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对策探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离不开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在共同体意识下的共同参与,然而当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加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问题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多元主体的思想水平不同、乡村的治理体系不够健全。针对上述问题,应寻求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点,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多元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共同体意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度。
  关键词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78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乡村治理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治理有效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随着乡村的变化和乡村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多元主体基于不同的立场、利益诉求和思想水平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还较为薄弱,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只有寻求对策化解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矛盾和冲突,才能加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走乡村善治之路,进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
  1.1 基层组织
  乡村治理离不开乡村的基层组织,乡村的基层组织包括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的基础,要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村党支部委员会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村党支部委员会领导下具体实施并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组织机构。因此,村民委员会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乡村基层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1]。
  1.2 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是乡村的天然主体,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更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主体。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学习的需要,乡村的人员流动频繁,其中流动趋势以人员外流为主,留守农村的人员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农村的青壮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农村居民的人员流动频繁,留守农村的人员劳动能力、知识水平、思想水平等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可见农村的人才匮乏,这不利于乡村的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员流动频繁造成了乡村人际关系逐渐疏离,人情关系逐渐淡漠,这也不利于农村居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1.3 社会组织
  随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也参与到了乡村治理之中,既包括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又包括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也逐渐成为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逐渐成为了乡村治理的主体。其中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以获取经济效益、发展乡村经济为主要目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则以服务农村居民、建设美丽乡村为主要目的。这些社会组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着乡村治理的效果。不同于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新型主体,更具有非官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的不足。
  2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
  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导致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多元主体形成共同体意识。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立场不同,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乡村的基层组织即“村两委”的诉求是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完成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农村居民的诉求是要增加自身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社会组织的诉求是要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组织知名度和认可度。这些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总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不同主体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不利于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2.2 多元主体的思想水平不同
  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基于不同的思想水平会对乡村治理形成不同的认知,不利于多元主体形成共同体意识。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思想水平不同,其中乡村的基层组织即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思想水平普遍较高,对乡村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较为深刻,参与乡村共同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然而普通的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成员思想水平较低,对乡村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较为浅薄,参与乡村共同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不同主体对乡村治理思想认识水平的不同導致不同主体之间对乡村治理的认知存在偏差,不易形成思想共识,不利于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2.3 乡村治理体系不够健全
  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就会导致不同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参与度不同,不利于多元主体形成共同体意识。目前,乡村采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这一治理体系之中,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地位不同。其中,村党支部委员会作为乡村基层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机构;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处于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从属地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会导致不同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不同,而这样不平等的地位不利于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也就不利于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3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
  3.1 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多方共赢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要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寻求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农村居民、社会组织都需要在达成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兼顾其他主体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寻求不同主体的共同利益,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缓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营造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氛围,从而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2]。   3.2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共同体意识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导致不同主体对乡村治理的认知不同,难以形成思想共识,因而要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就需要提高不同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共同体意识。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不同,其中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普遍较高,普通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成员思想认识水平较低,这就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宣传和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措施,提高不同主体对乡村治理的认知度以及认可度,从而提高不同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不同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成不同主体形成思想共识,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从而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3]。
  3.3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主体参与度
  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会导致不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参与乡村治理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不同,因此要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不同主体的参与度。当前的乡村治理体系呈现以“村两委”为核心,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从属“村两委”的特点,其中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地位弱化,话语权和参与度不高。只有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地位,才能增强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促进不同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平等协商和共同参与,实现不同主体的优势互补和有序参与,从而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4]。
  4 结语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治理有效就需要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在共同体意识下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然而当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培育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因此,要寻求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点,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提高多元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走乡村善治之路,从而逐步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陈燕.多元主体乡村治理中角色重塑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20(05):83-84.
  [2] 周建稳,杨胜祥.个体化下视角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基础的重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3):8-12.
  [3] 马志翔.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20(03):116-121.
  [4] 朱雅妮,高萌.鄉村治理现代化:治理模式、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第四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2):42-4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践研究表明,石斛具有抗衰老、提升免疫系统功能等重要作用,对于糖尿病、咽喉炎以及胃肠疾病等具有一定疗效。贵州省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发展石斛产业的最佳区域。石斛产业是贵州省筛选的12个特色产业之一,当地抓住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种植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适宜石斛生长的海拔、气候、降水、温度等自然优势,结合长期积累的产业优势,全力推进石斛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就。为
摘 要 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对于我国自然环境保护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在总结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对于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二者有序开展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林业资源;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56  澳大利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在产业振兴中的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促使农业产业迅猛发展。基于此,就目前我国产业振兴中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产业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3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
以四川省汶川地区主要栽培的5个猕猴桃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各品种猕猴桃进行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东红果实品质总体表现最好,适合作为特色猕猴桃推广;海沃特果实品质中等,但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基于自愿平等将土地经营权通过多种方式转让给其他主体的行为.基于CNKI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文献进行
为探索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油茶产业经济效益,探索山区贫困地区油茶产业发展途径,在安徽省潜山市开展油茶园林间养鸡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茶园林间养鸡的4种养殖密度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了川东北革命老区农村人才回流的必要性,为川东北革命老区农村人才回流提供了机遇,增加了优秀人才返回川东北革命老区的农村并作出贡献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将现代制造技术融入农业机械制造业中已迫在眉睫。现阶段,现代制造技术受到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基于此,采取多元化策略融合机制,提出了数控机床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集成系统3个方面的实践应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制造技术;农业机械制造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S220.6 文献标志码:B DOI
养蚕通常在气候适宜的地区进行,以保证蚕健康生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蚕养殖业也应用了大量科学技术,蚕茧产量增长颇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摘 要 在现代农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其诸多技术优势资源和信息要素积极融入到现代农业实践生产中迫在眉睫,亦是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农业机械自动化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考验。基于此,多措并举,采取多元化策略融合机制,实现农产品检测、包装机械、水肥管理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方面自动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