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反转”中的比亚迪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2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别于具有垄断特性,业绩总体上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公司,比亚迪(002594.SZ)只能算冲浪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都面临现有市场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冲浪成功,就可能成为巨头之一,反之则可能被拍在沙滩上。
  若以逆向投资方式选择这类冲浪型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其投资时机往往不是在冲浪初期,而是在随后面临困境反转的时候。因为冲浪初期,由于竞争对手反应迟缓等原因,这类公司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往往并不可持续,但光环盖过了风险;随后遇到困境时,如果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仍在,则仍有复苏和盈利的前景。
  困境中的比亚迪
  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从2005年到2009年,连续5年汽车产销实现100%的增长,经营业绩连翻数倍。
  但自2010年以来,比亚迪三大主营业务相继受困,运营收入徘徊不前,净利润迅速下滑,2012年甚至达到亏损的边缘。相关负面信息也不断出现,比如经销商退网、公司降薪裁员、e6被撞起火等。很多分析师和投资者避之不及,里昂证券甚至给出了0.41港元的沽售评级。比亚迪H股股价从2009年最高点的88.4港元下跌,最低至2011年的11港元附近。
  三大主业的汽车业务方面,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汽车业务营收增速快速放缓,整体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而新能源汽车投入规模巨大,2012年收入20亿元左右,对总体运营收入的贡献有限。
  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收入在2011年下滑3.97%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下滑11.95%,毛利率两年也累计下滑近2.5个百分点。
  二次充电电池业务也发展受困,特别是太阳能大规模投入后就赶上了光伏的冬天,亏损严重。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业务毛利率2011年大幅下滑近10个百分点,2012年进一步下滑1个百分点。
  近两年,比亚迪每年仍能保持50亿元以上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表明其主营业务仍具有明显的现金制造能力。但由于比亚迪投入规模巨大,特别是在2009-2010年间,累计投入近300亿元,导致自由现金流大规模为负,带来进一步融资需求。2012年,比亚迪继续压缩投资规模,自由现金流呈现明显好转的趋势。
  低位中的时机
  在逆境中的公司,曾经的光环已经消失,当前业绩往往较差,反而存在以便宜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困境中的比亚迪存在这样的投资机会吗?
  目前来看,中国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制造业,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而且,中高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才刚刚开始。
  中国允许民营企业制造汽车的时间还不到20年,短短时间里,民营车企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甚至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政策的逐步放开,希望更为显著。
  比亚迪的研发优势明显。一是利用垂直整合降低成本,并集合自有IT电子及制造工艺,进行集成创新,逆向研发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双离合变速器。二是发挥电子制造的优势推进“普世技术”,在汽车上搭载低成本丰富的汽车电子配置,而这些电子配置以前只在豪华车上出现,甚至豪华车上也未曾拥有。三是发挥电池及IT优势开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以及电机电控等,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出租车及电动大巴等。相对于其他传统车企,在汽车电子化、汽车电动化演进趋势下,比亚迪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群。
  传统汽车方面,预计随着比亚迪在TID动力总成、高配置汽车电子化推广以及汽车质量的提升、口碑的改善等,产品的竞争力会明显提升。虽然汽车销量下滑,但销售额保持平稳或上升,支撑收入的重点车型已经从以前的F3、F0等低端车型转移到L3、S6、G6、速锐等车型。新能源汽车方面,在公交领域,比亚迪电动出租车e6、电动大巴K9逐步从深圳走出国门,预计2013年可能各销售5000辆、2000辆以上,多年的投入也即将到达收获期。在个人领域,比亚迪将重点推广DM2代的“秦”,也给消费者以较高的期待。
  光伏业务代价巨大,短期内对业绩仍有较大的影响,预计影响幅度将减小。
  因此,逆境中的比亚迪估值迅速下降,反而可能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核心优势仍在
  投资困境反转的公司,还需要考察公司面临的需求是否因为市场需求的减少或者消失。如果是,那么公司估值看似便宜,但往往不值得投资,逆向投资需要识别并规避此类公司。
  从比亚迪主业来看,首先是汽车业务,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还很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整个汽车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开始进入汽车电子化、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初期,特别是由于中国对石油依存度过高、空气污染受到空前重视等原因,随着燃油价格的进一步提升,未来电动车市场需求巨大,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
  至于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代工业务,在成本、规模等方面仍有明显优势,短期内大规模外迁的可能性不大,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比亚迪的核心优势是否还存在?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优势之一:电池制造技术优势和低成本。比亚迪靠电池起家,目前也只有其生产的磷酸铁锂汽车动力电池经过了大规模的市场检验,处于领先位置。
  优势之二:跨行业垂直整合及集成创新。比亚迪拥有电池、IT、汽车等产业群,通过垂直整合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拥有了集成创新的基础,更有优势低成本开发并制造出丰富的汽车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等。
  优势之三:“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精神。
  当然,比亚迪在渠道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甚至质量管理、产品规划设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改善的速度还不够快。这些劣势通过重视和努力是可以弥补的,而比亚迪的几个优势,其他一些传统车企却很难达到。
  投资比亚迪最大的风险之一:比亚迪持续大规模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在接连受到困难打击的情况下,比亚迪仍然取得较高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然存在,且随着投资规模的压缩,自由现金流有转正的趋势。另外,比亚迪仍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破产倒闭的风险基本为零。但如果三大业务下一步不能走出困境,仍有可能持续亏损,不过从2012年下半年以及2013年一季度来看,盈利开始出现好转。
  风险之二:由于种种原因,几年后比亚迪仍只是一个盈利平平的公司。长期投资比亚迪可能回报平庸甚至亏损。为应对这种风险,我们应以较低的价格买入。
  风险之三:比亚迪的低成本、技术研发优势会否被超越,汽车质量能否得到好的控制等都需要长期跟踪。另外,新技术的普及同时伴随着机遇和风险,需要投资者长期观察。
  一方面,逆向投资估值要尽量保守,以低价格来部分弥补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困境时,负面的因素较多、悲观的情绪较重,在机会来临时要敢于买入,而不是一味等待着低的离谱的价格。
  笔者认为,主要可参考以下一些指标或数据:一是净资产,净资产仍是最稳妥的参考指标,比如以1-2倍的净资产的价格来购买。二是总市值,200亿-300亿元就算对于有发展前景的汽车公司来讲,总市值规模也很小。三是盈利能力,业务恢复后,比亚迪仍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越以前的盈利水平。四是巴菲特价,巴菲特买入比亚迪H股的成本价为每股8港元。
  作者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本人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3月26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罗鶄女士领衔发表研报《康美药业:产业领袖,十年6-10倍》,描绘了康美药业(600518.SH)未来十年的美好前景。并强调,康美实现对上游道地药材资源的控制,以“药材好,药才好”的硬道理,辅之以对下游药材市场、医院等渠道的把控,构造了一条近乎完美的产业链,而且这样的优势“自身可复制,对手难模仿”。  然而,申万研报却刻意回避了许多与康美相关的重要事实,当这些事实逐一呈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商务谈判的国际地位逐渐突出.在这样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此显著的经济背景之下,如何将商务谈判良好的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成为现在
单个公司的支配地位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支配性企业在市场中一家独大,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支配性企业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The dominance of a single company
“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2007年,耗资300万元制作、由李冰冰、任泉、谭晶等多位明星加盟的《康美之恋》MV宣传片替康美药业(600518.SH)赚足眼球。然而,美轮美奂的MV之下,却是投资者无从知晓的康美广告费支付乱象。  2007年至2012年6月底,康美药业预付广告费高达3.4亿元。《证券市场周刊》查实,这些广告费预付给了一系列小公司,多与一个名为童年的资深广告人有关,有一家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认真观察近几年的情况,不难发现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当前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的来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保障,也是正确执行教务计划的重要基础,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枢纽.本文在此种形势下浅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也带动了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代企业要求机电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合
农村空心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及社会转型的发展背景下,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转移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并进而引起农村人才、农村产业、
一季度格力电器(000651.SZ)的业绩低于预期,导致4月10日股价大跌,市场也出现质疑。  2013年格力全面进入“董明珠明代”,年度目标是净利冲击百亿元。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此目标似乎存在变数。但笔者综合分析行业及格力的实际情况之后,仍然认为,2013年格力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净利增速将不低于20%。  分化将更加激烈  笔者观察以及与格力高层沟通的消息都显示,专卖店渠道改造将在2013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