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名词变异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语用主体为了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而故意偏离名词零度意义和用法的一种言语现象。名词变异的产生和接受都依赖于语境,包括言内语境、言外语境和混合语境。
关键词:名词变异 语义 语境 依赖性
一、引言
名词变异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它的产生要受到语境的制约,受众对它的理解也要依靠语境的提示,这主要是由于语境的强大功能。关于语境功能的讨论有很多,濮侃等认为语境有制约、解释、判断、生成等方面的功能;王建华认为语境有“限定、协调、省略、补充、制约、创造”6种功能;日本学者西慎光正认为语境有“绝对、制约、解释、设计、滤补、生成、转化”8种功能;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指出,语言环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匹配功能、定位功能、定向功能、填补功能、生成功能、预测功能。
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境分析对话语的理解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超常规的句法表达,更需要合适的语境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可以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句子都要受到语境的制约。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语法形式的使用,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这就要求一定的语义基础,有了语义基础的语法形式要完成它的交际目的,要实现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语境。
语境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义和功能的显现与接受起着很大的作用。语境能够揭示、显现名词特有的语义特征,这对理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程度副词+名词”框架的现实化是有一定的语境基础的。我们说,当一个名词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时候,其语义显现的是一种性质义,是一种描述性的语义特征,有时候,这个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可能会有很多个,对于这种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多样性,语境能起到很好的选择和鉴别作用。比如,有人说自己“样子很中国”,对于“中国”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只有把它放进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才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它。再如,有些专有名词的知名度不高,要想进入“程度副词+名词”句法组合中,就需要营造出让听话人能够理解的适当的句法环境。如说“你比张三更张三”,我们不知道张三是谁,就只能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可是如果我们说“张三是一个很势利的人,你比张三更张三”,有了这样的语境,我们不一定要知道张三是谁,只要知道了他具有“很势利”的性质义,对于这个句式的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二、言外语境的依赖性
言外语境主要指社会文化语境和自然地理语境。例如:
(1)那男人的模样,很山东,车子上扭着屁股一骑一蹬,更山东了。(阿成《回望古城》)
要对句中的变异用法“很山东”“更山东”达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必须先对该词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自然语境有充分的认识。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是处于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该省的男人一般都有高大、强壮、豪爽、仗义等特征,结合这些背景知识,我们才不至于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又如:
(2)巷子里的年青人,也穿戴得愈发哈尔滨。(阿成《精神》)
(3)难道能说:哇,这碗馄饨好无锡呀!(叶倾城《边走边吃》)
(4)大街很西方,小巷很中国,建筑很西方,人们很中国。(刘墉《漂泊的人生》)
同理,要理解以上例句,必须对句中的哈尔滨、无锡、西方、中国等地的人文、地理、自然条件有所了解,只有如此,才能较为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意义所在。这是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对言外语境的依赖性。
三、言内语境的依赖性
言内语境的依赖性就是在理解文本时,要联系变异名词出现的具体上下文,根据词句之间的组合搭配关系来把握名词变异后的真正意义和用法。例如:
(5)那日子实在苦不堪言,因此好几年都不敢再有孩子的念头,有时按捺不住,想“夫妻”一下,也是担惊受怕的。(洪醒夫《黑面庆仔》)
(6)那天上午,我穿得刮刮挺挺,猴着身子钻进到欢腾的人流的最前端,为的是看第一任省长和省政府那块牌,留下一幅珍贵的历史镜头。(符江《难忘的岁月》)
“夫妻”“猴”原本都是典型的名词,但我们如果按原名词的意义和用法来理解文本,就会出现文意不通的问题,甚至以为作者犯了语病。联系它们出现的具体语境,我们发现“夫妻、猴”处在谓语位置,动词化了,即我们说的名词变异为动词了,“夫妻”指的是“男女之间的亲热行为”,“猴”指的是“像猴子一样敏捷、灵巧地穿梭在人流中”。要达成这样的理解,我们不能不借助具体的言内语境。也就是说,在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我们对言内语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
(7)脚上趿着一双胶制的拖鞋,踢里踏啦,肉着腰,奔池子。(阿成《精神》)
(8)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同样,只有依赖于具体的言内语境,我们才能理解名词用作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肉”“哥们”后边跟了动态助词,动词化了。
四、混合语境的依赖性
混合语境的依赖性是指在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一方面要有言外语境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又要结合具体的言内语境,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实现与作者之间最大程度的共鸣。例如:
(9)昨天,姚明俨然六周前的双塔,把老师教他的东西都回馈了,帽翻了邓肯,当然也犯规了;火锅了罗宾逊一把,得27分。(华西都市报《状元尊师》)
对篮球知识不甚了解的人可能很难读懂例句的意思,“帽”“火锅”是篮球运动中很有特色的两个词,“帽”即“盖帽”,指的是“为阻止对方投篮,在空中跳起伸手阻挡的动作”;“火锅”也叫“盖火锅”,与“帽”的动作相似,都是阻挡对方投篮进球的动作,取从“空中从上往下盖住对方”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帽、火锅”之说。有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再联系言内语境,知道“帽、火锅”是名词用作动词,突出强调二者的动作义。把言外语境和言内语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这就是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对混合语境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濮侃,庞蔚群.语境学建构及其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2]王建华.交际的语境[A].钱乃荣.现代汉语[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西慎光正.语境与语言研究[J].中国语文,1991,(3).
[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李秋萍 云南德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8400)
关键词:名词变异 语义 语境 依赖性
一、引言
名词变异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它的产生要受到语境的制约,受众对它的理解也要依靠语境的提示,这主要是由于语境的强大功能。关于语境功能的讨论有很多,濮侃等认为语境有制约、解释、判断、生成等方面的功能;王建华认为语境有“限定、协调、省略、补充、制约、创造”6种功能;日本学者西慎光正认为语境有“绝对、制约、解释、设计、滤补、生成、转化”8种功能;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指出,语言环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匹配功能、定位功能、定向功能、填补功能、生成功能、预测功能。
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境分析对话语的理解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超常规的句法表达,更需要合适的语境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可以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句子都要受到语境的制约。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语法形式的使用,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这就要求一定的语义基础,有了语义基础的语法形式要完成它的交际目的,要实现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语境。
语境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义和功能的显现与接受起着很大的作用。语境能够揭示、显现名词特有的语义特征,这对理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程度副词+名词”框架的现实化是有一定的语境基础的。我们说,当一个名词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时候,其语义显现的是一种性质义,是一种描述性的语义特征,有时候,这个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可能会有很多个,对于这种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多样性,语境能起到很好的选择和鉴别作用。比如,有人说自己“样子很中国”,对于“中国”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只有把它放进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才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它。再如,有些专有名词的知名度不高,要想进入“程度副词+名词”句法组合中,就需要营造出让听话人能够理解的适当的句法环境。如说“你比张三更张三”,我们不知道张三是谁,就只能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可是如果我们说“张三是一个很势利的人,你比张三更张三”,有了这样的语境,我们不一定要知道张三是谁,只要知道了他具有“很势利”的性质义,对于这个句式的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二、言外语境的依赖性
言外语境主要指社会文化语境和自然地理语境。例如:
(1)那男人的模样,很山东,车子上扭着屁股一骑一蹬,更山东了。(阿成《回望古城》)
要对句中的变异用法“很山东”“更山东”达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必须先对该词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自然语境有充分的认识。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是处于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该省的男人一般都有高大、强壮、豪爽、仗义等特征,结合这些背景知识,我们才不至于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又如:
(2)巷子里的年青人,也穿戴得愈发哈尔滨。(阿成《精神》)
(3)难道能说:哇,这碗馄饨好无锡呀!(叶倾城《边走边吃》)
(4)大街很西方,小巷很中国,建筑很西方,人们很中国。(刘墉《漂泊的人生》)
同理,要理解以上例句,必须对句中的哈尔滨、无锡、西方、中国等地的人文、地理、自然条件有所了解,只有如此,才能较为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意义所在。这是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对言外语境的依赖性。
三、言内语境的依赖性
言内语境的依赖性就是在理解文本时,要联系变异名词出现的具体上下文,根据词句之间的组合搭配关系来把握名词变异后的真正意义和用法。例如:
(5)那日子实在苦不堪言,因此好几年都不敢再有孩子的念头,有时按捺不住,想“夫妻”一下,也是担惊受怕的。(洪醒夫《黑面庆仔》)
(6)那天上午,我穿得刮刮挺挺,猴着身子钻进到欢腾的人流的最前端,为的是看第一任省长和省政府那块牌,留下一幅珍贵的历史镜头。(符江《难忘的岁月》)
“夫妻”“猴”原本都是典型的名词,但我们如果按原名词的意义和用法来理解文本,就会出现文意不通的问题,甚至以为作者犯了语病。联系它们出现的具体语境,我们发现“夫妻、猴”处在谓语位置,动词化了,即我们说的名词变异为动词了,“夫妻”指的是“男女之间的亲热行为”,“猴”指的是“像猴子一样敏捷、灵巧地穿梭在人流中”。要达成这样的理解,我们不能不借助具体的言内语境。也就是说,在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我们对言内语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
(7)脚上趿着一双胶制的拖鞋,踢里踏啦,肉着腰,奔池子。(阿成《精神》)
(8)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同样,只有依赖于具体的言内语境,我们才能理解名词用作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肉”“哥们”后边跟了动态助词,动词化了。
四、混合语境的依赖性
混合语境的依赖性是指在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一方面要有言外语境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又要结合具体的言内语境,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实现与作者之间最大程度的共鸣。例如:
(9)昨天,姚明俨然六周前的双塔,把老师教他的东西都回馈了,帽翻了邓肯,当然也犯规了;火锅了罗宾逊一把,得27分。(华西都市报《状元尊师》)
对篮球知识不甚了解的人可能很难读懂例句的意思,“帽”“火锅”是篮球运动中很有特色的两个词,“帽”即“盖帽”,指的是“为阻止对方投篮,在空中跳起伸手阻挡的动作”;“火锅”也叫“盖火锅”,与“帽”的动作相似,都是阻挡对方投篮进球的动作,取从“空中从上往下盖住对方”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帽、火锅”之说。有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再联系言内语境,知道“帽、火锅”是名词用作动词,突出强调二者的动作义。把言外语境和言内语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这就是理解名词变异现象时对混合语境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濮侃,庞蔚群.语境学建构及其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2]王建华.交际的语境[A].钱乃荣.现代汉语[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西慎光正.语境与语言研究[J].中国语文,1991,(3).
[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李秋萍 云南德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