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人开始掌权了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8日,对伊拉克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伊拉克临时政府和美英占领当局举行了权力移交仪式,这标志着伊拉克人从此走到了伊拉克政治舞台的中央。根据有关协议,交权仪式在6月30日举行,但鉴于伊拉克目前具体情况,双方决定在很小范围内提前的两天秘密举行,尽管交权时间提前,但伊拉克临时政府还是决定将6月30日定为全国性公众假日。
  
  国际社会普遍欢迎
  
  舆论指出,权力移交意味着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已经结束,美国负责伊拉克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布雷默也于权力移交当天中午悄然回国,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内格罗蓬特当晚已经抵达巴格达,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与伊拉克恢复中断多年的外交关系,这标志着实现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普遍希望的“伊人治伊”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此,联军当局提前移交权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表示,英美联军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是伊拉克政治过渡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中国向伊拉克人民表示祝贺。法国政府认为向伊拉克移交权力是期待已久和非常重要的事件。德国总理施罗德向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发去贺电,表示德国政府将对伊拉克政府提供值得信任的合作。俄罗斯副外长费多托夫说,俄罗斯愿与伊拉克新政权发展关系。欧盟表示,欧盟正考虑在巴格达派驻特别代表并希望尽快与伊拉克新政府建立联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对美英联军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表示欢迎。他说,权力移交标志着伊拉克作为一个独立和主权国家重返国际大家庭。他强调,伊拉克人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临时政府维护安全、稳定局势并为重建家园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日本、意大利、波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叙利亚、约旦、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联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对伊拉克实现权力移交表示欢迎。
  


  美国的无奈
  
  战后的伊拉克人从台下走到台上并在台中央落座经过了复杂的变化过程。人们知道,美英联军去年4月9日攻下巴格达并对全国实行军事占领后,伊拉克局势不仅没有平静下来,反而出现了空前动荡局面,抢劫、杀人、强奸事件几乎天天发生,针对联军的武装反抗更是有增无减,而美国当年指责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基地”等恐怖组织,并以此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又一直找不到确凿证据,美国在国际上日益孤立,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的指责也此起彼伏,尤其是驻伊美军伤亡数字不断增加,这使美国面临“第二个越南”的严重局面,试图连任的布什意识到,美国人的枪炮可以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却难以在战火烧焦的土地上重塑起美国式的自由女神,于是,不得不改变对伊拉克的占领方式,另辟道路,让伊拉克人走到台上。
  
  联合国认可临时政府
  
  去年7月13日,由美国负责伊拉克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在巴格达宣布成立。虽说临管会只是起向联军当局提供咨询和建议的作用,没有决定权,最终决定权在美国人手里,但伊拉克人毕竟从台下走上了国家政治舞台,国际社会还是给予了肯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5日也发表谈话说,中方对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表示欢迎,中方希望伊拉克国内局势能够尽快稳定下来,伊拉克人民能够早日过上安稳的生活。
  为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权力,同年9月3日,临管会领导下的临时内阁宣誓就职,这是萨达姆倒台后的伊拉克第一个政府。临时政府成立后,临管会要求让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并要求增加权力。在去年第58届联大会议上,临管会领导成员沙拉比敦促美国改变对伊占领政策,尽快移交权力,早日结束美英的军事占领。11月15日,临管会与美英占领当局在巴格达签署协议,确定了完成权力移交工作的时间表。今年3月,临管会又正式签署了伊拉克战后首次颁布的伊临时宪法,使今明两年过渡期内权力重组和有关法律活动有了重要依据。
  


  根据联军当局和伊拉克临管会达成的移交权力时间表,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卜拉希米和布雷默以及伊拉克临管会成员经过激烈的磋商和讨价还价,伊拉克新政府终于在6月1日宣告成立,运行了近一年的临管会宣布解散。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有关伊拉克权力移交问题的第1546号决议,确认了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观察家指出,任何事情必须先有第一步,哪怕这一步迈得并不大,但毕竟是在往前走。
  
  临时政府活动范围不大
  
  伊拉克临时政府从布雷默手里接过了有关主权的法律文件,实现了伊拉克人民所期盼的愿望,但以阿拉维为首的临时政府是否真的有实权和能否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人们议论较多的议题。
  阿拉维就任总理后曾表示,他的政府将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一是为明年1月举行全国民主大选和恢复伊拉克的全部主权作充分准备;二是加快战后重建步伐,特别是基础和服务设施的恢复和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失业。舆论认为,阿拉维政府要达到上述目的,前提条件是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稳定局势,而他的政府目前尚不具备这一能力,据伊拉克官方提供的数据,当前伊拉克各种武装力量总共为19.3万人,其中警察6.7万人,民防部队1.9万人, 保安4万人,伊拉克新军1800人,边防警卫9000人;人数虽然不太少,但因组建仓促,而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这些人根本不具备履行自己职责的能力,因此,阿拉维在就职仪式上说,尽管伊拉克人民不希望在外国军队占领下生活,但是未来仍需要多国部队的帮助。据报道,目前在伊拉克的多国部队来自30多个国家,总兵力约15万人,主要是美国部队,约13.5万人,英国9900多人,意大利3000人,波兰2000多人,乌克兰约1700人,荷兰1100人,其余国家都是象征性兵力。另据西方媒体披露,美国和伊拉克临管会去年11月15日签署的移交权力协议中含有美军在维护伊拉克安全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的秘密条款。为此,一位美国参议员曾说过这样的话:当伊拉克人7月1日早上醒来时,看到的仍是大约13.5万美军和一个由美国使馆操纵的“政府”。这番话也许预示了阿拉维政府能够带给伊拉克民众的前景。
  鉴于伊拉克目前的现状,有媒体评论说,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一直没有一个能够被伊拉克人视为自己人的政府,从这个角度上说,伊拉克人民真正缺失的也许并不是主权,而是一个能够实现主权的政府,而现在的临时政府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为权力移交后,十几万驻伊美军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布什还声称要向伊拉克增兵,特别是联合国第1546号决议明确规定伊临时政府对驻伊美军的行动没有否决权,这意味着伊拉克还是处于美军的变相占领之下。   


  还有,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是由美国内定并在美国直接主导下产生的,亲美色彩明显,为此,连参与临时政府组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卜拉希米都说,临时政府的组成“并非令人满意”。这或许就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在伊拉克新政府6月1日成立后迟迟没有表态的原因。舆论指出,这些国家因反对伊拉克战争与美国关系紧张,鉴于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已是既成事实,它们出于全球战略考虑,特别是各自在伊拉克又都有切身利益,都想参与伊拉克的重建,从伊拉克丰富石油这个大蛋糕中获得尽量多的好处,一个稳定的伊拉克自然符合各国的利益,上述国家对伊拉克临时政府没有采取积极态度充分反映了它们的无奈和矛盾的心理。
  
  阿拉维担子很重
  
  阿拉维日前在谈到他的政府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时说,鉴于袭击和爆炸事件不断增多,安全问题名列榜首。为此,临时政府准备起用一批前政权军官加入安全部队。媒体也指出,伊拉克局势能否从目前的混乱状况中走出来并逐步走向稳定,是推进伊政治和经济重建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很快制止日益严重的暴力和恐怖袭击活动,安全局势就有可能失控。届时不要说重建工作无从谈起,临时政府自身的生存都是问题。
  与美国的关系是阿拉维面临的第二难题。分析人士指出,权力移交后,驻伊美军只是在身份上由占领军变成了联合国授权的多国部队,占领当局换成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从台前退到幕后,但美国人操纵伊拉克事务并没有实质性改变。阿拉维领导的临时政府既离不开美方,又要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独立性。如何在这二者中找准最佳平衡点是伊临时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是经济重建。经过长期制裁和战乱,伊拉克百废待兴,人民苦不堪言,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所有伊拉克人的共同愿望,能否给人民带来实惠是临时政府获得民众支持的关键。
  四是临时政府内部团结。阿拉维的政府本来就是伊拉克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族三大力量妥协的产物,是各派争斗平衡的结果,而长期以来三大派一直不和,随着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各派对权力的争夺将会逐渐显露并激烈起来,加之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又一直制造混乱,试图阻止伊拉克重建工作顺利进行,阿拉维政府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还有,根据联合国1546号决议,阿拉维政府的任期到明年1月伊拉克举行大选后结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处理众多难题绝非易事。
  观察家指出,正如卜拉希米所说,临时政府眼前的问题还很多,伊拉克人民重新掌握自己命运的道路不会平坦。权力移交只是伊拉克历史的新起点,临时政府能否闯过一道道难关,恐怕连阿拉维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少底,但任何事情必须先有第一步,哪怕这一步迈得并不大,只要往前走,总有一天会走到目的地。
其他文献
一个地方,不能没有养分。  街道两旁的那些梧桐树,夏天长满碧绿的叶子,似乎是可以提取色泽稠厚的果浆的。虽然没有喝过梧桐树叶子榨出的汁液,但在夏天,走在大树下,就觉得这些树是这座城市的营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似一群植物,当然需要养分。某年夏天,我到新安江边的小城,大热天,江上升起雾,四处移散,白沙過江,水汽沁凉。看着这条青碧的江,遥想当年徽州商人曾带着茶叶闯世界从这里经过,
期刊
2004年6月23日,第三轮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这是六方会谈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左三)与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外交部特使阿列克谢耶夫(右一),韩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通商部长官助理李秀赫(左二),朝鲜代表团团长、外务省副相金桂冠(右三),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凯利(左一),日本代表团团长、外务省亚大局局长薮中三十二(右二)在一起。  新华社发董延春/
期刊
巨婴症这个词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说别人。  一天一个朋友在群里发出天问,为什么有人不会做饭。他的意思是做得好坏是另一回事,毕竟是太容易的事。于是我惊觉这是自己的巨婴面。  有一个前辈的笑话是,晚七点他大骂老婆不开电视影响他看新闻联播,正巧他的朋友在他家说事便插言道,你自己开电视不行吗?没看见你太太在洗碗吗?前辈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啊。  最常见的还有因为各种原因要与父母同住的成年人,他们不是
期刊
“小鹰”号航空母舰(USS Kitty Hawk CV63)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的首舰(现役另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是“星座”号USS Constellation CV64),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1961年4月29日, “小鹰”号被部署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开始服役,期间参加过越南战争、美军在索马里的行动并于1991年参加海湾战争。2001年10月,参与美国对阿富汗第一次地面打击
期刊
美台一唱一和走向危险边缘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派航母到台湾东部海域巡弋,又是配合全球航母大演习,在日本举行针对台湾海峡事态的空中作战大演练,并发表“中国军力报告”、炮制“中国威胁论”。美国的举动导致台海及东亚地区形势的不稳定。    再次散播“中国威胁论”    5月28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中国军事评估”的年度报告,宣称解放军2003年对台部署短程导弹从前一年的450枚增加到500枚,而且
期刊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美国“9· 11”事件调查委员会于6月16日发布了初步调查报告。这份依据政府官员证词和大量文件撰写的报告指出,虽然“9·11”袭击规模史无前例,但与其最初方案相比,只能算是一个“缩水”版本。   秘闻一:“基地”组织曾计划劫持10架而不是4架飞机,袭击的目标除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外,还包括核电站、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总部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的高层建筑。
期刊
6月19日,台湾民众在台北街头参加反军购大游行。台湾当局强行推动6108亿元新台币的“军购预算案”,引起台湾民间强烈不满。来自台湾各界的上千民众当日上午走上台北街头,高举“政客军火靠不住,停止军购”等标语牌,举行“反军购:全民发声游行”,呼吁当局冻结巨额军购案。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台湾“大选”虽已结束,但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造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阿扁“一人独裁”、蓝绿高度对峙、政党面临
期刊
摄影机,被称为记者的第二支笔,摄影家的第三只眼睛,通过它,这个世界的美与丑、真与伪、宁静与喧嚣、温情与残酷更加真实有力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或美好的享受,让人们不必跨越千山万水而看到这个世界的多种面目。  2004年5月12日至20日,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3周年之际,邵华泽院长海外摄影作品展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展出。此次展出的近百件作品,是从邵华泽10余年间在海外拍摄的万余幅
期刊
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有颗璀璨的塞外明珠──包头。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有“鹿城”之称。包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北朝民歌曾这样赞颂包头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包头自然资源丰富,稀土的工业储量占世界的75%以上、全国的90%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给沈阳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为侨联,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契机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出新的贡献。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沈阳市侨联主席高宝林,并记录了沈阳市侨联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大转型    高宝林指出,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对新的形势和局面,我们要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侨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