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亲类节目的火爆看媒体之责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相亲类节目的火爆,受众对其关注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中引发了婚恋观、价值观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本文以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为个案,试从相亲类节目火爆的原因、对女性形象形成潜在的贬低、媒体应警惕的几个问题等反思当今媒体之责任。
  【关键词】相亲类节目 媒体 责任
  
  近段时间以来,婚恋交友节目异常火爆,占据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飚升,与之同类的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也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随着受众对节目关注度的提高,由节目而引发的众多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而拜金、炫富等价值观问题以及一些社会问题被放大,同时当代女性的形象被无端的扭曲,使得受众对当今社会风气形成了不全面的诠释。由于大众传媒具有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所传达的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在节目中活跃的几位女嘉宾迅速蹿红,一时成了舆论焦点和话题人物。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对照现实社会,不断对现实中当代女性的价值观、婚恋观产生非议。尽管该节目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是蓄意炒作”,但我们所要关注并防范的是媒介中失真的女性形象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反思新闻媒体应该坚守的职业责任。
  一、相亲类节目火爆的原因
  《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大多沿袭英国著名相亲节目《Take Me Out》的形式,对于我国受众来说,它的节目表现形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节目的表现形式上看,女性最先拥有选择权,男人被“挑选”,现场24位单身女嘉宾对男嘉宾进行评价,通过亮灯、灭灯表达态度并且进行选择。“相亲”成功与否,男性更多地处于被动地位。
  日益庞大的相亲群体是相亲类节目热播的重要原因。相亲亦称相门户、对看,是我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但它一度成为婚姻自由的桎梏,不被人们所看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下对于想走入婚姻的年轻人来说缺乏“门票”,忙碌的工作以及相对狭小的社交圈都是影响他们顺利步入婚姻的重要因素,相亲群体日益庞大。相亲以婚姻为主要目的,不论现实生活还是电视节目,虽然电视节目有作秀嫌疑,但依然不妨碍参与者和观众体验相亲的热情。因此在传统婚姻礼仪与社会问题相互碰撞之下,相亲类节目与相亲群体擦出了火花,观众对相亲类节目的关注度上升了。
  相亲类节目也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展示平台。现代人崇尚个性张扬。不同职业、性格、民族国籍的嘉宾大胆地走进节目,在节目中展示自己,出风头甚至是出丑。在这个平台上确实有多个节目嘉宾由于大胆出位的言论而被观众记住,同时引发了节目之外的话题的讨论。而对一部分受众来说还是将《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当作一档娱乐节目、一场秀来看。
  二、对女性形象形成潜在的贬低
  《非诚勿扰》节目中的24位女嘉宾来自各行各业,大多受教育状况良好,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在节目组的强力打造下,女嘉宾的造型时尚漂亮,符合一般受众的审美观,再加上当代女性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多元化特点,形成了节目的一大看点:女性的美貌 女性的独立,这也是现代女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受众根据《非诚勿扰》节目这样一个节目情境,很自然的产生错觉:节目女嘉宾是现代女性的缩影。
  表面上女嘉宾是站在优秀女性的角度选择男性,一部分女嘉宾以一种“挑剔”和“高姿态”来审视男嘉宾。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中女性大胆的表露个人权利、个人意愿、个人选择的时候,显露其个性化的独立人格。但是在节目中很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女性对男嘉宾外貌以及经济条件的嘲讽频频出现在节目中,表现出女性的俗气、戾气、霸气等特点。①在电视节目这个传播平台中,女性的这些负面特征被凸显出来。虽然形成了美与丑的冲突,产生了强烈的节目效果,吸引观众关注冲突的进一步发展,但这一过程无疑是对现代女性潜在的贬低,无形中形成了女性负面形象。从“宁愿在宝马里哭”的马诺,到“摸一次手20万”的朱真芳,相亲类节目出现了一批贴着“拜金”标签的“名人”。同时也有“炫富者”或“不平者”对女嘉宾戏谑的镜头。
  在《非诚勿扰》节目这个“拟态环境”下,公众总结出现实中的女性就是这样充满着功利性,“嫌贫爱富”,“霸气”、“无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没有体现。在此,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被误读。受众难免以带有偏见的眼光审视当今的新女性,她们在节目中的“高姿态”在现实中被更多的“矮化”了,而这种“矮化”是对当今新女性形象群体性的贬低。
  三、媒体应反思的几个问题
  这里以2011年之前的《非诚勿扰》节目为研究对象。从节目形式来看,节目尊重女性权利,把女性放在主体位置,但从整个节目的流程与传播效果来说存在潜在的贬低女性形象的现象。电视节目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忽略了新闻媒体的责任以及对传播效果的预策,一味追求收视率。节目播出之后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些话题,使受众对现今女性形象有一定的误读,把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误认为是大众的价值取向,例如拜金、低俗、炫富。因此,媒体有必要反思这些问题。
  第一,选择节目适合的嘉宾。嘉宾选择至关重要。从“宁愿在宝马里哭泣”的马诺,到“摸一次手20万”的朱真芳,相亲类节目推出了一批不同特点的“名人”。也正是节目嘉宾的一些言论,使这些原本以解决都市男女婚恋问题为出发点的节目变了味,有好的出发点,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和影响。相亲节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嘉宾素质,这类节目要提高水平,对嘉宾的选择至关重要。
  第二,增强节目组对节目效果的预见性以及控制能力。对于一档节目的传播效果来说,节目组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及控制能力。电视节目的整体构架和价值取向,受制于策划、录制、编辑、播出等多个环节,在整体环节设置上应加强引导功能,负面言论出现在节目中,策划编审环节必然承担着相应责任。
  第三,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媒体既要看重收视率,但也不能把收视率看作是唯一的,节目的收视率只是一个路径,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尤其对于婚恋节目,媒介有责任让参加节目的嘉宾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应该懂得区分私人空间与公共场合话语情境的区别,不同的话语情境形式应该区分对待。平常在私人空间说的一句玩笑话,放到电视上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而媒体的这种做法可以免除节目嘉宾在公共平台上出现不当言论,从而可以预防意想不到的社会负面舆论,避免嘉宾及节目的名誉受损。《非诚勿扰》节目中马诺等少数嘉宾的极端言论被不断放大、并最终成为相亲节目的“看点”。而随后一些电视台、演艺机构相继请马诺去做节目、签约包装,从而起到一个负面的社会示范效应,让年轻人觉得通过不同方式的“出位”或“出丑”行为可以出名获利。②
  第四,以节目创新为策略,博取观众之“眼球”。同类节目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是各个相亲节目中出现低俗现象的一大原因。一定程度上电视节目缺乏创新,为了博取“眼球”,便制造话题,从而在受众中形成一定关注度。话题的抛出使嘉宾成为节目的“主角”,受众难免对其给予了“电视连续剧”式的关注与期待。媒介视觉盛宴的今天造成了注意力的贫乏,人们的注意力成为各大媒介争抢的珍宝,即进入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时代后,只有吸引住了公众的注意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一些媒体选择了经济利益。对于媒体来说,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利益要让位给社会利益。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利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也不能反映社会的全貌。一个不能反映真实社会形象的节目只能被受众所淘汰。
  当代女性既承载着传统女性的美德也代表着积极的时代形象,她们在社会中的贡献和价值理念应该在媒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还原真实的媒介女性形象,需要媒体从业者切实提高媒介素养,坚守媒介职业道德,履行媒体职责。
  参考文献
  ①赵红,《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媒介女性形象分析》,《新闻知识》,2008(4)
  ②王林生,《媒介景观中的“众声喧哗”》,《粤海风》,2010(4)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9级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城市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区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针对目前社会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良莠不齐的现状, 迫切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信息服务机构, 社区就有义务为人们提供这个获取信息的场所。社区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提供服务的特性使社区图书
【摘要】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与导向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与解决,而媒体报道受其新闻观念影响至深。从“灾难新闻”到“危机报道”,中国媒体报道观念及媒体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  【关键词】灾难新闻 危机传播 新闻观念 角色转变    天灾人祸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新闻领域的重要内容,然而媒体报道观念及导向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与解决,甚至转危为安。以前政府和媒体一贯将其看作负面新闻,诸多限禁。2003年非典
【摘要】社会中的每个人由于对归属感的需求都会产生从众心理,当单个的人结成群体后,个人的个性被淹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无意识。大众媒体便利用了这种无意识,通过与时尚明星合作,运用广告进行时尚宣传。尤其是当下的网络时代,媒体甚至具备了凭空创造时尚领袖的能力。因此,传媒主导着时尚传播。  【关键词】时尚传播 大众媒体 时尚领袖 主导 合作    从字面意思来看,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二者的结合,这
【摘要】本文从大众话语时代,新闻时评的新特点、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时评进行了探讨,认为新闻时评唯有做到理性、深刻、情怀才能符合时代与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大众话语时代 新闻时评 理性 深刻 情怀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涌现,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众话语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消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而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现象尤为纷繁复杂,观点碰撞尤为多元激烈。
2006年3月11日清晨,一个名为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塞尔维亚老人,在走过64个春秋后,突然挥别人世。几个小时后,他渐渐冰冷的遗体,才被人发现于荷兰海牙前南战犯刑庭囚室同样冰冷的床上。官方目前给出的死亡原因:心脏问题和高血压。  在全世界的一片哗然中,这位6年前退出政治舞台的前南联盟总统,6年后背着60多项罪名控告,身着囚徒号服,彻底退出了人生舞台。  米洛舍维奇1983年步入政坛、1997年就
祸起假钞案  几天前,外省查获了一批仿真度极高的假币,经过调查,源头居然就来自我们市。  这下上头给的压力可大了,局长督促我们尽快破案。我们自然也不敢大意,马不停蹄地调查取证,可就在最后分析得到制造者的窝藏点时,我们的一位调查员突然惊呼起来。  “怎么了?”我连忙问道。  “我刚听其他科的同事说……这个地方发生了一起命案,几分钟前已经派人去处理了。”  我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赵队,你快组
美丽姑娘  放学后,莫西在学校附近的山丘上捡到了一个奇怪的盒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上面雕琢着精美的花纹。莫西喜欢得就连睡觉的时候都不舍得放下。夜间,他突然被一团光照醒了,怀里的小盒子缓缓地打开,散发出夺目的光,越来越亮,亮得他睁不开眼睛……  等光散去之后,从盒子里出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莫西惊讶极了:她,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头银色的长发一泻而下。衣服更加美丽绝伦,耀眼的红、醒目的绿、尊贵的金、霸
【摘要】通过观察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公共话语空间的营造现况,以《一虎一席谈》。为分析对象,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话语实现的五个层次以及如何营造出真正的公共话语空间,实现精英与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平等。  【关键字】公共空间 话语权 精英 草根    关于公共空间,“哈贝马斯认为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
【摘要】本文从国内访谈类节目的形态谈起,归纳、总结出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探寻了如何搭建主持人与受访嘉宾沟通的桥梁。笔者认为,要做好访谈类节目就需要在人文关怀精神的指引下,听闻于耳、思考于脑、感受于心,不断提升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为被访者提供情感展示的平台,进一步展现被访者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倾听 访谈节目 主持人 嘉宾 桥梁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访谈类节目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