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范畴内文化生活的高度浓缩,通过文学作品的比较有时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民族在创作倾向、审美需求、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本文即将西方现代小说经典名篇《老人与海》與《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四个中国神话故事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中西方在文学创作倾向、文学审美需求、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老人与海;中国神话;异同比较
中图分类号:G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84-01
一、文学创作倾向的异同——人物形象的比较
《老人与海》里的男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小说中典型的“硬汉”形象,他不修边幅、意志顽强、喜欢运动、为人爽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妻小、脖颈上有皱纹、腮帮上有褐斑、消瘦而憔悴、靠着孩子接济生活、被其他渔夫开玩笑、八十四天捕不到一条鱼、甚至没有新鲜小鱼来充当鱼饵的可怜老头。他的外貌与他内在的硬汉形象形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这一点上,圣地亚哥似乎与我们的愚公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老迈的外貌却同样拥有坚强的意志。愚公是一个年逾90的老人,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他在家族中虽然有一定权威,可以调动子孙后代一起移山,但社会地位却明显不高,因为他移山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援助,同时还要受到河曲智叟“汝之不惠”的嘲笑。可以说圣地亚哥与愚公在人像方面是有着极大相似之处的。
而《盘古开天地》与《夸父追日》中盘古、夸父的形象与圣地亚哥、愚公的形象又明显不同,他们两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神人”。盘古生时能够“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死后更是“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夸父也是一个“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善于奔跑的健硕男子形象。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与前几个人物形象有较大差别。她生前是一个聪明可爱、嫉恶如仇的小女孩形象,死后成了“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的精卫鸟形象。既不是以一种羸弱的老年人形象出现,也不是以一种健壮的男子形象出现,而是化身动物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二、文学审美需求的异同——故事结局的比较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咬得只剩下了一幅骨架,他拖着骨架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愚公移山》中,愚公因为“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最后“移山”成功;《盘古开天地》中,盘古因为“日长一丈”,最后筋疲力尽而死;《夸父追日》中,夸父喝完黄河、渭河与大泽的水,但还是口渴,最终“未至,道渴而死”;《精卫填海》中,精卫虽然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填海,但最终也没有取得成功。
从这几个故事的结局来看,似乎只有《愚公移山》相对圆满,其余四个都应该属于悲剧。但是我们再深一步探究就可以发现:盘古虽然死了,但是他“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事实上他是得到了永生;夸父也死了,但是他“弃其杖,化为邓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精卫虽然没有填平大海,但是水神共工佩服精卫永不言败的精神,降下洪水,将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搅黄,出现了“黄海”,因此精卫也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个故事中其实只有《老人与海》的结局属于彻底的悲剧,四个中国神话都有着相对圆满的结局,这也符合中国人在文学创作中对“大团圆”式结局的一贯追求。
狭义的美即指和谐之美,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即开始在文学作品中表露自己对于和谐美学的追求,如《尚书·虞书》:“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四则神话故事的结局无不趋于和谐完满,正是中国古典审美心理的需求所致。
而《老人与海》的悲剧式结局体现的则是西方特别是现代西方美学的新的审美需求。它不再追求一味的和谐完满和过分迎合读者阅读期待,而是会适时地根据文本自身的美学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结局安排,以期达到文本感染力的最大化。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而不是悲惨,它是充满崇高和阳刚的,它是一种战斗的艺术。正是因为这样,《老人与海》才会自觉地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悲剧的形式来作为小说的结局,使得小说本身更加动人,老人硬汉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小说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提升。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艺术形式当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艺术作品却的确是有着优劣好坏之别的。《老人与海》作为现代悲剧作品中的佼佼者,其意味深长的悲剧式结尾是格外发人深省的。英雄没有得到英雄该有的鲜花与掌声,这的确是一种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也让我们更加敬佩这一位坚持乐观、永不言弃的老人。
三、价值观念的异同——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比较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体系里,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差别是明显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个人意识在西方的价值观念体系里日益兴盛,西方人更早与更多地重视自身的个体发展。而中国人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统一的政治与文化促使我们会更加关注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价值,有时甚至会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观念上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是体现得非常清楚地。
《老人与海》中,老人去远方海域捕鱼,在面对大马林鱼、鲨鱼等困难时,没有任何人在他身边帮助他,他靠着自己年迈的身体一个人应付着发生在那片遥远而寂寞的海域中的一切困难。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价值观念中对个人价值与个体意识的重视。在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么去独立解决它,而不是求助于他人。
我们再来看中国神话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愚公移山》中已经年逾90的愚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移山吗?显然不是,他是为了子孙后代以及所有被大山挡住去路的人的利益而移山。《盘古开天地》中,盘古也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繁衍而分开天地,最后还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天与地永远的分离。《夸父追日》中,夸父也是为了完成人类渴望光明、渴望太阳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愿望而去追逐太阳的。似乎精卫只有是为了报一己之私仇而下定决心去填海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精卫填海并不是以精卫的个人形象出现的,而是以精卫鸟这一个群体形象出现。所以《精卫填海》其实也没有跳脱出中国人的集体意识。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而文学作品又是对生活的记录与升华。通过《老人与海》与四个中国神话故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中西方之间文化上的异同,这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这种异同本身,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取长补短,使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译林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盘古开天地》来自《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3]《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来自《列子》.
[4]《精卫填海》来自《山海经》.
[5]刘菊玲:《〈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2卷第3期.
[6]邵萍萍:《论〈老人与海〉的英雄精神与悲剧特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九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中国神话;异同比较
中图分类号:G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84-01
一、文学创作倾向的异同——人物形象的比较
《老人与海》里的男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小说中典型的“硬汉”形象,他不修边幅、意志顽强、喜欢运动、为人爽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妻小、脖颈上有皱纹、腮帮上有褐斑、消瘦而憔悴、靠着孩子接济生活、被其他渔夫开玩笑、八十四天捕不到一条鱼、甚至没有新鲜小鱼来充当鱼饵的可怜老头。他的外貌与他内在的硬汉形象形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这一点上,圣地亚哥似乎与我们的愚公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老迈的外貌却同样拥有坚强的意志。愚公是一个年逾90的老人,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他在家族中虽然有一定权威,可以调动子孙后代一起移山,但社会地位却明显不高,因为他移山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援助,同时还要受到河曲智叟“汝之不惠”的嘲笑。可以说圣地亚哥与愚公在人像方面是有着极大相似之处的。
而《盘古开天地》与《夸父追日》中盘古、夸父的形象与圣地亚哥、愚公的形象又明显不同,他们两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神人”。盘古生时能够“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死后更是“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夸父也是一个“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善于奔跑的健硕男子形象。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与前几个人物形象有较大差别。她生前是一个聪明可爱、嫉恶如仇的小女孩形象,死后成了“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的精卫鸟形象。既不是以一种羸弱的老年人形象出现,也不是以一种健壮的男子形象出现,而是化身动物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二、文学审美需求的异同——故事结局的比较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咬得只剩下了一幅骨架,他拖着骨架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愚公移山》中,愚公因为“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最后“移山”成功;《盘古开天地》中,盘古因为“日长一丈”,最后筋疲力尽而死;《夸父追日》中,夸父喝完黄河、渭河与大泽的水,但还是口渴,最终“未至,道渴而死”;《精卫填海》中,精卫虽然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填海,但最终也没有取得成功。
从这几个故事的结局来看,似乎只有《愚公移山》相对圆满,其余四个都应该属于悲剧。但是我们再深一步探究就可以发现:盘古虽然死了,但是他“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事实上他是得到了永生;夸父也死了,但是他“弃其杖,化为邓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精卫虽然没有填平大海,但是水神共工佩服精卫永不言败的精神,降下洪水,将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搅黄,出现了“黄海”,因此精卫也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个故事中其实只有《老人与海》的结局属于彻底的悲剧,四个中国神话都有着相对圆满的结局,这也符合中国人在文学创作中对“大团圆”式结局的一贯追求。
狭义的美即指和谐之美,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即开始在文学作品中表露自己对于和谐美学的追求,如《尚书·虞书》:“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四则神话故事的结局无不趋于和谐完满,正是中国古典审美心理的需求所致。
而《老人与海》的悲剧式结局体现的则是西方特别是现代西方美学的新的审美需求。它不再追求一味的和谐完满和过分迎合读者阅读期待,而是会适时地根据文本自身的美学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结局安排,以期达到文本感染力的最大化。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而不是悲惨,它是充满崇高和阳刚的,它是一种战斗的艺术。正是因为这样,《老人与海》才会自觉地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悲剧的形式来作为小说的结局,使得小说本身更加动人,老人硬汉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小说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提升。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艺术形式当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艺术作品却的确是有着优劣好坏之别的。《老人与海》作为现代悲剧作品中的佼佼者,其意味深长的悲剧式结尾是格外发人深省的。英雄没有得到英雄该有的鲜花与掌声,这的确是一种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也让我们更加敬佩这一位坚持乐观、永不言弃的老人。
三、价值观念的异同——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比较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体系里,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差别是明显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个人意识在西方的价值观念体系里日益兴盛,西方人更早与更多地重视自身的个体发展。而中国人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统一的政治与文化促使我们会更加关注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价值,有时甚至会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观念上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是体现得非常清楚地。
《老人与海》中,老人去远方海域捕鱼,在面对大马林鱼、鲨鱼等困难时,没有任何人在他身边帮助他,他靠着自己年迈的身体一个人应付着发生在那片遥远而寂寞的海域中的一切困难。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价值观念中对个人价值与个体意识的重视。在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么去独立解决它,而不是求助于他人。
我们再来看中国神话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愚公移山》中已经年逾90的愚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移山吗?显然不是,他是为了子孙后代以及所有被大山挡住去路的人的利益而移山。《盘古开天地》中,盘古也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繁衍而分开天地,最后还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天与地永远的分离。《夸父追日》中,夸父也是为了完成人类渴望光明、渴望太阳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愿望而去追逐太阳的。似乎精卫只有是为了报一己之私仇而下定决心去填海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精卫填海并不是以精卫的个人形象出现的,而是以精卫鸟这一个群体形象出现。所以《精卫填海》其实也没有跳脱出中国人的集体意识。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而文学作品又是对生活的记录与升华。通过《老人与海》与四个中国神话故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中西方之间文化上的异同,这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这种异同本身,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取长补短,使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译林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盘古开天地》来自《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3]《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来自《列子》.
[4]《精卫填海》来自《山海经》.
[5]刘菊玲:《〈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2卷第3期.
[6]邵萍萍:《论〈老人与海〉的英雄精神与悲剧特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