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生活,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就要将其贯彻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就目前来看,由于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化等原因,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有一定难度。因此,要从创新宣传方式、优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日常仪式三方面合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各大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习近平同志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要引领并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并为大学生所认同,就必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质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将其理念以及观点,通过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大学生更好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了时代新人。
(一)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价值观领域也呈现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这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十分复杂的影响。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蔓延开来,致使大学生群体出现攀比、逆反、焦躁等心理,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价值观选择错误等现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价值观有着批判整合作用,具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准则的功能,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起着凝聚作用,但随着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变化,我国主流价值观面临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挑战,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其自身价值取向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才能深刻的理解并认同。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标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开拓者、奋进者和奉献者。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更好的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价值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化,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价值观多元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也源源不断的涌向了中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不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主流价值观也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的判断。”习总书记曾言道:“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趋向。要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情,就需要在青年时期,就奠定良好的价值观养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与人交往时,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理论获得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但其实质是非日常化的高度的理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大学生必须树立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24个字,浓缩了我国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对我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要求。因此,如何将晦涩难懂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动其表达形式由抽象到具体,就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化
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的程度和水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价值规范作用,没有被大学生真正认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薄弱的地方。与此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面还略显弱化,教育方式创新性不够,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育者在对大学生教育方面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模式,较多讲述空洞的大道理的课程时,就显得不够重视,不感兴趣。总体上,需要加强高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各大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习近平同志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要引领并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并为大学生所认同,就必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质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将其理念以及观点,通过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大学生更好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了时代新人。
(一)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价值观领域也呈现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这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十分复杂的影响。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蔓延开来,致使大学生群体出现攀比、逆反、焦躁等心理,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价值观选择错误等现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价值观有着批判整合作用,具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准则的功能,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起着凝聚作用,但随着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变化,我国主流价值观面临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挑战,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其自身价值取向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才能深刻的理解并认同。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标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开拓者、奋进者和奉献者。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更好的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价值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化,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价值观多元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也源源不断的涌向了中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不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主流价值观也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的判断。”习总书记曾言道:“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趋向。要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情,就需要在青年时期,就奠定良好的价值观养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与人交往时,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理论获得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但其实质是非日常化的高度的理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大学生必须树立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24个字,浓缩了我国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对我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要求。因此,如何将晦涩难懂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动其表达形式由抽象到具体,就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化
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的程度和水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价值规范作用,没有被大学生真正认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薄弱的地方。与此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面还略显弱化,教育方式创新性不够,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育者在对大学生教育方面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模式,较多讲述空洞的大道理的课程时,就显得不够重视,不感兴趣。总体上,需要加强高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