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研究具有较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探讨在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如何结合大学生特点和社会实际,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 教育教学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治功能、思想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明晰社会发展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规划人生未来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条件下,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现状
1、课程重视度不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目前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领导、教师的重视度不足。有些高校领导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起到的作用不大,认为该课程没有专业课起到的作用实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投入不多,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社会,由于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更多的是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考取,认为这些才能为他们的就业带来实在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社会形势,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比较忽视,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课程开展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要具有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捕捉信息的能力等各种教学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定位,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一些高校在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方面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教学效果不明显。[3]师资人员构成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有些高校都由学校行政工作人员、辅导员或者机关管理人员来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而不是由专业思想政治课老师担任,专兼职比例不合理,教师队伍不专业。而且有些教师忙于事务,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当中去,对于课程的开展只是应付,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不到位;年龄构成方面,大多数由年轻辅导员担任,教师水平受到阅历、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4]教学队伍的参差不齐与教学人员水平能力的不足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大大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要通过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把握社会发展形势,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形势与政策课要具有很強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机密结合社会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来调整和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对于国际国内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上提高认识。但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调滞后,在国内国际时事内容方面、国家政府相关政策方面、教学观点方面不注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实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政治教育的现实视角。教学内容的滞后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也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4、教学方式陈旧
当今时代是信息发达、网络普及的时代,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往往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得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单调的理论教学既缺乏吸引力也缺乏说服力,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对教学效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过程中,单一说教,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讲课过程互动性少,学生参与度低,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当今时代是复杂多变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形势和学生特点,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课程重视力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首先,要确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领导老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确保课程开展落实到位。第二,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该课程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各方面的重视是前提,只有加大重视力度,才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高校要科学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师担任,挑选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来承担形势与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另外,也要与时俱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当前学生的特点,适时对教师队伍在教学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性。
3、明确形势,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理论性、逻辑性、时效性的统一。在课程设置和开展的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合理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统一的思想为指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教学正确方向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学科性质、课程定位,按照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使得教学内容逻辑性强、指导性强、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强,结合现实情况有效将实际材料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在针对学生群体具体情况不同的现实上,教学内容也可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针对学生党员和一般同学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等。另外,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有效结合,协调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与时俱进,灵活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政策性、动态性和时效性,要增强其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程度。比如可以采取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觉认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5]。一方面,教學过程中要增强师生互动性。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来让学生学得相关知识。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且也使得学生才内心深处积极接受相关社会政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式教学可以体现在课堂内外,课堂上通过互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外,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中学得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学手段多样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6]。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影视图像等方式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 丁贞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和与功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 周本贞、任祥、余冰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03)
[4] 高明章.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09)
[5] 陈月霄.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优化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6)
[6] 王月红.“形势与政策”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效果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 教育教学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治功能、思想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明晰社会发展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规划人生未来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条件下,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现状
1、课程重视度不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目前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领导、教师的重视度不足。有些高校领导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起到的作用不大,认为该课程没有专业课起到的作用实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投入不多,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社会,由于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更多的是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考取,认为这些才能为他们的就业带来实在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社会形势,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比较忽视,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课程开展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要具有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捕捉信息的能力等各种教学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定位,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一些高校在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方面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教学效果不明显。[3]师资人员构成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有些高校都由学校行政工作人员、辅导员或者机关管理人员来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而不是由专业思想政治课老师担任,专兼职比例不合理,教师队伍不专业。而且有些教师忙于事务,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当中去,对于课程的开展只是应付,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不到位;年龄构成方面,大多数由年轻辅导员担任,教师水平受到阅历、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4]教学队伍的参差不齐与教学人员水平能力的不足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大大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要通过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把握社会发展形势,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形势与政策课要具有很強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机密结合社会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来调整和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对于国际国内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上提高认识。但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调滞后,在国内国际时事内容方面、国家政府相关政策方面、教学观点方面不注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实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政治教育的现实视角。教学内容的滞后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也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4、教学方式陈旧
当今时代是信息发达、网络普及的时代,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往往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得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单调的理论教学既缺乏吸引力也缺乏说服力,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对教学效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过程中,单一说教,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讲课过程互动性少,学生参与度低,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当今时代是复杂多变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形势和学生特点,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课程重视力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首先,要确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领导老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确保课程开展落实到位。第二,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该课程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各方面的重视是前提,只有加大重视力度,才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高校要科学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师担任,挑选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来承担形势与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另外,也要与时俱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当前学生的特点,适时对教师队伍在教学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性。
3、明确形势,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理论性、逻辑性、时效性的统一。在课程设置和开展的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合理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统一的思想为指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教学正确方向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学科性质、课程定位,按照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使得教学内容逻辑性强、指导性强、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强,结合现实情况有效将实际材料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在针对学生群体具体情况不同的现实上,教学内容也可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针对学生党员和一般同学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等。另外,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有效结合,协调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与时俱进,灵活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政策性、动态性和时效性,要增强其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程度。比如可以采取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觉认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5]。一方面,教學过程中要增强师生互动性。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来让学生学得相关知识。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且也使得学生才内心深处积极接受相关社会政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式教学可以体现在课堂内外,课堂上通过互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外,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中学得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学手段多样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6]。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影视图像等方式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 丁贞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和与功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 周本贞、任祥、余冰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03)
[4] 高明章.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09)
[5] 陈月霄.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优化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6)
[6] 王月红.“形势与政策”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效果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