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普遍具有规模小、业务种类单一、经营灵活多样、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然而,组织结构的简单、管理水平低下、专业人才匮乏造成了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出现种种如基础管理薄弱,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财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当今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道德素质、思想境界上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导致企业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
2、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中面临着更多更高的风险,但其风险管理能力明显不足。风险意识的淡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它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手足无措。
(二)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
(1)治理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加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经常滥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利用和操纵股东大会来实现他们的不正当利益或者直接损害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
(2)董事会独立性不够
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企业根本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来保证经营机制的有效实施,以及相应建立一套健全的经理层选聘、考核和监督机制,从而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
(3)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
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个人。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监督制衡成为空谈,造成董事会没有履行自身职责,或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二是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在一个内部执行董事占绝大多数的董事会中,要由下一级执行董事来监督和制约自己的上级——董事长和总经理,显然是行不通的。
(4)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
我国 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其运作当中,公司的监事会没有起到监督作用,与国家立法设计所期望的作用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①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信息不对称,②监事会成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③监事会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措 施。
2、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未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1)未形成企业价值观
中小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的关键是生存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价值观暂时不需考虑。但是企业价值观缺失将会造成企业经营过程中弊端丛生、危机四伏,小到员工行为中的拖沓、散漫,得过且过,大到企业行为中的制假贩假,见利忘义。
(2)唯意志与人治色彩浓厚
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企业团队的决策机制,仅依靠企业领导者的意志来管理企业,会严重影响其对事件的处理,造成集体智慧缺失,使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上存在隐患和风 险。
(3)对企业创新文化认识不足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创新文化认识不足,企业文化都是模仿其他企业的。这种文化因其缺乏企业自身风格,使消费者无法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也难以培养出企业的忠诚顾客,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3、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沟通,造成企业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沟通的不顺畅,阻碍企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使双向沟通的时间无限延长,造成内部控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4、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1)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
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许多中小企业内审部门被定位为监督和控制,侧重于“经济监督”。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很多中小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的是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中小企业甚至不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是由会计兼任。
1、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1)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前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极其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即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一股独大”。那么为了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建立“清欠解保”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严格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加强诚信系统建设;构建和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①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一,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和任免制度;第二,缩短独立董事的任期;第三,严格监管独立董事与中小板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的关联性。
②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一,杜绝董事长 与总经理“同一人”现象,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第二,董事会要对公司全体股东负责,严格按照法律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做好公司决策,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监督和约 束。
2、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1)完善监事的提名和任免机制
对监事候选人的提名,控股股东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推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决策、监督能力的人选。
(2) 赋予监事会各种具体的程序性的权利
应该在法律上赋予监事会各种具体的程序性的权利,如质询权、否决权等以保证监督的确实性。
(3)确保监事的知情权
由于监事(除职工监事外)并不直接介入经营活动,因此,公司应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以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包括会议制度、企业文件和资料送达制度、企业财务报表报送制度、监事会咨询回应制度等。 3、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1)积极推动尽可能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依法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证券监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
(2)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注重激励与约束并存
对于我 国上市公司而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导致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和灵活性去做高业绩,这使得高管层对公司业绩的价值取向变得尤为微妙。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必须加强上市公司高管层的约束机 制。
4、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我 国的中小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网络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国内外企业对话和竞争,才能迎接新经济的挑战,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把握新的商业机会。
结语:伴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步壮大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内部控制的完善成了各个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大事。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我们无法描绘中它的一切状况,也无法预知它存在的所有问题。于是对拓宽内部控制范围、强化对内部控制“人”的认识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其他特殊性的探讨和分析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有红,胡燕.试论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2004(10).
[2]郝玉强,何芬,郭淑芬. 外资人民币基金热点分析[J].首席财务官 2012-07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2).
[4]谢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3).
[5]谢盛纹.论制度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财政监督,2007(7).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7]李志斌.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及其执行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9(2).
[8]李少惠.中小企业文化生态的聚合与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作者简介:
杨洁(1986-),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副作者:牛宝腾(1988-),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普遍具有规模小、业务种类单一、经营灵活多样、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然而,组织结构的简单、管理水平低下、专业人才匮乏造成了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出现种种如基础管理薄弱,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财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当今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道德素质、思想境界上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导致企业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
2、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中面临着更多更高的风险,但其风险管理能力明显不足。风险意识的淡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它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手足无措。
(二)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
(1)治理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加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经常滥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利用和操纵股东大会来实现他们的不正当利益或者直接损害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
(2)董事会独立性不够
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企业根本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来保证经营机制的有效实施,以及相应建立一套健全的经理层选聘、考核和监督机制,从而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
(3)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
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个人。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监督制衡成为空谈,造成董事会没有履行自身职责,或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二是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在一个内部执行董事占绝大多数的董事会中,要由下一级执行董事来监督和制约自己的上级——董事长和总经理,显然是行不通的。
(4)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
我国 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其运作当中,公司的监事会没有起到监督作用,与国家立法设计所期望的作用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①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信息不对称,②监事会成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③监事会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措 施。
2、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未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1)未形成企业价值观
中小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的关键是生存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价值观暂时不需考虑。但是企业价值观缺失将会造成企业经营过程中弊端丛生、危机四伏,小到员工行为中的拖沓、散漫,得过且过,大到企业行为中的制假贩假,见利忘义。
(2)唯意志与人治色彩浓厚
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企业团队的决策机制,仅依靠企业领导者的意志来管理企业,会严重影响其对事件的处理,造成集体智慧缺失,使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上存在隐患和风 险。
(3)对企业创新文化认识不足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创新文化认识不足,企业文化都是模仿其他企业的。这种文化因其缺乏企业自身风格,使消费者无法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也难以培养出企业的忠诚顾客,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3、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沟通,造成企业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沟通的不顺畅,阻碍企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使双向沟通的时间无限延长,造成内部控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4、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1)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
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许多中小企业内审部门被定位为监督和控制,侧重于“经济监督”。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很多中小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的是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中小企业甚至不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是由会计兼任。
1、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1)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前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极其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即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一股独大”。那么为了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建立“清欠解保”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严格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加强诚信系统建设;构建和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①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一,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和任免制度;第二,缩短独立董事的任期;第三,严格监管独立董事与中小板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的关联性。
②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一,杜绝董事长 与总经理“同一人”现象,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第二,董事会要对公司全体股东负责,严格按照法律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做好公司决策,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监督和约 束。
2、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1)完善监事的提名和任免机制
对监事候选人的提名,控股股东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推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决策、监督能力的人选。
(2) 赋予监事会各种具体的程序性的权利
应该在法律上赋予监事会各种具体的程序性的权利,如质询权、否决权等以保证监督的确实性。
(3)确保监事的知情权
由于监事(除职工监事外)并不直接介入经营活动,因此,公司应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以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包括会议制度、企业文件和资料送达制度、企业财务报表报送制度、监事会咨询回应制度等。 3、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1)积极推动尽可能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依法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证券监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
(2)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注重激励与约束并存
对于我 国上市公司而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导致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和灵活性去做高业绩,这使得高管层对公司业绩的价值取向变得尤为微妙。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必须加强上市公司高管层的约束机 制。
4、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我 国的中小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网络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国内外企业对话和竞争,才能迎接新经济的挑战,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把握新的商业机会。
结语:伴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步壮大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内部控制的完善成了各个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大事。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我们无法描绘中它的一切状况,也无法预知它存在的所有问题。于是对拓宽内部控制范围、强化对内部控制“人”的认识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其他特殊性的探讨和分析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有红,胡燕.试论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2004(10).
[2]郝玉强,何芬,郭淑芬. 外资人民币基金热点分析[J].首席财务官 2012-07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2).
[4]谢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3).
[5]谢盛纹.论制度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财政监督,2007(7).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7]李志斌.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及其执行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9(2).
[8]李少惠.中小企业文化生态的聚合与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作者简介:
杨洁(1986-),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副作者:牛宝腾(1988-),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