多出来的是善一
期刊
颜陌:你们好,很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访谈。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这个主题可以当作一个辩题了,但是我们今天也不需要辩论,谈一谈自己真实的想法就好。在场都是女孩子,想说的话肯定有很多。  吴昕玲:我觉得努力更加重要。我认为无论是什么选择,只要你拼命地努力了,最后总能有所成就。我的领导经常说:“就算是摸到了最烂的牌,我也要打到最好。”我将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它提醒我,就算身處逆境
期刊
栋梁之材、网红人设,抑或一介凡人,青春时期的我们,更愿意成为怎样的人?在这样的年华里,我更喜做一个凡人,哪怕小如无名花,亦可散清香。  儿时的我们,总会将伟大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疫情期间,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更是成为众人膜拜的对象。成为这样的大人物,是多少人的梦想?人不可以无大志,将大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无可厚非,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成功地走上伟人之路?于我而言,做一个平凡的、没有光芒的普通人,
期刊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差不多写完了作业。只剩下一篇周记,她决定等明天有灵感的时候再去写。  坐在落地窗前的敦煌地毯上,她翻开了上周没看完的《浮生六记》。手机再次“叮咚叮咚”响起来。  青云问:猜猜我们看到谁了。  风吟没回。  青云又发了张照片。虽然只是个背影,还隔了十几米的样子,但是那个身段,那头海藻般的长卷发,分明就是杨姗姗。  风吟回:然后?  青云:天哪,她似乎和一个男的在一起。她该不会早恋
期刊
寂静人生  导演:乌贝托·帕索里尼  编剧:乌贝托·帕索里尼  主演:埃迪·马森 / 琼安·弗洛加特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13-09-033  片长:88分钟  有时候会想,我们都是孤身一人来到这世界,然后有亲人,有朋友,有甜蜜的邂逅,也有纷扰和争端,正是人与人的各种交集,使我们不再孤单地生活着。我们与他人的互动连接成了人生里的种种际遇。电影《寂静人生》就是在描绘这种人与人的际遇。  电
期刊
在中國古典诗歌中,有的句子非常值得玩味,有时甚至是一句成就一篇。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一句便将我们带入无穷无尽的愁绪中,感染力十足;《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一句即让我们感受到朦胧生动的月色、生动多姿的梅影,体会到诗人的深切情意。我们能在许多诗歌中见到这样的句子,它们一般是整首诗歌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句子。从创作上而言,诗
期刊
葛兆光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导论中,以《思想史的写法》为题,专门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的思想与信仰世界呢?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但是稍微解释一下大家便可明了,即我们所能看到的经典古籍,尤其是唐宋以前的古书籍,几乎全部都是由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精英所撰写或编辑而成的,精英垄断了文化,垄断了教育,也就垄断了社会表达。那么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思想脉络发
期刊
仍记得疫情初期,周杰伦《彩虹》中“有没有口罩/一个给我”成为全民心声。“洛阳纸贵”的口罩给了众多企业做出贡献的机会,也让某些不良商家看到了“机会”。  庚子之年,全民战疫,医护人员等最美逆行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将同胞护在身后;然而,社会上也有“逆行者”,怀揣侥幸心理,趁机发国难财。对此,我不想沉默,我想发出自己的声音。真的是“无奸不商”吗?在我看来,应是无坚不商。  无坚守信仰不商。孔子对富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