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在标题、句子和翻译技巧方面对儿童文学《夏洛的网》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突出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儿童翻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夏洛的网》 译本比较 接受美学
一、引言
E·B·怀特(1899-1985),美国最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家。他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他写过三部童话故事:《精灵鼠小弟》(Stuart Little)、《夏洛的网》(Charlotte’Web)与《吹小号的天鹅》(The Trumpet of the Swan)。其中《夏洛的网》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首,至今已有二十多种文字的译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六个版本,其中康译、肖译及任译最流行,本文以这三个译本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接受理论着重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于1967年提出,其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所谓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同时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当把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理论中时,译者成为原作的读者,他的主动参与使他在翻译时会考虑到译本读者的期待视野。笔者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对《夏洛的网》的三个译本展开分析。
二、标题的翻译
全书22个小标题,本文仅列举部分。三位译者对应翻译如下:Before Breakfast/早餐前(康译)、早餐之前(肖译)、早饭前(任译),Wilbur/威伯(康译)、威伯(肖译)、小猪威伯(任译),Escape/逃跑(康译)、逃走(肖译)、逃跑(任译),Loneliness/寂寞(康译)、孤独(肖译)、孤独(任译),Charlotte/夏洛(康译)、夏洛(肖译)、夏洛(任译),Summer Days/夏天(康译)、夏日(肖译)、夏日(任译),Bad News/坏消息(康译)、坏消息(肖译)、坏消息(任译),A Talk at Home/家常话(康译)、家庭谈话(肖译)、家里的谈话(任译)等。
在以上三个译本中,康馨的目录翻译最为简练,基本上都是两个字,但是其并没有考虑到儿童读者的知识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缺陷。例如:“家常话”、“籽囊”和“和风”这样的标题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总的来看,肖毛的目录翻译已经有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意识,但他的文字并不是那么浅显易懂。例如:“神迹”和“尽善尽美”,对照原文来看,这两个标题译得有所偏差。标题“到展览会去”,根据历史背景,原标题中的“fair”是一种乡镇的集市而不是展览会,没有体现原作的时代特点。相对来讲,任溶溶的目录翻译更符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标题通俗易懂,容易使读者回忆起一些生活中的经历,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小猪威尔伯”、“臭蛋爆炸”和“威尔伯说大话”,富有童趣,迎合了小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句子比较
外国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译者翻译,他们往往从成人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儿童的特点。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应从传统的以源语文本位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译者,同时是读者,需要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尽量使文本易于接受,译者同样也要注意译文读者的特点以创作更好的译本适应译语文化的标准。
例如:“What do you mean, less than nothing ?” Replied Wilbur. “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 Nothing is absolutely the limit of nothingness. It’s the lowest you can go. It’s the end of the line. 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 If there were something that was less than nothing, then nothing would not be nothing, it would be something——even though it just a very little bit of something. But if nothing is nothing, then nothing has nothing that is less than it is.”
“次于無物是什么意思?”威伯说。“我以为没有一样东西比无物更次。无物是绝对没有,是最次的等级,是事物的尽头。怎么会有东西比无物更次?要是有,无物就不成其无物,而是有物——尽管只有一丁点儿。可是如果无物确是啥也没有,那么就没有比无物更次的了!”(康馨)
“什么叫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威伯回答。“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啥都不是已经不是到顶了,那绝对是天地的顶端,世界的尽头了。怎么可能还会有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呢?要是你说得对,那啥都不是就该是点啥,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但是如果啥都不是就是啥都不是,那么你就找不到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肖毛)
“比零还要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威尔伯应道,“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零还要少。零就是零,什么也没有,这已经到了极限,少到了极限,怎么能有东西比令还要少呢?如果有什么东西比零还要少,那么这零就不能是零,一定要有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东西。如果零就是零,那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还要少。”(任溶溶) 这三个译本的共同點都是想表达“比没有还要少的东西”。康馨用了“次于无物”,肖毛用了“比啥都不是还不是”,而任溶溶用了“比零还要少”。相比较而言,虽然康馨的译本最为简练,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也许并不理解“无物”是什么意思,其表达较为抽象,难以被儿童读者接受和理解。肖毛的译本表达过于烦琐,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拗口,可能需要他们进行反复咀嚼方能理解。任溶溶的译本则考虑到读者群体的特殊性,把“没有”形象化,比作数字的“零”,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更符合儿童所理解的范围。
四、翻译方法比较
“No-no-no!”said the goose. “It’s the old pail trick,Wilbur. Don’t fall for it, don’t fall for it! He’s trying to lure you back into captivity-ivity. He’s appealing to your stomach.”
“别、别、别去!”母鹅说。“那是食桶鬼把戏!威伯,别上当!别上当!他引诱你,向你的食欲进攻,然后拘禁你!”(康馨)
“不——不——不!”母鹅说,“这桶是个并不新鲜的骗局,威伯。别上套!别上套!别上套!他是想以此诱捕你,他正在用好吃的诱惑你的肚子。”(肖毛)
“不不不!”母鹅说,“这是桶子老把戏了。威尔伯。别上当,别上当,别上当!他在引你回到牢笼——牢笼——牢笼里去。他在引诱你的肚子。(任溶溶)
在这一段的翻译中,三名译者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使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译本各放异彩。康馨的译文结合合并法和倒置法,原文先表达朱克曼先生要诱捕威伯,其次才说了他是在诱惑威伯的肚子,而且这是两句单独的句子,康馨在翻译的过程中把这两句话合二为一,并且巧妙地调换了语序,但是读者并未对这样的改变产生疑惑或反感。肖毛的译文采用了正说反译,把“the old pail trick”翻译成“并不新鲜的骗局”,从反面着笔翻译,改变原文叙述或者着眼的角度,从而使译文忠实而合乎中文语言习惯。
任溶溶的译文格局与原文最为相似,而且使用了重复,比如原文中母鹅说“captivity-ivity”及两遍“Don’t fall for it.”,而任溶溶则将其分别译为三个“牢笼”和“别上当”,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不起眼的词,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将母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与此同时,采用口语中结巴的表达方式会使儿童读者瞬间在脑海中产生相似的影像,惹人发笑。
Rain spattered against Mrs. Zuckerman’s kitchen windows and came gushing out of the downspouts. Rain fell on the backs of the sheep as they grazed in the meadow.
雨打在查克曼太太厨房的窗上。雨从隔漏急流下来。雨落在草原上吃草的羊背上。(康馨)
雨珠儿轻轻拍打着祖克曼太太厨房的窗子,顺着玻璃汩汩地往下淌。雨珠儿也落到正在草地吃草的绵羊们的背上。(肖毛)
雨水噼噼啪啪地打在朱克曼太太的厨房窗上,咕咚咕咚地涌出水管;雨水落在正在草地上吃草的羊的背上。(任溶溶)
在以上三个译本中,康馨用的是直译,尊重原文的顺序。肖毛在增译的基础上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写活了,这是一大亮点。在这句话中,任溶溶也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技巧,增加了译者自己的想象,使语义更加明确,合乎汉语习惯表达。在描写雨水动态时用了“噼噼啪啪”、“咕咚咕咚”的拟声词,声音信息得到了凸显,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符合儿童的普通特征。
五、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夏洛特的网》翻译策略
综合三个译文,笔者对《夏洛特的网》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1.异化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分别采用了零翻译、音译、直译和逐字翻译。零翻译是不进行任何翻译操作,直接将原语翻译成目标语。音译是指用来表达同一种语言或另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的一种方法。直译有两个特点:第一,译者在处理词汇和修辞方面时没有改变词义。第二,译者要适当地改变语言形式以达到目标语。逐字翻译是指译者在句子中一个接一个地翻译单词,而不考虑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区别。例如:
“Plaything? I should say not. It is my egg sac, my magnum opus.”
“做好玩? 当然不是。这是我的卵袋,我的magnum opus。”
译者采用零翻译来翻译这句话,并没有将原文中的所有单词翻译出来,如:“magnum opus”。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是想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因为“magnum opus”在文中是第一次出现,读者不知道它是什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文本空白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继续阅读,填补文本空白。
From the edge of the woods, the white-throate sparrow calls, “Oh, Peabody, Peabody, Peabody!” On an apple bough, the phoebe teeters and wags its tail and say, “Phoebe, Phoe-bee!”
在林边,白脖子燕子大叫:“噢皮博迪,皮博迪,皮博迪!”在一棵苹果树枝上,那东菲比霸鹅摇头摆尾说:“菲比,菲-比!”
译者采用音译法,把“Peabody”译为“皮博迪”,把“Phoebe”译为“菲比”。这样做,能使译文更接近原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符合读者的立场。因此,孩子们更容易地模仿麻雀的声音,唤起他们的记忆,想象场景的出现。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said the goslings.
“嗶—哔—哔!”……七只小鹅一只只地说。
译者采用意译,把“Bee”译为“哔”。两个字的发音是非常相似的,这体现了作者尊重原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符合读者的立场,使中文译者更加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
You’re no bundle of sweet peas yourself.
你自己也不是一捆香豌豆。
原文和汉译本都使用了比喻。译者没有改变词义和结构,采用了直译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知道豌豆。满足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与儿童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可以更容易地让他们理解和记忆。
2.归化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采用了意译、仿译、改译和创译。意译是指通过改变词汇的意义及句子的修辞,从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意思。仿译为译者摆脱原文本中的各种细节、词汇和结构进行的翻译创作,原文在此处仅供参考。改译是指翻译的内容和原文本可以有很大的出入。归化法中的最后一个创译,表示译者可以无视原文本中的意义与形式,对其进行再创作。
Let’s see the following examples which contain one of translation method under the Domestication.
A rotten egg is a regular stink bomb.
一个坏蛋等于一个地地道道的臭蛋。
译者采用了意译,把“合格的”翻译成“地地道道”。尽管这两个词语的意义相近,但是“地地道道”更符合中国人的日常表达。译者以这样的方式使句子能够更流畅地再现原文。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下,这样的翻译方法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Hoorray!” yelled the crowd.
“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群欢呼起来。
此处译者采用了仿译。在原文本中,只出现了一次“万岁”,而在中文的翻译版本里则出现了好几个“万岁”。尽管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中文译本里的句子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文。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喜悦。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这样的方法符合期待视野。
“It’s tee double ee double rr double rr double eye double ff double eye double see see see see see.”
“了字是一横一钩一竖一钩,最后这个钩要长,然后跳过去到。不—不—。不……”
译者采用了创译。为了使中国的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译者改变了原文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译者同样考虑到了读者的立场,否则他完全可以根据原文对词句进行翻译。
六、结语
本文所比较的三个译本在标题、句子和翻译技巧方面各有千秋。总的来说,康馨的译文较直白和简练,文风优美。肖毛的翻译别具一格,虽然在境界上也许达不到原书中的宁静淡泊,但他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任溶溶的文字力求口语化且忠于原文,富有童趣,迎合小读者阅读心理,使其获得与原文作者相似的感受。
通过对三本译本的比较,我们了解到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儿童翻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接受美学将作品的创作、传达与接受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把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把文学的接受看作是一个读者以自身的审美感受与作家一起创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E·B·White. Charlotte’s Web [M].New York:Harper Collins Uk,1974.
[2]康馨.夏洛的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任溶溶.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黄慧.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15.
[5]童敏君.浅谈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6.
[6]袁晓.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33.
[7]张鲁艳.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3,128.
[8]张硕.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67-70.
项目来源:2016年大红鹰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
指导教师:翁敏雅
关键词: 《夏洛的网》 译本比较 接受美学
一、引言
E·B·怀特(1899-1985),美国最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家。他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他写过三部童话故事:《精灵鼠小弟》(Stuart Little)、《夏洛的网》(Charlotte’Web)与《吹小号的天鹅》(The Trumpet of the Swan)。其中《夏洛的网》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首,至今已有二十多种文字的译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六个版本,其中康译、肖译及任译最流行,本文以这三个译本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接受理论着重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于1967年提出,其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所谓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同时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当把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理论中时,译者成为原作的读者,他的主动参与使他在翻译时会考虑到译本读者的期待视野。笔者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对《夏洛的网》的三个译本展开分析。
二、标题的翻译
全书22个小标题,本文仅列举部分。三位译者对应翻译如下:Before Breakfast/早餐前(康译)、早餐之前(肖译)、早饭前(任译),Wilbur/威伯(康译)、威伯(肖译)、小猪威伯(任译),Escape/逃跑(康译)、逃走(肖译)、逃跑(任译),Loneliness/寂寞(康译)、孤独(肖译)、孤独(任译),Charlotte/夏洛(康译)、夏洛(肖译)、夏洛(任译),Summer Days/夏天(康译)、夏日(肖译)、夏日(任译),Bad News/坏消息(康译)、坏消息(肖译)、坏消息(任译),A Talk at Home/家常话(康译)、家庭谈话(肖译)、家里的谈话(任译)等。
在以上三个译本中,康馨的目录翻译最为简练,基本上都是两个字,但是其并没有考虑到儿童读者的知识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缺陷。例如:“家常话”、“籽囊”和“和风”这样的标题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总的来看,肖毛的目录翻译已经有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意识,但他的文字并不是那么浅显易懂。例如:“神迹”和“尽善尽美”,对照原文来看,这两个标题译得有所偏差。标题“到展览会去”,根据历史背景,原标题中的“fair”是一种乡镇的集市而不是展览会,没有体现原作的时代特点。相对来讲,任溶溶的目录翻译更符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标题通俗易懂,容易使读者回忆起一些生活中的经历,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小猪威尔伯”、“臭蛋爆炸”和“威尔伯说大话”,富有童趣,迎合了小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句子比较
外国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译者翻译,他们往往从成人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儿童的特点。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应从传统的以源语文本位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译者,同时是读者,需要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尽量使文本易于接受,译者同样也要注意译文读者的特点以创作更好的译本适应译语文化的标准。
例如:“What do you mean, less than nothing ?” Replied Wilbur. “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 Nothing is absolutely the limit of nothingness. It’s the lowest you can go. It’s the end of the line. 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 If there were something that was less than nothing, then nothing would not be nothing, it would be something——even though it just a very little bit of something. But if nothing is nothing, then nothing has nothing that is less than it is.”
“次于無物是什么意思?”威伯说。“我以为没有一样东西比无物更次。无物是绝对没有,是最次的等级,是事物的尽头。怎么会有东西比无物更次?要是有,无物就不成其无物,而是有物——尽管只有一丁点儿。可是如果无物确是啥也没有,那么就没有比无物更次的了!”(康馨)
“什么叫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威伯回答。“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啥都不是已经不是到顶了,那绝对是天地的顶端,世界的尽头了。怎么可能还会有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呢?要是你说得对,那啥都不是就该是点啥,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但是如果啥都不是就是啥都不是,那么你就找不到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肖毛)
“比零还要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威尔伯应道,“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零还要少。零就是零,什么也没有,这已经到了极限,少到了极限,怎么能有东西比令还要少呢?如果有什么东西比零还要少,那么这零就不能是零,一定要有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东西。如果零就是零,那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还要少。”(任溶溶) 这三个译本的共同點都是想表达“比没有还要少的东西”。康馨用了“次于无物”,肖毛用了“比啥都不是还不是”,而任溶溶用了“比零还要少”。相比较而言,虽然康馨的译本最为简练,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也许并不理解“无物”是什么意思,其表达较为抽象,难以被儿童读者接受和理解。肖毛的译本表达过于烦琐,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拗口,可能需要他们进行反复咀嚼方能理解。任溶溶的译本则考虑到读者群体的特殊性,把“没有”形象化,比作数字的“零”,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更符合儿童所理解的范围。
四、翻译方法比较
“No-no-no!”said the goose. “It’s the old pail trick,Wilbur. Don’t fall for it, don’t fall for it! He’s trying to lure you back into captivity-ivity. He’s appealing to your stomach.”
“别、别、别去!”母鹅说。“那是食桶鬼把戏!威伯,别上当!别上当!他引诱你,向你的食欲进攻,然后拘禁你!”(康馨)
“不——不——不!”母鹅说,“这桶是个并不新鲜的骗局,威伯。别上套!别上套!别上套!他是想以此诱捕你,他正在用好吃的诱惑你的肚子。”(肖毛)
“不不不!”母鹅说,“这是桶子老把戏了。威尔伯。别上当,别上当,别上当!他在引你回到牢笼——牢笼——牢笼里去。他在引诱你的肚子。(任溶溶)
在这一段的翻译中,三名译者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使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译本各放异彩。康馨的译文结合合并法和倒置法,原文先表达朱克曼先生要诱捕威伯,其次才说了他是在诱惑威伯的肚子,而且这是两句单独的句子,康馨在翻译的过程中把这两句话合二为一,并且巧妙地调换了语序,但是读者并未对这样的改变产生疑惑或反感。肖毛的译文采用了正说反译,把“the old pail trick”翻译成“并不新鲜的骗局”,从反面着笔翻译,改变原文叙述或者着眼的角度,从而使译文忠实而合乎中文语言习惯。
任溶溶的译文格局与原文最为相似,而且使用了重复,比如原文中母鹅说“captivity-ivity”及两遍“Don’t fall for it.”,而任溶溶则将其分别译为三个“牢笼”和“别上当”,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不起眼的词,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将母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与此同时,采用口语中结巴的表达方式会使儿童读者瞬间在脑海中产生相似的影像,惹人发笑。
Rain spattered against Mrs. Zuckerman’s kitchen windows and came gushing out of the downspouts. Rain fell on the backs of the sheep as they grazed in the meadow.
雨打在查克曼太太厨房的窗上。雨从隔漏急流下来。雨落在草原上吃草的羊背上。(康馨)
雨珠儿轻轻拍打着祖克曼太太厨房的窗子,顺着玻璃汩汩地往下淌。雨珠儿也落到正在草地吃草的绵羊们的背上。(肖毛)
雨水噼噼啪啪地打在朱克曼太太的厨房窗上,咕咚咕咚地涌出水管;雨水落在正在草地上吃草的羊的背上。(任溶溶)
在以上三个译本中,康馨用的是直译,尊重原文的顺序。肖毛在增译的基础上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写活了,这是一大亮点。在这句话中,任溶溶也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技巧,增加了译者自己的想象,使语义更加明确,合乎汉语习惯表达。在描写雨水动态时用了“噼噼啪啪”、“咕咚咕咚”的拟声词,声音信息得到了凸显,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符合儿童的普通特征。
五、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夏洛特的网》翻译策略
综合三个译文,笔者对《夏洛特的网》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1.异化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分别采用了零翻译、音译、直译和逐字翻译。零翻译是不进行任何翻译操作,直接将原语翻译成目标语。音译是指用来表达同一种语言或另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的一种方法。直译有两个特点:第一,译者在处理词汇和修辞方面时没有改变词义。第二,译者要适当地改变语言形式以达到目标语。逐字翻译是指译者在句子中一个接一个地翻译单词,而不考虑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区别。例如:
“Plaything? I should say not. It is my egg sac, my magnum opus.”
“做好玩? 当然不是。这是我的卵袋,我的magnum opus。”
译者采用零翻译来翻译这句话,并没有将原文中的所有单词翻译出来,如:“magnum opus”。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是想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因为“magnum opus”在文中是第一次出现,读者不知道它是什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文本空白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继续阅读,填补文本空白。
From the edge of the woods, the white-throate sparrow calls, “Oh, Peabody, Peabody, Peabody!” On an apple bough, the phoebe teeters and wags its tail and say, “Phoebe, Phoe-bee!”
在林边,白脖子燕子大叫:“噢皮博迪,皮博迪,皮博迪!”在一棵苹果树枝上,那东菲比霸鹅摇头摆尾说:“菲比,菲-比!”
译者采用音译法,把“Peabody”译为“皮博迪”,把“Phoebe”译为“菲比”。这样做,能使译文更接近原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符合读者的立场。因此,孩子们更容易地模仿麻雀的声音,唤起他们的记忆,想象场景的出现。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Bee-bee-bee!” said the goslings.
“嗶—哔—哔!”……七只小鹅一只只地说。
译者采用意译,把“Bee”译为“哔”。两个字的发音是非常相似的,这体现了作者尊重原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符合读者的立场,使中文译者更加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
You’re no bundle of sweet peas yourself.
你自己也不是一捆香豌豆。
原文和汉译本都使用了比喻。译者没有改变词义和结构,采用了直译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知道豌豆。满足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与儿童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可以更容易地让他们理解和记忆。
2.归化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采用了意译、仿译、改译和创译。意译是指通过改变词汇的意义及句子的修辞,从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意思。仿译为译者摆脱原文本中的各种细节、词汇和结构进行的翻译创作,原文在此处仅供参考。改译是指翻译的内容和原文本可以有很大的出入。归化法中的最后一个创译,表示译者可以无视原文本中的意义与形式,对其进行再创作。
Let’s see the following examples which contain one of translation method under the Domestication.
A rotten egg is a regular stink bomb.
一个坏蛋等于一个地地道道的臭蛋。
译者采用了意译,把“合格的”翻译成“地地道道”。尽管这两个词语的意义相近,但是“地地道道”更符合中国人的日常表达。译者以这样的方式使句子能够更流畅地再现原文。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下,这样的翻译方法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Hoorray!” yelled the crowd.
“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群欢呼起来。
此处译者采用了仿译。在原文本中,只出现了一次“万岁”,而在中文的翻译版本里则出现了好几个“万岁”。尽管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中文译本里的句子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文。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喜悦。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这样的方法符合期待视野。
“It’s tee double ee double rr double rr double eye double ff double eye double see see see see see.”
“了字是一横一钩一竖一钩,最后这个钩要长,然后跳过去到。不—不—。不……”
译者采用了创译。为了使中国的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译者改变了原文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译者同样考虑到了读者的立场,否则他完全可以根据原文对词句进行翻译。
六、结语
本文所比较的三个译本在标题、句子和翻译技巧方面各有千秋。总的来说,康馨的译文较直白和简练,文风优美。肖毛的翻译别具一格,虽然在境界上也许达不到原书中的宁静淡泊,但他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任溶溶的文字力求口语化且忠于原文,富有童趣,迎合小读者阅读心理,使其获得与原文作者相似的感受。
通过对三本译本的比较,我们了解到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儿童翻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接受美学将作品的创作、传达与接受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把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把文学的接受看作是一个读者以自身的审美感受与作家一起创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E·B·White. Charlotte’s Web [M].New York:Harper Collins Uk,1974.
[2]康馨.夏洛的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任溶溶.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黄慧.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15.
[5]童敏君.浅谈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6.
[6]袁晓.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33.
[7]张鲁艳.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3,128.
[8]张硕.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67-70.
项目来源:2016年大红鹰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
指导教师:翁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