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布置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心理作业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作用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举例介绍了心理作业的三种类型,并且特别强调了心理作业布置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1)在观念和行为上要重视心理作业的布置。(2)在形式上要注重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多样化地布置作业。(3)在处理上注意利用心理作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心理作业;课程思考;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2-0025-03
  一、心理作业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分析
  (一)心理作业是巩固学生心理课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高考学科课程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心理课布置作业,不同心理教师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的相关要求,小学每周8~10课时,中学每周6~8课时[1]。但是实际上,积极落实心理课的学校会给各班级安排每周一节心理课,或者是两周一节心理课,没有积极落实心理课的学校可能采用约课的方式进行,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课。因此,心理教师要想发挥心理课积极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布置心理作业加强和巩固课程效果。
  (二)心理作业是侧面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家庭情况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高中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闭锁性和掩饰性。他们大多不愿意向老师或家长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与老师或家长交流,也会有所保留和掩饰。那么,如何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呢?心理作业提供了一条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家庭情况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学科课程布置的作业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心理作业没有标準答案,它只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来完成就可以。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心理作业非常容易投射出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很容易展现出学生家庭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对于我们帮助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三)心理作业是评估学生在心理课中表现的重要依据
  目前,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作为心理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呢?或者说,心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的评价呢?心理作业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因为心理教师可以从这些心理作业中看到学生的态度,学生也可以根据心理作业的回顾,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二、心理作业的主要类型
  心理作业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按照作业的主题可以划分为认知类和行动类作业;按照完成作业的人数,可以分为个体完成和小组完成的心理作业。下面我就根据时间顺序的划分,具体来阐述三类作业的目的和主要形式。
  (一)课前心理作业
  课前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或者让学生做好某个主题心理课的资料准备,或者为后续讲授心理课做好铺垫,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心理课的教育目标。课前心理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课前小调查、资料收集等。
  比如“考试过后话归因”这节心理课我通常都会在考试之后来讲,在讲之前,我会通过心理委员开展课前小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问学生这次考得最好的科目是什么?考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同时问学生这次考得差的科目是什么?考得差的原因是什么?在课前整理好学生作业的典型回答,这些作业就可以为正式的心理课服务。具体说来,就是从几个典型的学生作业回答中,告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上说的“归因”,然后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到学生归因的一些角度,比如“自己基础好/差”“这次考试的题目太容易/太难啦”,然后进一步引出韦纳的归因理论三个维度,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二)课堂心理作业
  课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完成心理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完成任务单、续写故事、开展辩论等。
  比如,在一节梦想主题的心理课中,我让学生完成自己的梦想清单,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梦想清单逐项进行渴望程度和实现可能性两个角度0~10分的评估,从中寻找到当下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再比如,在另一节能力探索的心理课中,我通过人物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八个方面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八个方面的能力打分评估,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得分高,有些方面得分低,我顺势提问,在能力发展方面,我们究竟应该是扬长还是补短?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完成辩论作业。
  (三)课后心理作业
  课后心理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在心理课堂上所学到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有观看心理电影、心理图书、撰写感受和收获、实践练习、采访老师或学长,等等。
  比如,我在讲解的“情绪管理四部曲”的心理课上,跟学生分享了情绪的几点认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情绪有积极情绪(快乐)和消极情绪(愤怒、悲伤和恐惧),这些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是我们内心需要的反映。上完这节课以后,为了让学生更直观而深入地对情绪加以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整观看《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让学生看到主人公乐乐、忧忧、怒怒、厌厌、怕怕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比如,我在讲了“笑容的力量”的心理课以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他们每天有空的时候对着镜子大笑。练习一个月以后,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自己最美的笑容,然后将这些照片收集起来,进行编号,在学期即将结束之前的某节心理课进行评选,让全班同学按编号欣赏这些笑容照片,然后进行民主投票,评选出本学年“班级最美笑容”,颁发荣誉证书,以示鼓励。
  三、布置心理作业需要注意的特别事项
  (一)在观念和行为上要重视心理作业的布置   观念影响行为效果,如果在观念上非常重视心理作业,那么就会更可能在行动上发挥心理作业的积极作用;反之,如果在观念上忽视心理作业,认为它可有可无,那么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心理教师在观念上要重视心理作业的布置,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更重视心理作业的完成。
  不仅如此,心理教师还需要把观念上的重视落实体现在行动中,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准备一本心理作业本,每次的作业都固定写在心理作业本上。每次心理作业都要收上来进行批改。另外,每次心理课的前几分钟,我们会念优秀作业的学生名单,并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作业(当然,这个也要尊重学生,如果作业涉及学生的隐私,学生不愿意分享也不勉强),在学期结束以后,匯总学生所有的心理作业,根据学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本学期的心理活动课积极分子,并颁发荣誉证书。只有做好这些行动细节,学生才更可能重视心理作业的完成。
  (二)在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地布置作业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的布置,不能为了布置而布置,要紧紧地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来设置。作业的布置也需要注意形式多样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那么如何多样化地布置作业呢?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从他人设计的心理作业中得到启发,比如,在黄婷婷[2]的实践研究中,心理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种形式,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提供多种方式完成同一主题的作业,经过一定积累,建立“作业库”。
  (三)在处理上注意利用心理作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如前所述,心理作业可以从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另外,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会直接在心理作业本中给老师留言,写下自己需要解决的心理烦恼,希望老师帮忙解答。所以,心理教师需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心理作业,特别留意学生提供的这些隐性或显性的求助信息,在课下及时地与学生沟通和提供辅导。当学生在心理作业中被老师看到并受到关注了以后,就很容易与老师建立信任关系,后续的个体辅导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更容易。
  参考文献
  [1]粤教思〔2016〕2号文件,《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Z].
  [2]黄婷婷. 心理作业设计之“超市作业”实践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7(1):9.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活动理念]rn本课选题属于“生涯指导”板块中关于价值澄清与权衡的主题,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rn在生涯辅导实践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两类问题.第一类,高中生在面对未来
施颂勤,现任缙云县笕川村党委书记,连任三届浙江省、丽水市人大代表,连任六届缙云县人大代表,连任四届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强担当、勤尽职,带领笕川村百姓取得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淘宝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成绩。个人先后获得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为民好书记”、“千名好支书”、浙江省首批兴村治(社)名师等荣誉。  “我们当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手机的不当使用也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手机依赖日益成为困扰万千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棘手问题。手机依赖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什么消极影响?手机依赖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制定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本期访谈将邀请俞国良教授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分享其有关手机依赖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手机依赖; 青少
[活动背景]rn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经历情绪的“暴风骤雨”,会频繁地体验情绪的高峰和低谷,而他们这样的情绪强度往往与引发他们的情绪事件是不相称的.他们常常会有一
摘要: 家庭是对未成年孩子影响最大的外部环境,如果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那么不管外面遇到多大的风浪,他都会有勇气去面对。每个孩子也是天生的问题制造者,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是智慧的家长不会害怕问题,而是会善于去不断自我学习和成长,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并认识到积极情绪对孩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 文
摘要:以1008名高中生家长为被试,采用主观社会阶层量表、亲子亲和量表和家长参度量表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亲子关系在父母阶层与家长参与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高中生父母阶层、亲子关系与家长参与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亲子关系在父母阶层与家长参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中生的父母阶层既能直接影响家长参与,也能通过亲子关系间接影响家长参与。  关键词:父母阶层;家长参与;亲子关系;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朱子《大学章句》曰:“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退溪早年认为“理岂能自至于极处”,晚年则主张“先寻个理所以自到者”.为了解决“理自到”与“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笛卡尔与康德的“我思”理论具有紧密的关联.笛卡尔通过“我思”建立起“我在”的确定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反思性自我意识和单纯的直觉.康德虽然错误地将笛卡尔“我思故我
麦吉在1965年提出了关于因果关系的INUS理论,这个理论究竟有没有说出因果关系的某些特征,它是否还有被继续研究的意义,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反事实条件句理论也提出了对因果关系的分析,虽然这种分析还有不足之处,但它仍然是当下因果关系研究的主流。通过对INUS理论和反事实条件句分析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二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它们在不同的层次上讨论了“因果关系”这个概念。
先验演绎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论证之一.研究者大多假定先验演绎中只有一条基于自我意识概念的论证路线,而亨利希和盖耶则属于拒斥这种流行的“一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