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武汉一所中学年轻的实习物理老师吴悠,知道很多人没有口罩,尤其是老人。因为他们接受信息不像年轻人那么快,等反应过来时,已买不到了。他想:“我应该为抗疫做点什么!”
2020年1月24日,吴悠行动起来,免费给邻居和陌生网友发口罩。他说:“我家存有300个口罩,老人、病人、孩子免费送。”他很快就把口罩送光了。送口罩的时候,很多人问他:“可以帮忙买点药吗?”当时的武汉,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医院成了高危地区,买药成了突出的难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一筹莫展。随即,吴悠产生了免费跑腿给患者送药、送口罩的想法。他在微博和朋友圈都发了一条信息:“我知道汉口还有口罩、药,我可以去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给老人、孩子、病人免费送。”此微博,当天收到了1600多条求买药、求口罩的留言。
从封城的第三天起,吴悠和19岁的大一学生黄新元,一人骑电瓶车,一人骑自行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奔波在药店、医院和社区,为分布在医院、隔离点和小区的求助者义务送药。他在自己的电动车前,挂上了“义务送药、送口罩、送病人”的牌子。他的想法很简单:“能帮一个是一个。”在发给吴悠的求助信息里,多是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可送药上门的吴悠,防护装备只有一个N95口罩。为了争分夺秒救人,他顾不上害怕。送完药,他用酒精擦拭裸露在外的脖子和双手,就算消毒了。
1月27日,吴悠接到一个来自黄石市的求助电话。对方说:“在武汉的姑父、姑妈都被确诊得了新型冠状肺炎,已经呼吸困难,讲不出话,但一点药都没有了。两位老人被隔离在家,没办法出去买。”他听后披上雨衣,骑着电动车奔了过去。他找到两位老人的住处时,已是半夜12点了。老婆婆拿到药,对他深鞠了几个躬。他说:“即使有危险,我一命换两命,值了。”3天后,吴悠又接到了那位黄石市求助者的电话:“两位老人已经进入医院治疗,情况正在好转。正是你送的药,让他们扛过了最关键最无助的几天。”吴悠则说:“这件事让我有了使命感,我要继续做下去。”
吴悠每天早上10点多出门,经常半夜回家。他的电瓶车,电池充满电的状态下最多可以骑35公里,低温下更耗电,只能骑25公里。求助者遍布武汉全城,他经常一天要往返60公里。偏远的地方,根本没有充电桩,他只能带着充电器,站在公共厕所里充电。每天回到家,他都要在暖器边站上好久才能让腿部恢复;他一边吃着面包,一边规划着明天的路线。
2月11日,吴悠送药一共骑行了90多公里,回家时电瓶车的电量耗尽了,只好在病友群里求助。让他意外的是,有人提供充电宝,有人提供充电线,有人提供吃的。他感到,送药是一种互相的帮助。
善良如强大的磁铁,能吸引更多的善良。吴悠的团队逐渐发展到了23人,一些基金会和爱心组织也加入其中,为他们提供资金和后勤保障。因为很多是个人捐助,他便和捐助者商定:药品以低于市场价出售,收过来的钱,再返给捐助人,用来继续购买药品,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吴悠得到的帮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四川乐山的“一群海棠义工”,祝梦蝶是该组织的负责人。她通过朋友了解到吴悠送药的情况后,用筹集的善款采购药物和口罩,然后寄给吴悠,同时参与线上管理。祝梦蝶给吴悠寄的第一批药品共200多盒,花费17000余元。她和吴悠商定:对愿意付费并有能力者,就收点钱;对没有能力者,就不收钱。最后,只累计回收3000余元。祝梦蝶给吴悠寄的第二批药品,出现了抢货、囤货的现象,很多真正有需求的病人反而无法得到药。于是,她和吴悠商定:开始低价收费,目的是将药品送到急需患者的手中。
起初,吴悠只是想搭把手,帮个忙,没想到,这是持久战,才1个月,自己就垫款10000多元。这对于一个刚刚实习两个月的老师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一个月,他为600多户求助者送去了药品和防护物资。然而,他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月25日,刚好是吴悠义务送药满1个月的日子。下午2点,他在社区发放口罩后准备回家吃饭时,接到警方电话称,有人举报他“卖药赚差价”。因此,对他下达了“犯罪嫌疑人通知书”,“罪名”居然是非法牟利。他问心无愧,但很不理解,因为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下場。在派出所被调查的5个小时里,吴悠对“卖药赚差价”等诬告做出解释。经过核实,警方没发现他有高价售药、赚取差价的嫌疑。
当吴悠走出派出所看手机信息时才知道,77岁的奶奶突发脑梗,正在急救,却迟迟找不到一个住院床位。对于这次“被举报”,吴悠倍感委屈,但并不愿追究举报者。他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做。奶奶在住院,我要照顾奶奶,而且还有很多病人需要我送药,我还会继续送药。希望从我这里拿到药的病人能够努力撑一撑,撑到被收治和康复的那一天。”但他在微博上隔空喊话举报人:“你躲在暗处看好了,我们在光明里逆行。”
在吴悠被举报的当天,祝梦蝶也接到了警方的询问电话。她向警方讲述了如何购买并寄药给吴悠的全过程,并称购买的每一笔都有详细记录,收回的钱也是用来购买下一批药品,不存在举报人说的“赚差价”行为。
2月26日,警方公布了调查结论:吴悠无犯罪行为,已放行。当然,他的这一善举有瑕疵,他既没有医师资格证,也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本不应从事药品特别是奥司他韦这类处方药的零售活动。同时,作为一支没有义工经验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在善款、货物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疏漏。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因城市管控而买不到防护物资就成为突出问题。吴悠的行为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
次日,一个视频引起了关注:武汉义务送药人吴悠被人以非法售药和牟利举报。此视频发布不久,不少接受过吴悠送药的人站了出来,主动讲述吴悠送药的故事。汉口一位王女士说:“吴老师送药,完全是义举,每天的药也都有记录,而且一直接受大家监督。我们买他的药都是以最低价买到的,口罩都是白送给我们的。”一些捐赠者也站出来,力证吴悠的清白。作家方方力挺吴悠:“封城1个月,为600多居民买药。”“得感谢无数志愿者的出现,这些年轻人太了不起了。是他们见孔便堵,见缝即填。”
由于这次被举报,吴悠和祝梦蝶等志愿者更加完善了送药的制度和流程,使之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吴悠在微博中写道:“我委屈了,但我不仅不会退缩,而且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
(编辑/张金余)
2020年1月24日,吴悠行动起来,免费给邻居和陌生网友发口罩。他说:“我家存有300个口罩,老人、病人、孩子免费送。”他很快就把口罩送光了。送口罩的时候,很多人问他:“可以帮忙买点药吗?”当时的武汉,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医院成了高危地区,买药成了突出的难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一筹莫展。随即,吴悠产生了免费跑腿给患者送药、送口罩的想法。他在微博和朋友圈都发了一条信息:“我知道汉口还有口罩、药,我可以去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给老人、孩子、病人免费送。”此微博,当天收到了1600多条求买药、求口罩的留言。
从封城的第三天起,吴悠和19岁的大一学生黄新元,一人骑电瓶车,一人骑自行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奔波在药店、医院和社区,为分布在医院、隔离点和小区的求助者义务送药。他在自己的电动车前,挂上了“义务送药、送口罩、送病人”的牌子。他的想法很简单:“能帮一个是一个。”在发给吴悠的求助信息里,多是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可送药上门的吴悠,防护装备只有一个N95口罩。为了争分夺秒救人,他顾不上害怕。送完药,他用酒精擦拭裸露在外的脖子和双手,就算消毒了。
1月27日,吴悠接到一个来自黄石市的求助电话。对方说:“在武汉的姑父、姑妈都被确诊得了新型冠状肺炎,已经呼吸困难,讲不出话,但一点药都没有了。两位老人被隔离在家,没办法出去买。”他听后披上雨衣,骑着电动车奔了过去。他找到两位老人的住处时,已是半夜12点了。老婆婆拿到药,对他深鞠了几个躬。他说:“即使有危险,我一命换两命,值了。”3天后,吴悠又接到了那位黄石市求助者的电话:“两位老人已经进入医院治疗,情况正在好转。正是你送的药,让他们扛过了最关键最无助的几天。”吴悠则说:“这件事让我有了使命感,我要继续做下去。”
吴悠每天早上10点多出门,经常半夜回家。他的电瓶车,电池充满电的状态下最多可以骑35公里,低温下更耗电,只能骑25公里。求助者遍布武汉全城,他经常一天要往返60公里。偏远的地方,根本没有充电桩,他只能带着充电器,站在公共厕所里充电。每天回到家,他都要在暖器边站上好久才能让腿部恢复;他一边吃着面包,一边规划着明天的路线。
2月11日,吴悠送药一共骑行了90多公里,回家时电瓶车的电量耗尽了,只好在病友群里求助。让他意外的是,有人提供充电宝,有人提供充电线,有人提供吃的。他感到,送药是一种互相的帮助。
善良如强大的磁铁,能吸引更多的善良。吴悠的团队逐渐发展到了23人,一些基金会和爱心组织也加入其中,为他们提供资金和后勤保障。因为很多是个人捐助,他便和捐助者商定:药品以低于市场价出售,收过来的钱,再返给捐助人,用来继续购买药品,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吴悠得到的帮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四川乐山的“一群海棠义工”,祝梦蝶是该组织的负责人。她通过朋友了解到吴悠送药的情况后,用筹集的善款采购药物和口罩,然后寄给吴悠,同时参与线上管理。祝梦蝶给吴悠寄的第一批药品共200多盒,花费17000余元。她和吴悠商定:对愿意付费并有能力者,就收点钱;对没有能力者,就不收钱。最后,只累计回收3000余元。祝梦蝶给吴悠寄的第二批药品,出现了抢货、囤货的现象,很多真正有需求的病人反而无法得到药。于是,她和吴悠商定:开始低价收费,目的是将药品送到急需患者的手中。
起初,吴悠只是想搭把手,帮个忙,没想到,这是持久战,才1个月,自己就垫款10000多元。这对于一个刚刚实习两个月的老师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一个月,他为600多户求助者送去了药品和防护物资。然而,他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月25日,刚好是吴悠义务送药满1个月的日子。下午2点,他在社区发放口罩后准备回家吃饭时,接到警方电话称,有人举报他“卖药赚差价”。因此,对他下达了“犯罪嫌疑人通知书”,“罪名”居然是非法牟利。他问心无愧,但很不理解,因为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下場。在派出所被调查的5个小时里,吴悠对“卖药赚差价”等诬告做出解释。经过核实,警方没发现他有高价售药、赚取差价的嫌疑。
当吴悠走出派出所看手机信息时才知道,77岁的奶奶突发脑梗,正在急救,却迟迟找不到一个住院床位。对于这次“被举报”,吴悠倍感委屈,但并不愿追究举报者。他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做。奶奶在住院,我要照顾奶奶,而且还有很多病人需要我送药,我还会继续送药。希望从我这里拿到药的病人能够努力撑一撑,撑到被收治和康复的那一天。”但他在微博上隔空喊话举报人:“你躲在暗处看好了,我们在光明里逆行。”
在吴悠被举报的当天,祝梦蝶也接到了警方的询问电话。她向警方讲述了如何购买并寄药给吴悠的全过程,并称购买的每一笔都有详细记录,收回的钱也是用来购买下一批药品,不存在举报人说的“赚差价”行为。
2月26日,警方公布了调查结论:吴悠无犯罪行为,已放行。当然,他的这一善举有瑕疵,他既没有医师资格证,也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本不应从事药品特别是奥司他韦这类处方药的零售活动。同时,作为一支没有义工经验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在善款、货物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疏漏。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因城市管控而买不到防护物资就成为突出问题。吴悠的行为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
次日,一个视频引起了关注:武汉义务送药人吴悠被人以非法售药和牟利举报。此视频发布不久,不少接受过吴悠送药的人站了出来,主动讲述吴悠送药的故事。汉口一位王女士说:“吴老师送药,完全是义举,每天的药也都有记录,而且一直接受大家监督。我们买他的药都是以最低价买到的,口罩都是白送给我们的。”一些捐赠者也站出来,力证吴悠的清白。作家方方力挺吴悠:“封城1个月,为600多居民买药。”“得感谢无数志愿者的出现,这些年轻人太了不起了。是他们见孔便堵,见缝即填。”
由于这次被举报,吴悠和祝梦蝶等志愿者更加完善了送药的制度和流程,使之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吴悠在微博中写道:“我委屈了,但我不仅不会退缩,而且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