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四川地区竹工艺品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出四川竹工艺品的代表类型及其工艺特色,包括成都瓷胎竹编、青神竹编、自贡龚扇、江安竹簧等;针对现代竹制工艺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包括融入现代设计审美特征、运用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加强创新设计思想等设计策略;展望了未来竹艺品的发展将走向实用性产品。
【关键词】:竹工艺品;工艺特色;设计策略;实用性产品
1.四川地区竹工艺品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盛产竹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的竹林面积就已经超过30万hm2 ,占全国竹林面积的8.6%。作为产竹大省之一的四川,与竹子相关的竹产品更是种类丰富,制作精美,以竹编、竹雕等工艺为代表的竹制工艺品自明清时期以来,就作为宫廷贡品而家喻户晓,其中较为知名的例如自贡龚扇(又称竹丝扇),眉山青神竹编书画,成都瓷胎竹编以及宜宾江安竹簧等。
尽管竹制品在四川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发展历史,竹制手工艺品也不乏许多工艺精良的优秀作品,但是,相较于福建、浙江、湖南等地,我省的竹制品在工艺和特色上总体水平仍略显落后,在现代设计上更有待提高。国内对于竹制品的研究大多是从竹材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加工方法上进行的,在同是竹材主产地的福建、浙江等地,依托企业和高校的优势和资源,对现代化的竹产品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很好地帮助了当地竹加工企业解决科研难题。而我省对于竹制品行业的科研投入较为缺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没有系统的产品规划和特色品牌;对于传统的竹工艺继承日渐式微,而竹制品产业也在逐渐消亡,行业发展前景堪虞。
2.四川竹工艺品的代表类型及工艺特色
(1)成都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的主要产地在四川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品是成都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在当时主要是用来做贡品的。瓷胎竹编产品工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工艺特色。瓷胎竹编用料十分讲究,所选用的竹材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慈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以手工方式制作成精细的竹丝。
(2)自贡龚扇(又称竹丝扇)
龚扇又名竹丝扇,是清末年间自贡一位名叫龚爵五的人发明的,他把竹子削成细如头发的竹丝,然后编成扇子,并在扇面上编织出各种图案,因为发明者姓龚,所以被称为“龚扇”。龚扇薄如轻纸,光滑如绸缎,扇上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无不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工艺美术水准。龚扇曾经获得光绪皇帝的金质奖牌,有“中华第一扇”之美誉。龚扇的用材选取的是自贡当地山坡上的优质黄竹,须于每年秋分、白露后不久砍取,用清水浸渍,选取色泽好且无斑纹的竹子,刨去青皮,劈成篾条,细剖细磨至透明的程度。在直径24厘米的团扇上作经纬线编织,一把扇上要排列编织数百根、上千根极其纤细的经丝、纬丝。其中一根纬线的穿插至少七百多次,并按画稿编织出山水、花鸟、仕女、诗词、福禄寿喜、古钱、荷花等吉祥圖案。
(3)眉山青神竹编
眉山青神竹编主要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以及平、立相结合的混合型竹编。平面竹编即用薄蔑层编织出平面图形的竹编。青神竹编严选优质天然竹材,经过十多道独特的工艺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透明晶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以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及明暗的变化,编织出清秀淡雅,神形酷肖的竹编画。立体竹编即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竹丝编制成立体形造型,是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体的立体形竹编产品。立体竹编着重于精、细、雅、美和古色古香。
(4)宜宾江安竹簧
江安竹簧工艺是四川省汉族传统竹雕工艺之一,是宜宾市乃至四川省的竹文化显著符号。竹簧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江安竹簧工艺独具粗犷、质朴、精美的艺术特色,其工艺包含刻凿、拼接、粘贴、烟熏、皮雕、镂空、浮雕、圆雕、堆雕、分层粘贴、压合、镶嵌等多种工艺技巧,工艺的复杂和多样使得江安竹簧工艺品玲珑剔透,古朴深邃,层次丰富,形式高雅。
3.现代竹制工艺产品设计与开发
四川省竹工艺品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长的历史,竹林资源也相当丰富,而竹制品的设计与开发则显得有些滞后。很多从明清开始传承下来的竹工艺,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市场中表现得后劲不足,究其原因,现代设计的脱离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时代在不断发展,传统的工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于如何提升传统竹制品的现代设计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融入现代设计审美特征
一件产品的审美属性通常由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等内容构成。主流的现代设计风格以简约为主,四川传统竹艺品的纹样和造型都比较复杂,融入现代设计审美特征可以通过“化具象为抽象、化繁琐为简洁”的手法,为传统工艺品注入新时代的视觉美感,提高民众对传统竹艺品的接受度。另外,由于大部分的传统竹工艺都是以师徒相传或世家相传的形式代代传承下来的,匠人们一般都惯于沿用传承的式样,在竹艺品的艺术设计方面尚较缺乏融入新的具有时代感的新式样,许多纹样显得有些陈腐缺乏变化,这也是竹艺品渐渐淡出市场的原因之一。
(2)运用现代产品设计方法
倡导与时俱进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风格造型上,对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的运用也尤为重要。现代产品设计方法体系较为完整,具体的设计流程也非常多,在竹艺品的设计上,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学分析、用户研究、竟品研究、绿色设计等,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提高设计效率,使竹艺品作为消费市场的产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3)加强创新设计思想
创新是当代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倡导大众创新、全民创新的今天,传统的技艺要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必要条件。现代产品设计体系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新思维方法,如:定点法、智力激励法、联想法、组合法、模仿法、移植法等等,多元化的创新设计思维已经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对于传统竹艺品行业,加强创新设计思想是推动传统竹艺发展及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思维方式的创新,必将使竹艺品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4.走向实用性产品的竹艺品
竹艺品的发展要符合市场及文化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曲高和寡的审美趣味。现代产品讲究实用性,从功能角度出发,挖掘竹制产品的实用功能,设计开发更强调具有实用价值的竹产品,使产品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传统竹工艺在现代竹产品上得到重生。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竹材产品的短板之处如价格高、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等使得竹制品的市场额越来越少,竹艺品需要突破传统设计的瓶颈,注入更多新颖的设计构思和更加实用的功能性才能期望在未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呼志强,中国手工艺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王艳,成都地区传统手艺产品—瓷胎竹编的现状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8;
[3]费怡敏,青神竹编工艺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曹德权,凝结东方智慧的“中国第一扇”——百年龚扇传奇[J],中华手工,2005;
[5]何政军、何煜雪,江安竹簧工艺的价值及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11;
【关键词】:竹工艺品;工艺特色;设计策略;实用性产品
1.四川地区竹工艺品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盛产竹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的竹林面积就已经超过30万hm2 ,占全国竹林面积的8.6%。作为产竹大省之一的四川,与竹子相关的竹产品更是种类丰富,制作精美,以竹编、竹雕等工艺为代表的竹制工艺品自明清时期以来,就作为宫廷贡品而家喻户晓,其中较为知名的例如自贡龚扇(又称竹丝扇),眉山青神竹编书画,成都瓷胎竹编以及宜宾江安竹簧等。
尽管竹制品在四川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发展历史,竹制手工艺品也不乏许多工艺精良的优秀作品,但是,相较于福建、浙江、湖南等地,我省的竹制品在工艺和特色上总体水平仍略显落后,在现代设计上更有待提高。国内对于竹制品的研究大多是从竹材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加工方法上进行的,在同是竹材主产地的福建、浙江等地,依托企业和高校的优势和资源,对现代化的竹产品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很好地帮助了当地竹加工企业解决科研难题。而我省对于竹制品行业的科研投入较为缺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没有系统的产品规划和特色品牌;对于传统的竹工艺继承日渐式微,而竹制品产业也在逐渐消亡,行业发展前景堪虞。
2.四川竹工艺品的代表类型及工艺特色
(1)成都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的主要产地在四川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品是成都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在当时主要是用来做贡品的。瓷胎竹编产品工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工艺特色。瓷胎竹编用料十分讲究,所选用的竹材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慈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以手工方式制作成精细的竹丝。
(2)自贡龚扇(又称竹丝扇)
龚扇又名竹丝扇,是清末年间自贡一位名叫龚爵五的人发明的,他把竹子削成细如头发的竹丝,然后编成扇子,并在扇面上编织出各种图案,因为发明者姓龚,所以被称为“龚扇”。龚扇薄如轻纸,光滑如绸缎,扇上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无不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工艺美术水准。龚扇曾经获得光绪皇帝的金质奖牌,有“中华第一扇”之美誉。龚扇的用材选取的是自贡当地山坡上的优质黄竹,须于每年秋分、白露后不久砍取,用清水浸渍,选取色泽好且无斑纹的竹子,刨去青皮,劈成篾条,细剖细磨至透明的程度。在直径24厘米的团扇上作经纬线编织,一把扇上要排列编织数百根、上千根极其纤细的经丝、纬丝。其中一根纬线的穿插至少七百多次,并按画稿编织出山水、花鸟、仕女、诗词、福禄寿喜、古钱、荷花等吉祥圖案。
(3)眉山青神竹编
眉山青神竹编主要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以及平、立相结合的混合型竹编。平面竹编即用薄蔑层编织出平面图形的竹编。青神竹编严选优质天然竹材,经过十多道独特的工艺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透明晶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以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及明暗的变化,编织出清秀淡雅,神形酷肖的竹编画。立体竹编即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竹丝编制成立体形造型,是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体的立体形竹编产品。立体竹编着重于精、细、雅、美和古色古香。
(4)宜宾江安竹簧
江安竹簧工艺是四川省汉族传统竹雕工艺之一,是宜宾市乃至四川省的竹文化显著符号。竹簧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江安竹簧工艺独具粗犷、质朴、精美的艺术特色,其工艺包含刻凿、拼接、粘贴、烟熏、皮雕、镂空、浮雕、圆雕、堆雕、分层粘贴、压合、镶嵌等多种工艺技巧,工艺的复杂和多样使得江安竹簧工艺品玲珑剔透,古朴深邃,层次丰富,形式高雅。
3.现代竹制工艺产品设计与开发
四川省竹工艺品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长的历史,竹林资源也相当丰富,而竹制品的设计与开发则显得有些滞后。很多从明清开始传承下来的竹工艺,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市场中表现得后劲不足,究其原因,现代设计的脱离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时代在不断发展,传统的工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于如何提升传统竹制品的现代设计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融入现代设计审美特征
一件产品的审美属性通常由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等内容构成。主流的现代设计风格以简约为主,四川传统竹艺品的纹样和造型都比较复杂,融入现代设计审美特征可以通过“化具象为抽象、化繁琐为简洁”的手法,为传统工艺品注入新时代的视觉美感,提高民众对传统竹艺品的接受度。另外,由于大部分的传统竹工艺都是以师徒相传或世家相传的形式代代传承下来的,匠人们一般都惯于沿用传承的式样,在竹艺品的艺术设计方面尚较缺乏融入新的具有时代感的新式样,许多纹样显得有些陈腐缺乏变化,这也是竹艺品渐渐淡出市场的原因之一。
(2)运用现代产品设计方法
倡导与时俱进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风格造型上,对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的运用也尤为重要。现代产品设计方法体系较为完整,具体的设计流程也非常多,在竹艺品的设计上,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学分析、用户研究、竟品研究、绿色设计等,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提高设计效率,使竹艺品作为消费市场的产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3)加强创新设计思想
创新是当代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倡导大众创新、全民创新的今天,传统的技艺要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必要条件。现代产品设计体系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新思维方法,如:定点法、智力激励法、联想法、组合法、模仿法、移植法等等,多元化的创新设计思维已经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对于传统竹艺品行业,加强创新设计思想是推动传统竹艺发展及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思维方式的创新,必将使竹艺品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4.走向实用性产品的竹艺品
竹艺品的发展要符合市场及文化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曲高和寡的审美趣味。现代产品讲究实用性,从功能角度出发,挖掘竹制产品的实用功能,设计开发更强调具有实用价值的竹产品,使产品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传统竹工艺在现代竹产品上得到重生。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竹材产品的短板之处如价格高、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等使得竹制品的市场额越来越少,竹艺品需要突破传统设计的瓶颈,注入更多新颖的设计构思和更加实用的功能性才能期望在未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呼志强,中国手工艺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王艳,成都地区传统手艺产品—瓷胎竹编的现状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8;
[3]费怡敏,青神竹编工艺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曹德权,凝结东方智慧的“中国第一扇”——百年龚扇传奇[J],中华手工,2005;
[5]何政军、何煜雪,江安竹簧工艺的价值及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