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来源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教学是一门促进生命成长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节奏美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教师要注意塑造课堂教学的节奏美.rn其一,和谐美.首先,教师在教学时间把控上要缓急得当.比如,课始的导入环节,要言简意赅地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外引入课内;课堂的中间环节是学习新知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重难点处,要缓下来、慢下来,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思路的剖析、矫正、转轨等过程;课尾的归纳、拓展环节,要三言两语就引导学生把思维发散到课外.其次,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也要有缓有急.比如,在教学的开头、结尾或非重难点处,教师的语气可以平一些,语速可以快一些;在教学重难点处,语速则要缓急有致,语言要有启发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其他文献
学术共同体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术共同体建设能够推动高校教师学术活动从个体向群体融合.当前高校学术共同体建设面临学术研究个体化、资源分配碎片化、系统运行形式化等问题,这制约着高校教师组织化从个体向团队和圈层发展.为此应当以教师学术权力意识生产和再生产、学术系统动力和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学术自由和学术治理相结合等为基本内容,提高高校教师对学术共同体的参与度,优化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分配方式,完善学术共同体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促进高校教师组织化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重大部署不仅仅是我国顶尖高校需要努力推进的重要议题,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应该成为优势学科领域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33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文本分析,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从选拔方式、培养机制、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并未凸显,而通过传统优势学科的带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研究从优势学科参与的视角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与标准化应用能够为有效识别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升教育内容的精准程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维度注入新的技术动能,且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价值前提、技术限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隐私保护与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教育主体性迷失、教育关系数据化、专门人才匮乏等诸多潜在风险及现实难题.因此,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高扬教育价值理性,加强技术监管,锻造智慧型育人队伍,合理
文章从“任务、服务范围及指导原则”“运作宗旨”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教学研究并重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教师发展中心运作情况,并概括了其“扶掖和服务意识强,且工作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建立了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为目标的且切实可行的教师考核制度、评价机制”运作特点.通过对富乐敦分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发展中心的运作观念;二是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师评价工作;三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渠道和形式要丰富多样;四是要把教师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人工智能以智能算法精准聚焦大学生学情、以“代具”外包大量重复性教学工作并赋能“创新型”思政课教师、助力教学评价以推进“教”与“学”的共生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加上思政课教师对AI存在某种认知偏差,致使大学生学习浅层化加剧、思政课教师“教书”与“育人”角色混乱,人工智能管理的数据风险又影响了数据对协同育人的价值创造.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牢牢抓住自身的教学主导权,在提升智能素养水平的同时挖掘“人机协同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还需不需要\'蓝领\',孩子上完职校还能不能找到工作,国家还需不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研究”等问题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职业教育研究者该如何回应?职业学校该如何保持定力?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应对变化呢?
期刊
高品质高中建设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对教育发展规律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准确把握.一方面,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广大教育人的使命;另一方面,个体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品质高中建设必须坚持在守正创新中全面推进.
期刊
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目标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各地正在全面展开.眼下,课后延时服务多为整班建制,主要形式和内容仍然是教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填塘补缺”.这样的课后延时服务易于管理,成效显见,也受多数家长的欢迎.但是,这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容易被简单地等同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时间的延长,笔者认为课后延时不是课堂教学的延时.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对思政课来说尤其如此.党的历史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重要方法.党成立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光荣传统、实践创造、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不仅内含着思政课最生动的案例、最浅显易懂的规律,而且饱含着直抵人心的感动和催人奋进的力量.思政课教师应把挖掘应用党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必修课,切实将党的历史这本思政课最好的教科书学好、用好、讲好.
期刊
今天的中小学校普遍比较重视文化建设,新学校关注文化设计,老学校重视文化梳理或者是文化重建.但有个普遍性的问题是,很多学校有意无意地将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混为一谈了.须知,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校园文化并不等同于学校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