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疆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关于“美”的讨论最早产生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这就是说,人类在早期的艺术活动中,就开始关注美了,并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言论。舞蹈美学不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还是舞蹈学的一个子系统和部门。《中国妈妈》是一部史诗,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个阐述爱的舞蹈,这种至高无上的爱称之为大爱,它摒弃了仇恨,抹平了悲伤,跨越了国界。
  【关键词】舞蹈美学;舞台形象;情感内涵
  一、何为舞蹈美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舞蹈即使是一种艺术也是模仿的,只是因取用的对象不同,媒介不同,因而方式也有所不同而已。那么,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每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艺术以及艺术的美。这一认识最后集中于黑格尔。到了20世纪,美学研究同哲学一样开始步下高高的神坛,走向平民化,成为多元性研究的一门学科。美学的哲学性质并不纯粹是哲学本身,而是研究艺术的哲学。这也恰是黑格尔所坚持的,他认为美学并不是一般的哲学,而是艺术的美的哲学。虽然《舞蹈美学》的论著或词条还有待完善,但学术界承认舞蹈美学理应成为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的认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舞蹈学,按其生命意义本与所有人类紧密相关,事实上它也确实离不开所有的人群。舞蹈学基础理论建设,至今仍非常薄弱,那些不着题的概念或定义,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产生误解。它们的根本原因皆在于对舞蹈的物质材料认识不足或缺乏认识而导致。因此,舞蹈美学还是舞蹈学的一个子系统和部门。
  二、舞蹈的主体性特征——载体
  舞蹈《中国妈妈》的表演者虽然只是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学生,但她们的表演在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上都十分精湛。编导王舸多次安排演员们通过看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的影片来提高演员对编导艺术构思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妈妈这一角色的认识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在外部技术上,她们观察与体验东北妇女的生活、性格、体态等,用准确的中国北方妇女的形体动作语言,诠释出鲜活的、善良的、伟大的中国妈妈的舞台形象。这体现出舞蹈是发生在自身肢体上的,具有主体性特征,必须身心一致,才能充分地将自己心里所想的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学科的概念,这只是常识性范畴。我们的研究还是要抓住感性材料这一基本问题。
  由于舞蹈的载体就是人自身的肢体,人们就很难区分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因为舞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语言文字出现后,它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虽然因其生命意义使它不能离开人类自身,但却使其陷于司空见惯中而遭遇忽视。
  根据无数原始舞蹈的考察记录,人类早期的舞蹈活动无论如何不是纯然盲动,而是受着明显的“意识”支配。人类的舞蹈行为从来都不曾在“意识的真空”里行动,更不在真空中接受。这是它产生的缘由,也是它发展的根据。
  艺术都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只有舞蹈是全部呈现于人自身肢体上。人自身作为舞蹈的感性材料,单就人的生命意义来说,我们就觉得舞蹈是很独特的。我们必须站在身心一元论的立场上,才能确认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因此才能确认舞蹈的主体性。
  人的舞蹈是在自身的肢体上发生的,它就不能不受人的意识所左右。人可以受意识支配登上高雅殿堂的艺术。
  三、舞蹈的动态性特征——时空
  在《中国妈妈》这一舞蹈作品中,舞姿、动作、技巧中都灌注了人物内在生命的情绪和性格。中国妈妈的舞蹈动作来源于东北妇女的劳动、生活的动作,经过提炼、夸张、变化,具有浓郁的东北舞蹈特色。舞蹈中蹒跚而沉重的步伐,右手指直直地指着远方,左手紧紧地握着拳头,行进中的盘腿坐、踢腿、举腿、抱腿、下腰、捂胸、跺地等舞蹈动作设计,表现了对日本侵略者强盗行为的愤怒,为被日本人杀死的亲人和同胞而痛哭与哀鸣的情绪……整个作品都在动,体现了舞蹈的动态性特征。
  舞蹈艺术是鲜活的,它没有过去时,只有现在时,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舞蹈只有在现场时发生,人的真正主体地位才存在。舞蹈的人体更是动态性的人体,舞蹈艺术的本质是动,而非静止的雕塑。
  四、舞蹈的表现性特征——内容
  舞蹈《中国妈妈》共分为四个舞段:第一舞段愤怒与哀鸣的情绪,第二舞段矛盾心里的情绪,第三舞段劳动欢乐的情绪,第四舞段不愿离开养母的情绪表演都非常精湛。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环节紧紧相连,舞蹈主要表现的内容是人世间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母爱!当母亲告诉女儿真相,将日本和服还给女儿时,女儿捧着日本和服双腿跪地、哭着不愿离开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母亲的动作造型,在内容方面,舞蹈表达了伟大母爱的情感内涵。
  浪漫主义打破了舞台的沉闷,使古代一种原生性表现力得以再生。舞蹈艺术富于表现性,唯一的传达工具是人自身的身体。
  编者通过细腻的情节表现使作品具有了浓重的情感氛围,从而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
  五、舞蹈的模仿性特征——形式
  舞蹈《中國妈妈》中耕耘、播种、拔草、施肥的动作设计,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欢乐,演员们通过模仿东北妇女劳作的场景,诠释出鲜活的、善良的、伟大的中国妈妈的舞台形象。
  模仿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最本质的一种能力。戏剧性叙事中融合着抒情性因素,而在抒情的表现中也会渗透着叙事性因素。这说明舞蹈的叙事是不纯的叙事。
  综上所述,中国妈妈是一部编排精良、表演精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令人感动、赞赏的优秀舞蹈作品。它选用现实题材,表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宽容,歌颂了母性的伟大与无私,情感内涵丰富,表演精湛,令人感动!
  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母爱,终究是最伟大的!
  作者简介:朱颜(1994.1-),女,彝族,籍贯:安徽铜陵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舞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参考文献:
  [1]吕艺生.中国舞蹈批评的文化自觉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1.
  [2]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 [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吕艺生.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M].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5]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戏曲、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被称作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块宝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国文化及影视和网络等新媒体文化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使传统的戏曲艺术观众欣赏人数锐减,新一代青少年更是认为戏曲是老古董。为了给国粹以新的生机,在国家的号召和响应下,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精准化、针对性的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加上整个社会对技术方面人才的持续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掌握一项技能作为立足在这个社会的根本。文学教育在当今社会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年轻人对文学教育的学习都嗤之以鼻。伴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老去,文学教育精神是否能继续的传承下去都变得非常渺茫。而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如何将文学教育传承下去?如何面对文学教育合法性
期刊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文化,无疑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早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电影产业,必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滋养,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
期刊
【摘 要】IP是一个自国外进入我国的概念,中文意思是著作权与知识产权,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影生产领域引入IP理念,导致电影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IP电影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商业化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IP电影的热潮,希望对我国电影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工业;IP电影;剧本改编  最近几年,大量网络小说、综艺、游戏内容引入电影当中,《哈利·波特》
期刊
【摘 要】读过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地狱变》的读者,在对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后,绝大部分的解读都归结于以下两种主张:唯美主义作品,芥川龙之介时刻围绕“艺术至上”这一主题,并强调为了追求艺术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人世间的人伦与情感;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芥川龙之介通过画师良秀的悲惨来揭露现实中的黑暗与残酷。为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作者在《地狱变》中的艺术表达,本文就《地狱变》与艺术至上主义进行阐述,然后从其中的人物关
期刊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湘西边城茶峒为背景,以恬静优雅为风格,以散文为风格,以民间的小调为体裁,把湘西边城的美描绘的出神入化。文中讲述的是老船夫和她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亲情,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沈从文把现实社会中所缺少的唯美,健康,自然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所谓亲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的亲情,邻里之间的感情,用这份亲情来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
期刊
【摘 要】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史上的处女作,它改编自王朔的短篇小说《动物凶猛》。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处在文革时期,生活在军大院的干部子弟的有血有泪的青春岁月。而本文从电影的色彩、情节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领略电影中所体现的的隐晦的社会讽刺。  【关键词】电影;文革;讽刺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上映在电影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影片虽同样讲述文革时期的故事,却一反大部分“文革作品”的“迫害”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心理学家艾瑞克森之个人与社会发展理论和班度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两项理论结合运用于表演艺术课程的创造性舞蹈课程中,以开发学生肢体潜能,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艺术与人文課程备受重视,其中表演艺术课程,除了能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提升学生身体创造和协调能力,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结合理论与实务,以创造性舞蹈为主轴,辅以艾瑞克森个人与社会发
期刊
龚贤,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龔贤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龚贤的山水画艺术经历了“白龚”、“灰龚”、“黑龚”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笔墨特色。其用墨苍润欲滴,意境雄浑沉郁。白龚时期龚贤学习董其昌,用笔极简,用简单的干笔淡墨表现山石的结构用靠增加线条的数量来表现山石的厚重。黑龚时期是他作品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群众文化辅导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辅导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合唱做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合唱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就群众文化艺术中关于合唱的辅导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合唱;辅导  合唱作为一门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