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处在发展时期和上升阶段的陕西,各种深层次的困难和矛盾也日益凸现。作为新一届陕西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省长陈德铭不仅要有只争朝夕的锐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且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排忧解难,维护稳定。
2005年2月5日,在陕西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德铭以98.5%的高票当选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反映了陕西人民对这位新省长的厚望。在随后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面对几十家新闻媒体的提问,陈德铭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谈话。陈德铭坦诚地说:“我最想说三句话: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丝不苟做事。”
其实,陕西人对陈德铭并不生疏。2002年5月,陈德铭从江苏省苏州市委书记任上被中央调派到陕西省,担任常务副省长。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陈德铭给陕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选省长后,他发表感言的上述这三句话,正是他两年多工作实践的真实写照。他的当选博得了人大代表一阵又一阵的出自内心的热烈掌声,也是陕西人民对他两年多工作的充分肯定。
情系黄土高坡
在苏州人的眼里,陈德铭具有“浓烈的人文情怀”。他离开苏州来到陕西不久,《苏州日报》头版上专门刊发了他从陕西寄去的一封信,题目为《来自黄土高坡的思念》,这使陈德铭的一些老部下和苏州父老感动不已。
陈德铭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周教授说:“德铭为人正直,没有官僚习气,清正廉洁,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非常认真、严谨。他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实事求是地研究解决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对这位本校毕业的博士是这样评价的:“德铭知识面宽,工作经历、经验丰富。勤奋而且有创新精神,踏实不张扬,待人诚恳,有较好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相信他将来对陕西的发展能做出更大贡献!”
来陕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陈德铭完全印证了他的老师的评价。陈德铭也念念不忘他的恩师。在周三多教授70岁生日时,陈德铭不忘给他的恩师祝寿。他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周老师,时值您70岁生日和从教47周年的日子,学生因公不能亲自前往祝贺,德铭在遥远的黄土高坡敬祝您的寿辰。纵有楼高百尺,花繁千树,先生您永远是德铭尊敬的老师,希望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仍能一如既往地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陈德铭在给周教授的信中,也不忘推介陕西。他在信中写道:“陕西有着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德铭欢迎您到陕西进行学术交流和旅游。”
周教授每当回忆起学生的来信都十分激动,他说:“我祝愿他为改变陕西面貌、发展陕西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
陈德铭没有忘记老师的教导。早在2002年,陈德铭就表示要扎根陕西。在上任代省长时,他又深情地说:“经过这两年半,我的根已经在陕西这片土壤里延伸下来了。如果按毛主席说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想我在陕西已经生根、长叶了。我要一直靠这片肥沃的土地滋养自己,靠这块热土来丰富自己,然后再把自己的果实献给这块热土。”
当记者祝贺他当选,问他“此时此刻,您最想对陕西老百姓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陈德铭说:“我只想跟老百姓说一点:我将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陕西的百姓做一点事。”
建设一个开放型陕西
尽管来陕工作已有两年多,但陈德铭仍谦虚地表示:“对陕西省情的了解,我只是一个小学生。我希望经过努力,尽快‘初中’、‘高中’毕业,以便更准确地把握省情,使陕西的发展思路更符合实际 ,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快。”
实际上,陈德铭对陕西省情已有较深的了解,他的施政方略已初步形成。
陈德铭精辟地分析了陕西的优势和劣势。他认为,陕西的优势有3条:首先是资源丰富,包括煤、 石油、天然气和金属以及非金属矿产,还有陕南丰富的水资源;其次是科技、教育和文化资源;第三是区位优势。陕西地处中国大地原点,从这里往全国各地总里程最短,总费用最少,是商家必争之地,要得中国市场,必要得陕西这块宝地:随着世界上区域经济的整合协调,陕西很有可能成为物流中转和集散地。
基于以上认识,陈德铭初步形成了他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和主动服务于宏观调控,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记得任代省长不到一个月,陈德铭就带领包括40名厅局级干部在内的1000人的陕西代表团赴港招商引资,共带去1000多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931亿元人民币。陈德铭在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表示:我的抱负就是任期内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让陕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得到实惠,让陕西更开放、更实效。同时,他把陕西的优势如数家珍般向香港媒体推介了一番。
陈德铭性格沉稳,讲话温文尔雅,思维开放外向,为人随和,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苏州工作期间,陈德铭与东南亚乃至欧美工商界和政界都有广泛接触,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价为“罕有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官员”。
在陈德铭看来:开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开放包含三层意思,即观念的开放、政策措施的开放、对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开放。
首先是观念的开放。应该说我们正在逐步开放,但观念的开放在现实中被利益问题所困扰,这是我们要在实际中解决的。解决观念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必须解决。
其次是政策措施的开放。具体投资项目由投资者决定,而不是政府说了算。政府应该出台吸引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向投资商承诺的一定要做到,要讲诚信,讲服务,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三是对资本、人力资源的开放。首先要打造一个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以吸引资本和人才。但这一点要给政府一点时间和机会。
陈德铭的一席话,击中了陕西发展问题的要害。过去,陕西确实吃亏吃在观念落后、改革开放不够上。
首先要转变“官”念
陕西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观念落后,改革开放不够,这是多年来上下的共识。但怎样转变观念,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却步履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经济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存在小农经济思想,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拼搏精神,因循守旧。
二是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陕西在“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曾是国家的投资重点。“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陕西就占24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国家布局式的发展,建立了强大的装备工业,形成了陕西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是落后的地方经济;另一方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先进的现代工业。存在决定意识,陕西这两方面的因素不能不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些现代工业企业也曾创造了一批全国领先的名牌产品,如黄河、海燕、如意等品牌彩电都是全国抢手的名牌。当时长虹彩电还名不见经传。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就出现了 “黄河断流”、“海燕折翅 ”、“如意不如意”的惨象。究其原因还是观念落后,改革开放不够,缺乏市场观念造成的。如果当时能强强联合,做强做大,扩大开放,引进资金,也可能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据说当时康佳来陕谈合作时,遇到了不少来自领导和职工的阻力,未能谈成,坐失了良机。
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 “官”念,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不转变,就很难转变广大干部和部分职工的观念,也就很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当然,观念转变也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随着存在条件的变化,意识也会随着变化。
翻阅陈德铭代表省政府在陕西省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向媒体的谈话,确实叫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除深化各项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外,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强调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不再审批,除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制外,其余实行备案制。提出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社会投资均可进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其次,在招商引资方面,强调要讲求实效,改革招商引资方法,改大兵团作战为小分队作战,提出了招商引资专业化、市场化。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强调由政府主导型经济管理体制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经济管理体制,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去握市场的手,“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凡此种种,都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老百姓盼望早日实现陕西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
使更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
“来陕西后,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我到基层老百姓中间时发现,陕西的城乡差距很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的投入我们欠得比较多,农民的收入非常低,这是我印象中感受最最深的,也是我过去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所没有的。”陈德铭说。
当记者问及他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时,陈德铭表示:“我最关注的是人民现实的生产生活处于什么状况,其核心还是那些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陈德铭常常在想,陕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他认为,主要是经济不发达,缺少钱来办这些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财力,公共财政的阳光才能照到那些地方,才能使更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
2004年11月17日到18日,刚升任代省长不久,陈德铭就来到商洛、安康两市访贫问苦。
初冬的陕南,寒意渐浓。11月17日下午,陈德铭来到商洛市镇安县回龙镇和平村二组老党员吴兴炎的家。53岁的吴兴炎3年前不幸患了脑梗塞,瘫在床上,使他家本不富裕的生活 更是雪上加霜,一下子跌到了贫困线以下。在详细询问了老吴的病情后,陈德铭紧紧握住吴兴炎妻子的手,叮嘱她要经常给老吴做全身按摩,照顾好老吴的饮食起居。老吴虽然不能说话,但当妻子告诉他是省长来看望他时,老吴感动得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临走时,陈德铭一边给老吴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一边嘱咐随行人员说:这些基层党员干部曾经为我们党的事业做出过贡献,他们现在生活遇到了困难,我们要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这不仅能让老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而且对年轻党员干部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紧接着,陈德铭又来到贫困户胡明珍家里,关切地问他身体好不好,伸手摸摸床上的被子厚不厚,看看柜子里的粮食够不够,生活上有什么难处。
第二天一大早,陈德铭一行又来到安康市旬阳县小河镇东山村李家田家访问。47岁的李家田不仅要赡养80多岁的老母亲,还要给几乎失明的6岁养女妞妞治病,生活十分贫困。陈德铭亲切地抱起妞妞,问她眼睛痛不痛,能不能看见东西。当得知妞妞的眼睛还能看到一丝灯光时,陈德铭马上对省民政厅的同志说,把妞妞列入民政部“明天计划”的救助范围,让妞妞早日重见光明。
陈德铭告诫随行的同志,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安全越冬。
陕西贫困地区部分特困户的生活状况,使这位新省长深深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他对记者说:“从整个工作重点讲,最终还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这个提高是要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社会价值的提高,不是靠财政补贴,而是要通过每个人去拼搏、去创造、去增加自己的收入,也使财政收入有很大改观,再用财政去提高贫困群体的教育、医保水平。”
必须解决好与人民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苏州曾创下辉煌业绩的陈德铭,如何运用苏州经验发展陕西经济?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德铭表示:“苏州经验归纳起来有两点:一个是这个地区的很快发展基于所在地人民的艰苦努力、顽强拼搏;第二 ,基于所在地区能够审时度势,抓住国际国内的机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政策。我想,沿海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到市场上去拼搏的精神,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学习苏州开放经验,不能简单克隆,应该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政策,这也许是最好的学习沿海的办法。”
陈德铭一针见血地击中了陕西的要害。沿海人民是在市场上拼搏,而陕西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微观经济基础缺乏活力,人们市场观念淡薄,安于现状的小农经济思想就难以避免,缺乏在市场上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危机感,遇到问题就找政府。观念上的差距确实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此外,陈德铭考虑最多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收入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些问题也是三秦父老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谈到构建和谐社会,陈德铭强调:必须解决好与人民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有大的知名企业落户陕西,带动陕西经济发展。
陕西广大群众盼望着陈德铭省长带领陕西人民团结拼搏,期望陈德铭省长发挥自身优势,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大突破,人民群众的收入能上新台阶,构建廉洁高效政府方面能有所建树。
目前处在发展时期和上升阶段的陕西,各种深层次的困难和矛盾也日益凸现。毋庸置疑,作为陕西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省长陈德铭同志不仅要有只争朝夕的锐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且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排忧解难,维护稳定,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的新步伐 ,共同创造三秦儿女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陈德铭简历
1949年3月生,上海市人,1969年4月参加工作,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历任江苏省泰州肉联厂副厂长,江苏省商业厅党组成员、省食品公司经理、厅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5月至1993年6月任江苏省商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3年6月至1996年8月任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其间:1993年6月至1996年8月在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至199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任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江苏省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2000年12月至2001年9月任江苏省苏州市委书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理事长;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理事长;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任陕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2004年10月以后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书记。2004年10月28日起任陕西代省长。
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