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大爆炸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4日,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拉开了大幕,一场奥运热潮也随之兴起。对于运动员来说,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运动生涯的最高目标,登上奥运舞台、夺得奥运奖牌更是毕生梦想;对于体育人、体育迷以及媒体而言,奥运会同样是胜于其他所有赛事的一场饕餮大宴,观看奥运、了解奥运、报道奥运更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全情投入。
  自当上体育记者以来,三十多年间已经历了9届奥运会,从初次涉足的兴奋慌乱到如今的看似云淡风轻,成长的过程中最不可抹去的便是奥运的印迹。回望亲身经历过的这么多届奥运会,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奋斗故事自然难忘,一幕又一幕浓缩人生百味的情景历久弥新,但作为媒体人,除了对奥运赛场上的风云变迁印象深刻,感触最深的还有关于奥运会报道方式的变革。
  犹记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那时的我刚刚入职,接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参与奥运会的后方报道。说是报道,但写稿子编稿子,这样的重要事情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老编辑们干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前方记者发回来的口播稿件听录出来。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甚至没有传真机,记者去前方采访,都是把稿子手写好后通过电话念过来,由留在家里的编辑录在磁带里,然后再逐字逐句地听写出来。
  印象很深的是,每天晚上我们几个年轻记者便由一位老记者分配磁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听录出来,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很简单,就是快速、准确。做到快速还算容易,但要做到准确却比想象的难,有时是因为对于项目的不熟悉,但更多时候是因为念稿的记者的口音。尤其几个记者是南方人,说普通话乡音太重,我们费力听了很多遍都无法猜准他究竟念的是什么,比如明明他想说的是“丑人多作怪”,结果我们怎么听都是“丑人肚子怪”。
  虽然当时我们做的工作依现在来看实在不能算在记者范畴,但大家干得很开心,因为这毕竟是奥运会呀。而且当年的信息传递远不如今天这么便捷迅速,电视直播也远没有做到全天全方位覆盖,我们这些负责听录稿件的小记者俨然在当时成为获取信息最快最早的人。
  时光荏苒,随着祖國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日新月异。之后的奥运会,我们先是扔掉了用于接稿的录音机,改成了带着传真机从奥运现场发回稿件,接着便是用上了手提电脑,再带上打印机、传真机发稿。到了2000年奥运会,互联网已然普及,记者发稿不再需要打印机、传真机,一台笨重的手提电脑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再后来,笔记本电脑越做越轻便,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记者们的采访条件乃至采访方式。
  里约奥运会时,微博、微信、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像我们这样的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冲击,我们也不得不转换思路,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一些尝试。当时,我们虽然没有记者前往巴西,但在北京,我们通过手机每天与队员、教练以及工作人员联系,由此获取了许多第一手素材,尤其请他们拍摄的一些小视频更是火爆。一届奥运会下来,我们头条号的流量居然排在体育类的第二名,着实让我们小小兴奋了一下。
  到了这届等了五年的东京奥运会,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尤其小视频、直播更是遍地开花,不仅媒体记者、自媒体人,乃至众多的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们也投入其中,各式各样的内容每天源源不断地产出、更新,不禁让人感叹现在真的是一个全民媒体、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置身其间,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做直播、做视频,虽然我们没有去到东京,但每一天过的都是东京奥运节奏。
  奥运会落幕了,一切的喧闹转瞬归于平静。之前的日子,我们因为奥运会而亢奋,现在我们则要静下心来梳理曾经的喧闹中究竟留下了哪些值得永远回味的东西,用文字、用图片这些传统的方式呈现在我们这一期的杂志中。繁华散尽,唯愿我们可以为曾经因奥运热血沸腾的日子留下一缕清香。
其他文献
卢兰:网课不易,堪比模特(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讲师)  疫情让高校学子未能按照原定的时间正常返校开学,所有的教学工作及校园活动都转至云端,而体育课、居家锻炼也成为了被疫情弥漫的信息网中振作精神的良药。  线上体育教学对大部分体育教师来说都没有太多经验,当然包括了我,我甚至是第一次尝试和学生隔着电脑屏幕上课。对我来说,线上体育教学的挑战很多。比如,网课缺少了与学生面对面的肢体和眼神交流,这线给我的语言
期刊
接下来,石宇奇将做客《明星会客厅》栏目。欢迎大家通过电子邮件badminton123@sina.com、新浪微博“羽毛球杂志”留言等方式提出各种有趣问题。被嘉宾选中最佳提问的朋友,还将获得由嘉宾签名的当期杂志一本。还等什么,赶紧提问吧……/全英赛决赛太酷了/  Q:今年第一次参加全英赛,现场感觉全英和其他站比赛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水库_reservoir)  A:感觉这个有百年历史的高级比赛,
期刊
在11月2日下午进行的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决赛上,湖南男队全取单打三分,以3比2击败夺冠热门浙江男队。  这场胜利不仅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之战,更是湖南男队建队62年以来首次登顶的历史性时刻。赢下这场决赛,湖南男队靠的是三场单打。而这一路上,三场单打的背后就是张绍臣教练及整个湖南队的努力,“3+1=1”正是他们的登顶公式。  “1”的背后:从做梦到圆梦  三单王正行拿下最后一分后,湖南男单主教
期刊
羽毛球拍裝连钉,会影响手感吗?  天堂有羽: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羽毛球拍上面的连钉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型号。大到最长最重的凯胜强弓条(22连钉),到6年前出现的VTZF2二姐夫分线连钉(11连钉),再到十几年前,因球拍塌陷门事件后再匆匆上市、最终普及了连钉概念的——Yonex AC416L与416W连钉(6连钉与2连钉),小到球拍T型头两边的,最常见的长双连钉与短双连钉,
期刊
2020年原本应是体育的大年,但这场突发的疫情让全球大受影响。世界性的所有行业皆受冲击,羽毛球行业当然难以幸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羽毛球行业的同仁们纷纷改变节奏,或自救,或进步,以与平常不同的方式让这个行业继续艰难运转。于是,我们把镜头锁定行业内的他们,听听他们在这一场斗争中的心声。羽球众生“带货”直播  2020年的春天,一场蔓延世界的疫情,让这个时期变得特殊。它重塑了人们惯有的生活步调,如涟
期刊
VICTOR最近推出了一把非常纯粹的全面拍DX-9X,波莉、拉哈尤和王子维都在使用。涂装和手柄  VICTOR推出使用日本纳米尼龙材料、搭载悬浮核心科技的全新手柄,也是9X的新亮点。9X的主体是哑光藏青的,在拍框处有蓝色和白色的特殊光泽处理,光照之下异常闪烁。搭配特殊的纹路,给哑光的质地增添了跳动的音符,整体低调中透着奢华。  就软硬度而言,它相对较软,击球舒适度大大提升。这大概也是搭配硬中管的原
期刊
在湖南郴州资兴有一个隐秘的球馆,叫东江湾羽毛球馆。它没有广告牌,甚至在地图软件都上搜不到,因为它是在菜地上建起来的;它有点破旧,下雨时屋顶会漏水,但却常年无休,灯火通明。  在这里,羽毛球不仅是运动,还是浓墨重彩的社会和人生。  肖安源的教练梦  球馆的馆主叫肖安源,今年52岁,来自湖南安化。肖安源7岁就开始打羽毛球,但这45年里羽毛球都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如今是一名电力职工。正如他所说,安化人对
期刊
朋友圈冰堰#球友情#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谢谢某某羽毛球俱乐部的球友们,谢谢你们做我的兄弟姐妹,谢谢你们走进我的生命。”球友这个词,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成为了热爱羽球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机缘巧合,我在16年前无意间走进羽毛球圈。这些年不仅结识了很多羽毛球的球友,也见证了许多球友十几年如一日携手走过的羽球故事。这些情感既区别于一起拼杀的战友情,也区别于互相帮助的同学情。一直希望这些感动他
期刊
由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全国资深羽毛球裁判专家参与翻译修订的《羽毛球竞赛规则(2020)》一书,近日已与广大羽毛球爱好者见面。  《羽毛球竞赛规则(2020)》是根据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最新的羽毛球规定翻译和修订的,全书共五个章节,从羽毛球比赛规则、羽毛球比賽通用规程、羽毛球运动道德行为规范、残疾人羽毛球比赛的有关规定、相关规定英文文本等方面全面梳理羽毛球竞赛规则。  2020版的“竞赛规则”与上一版都
期刊
春夏之交,空气渐暖,羽毛球运动日渐回暖,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回归球馆。此时,红双喜羽球器材携年度重磅新品“锐风”系列羽毛球强势归来,为羽毛球运动更添一份火热。在红双喜锐风系列羽球中,有一款特地为场馆爱好者所打造、用于专业训练和业余比赛的红双喜锐风RF02羽球,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做一介绍。材质工艺  选材上,红双喜銳风RF02羽球采用精选鸭毛,毛片较轻,毛杆粗壮,密集不容易蓬松,受力集中,即使羽毛受到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