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1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历史悠久.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画,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画种.为了使中国现代漆画继续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基础教育必不可少.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分别从中学课堂开展漆画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两个角度出发,阐述漆画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其他文献
中国文人山水画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巨大转折时期,写意画开始逐步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元代绘画以高逸为尚,画坛涌现出大量技艺高超的文人画家,倪瓒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提出的“逸气说”是元代绘画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逸”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的胸次高旷、超凡脱俗的审美取向和精神境界,并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当前,一些城市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品牌形象.较之企业品牌而言,城市品牌具有较强的大众参与性与互动性,且在历史文化方面,城市品牌的时间跨度更大,更能彰显地域文化.该文阐述城市品牌的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其相关的设计表现,总结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定位,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设计表现手段.该文作者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使城市品牌形象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传递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更好地展现城市的魅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抉择.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坚持“四个聚焦”,以“共享共建共管共赢”为根本遵循,以信息技术为赋能手段,在跨校跨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打造、协同教学范式创设、教学质量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为攻克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提供原创性方案和实践路径,贡献了“推动中西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方案\'”.
该文研究中西方建筑的差异及其对19世纪后中国建筑转变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改变与革新、矛盾与问题,以此探讨当代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以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为例,分析参会建筑本迪克斯金庙与中国馆引起的社会反响并得出结论——中国建筑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吸收西方文化观念的同时,仍要保留中国的文化精神与传统技术,体现中国气质.
将地域特色融入景观设计是构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该文从彰显地域特色的目的出发,分析地域特色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价值和实现途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通过充分调研,总结高淳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突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方法.
灰空间作为园林景观中常见的过渡空间,是一种拥有特定内涵的复合空间形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梳理各空间序列,并完善空间结构.该文以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深度应用为核心,确定灰空间的主要形式与功能,探讨传统意义上灰空间的应用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通用设计理念作为无障碍设计理论的发展,强调设计能被所有人使用.该文将通用设计理念融入导视系统设计,运用通用设计的使用公平原则、简单直观原则和省力原则,将适老化导视系统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民之家导视系统为例,提出设计改良策略,旨在使导视系统设计更具有效性和通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导视信息的需求.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破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期刊
中国的传统美学内涵在中国传统艺术如文学、美术、书法、戏曲中均有体现.戏曲艺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中国独有的综合性艺术.中国动画学派是世界动画领域独树一帜的动画流派,作品大量借鉴了中国戏曲文化,在动作和场景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中国学派”动画影片传达出中国艺术精神,体现了戏曲的程式化特色,对戏曲艺术的借鉴使中国动画更加富有特色.该文讨论戏曲艺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的影响.
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注重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全面总结,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继续抓好落实.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体现了我们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新认识,这方面更要深入学习领会,以利于更好认识和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