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以及问题教学法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必要性,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两条基本路径: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或创设条件促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作者简介:曹艳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25-0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应该树立一种“问题意识”。在教学理念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教师给他们讲的应该越少越好,而引导他们去思考的应越来越多,教学的重点应从“学”转移到“问”。在教学方法上,问题教学法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路径。
  一、 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围绕教材知识点自行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上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教学法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范式。
  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然就是教学效果问题。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由于价值多元,思想开放,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他们往往易受到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对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较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思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一种知识的传授,在教法上相应的表现为“我讲你听”的形式。调查显示,在大部分学生看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跟初高中阶段的知识点大多重复,这些知识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新鲜感,因此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就必须大胆创新,改革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而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问题教学法是一个值得尝试方法。
  就问题教学法自身的功效而言,问题教学法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范式。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不少学者在这一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问题在于在这诸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中,真正能起到实效性的并不多。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不少所谓的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玩得只是概念,并无实际用途。然而,问题教学法则是一套行之有效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方法。首先,问题教学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那种“我讲你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教学法围绕学生由教师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者由学生自主创设问题引发思考,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只是以组织、引导、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出现。相对于“我讲你听”的“无的放矢”,问题教学法则可以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想学生之所思,讲学生之所求,解学生之所困的方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其次,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教学法的要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总之,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
  二、 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的路径
  问题教学法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两种具体的路径,其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其二,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自主提出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和讨论。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最终得出预设的结论。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一讲导论部分为例,本讲安排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周,目的是说明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采取的授课形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对于高校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今大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偏见,问题的症结点在于不明了从小到大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笔者在与部分大学生聊天过程中亦发现,不少大学生提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课是“洗脑”的。那么,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对于这一个问题,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老师都应该有此问题意识并对此作出解答。笔者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会首先抛出一个现实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等,并逐步引导学生从法制层面到道德层面,进而到信仰层面,一层一层深入的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说,法制、道德和信仰三者之间是环环相扣的统一整体,共同维持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社会信仰缺失,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道德和法制也会随之崩溃。在笔者看来,当前中国所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可以从信仰的缺失这一角度得到解释,而我们学习这一门课程根本目的就在于建构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当然如果学生起初找到的只是简单和表面的答案,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去找寻更深入更本质的答案,“这个过程就好像剥洋葱一样,大家努力剥,一层又一层,剥得越多,嗅到的洋葱味就越浓。”   2.事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准备问题,在课堂上由学生向老师抛出问题,从而引发师生共同思考。在讲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一专题时,笔者会提前一周通知学生此次课的授课方式即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由提问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解答。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在初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往往给予提问学生一定的平时成绩加分。在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驳。以此专题为例,让笔者感到惊喜的是,学生并不是对“社会主义”不关注,恰恰相反,一旦开启了学生“问”的闸门,学生们往往会有很多问题,希望能在老师这里寻找到答案,而且有些问题问的很有艺术,至少从问的问题可以感觉到学生在思考,而且思考的很深入。比如有学生问及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问题,社会主义的派别问题等等。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一方式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因为学生众多,作为教师你无法预测学生可能会问什么。这种教学方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彰显了巨大的优势,这一优势在于与其老师提出十个问题,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问题”可以让老师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好地了解学生,使教学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亲和力。总体而言,问题教学法的这两种路径各有优势,两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选择其一或两种路径同时使用。
  三、 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的关键
  问题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想取得实效,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树立问题意识,关键是学生敢问、能问、会问,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教师自己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同一个问题要力求讲出新意,要做到“步步高”,也就是相对于初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除此之外,思政教师应该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仍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问题为中心,把每一章内容概况为一个核心问题,再围绕问题进行专题教学。比如:在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这一章时,这一章内容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这样概况的好处在于学生首先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其次教师可以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问题出发进行一些个人的独立思考,从而使得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学生敢问、能问、会问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从根本上讲,问题教学法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该教学法实施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则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一种民主、自由和宽松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而言,民主、自由和宽松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意味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才能营造出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的课堂氛围。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个宽松、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可以相互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产生新的观点。”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特别关键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能问和会问,而要做到这一点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
  [2]严虹.问题教学法研究与探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思考.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
民事纠纷的解决是在于民事判决,但民事纠纷利益的最终处理则是在于执行,只有做好执行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民事执行和解是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解决执行难问题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数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一些热点教学方法做了分析,以期给同行一点启示。
[摘要]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是越来越广泛。不在是单一的进入图书馆里去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阅读量的阶段了。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导致大量图书馆面临着关门的危机。本文以图书馆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认真的剖析,对图书馆危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危机 图书馆 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在当今经济、科技等迅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思维能力又是在思维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其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
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让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作为其中之一,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高考语文阅读测试题学生的得分率较低。近几年高考中阅读题的难度和题量又都有增强趋势。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引导,调动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
美,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多样的形式,在物理学史和科学家身上也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物理教学中对美的教育意义的认识与运用仍远远不足,这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深入发掘。 The Un
摘 要 高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目标和重任,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的重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养,这对于促进当前“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加强生态文
[摘要]本文讲述了如何用多特征选择的方法进行空间搜索找出最佳解,并且如何用混沌优化算法对样本进行更新。混沌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其遍历性和不重复性为人们所注意,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混沌优化算法。特征选择就是从一组N个特征中按一定的选择标准选择出一组由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