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力:中国藏书第一人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始于爱好


  人都会有点爱好,但能把爱好做到极致很难,而能把爱好做到全国第一的,则凤毛麟角。今年55岁的韦力,就是这样一个人。
  作为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在他天津的别墅、北京的书库和书房中,共存有8000余部、70000余册古籍善本,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50余件、200余册,宋元递修和宋元明递修本近20部、300余册。
  作为赫赫有名的藏书家,他不但藏书,还潜心钻研,相继出版了《古书收藏》《书楼寻踪》《芷兰斋书跋初集》《芷兰斋书跋续集》《古书之美》等多部著作。
  用他的话说:“我对书的摯爱,尤其是那毫无节制的展延,正是我乐观向上的最佳注脚。正因为爱书,所以愿意去探寻跟书有关的一切,凡是与之相关者,都能给我带来无限欢欣,这让我更加留恋这个世界的美好。”
  于是,他开始寻访历代藏书楼,自然而然,又有了洋洋洒洒几十万文字的专著《书楼觅踪》。韦力说,我的寻访,是向历朝历代藏书人的祭拜、纪念和礼敬。
  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饮冰室、傅山的红叶龛、沈括的梦溪园、顾炎武的读书楼、刘鹗的抱残守缺斋、曾国藩的富厚堂、顾颉刚的宝树园、叶恭绰的幻住园……这些年,藏书家韦力踏遍全国,寻访被时光和尘埃掩埋的一座座古旧藏书楼。
  这是项繁杂而庞大的“工程”,韦力把这种自己花钱吃苦受累的事情当作一种“行为艺术”,用行动来做实证,提醒人们注意藏书楼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2004年,他的《书楼寻踪》就收录了他所寻访的140处遗迹。该书出版后,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畅销程度超过韦力的想象。“这本书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再版了三次。”
  按照韦力的想法,这本书火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去干寻访藏书楼的事儿。可他等了几年,却不见任何动静。
  身边的朋友分析后说,寻访书楼还是挺难的,要有时间,有精力,还要有钱。文人很少有闲暇去做这样的事儿,有钱人也大多不会这样做。
  “确实是这个道理,寻访藏书楼要走遍全国,投入太大,而收入太少,即便是因为寻访出本书,稿费才有几个钱。”韦力笑言。
  于是,韦力继续寻访藏书楼。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来说,书籍是重要载体和象征。大量传统典籍能够流传至今,有赖于历代藏书家的薪火相传,正是他们的尽心尽力,才使得斯文不绝。所能做的,就是在遗迹被消灭之前尽量把它拍摄下来。
  韦力多次说,他是比较愚钝的人。“我喜欢藏书楼,我就去访,是否划算,根本不去想。”
  中国到底有多少藏书楼?韦力也不知道,而国内也没有统计。很多藏书楼,历史上只有一个名称,而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还有很多人,只有一个堂号,而堂号也可能随着个人的迁移而迁移。
  在具体寻访的过程中,韦力总是先查名称,然后找负责地方志的人了解情况,再找地名办换算今天的地方,接着再托人去了解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如果确定有,他就要亲自出马了。
  十多年来,韦力一直在寻找的路上。“我掌握的线索有上千条,总共找到了200多个私人藏书楼,公共藏书楼也找到了200多处。”



  就韦力所见,保存最好的私家藏书楼是南浔嘉业堂,历史最悠久的则是宁波天一阁,但绝大部分遗迹已被雨打风吹去。许多古代藏书楼就是近几十年才被毁掉的,而那些保存下来的,也大都是因当初被归入一个比较重要的单位,才得以幸存。
  如何就走上了这样一条收藏的道路?
  “任何事情说得太清楚,和真实就有了偏差。”韦力说,走上收藏,“天性的成分比较大”,这是因为,“后天学来知识,学不来爱好”。
  韦力对传统感兴趣,跟他的爷爷有点关系。“小孩一般都是由姥姥或者奶奶照看,但我的姥姥和奶奶,早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我小时候是由爷爷照看,一直到十一二岁。那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古籍上的故事。”
  韦力的爷爷是清代的秀才出身。在爷爷的解说中,被批为“投降派”的宋江实际上是忠义之士,而被批判的《水浒传》又极为精彩。在无书可读的岁月,文化上的贫瘠反而催发了韦力的求知欲,他四处搜罗旧书来读。
  也是在那时,他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新书不如旧书,旧书不如古书。
  懂了这些书,就开始给小朋友们讲书里的故事。小朋友爱听,捣蛋的韦力就说,“要让我讲故事,你们就得回家拿好吃的”。就这样,他一边讲故事一边吃着好吃的,顿觉知识很有用。
  真正接触到古书,大约是1983年。北京开了第一届“古旧书市”,就在现在的琉璃厂。那时的售书方式很奇怪,不分好坏、不分版本,一律五毛一本。因为完全没人教,也不懂版本,韦力只挑好看的。“为了那个书市,我将在学校吃午饭的钱省下来,攒了很长时间的钱。那届书市我第一次买了那么多,花了170多块钱,对我来说,当年是一笔巨款。”

二、腿断了,安装假肢,继续上路


  十多年的寻访,让韦力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私家藏书楼南方胜于北方,大城市胜于小城市。而今天,书和楼同在一起的,5%都不到。
  江南是中国的人文渊薮,这句话在书楼上也同样成立。从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主要出在江南地区,也就是浙江、江苏、安徽一带。比如从科考来说,仅苏州一地就出了数不清的状元。   南方文化再兴盛,但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北方。南方文化的兴盛,最远可以追溯到大宋王室南迁,把开封的文人带到临安。正是经过了几百年的积淀,才有现在的结果。因此,包括开封在内的中国藏书在历史上极其重要,极其辉煌。
  2013年4月24日,韦力独自到河南安阳拜谒灵泉寺,这里是玄奘去西天取经前拜访的第八个师父的所在地。
  当时,他正在寺院内察看石碑,突然,身边的一块大石碑好无缘由地倒塌,即便身手敏捷,迅速避开,但石碑还是砸中了他的左脚,流了很多血。
  砸中了脚面,本来问题不大,但由于医疗人员经验的欠缺,造成韦力左脚骨头坏死,不得不一次次截肢。五次大手术后,韦力左腿膝盖以下部位全部截掉了。



  寻访了十多年,腿断了。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安装假肢后,他又上路了。“腿都跑断了,如果以后不跑了,多冤枉。”
  回首这段堪称奇特的经历,韦力说:“活到这个份上,活明白了。”
  直到今天,韦力也不知道自己藏书的确切数字。虽然总数没有算出来,现在统计出来的是七万多册,估计总数会有10万册。
  韦力藏书,以“四部齐备”(中国古籍分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为追求。当然也有侧重。首先是收藏活字本。中国是活字发明国,但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刻本,真正的活字本只占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比例极低。因为很罕见,他把它当作专题来收藏。目前,韦力收藏的活字本大概有九百多部,是国内藏活字本最多的地方。
  因为韦力在古籍收藏的标志性地位,中韩“活字版之争”的时候,就被中国印刷博物馆请去帮忙,因为他是收藏活字本最多的人,能够最有力量地“用事实说话”。
  第二个专题是稿抄校本。稿抄校本是稿本、抄本和校本的合称。稿本是作者的手稿、草稿、誊清稿等。抄本是古人的手抄本。古代没有复印机,如果有一本书很稀罕,你想得到,一种方式是把书借给你,你自己抄一遍。校本就是批校本。很多字同音不同义,这就导致传抄时理解上的错讹。因此就产生了批校本,这是中国独特的品种,也是藏书家收藏的重点。

三、书是神圣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在上面加盖私章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有3200多家,其中有古籍的图书馆800多家。韦力说,如果按照数量和质量来排名,他收藏的古籍善本应该能够排在前20名以内。“直率地说,省级的图书馆,我能超过一半。”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他对全国的图书馆考察了一遍。
  如此丰富的藏书,哪怕有一点点闪失,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明清以来,中国的藏书中心在南方,但从自然环境看,北方最适合藏书。“南方藏书最怕潮,古人因此每年春秋两季要晒书。而在干燥的北方,虽然适合藏书,但除尘成了大问题。”
  为此,韦力给书架都安上玻璃门,既方便找书,也可以防尘。而他建的书楼,最看重的是实用性。虽然探访过无数古代藏书楼,但他自己的藏书楼并未仿照先人。他对藏书楼的寻访是站在精神寄托的角度,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
  话虽如此,在书籍的保存上,韦力也没有为自己的书楼添置现代化的恒温恒湿设备,遵循的依旧是古法,或者说是经他改良的古法。
  藏书的最大天敌是虫蛀。他买来的书中,不知道是不是有虫卵的存在。为此,他将买来的古籍放入密封袋,真空密封,再放到零下18度的冰柜冷冻,将可能存在的虫卵冻死。
  古人用樟木箱存放书籍,以防霉变。而韦力则从木工厂拿来许多樟木刨花,将它们包在报纸里,然后插在书中。因为刨花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他觉得,“这比木板还有用”。
  他不讲究好看不好看,关键是实用。这些办法,都是靠自己的经验,一点点琢磨出来。
  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藏书大家将一辈子的藏书捐给了博物馆、图书馆。就像对韦力影响至深的周叔弢,就把几万册古籍善本捐献给了南开大学图书馆。
  古人讲三立,立德、立功、立言。韦力直言,他不是敝帚自珍式的人,但自己也不会把藏书捐给图书馆或者博物馆。1949年之后,大量古籍都捐入了公共图书馆,市面上流通的善本图书,少之又少。
  “书跟人有一种亲近感,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隔着玻璃,没有亲近感。人性是自私的,要拥有,物和人要融为一体,而物要比我们活得长久得多。”“但书是神圣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在上面加盖私章。”韦力的藏书并不加盖私章,这也是一个不同于历代藏书家的独特之处。
  韦力希望能够在人生的最后,用他的这笔钱,像诺贝尔一样設立一个基金,找一个基金会管理,从而奖励那些藏书人、爱书人、对书籍有贡献的人。
  “虽然我和诺贝尔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会做。至于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这是我的一个梦想。”韦力意味深长地说。
其他文献
请记住我,当我离开  去了那遥远的宁静之地;  当你不再握紧我的手  我不会再欲去还留,犹豫不决。  请记住我,当你不再为我们的未来  日日憧憬  只希望你能記住我;你明白  那时再商议或祈祷为时已晚。  请不要伤心,如果你一时将我忘却,  后来又重新忆起。  因为倘若黑暗和腐朽还残留  我曾挂念的一丝痕迹,  我宁愿你忘却而微笑,  也不愿你铭记而悲伤。
期刊
我手头有些事,预备去一趟山上。这时就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他说今天天气很好,问我是否有出去走走的打算。当听说我要去的地方时,朋友说,那我们一起去好吗,顺便想去你的老家大通看看。  我们在九华半山甘露寺逗留了约一个时辰,接下来,我去办事,他参拜自己感兴趣的寺庙,各个圆满。第二日午后下山,由青阳拐道铜陵,直往大通。  进入大通老街,朋友的相机就开始忙碌了,那条湿滑的石板路,石板路两旁破旧的店铺,那些守着
期刊
从圆明园东门进,右转,经过停车场左转,再走上一段碎石路,就能看到竹篱笆上方的一个箭标上写着“单向街图书馆”。正所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就是北京标志性的独立书店之一—单向街书店。  2006年初,供职于媒体的许知远、吴晓波、于威等13人联合创办了“单向街书店”。书店的名字“单向街”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而书店本身也恰如其名,长长的一个走廊,笔直明亮。书店的宗
期刊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离城不过五十华里的路程,不足一小时的行车时间,想回一趟家,往往要超过月里四十的时日,想来也为自己都记不清的烦乱事而丧气。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心头的腻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必修的功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
期刊
于大多数人而言,窝在书店或图书馆静心读一整天书,大抵是一件幸福的事。而我们熟知的名人们,他们都是在追求比生活高一点点的东西,他们将书或杂志分门别类地精心保存起来,不仅为公众创设了一种高雅的阅读氛围,更为公众提供了另一种阅读的可能。  2018年11月4日,69岁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东京召开记者发布会,将自己的亲笔书稿、书信、唱片等个人收藏的资料捐赠给母校早稻田大学。捐赠将从2019年开始分批进行,
期刊
在中國的书画界,有这样一个老头,他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80多岁荣登时尚杂志《时尚先生》封面,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奥林匹克艺术奖”。他写了一幅大字卖了几百万,上面写的是“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他90多岁开红色法拉利,写自传体小说,开个人画展。他就是黄永玉,他可能是中国最有趣的一个老头。虽然他在油画、国画、雕塑、版刻等领域都有所建树,但是,他严谨之外还有另一面,下面,大家不妨来一
期刊
当书与民国相遇,是什么味道?真正的民国我们虽然已无缘得见,但还有下面这些书店,它们或栖身民国老建筑,或远追民国精神。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那些民国风满满的书店,一览属于书店的民国风度。  阡陌书店|济南  济南市市中区经三路108号  阡陌书店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三路的皇宫照相馆旁边。“阡陌”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意为于喧嚣都市中营造一处灵魂栖息的安静所在。创始人偏爱民国文
期刊
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只要有一碗饭吃,钱又算是什么呢?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朋友可以不交或少交,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  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说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凡能找到的书,不管文学、政治、哲
期刊
1997年夏,10岁的我第一次回老家,天水秦安县云山乡的一个小村子。那儿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爷爷出生在那儿。  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不断向上,荒草和野花时隐时现在缭绕的云雾间。终于到了村口,车子只能停在土崖边,全家人便扶老携幼地进村去。村子不大,枝叶繁茂的核桃树下,瘦削的老人端着旱烟袋瞅着远方,咂巴完了往地上磕磕烟管,起身拍拍屁股,两手背后一搭,踱步去别处浪了。他那花白的长胡子,羊一样温顺的眼睛,还
期刊
二月河成了“文学泰斗”,莫言获诺奖,反遭辱骂;李泽厚随手写几句悼念金庸的话,被网友们称为“蹭热点”“小心眼”;明星马思纯将抄来的语录安在了张爱玲的头上……  任何时代都会出现有辱斯文的笑话,但当它们反复出现,甚至已到习以为常的地步,就应警惕:千万别落入“众愚时代”。  “为什么2000年后有公共记忆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每到岁末,各种文学奖纷纷进入热评阶段,“文学共识破裂”就会成为焦点话题。  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