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们是中学物理入门的第一步。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学习,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怎样才能使学生们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不会混淆与误解呢?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方法很多,下面我简要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
  如力学中,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式,电学中有关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这些公式都能计算相对应的物理量,但不能只从数学角度理解这些公式。讲解这些公式,我的看法是可以复习初中的密度公式,因为学生对物体的密度有比较好的感性认识,这时再教物理量的定义方法一一比值法,学生就比较好接受。
  2.只记结论,不注意物理过程
  现举两道习题说明。
  例一:足球以l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碰到墙壁经0.Is后以8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回来,求足球在与墙壁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刚进高一的同学在做这题时对0. Is的过程是理解不到位的,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Om/s,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8m/s,而少数知道-8m/s也是糊里糊涂对的。
  例二: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例说法正确是的:[ ]
  A.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
  B.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C.加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
  D.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零。
  析;该题正确答案是A。在初学阶段,很容易选错。原因何在?老师引入加速度概念时,一般都要举出几个变速运动的例子,分析比较,最后强调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引入加速度。如果听课时注意这些就能弄清楚;之所以选错是忽略了引入过程。
  3.只重视物理,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如质点和点电荷、重心、平动、转动、内能、理想气体等。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比如在讲机械运动的定义时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我们老师往往都简单带过,而不懂讲清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向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概念中一个物体是指什么?(研究对象)另一个物体又是指什么?(参照物)这样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入。
  二、概念、规律形成过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物理认识结构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是实现概念、规律形成的核心环节。
  根据这一原理,归纳出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为:1.物理问题的提出;2.科学方法的培养;3.实验设计能力;4.形成概念、建立规律;5.解决问题。以上过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
  1.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见表1),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2.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上面框架示意图揭示了功与能的关系,从图中可知每个力做功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比如,动能变化要看总功,而重力势能变化看重力做功。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若只有重力做功和弹性力做功,而其他力不做功,则能量只在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变。
  3.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它们互相影响,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4.流程图示法适合对概念和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总结
  流程图示法有点类似于框架示意图,在解题时流程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题目快速定位,并确定使用何种手段处理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不能搞題海战术,学物理是要做一定量题目,但难度和数量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做题要独立思考,不能机械套题,要深化概念和规律。教学时应把握课堂,讲究方法,真正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并学会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来处理物理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改理念       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同时又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很难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很强,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很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学习没了积极性。新
研究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及问卷形式记录相关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计算,得出相关结论,探讨自拟中药行气通便方敷脐对化疗所致便秘的防治作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该方
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的事件或条件,一旦发生,会对项目目标产生某种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多年的项目实践中,我亲身体会到风险管理,为了按照既定的进度、成本和质量完成项目的目
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非观、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
摘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基础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实施课程的改革 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知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历史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职责。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在学生道德素质,历史素养以及底蕴方面逐步提高。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新课标的思路和方向来编写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正是历史教育中这一目标的很好体现。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
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是当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整理本中心SAA患儿资料,分析SAA患儿HSCT和IS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后练习题,要钻研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及文章的本身特点, 以灵活性、辐射性、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是具体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课后题 拓展 借助 利用  一、 拓展课后题,加强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分析可以看到,文言文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翻译,其分值从过去的5分提到了现在的8分,
小学语文学科在众多的学科中是一项基础学科,而且语文学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一项基础技能.新课改推行后,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