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升麦子掉鱼苗,红黑数来共百条;早稻花时鱼正长,烹鲜最好辣番椒。”这首清朝诗人徐容丛的《咏田鱼》描绘的就是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景观。在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青田农民还保留着“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传统经验,并培育了地方特有品种“青田田鱼”,青田田鱼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强、性情温顺、喜集群等特点,其肉嫩味美,鳞软可食。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青田县为山地丘陵地貌,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域内更是“耕田无牛绳,四季无蚊子”,极优的生态环境为稻鱼共生系统提供了条件。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与单一稻作系统相比,在抑制疟疾发生、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促进碳氮循环和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功能显著。在这个系統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多种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除此之外,青田县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田稻鱼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多样的稻鱼品种和传统农业工具,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和饮食文化,如当村里有人家的女儿出嫁时,就有将田鱼鱼种作为嫁妆的习俗;当地传统表演艺术鱼灯舞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现村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目前有农田500多亩,水塘140多个。这个神奇小山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凡是有水之处,如稻田、水渠、水沟、水池、水潭等都在养殖田鱼,有塘就有水,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田鱼乐园,是一个富有田鱼文化、华侨文化的特色村。
2005年5月16日,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本刊编辑部整理)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青田县为山地丘陵地貌,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域内更是“耕田无牛绳,四季无蚊子”,极优的生态环境为稻鱼共生系统提供了条件。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与单一稻作系统相比,在抑制疟疾发生、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促进碳氮循环和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功能显著。在这个系統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多种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除此之外,青田县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田稻鱼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多样的稻鱼品种和传统农业工具,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和饮食文化,如当村里有人家的女儿出嫁时,就有将田鱼鱼种作为嫁妆的习俗;当地传统表演艺术鱼灯舞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现村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目前有农田500多亩,水塘140多个。这个神奇小山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凡是有水之处,如稻田、水渠、水沟、水池、水潭等都在养殖田鱼,有塘就有水,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田鱼乐园,是一个富有田鱼文化、华侨文化的特色村。
2005年5月16日,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本刊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