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人才“流失”的几点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层检察机关任务繁重,但人才匮乏,捉襟见肘。人才的流失成为了基层检察机关的热门话题,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输送人才、培养人才,只有把严重的人才流失转变成人才合理流动,这样才能保证检察事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 基层检察院 人才流失 合理流动
  作者简介:王健,凤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从事检察理论与人才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77-02
  俗话说:“人才聚,事业兴”,当今社会“人才资源就是第一资源”,招贤纳士,广集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的共识。检察机关也是一样,要实现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本在人才。但近些年,基层检察机关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了基层检察机关的发展,如何留住、吸引人才,如何培养、输送人才,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失”,不仅成为基层检察长深思的问题,而且也成为地方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基层检察机关人才流失的现状
  基层检察机关承担着80%以上的自侦案件、90%以上的一审刑事案件,任务繁重。据统计,凤凰县检察院现有编制49人,在职在编45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有19人,占全院人数42.2%;35岁至50岁之间有23人,占全院人数51.1%;50岁以上有3人,占全院人数6.7%。其中反贪污贿赂局6人,反渎职侵权局3人,公诉科5人,侦查监督科3人,其他业务科室基本都是1人主持工作。公诉科、侦查监督两科承担着全县近300件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工作,年人均办案50件,办案数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都偏高。两局办案任务数9件,平均每人每年1件,办案任务已接近沿海发达地区。
  基层检察机关的干警由于受学历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不少干警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工作发展的要求。一是绝大部分检察干警未经过正规法学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法律专业理论不系统,对刑事法律和其它法律法规缺乏准确理解和认识,仅凭个人的经验办案。二是基层检察干警大多知识偏窄,对刑事法规相对熟悉,而对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知之较少,影响了法律监督的有效开展。我院文化程度本科以上学历有34人,占全院人数75.6%,大专学历8人,占全院人数17.8%,但全日制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大部分干警都是通过各种成人考试,取得了大学学历。全日制法律专业本科生的仅有9人,干警门只是忙于平时的工作办案,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对案件背后深层次问题的调研。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官队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检察官法》第十条规定任命检察官必须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受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基层检察机关具有办案资格的人少之又少。在基层检察机关业务能力强,且具有检察官资格的人才,大部分都通过公开考试、或者遴选方式调往他机关单位。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干警,又不愿意承但繁重的业务工作,而呆在综合部门工作。资历浅、职务低、不具备检察员职务的干警,往往是一线办案的主打力量。我院检察员22人,占全院人数48.9%,排除正副检察长、专职委员、综合部门以及长年病休的检察员外,从事业务工作的只有11人,只占全院人数24.4%。2006年至今,通过司法考试后调离我院的检察员有17人,这部分人都是从事检察工作三载以上,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部分人离开后,基层检察机关就面临这人才断层,造成基层检察机关人才的严重流失。预防科、民行科等业务科室因為业务骨干调走,工作无法开展,院党组只好动用工作刚满一年,且未取得检察员资格的新干警,通过强化训练,担负一个部门的重任,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二、辩证看待基层检察院人才流失
  人才的流失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来看:一是“自古良禽择木而栖”优秀人才需要适合施展才华的土壤,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是每个人的权利。在其岗位上,他们照样可以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而一定的人才“流失”是必然。如果单凭政治口号将人才强留下,人才也就变成“木材”。不仅会影响的人才成长发展,长远来说,更会影响到我们的检察事业。二是人才流失也是一种人才激励,能够激发干警的学习斗志,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办案效率,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氛围。三是人才“流失”也说明原单位重视人才、注重人才培养,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有适合人才发展的工作、学习环境,鼓励人才奋进,追求更高目标,从而促进单位的“新陈代谢”。长远利益来看,推动了检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院不断为上级检察机关、司法部门输送优秀人才,2011年2月被湘西州委评为“书香机关”。但无序的人才流失,对单位的影响也将是多方面的:一是物质损失。人才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天分和智慧外,与所在单位的精心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单位原先的培训花费付之东流;二是人才断档。由于流失人才的年龄正处于中间位置,由此便形成了单位干警年龄层次的“哑铃式”结构。中部凹陷,45岁以上老干警和30岁以下年轻干警成为检察工作主体。年轻干警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缺少业务骨干的“传、帮、带”,导致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进步较慢。我院民行工作历来跃居全州前例,但至2010年该院民行科负责人调出以后,出现民行工作青黄不接,跌落低谷局面。三是造成人心浮动。基层检察机关普遍存在工作量大、待遇较低的状况,当不断出现“孔雀东南飞”时,在有的干警心中便产生了“见贤思齐”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受挫,不安于本职工作。
  三、控制基层检察院人才流失的基本对策
  人才的流失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控制人才流失也是不是一蹴而就,理性控制人才流失,最根本是提升基层检察机关保障水平,加强经费投入。第一,适当增加办案经费,改善用人环境,从优待警,基层检察机关不仅要从工作关心干警,更要从生活中关心干警,从源头治理和破解人才问题;第二,针对基层检察机关人多职少的现实,切实加强同当地政府的联系,保障干警的政治待遇,加强检察官的纵、横向交流,探索摆脱依靠行政职级解决干警待遇的路径依赖,真正落实干警有别于一般公务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切实提高检察官津贴水平,真正把有经验、有水平的干警稳定在基层一线。第三,针对基层检察机关人才“围城效应”,要对引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给予特殊照顾,比如安家费、安置房等等,尽可能留住干警。在公开招考中明确并落实最低服务年限或交纳违约金,以增加流动成本,降低人才流动速度,保证人才的有序流动。省级组织部门要大力支持针对少数民族基层检察机关在招考中明确一定熟悉本地语言的考生,既能控制外地考生报考,又可方便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随着近两年法、检公开招考工作,引入“需熟悉本地语言”的报名限制,基层检察机关招录的主体已偏向本地户籍的检察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基层检察机关的人才遴选,省级检察机关每年应给予基层检察机关遴选名额,每年可从基层政法、财政、审计部门直接遴选,让热爱检察事业,想进入检察机关的人才能够进入检察系统工作,尽可能的保证人才的稳定性;第四,加强基础培训,多平台多角度为干警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做到培训的长期、高效开展,提高干警“主人翁”意识,增强干警的责任感,加深干警对单位的感情,理性的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第五,着力推进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和领会“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这四句话的深刻内涵,真正把这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我们应该倡导,但是怎么把人才的流失扭转为理性人才的流动,需要不断的创新机制,当我们拥有创造人才的机制后,机制再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变更而变化。这样我们也就有了活水之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检察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合伙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尚未建立,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时常由于分工不明确产生利益冲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了企业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地方政府牵头,通過有限合伙协议范本的制定,帮助合伙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并逐步健全配套法律法规,从而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有限合伙制 风险投资 企业治理 
摘 要 本文依据对周某、戴某、虞某寻衅滋事这一案件的案情调查、案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及最后审判和评析,从而为区别故意轻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并作出最终判决树立典型和总结经验。  关键词 故意伤害罪 寻衅滋事罪 罪刑法定原则  作者简介:黄儒,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073-02  [裁判要旨]  一是区
摘要 本文阐述的案例是被告人蔡某在与其丈夫周某争吵后跳水欲自杀,后在周某对其施救时不慎将周某拖入水中,并在周某双手抱住其身体求救的情况下,掰开周某的双手,任由周某沉入水中;此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被告人蔡某上岸后并未实施过任何救助、未向他人呼救,贻误了救助周某的最佳时间。通过对蔡某上述行为的分析,被告人蔡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周某生命的结果,但仍放任该结果的发生,论证了不作为的间接故
摘要:宪法学教学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但目前的宪法学教学存在课程地位不高、学生兴趣低迷、实践环节开展困难等问题,不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宪法学教学应实现知识、理念与技能的结合,并革新教学方法,实现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教学载体的多元化、从学生的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积极参与教学各环节、从注重理论讲解到宪法事例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宪法学教学 知识理念 技能  基
摘要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加严峻的“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刻,中央重拳推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千百年来素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我国农村养老传统无疑是颠覆性的改变。在对河南省洛阳市选定的偃师和栾川二个试点县推行情况进行调研后,笔者看到了这项深得人心的惠民政策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取得的实效。但同时,也发现政策本身存在
摘要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体裁的两种形式,同时肩负着向受众传递消息与表达意见的任务。但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又有所不同,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主,新闻评论则以观点为主,它们各有所长与侧重,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青报关于轮胎特保案的新闻报道与中青报的相关评论为例,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 新闻体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审判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矛盾纠纷的最后防线。在现今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发、复杂尖锐等特点,且大量以诉讼形式涌入法院。人民法院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法定机构,其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本文认为主要体现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规范公众行为,维持管理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公平正义。  关键词 审判 价值 和谐 秩序 正义  作者简介:刘惠斌,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
摘 要 当前中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地区的涉农职务犯罪也呈现出发案率上升,形式复杂化等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将通过对近三年以来湖南省邵阳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的惠民涉农领域中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对比,充分分析了在惠民涉农领域中职务犯罪案件的的特点、原因,并根据邵阳县的实际情况
摘 要 不起诉裁量权的建立是以起诉便宜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在刑事诉讼中,起诉法定主义模式和起诉便宜主义模式是两种典型的诉讼模式。 起诉法定主义是一种严格规则主义,要求起诉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凡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必须提起公诉,检察机关不得有任何裁量余地。起诉法定主义模式是有罪必罚的报应刑的刑罚思想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的具体体现,由于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和公平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曾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为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预防和应对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法》应时出台。然而学界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议较多,该法在实施一年多来,暴露了很多缺陷,如何对其进行清醒的认识,矫正其缺陷,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本文将从法理学的角度予以阐述。  关键词法的局限性 劳动合同法 缺陷 矫正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