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善中求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郭美美时代”的企业家慈善小分队
  在曾言林眼里,“幸福是达成既定目标的满足感,是心灵达到平和宁静的舒适感。”
  他认为,“利他”行为,在让更多人提升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容易促进自己心灵的平和宁静,
  而追求心灵平和宁静,是“七队”不少队员的心理动因。
  最近,“幸福”这个词引起了热议。有人说,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健康、社会地位、财富、政治权利、道德能力、人际关系等因素,但大多数人不会否认,财富在幸福指数中总排位当属第一。而作为精英人群,当他们拥有了财富之后,说好的“幸福”呢?这成为不少财富圈中人的迷思。在“郭美美事件”之后“慈善”成为敏感词的今天,有那么一群广东企业家,自掏腰包,呼朋唤友,日以继夜地为省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奔走,创下了一年救助五百多例患儿的纪录。参与到这被称为“救心行动”的项目中的企业家,似乎也因此找到了“幸福”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
  挽起裤腿做慈善
  简称为“RCS第七服务队”的这支慈善小分队。它有个冗长的全称:广东省红十字会企业家会员服务总队第七服务队。隶属广东省红十字会的“七队”,主要成员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家构成。
  “RCS组建的企业家服务队一共有8个队,我们是第七个”,“七队”的骨干之一、队长陈晓飞介绍。“七队”成立的时候(去年6月25日)举办了个公益筹款晚会,副队长曾言林回忆起那天晚上,“一夜之间募集了530多万人民币”—这些款项,全部来自“七队”成员和他们的企业家朋友。在被称为“慈善寒冬”的2011年,一支刚刚组建的公益队伍能有这样的号召力,实属惊人;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中,八支企业家服务队救助的5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有140个案例来自“七队”,这份成绩单来自“七队”43个会员的共同努力。
  曾言林所创立“誉发”,是省内生产汽车地毯的“前辈”,十几年间业务稳步上升,工作中总是与宝马、奔驰等豪车打交道的他,这些年财富渐长,团队稳定,公司已经做到不需要事必躬亲的地步了;而随着可支配时间的增加,他也开始追求更“养人”的生活方式,从各类休闲活动开始,转而成为佛教徒,又渐渐投身慈善,在狮子会等慈善组织中出过力、流过汗,这样的经历,在“七队”中是有代表性的。
  在加入这支队伍之前,“七队”中的不少成员都是各大会所和高尔夫球俱乐部的VIP,爱好美酒佳肴,业余的时间会来几趟环球旅行;但随着生活中物质的东西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少,他们纷纷开始重新思考人生,调整“三观”,直面内心的结果是对心灵滋养的进一步渴求。如今这群企业家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出现在纽约、巴黎或罗马,而是挽起裤腿,跋涉在省内边穷山区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当中,带着医生和专家,挨家挨户排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
  幸福在哪里?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亨利·卢斯创办的《财富》杂志还没有中文版,那时中国的报刊一直把它翻译为《幸福》杂志。在那个年代,幸福和财富被划上了约等号,当时美国人对“幸福”的一个经典的解读是:“幸福就是比你连襟每周多挣50美元。”财富作为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自然无可厚非,然而,不少财富圈中的人,却渐渐开始寻找自己可以从马斯洛金字塔更上面那几层获得的价值。
  在曾言林眼里,“幸福是达成既定目标的满足感,是心灵达到平和宁静的舒适感。”他认为,“利他”行为,在让更多人提升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容易促进自己心灵的平和宁静,而追求心灵平和宁静,是“七队”不少队员的心理动因,“当你物质比较匮乏的时候,基本生活保障难以满足的时候,物质能明显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当经济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物质对幸福的刺激程度就非常弱了。我们属于后者,而我们要帮助的群体属于前者,人对幸福感的追求,源自价值的自我实现。”
  曾言林自己对佛教有所研究,“佛法有分小乘大乘,小乘修自我,大乘度众生;在我看来,幸福也分小我幸福和大我幸福,现在我希望满足小我幸福的同时,更多地能做到大我幸福。在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满足小我幸福的同时,我个人的大我幸福也能得到满足。”曾言林所谓的“小我幸福”,对于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家庭整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贫困家庭来说,有时却是生存和温饱的基本需要。在这样的家庭中,一旦出现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平均每例1.5万元的手术费用,五六万元的治疗费用,无异于向这些特困家庭的患儿宣判了死刑。陈晓飞说,“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要在16岁以前施行手术,过了20岁,能生存的几率几乎为零;而如果能在1岁之前做修复手术,生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正因为如此,“救心行动”更多的是和死神抢时间,必须争分夺秒,“七队”成员的探访排查工作,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不少受到救助的家庭,都将“七队”视为恩人,而在队员看来,这是生命中修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来,副秘书长罗荔馨说,“做善事不是我们在帮助别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别人来帮助我们。”
  收获友谊
  在“七队”里,追求身心灵修几乎是成员的共性,副秘书长罗荔馨自己就是佛教徒,她的餐饮企业,招募的员工不少都是来自广东农村的年轻人,而茹素多年的她所开设的“素和敬”素菜馆,如今成为“七队”成员的经常性聚餐地点.陈晓飞说, 因为大家各自有自己的实业,大型的理事会,一个季度或者半年才会有一次,队内聚会一个月一次,而队友之间的聚会却是常有的。队友之间,以“师兄”、“师姐”相称,还组有一个微信群,经常是快到饭点的时候一吆喝,就三三两两地到“素和敬”聚餐,相比起大鱼大肉地穿梭在陌生人之中的应酬,和朋友们聊聊天,吃一点不给肠胃增加负担的斋菜,似乎更能让人从一天的紧张工作中放松下来,一盏清茶,几道养生菜,思绪得到了梳理,情绪也得到了调整。做慈善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收获满足感,还在生活方式上相互影响,收获了不少朋友。“做公益给我们彼此之间带来共同的感受,不像我们在商业社会上活动的时候,每个人都包裹得很紧,防范心很重。做公益以后,我们发现大家内心的善念,也因此,人和人之间关系变得更紧密。”   陈晓飞想起曾言林师兄带进圈子的一位企业家朋友,“做物流的,一年产值好几个亿”。在去年七队成立的“6.25晚会”上,这位朋友参加了现场的拍卖。“番禺宝墨园的老板,跟我们一个师兄认识,就捐出了郭沫若的一幅真迹,拍卖前我们做了一个估价,告诉这位企业家朋友,这幅真迹大概价值是30万,但在拍卖现场,他将这幅字画一路追高到45万的高价。”事后,当陈晓飞和七八个师兄师姐一起去给这位企业家送拍品的时候,他们再一次惊呆了,“这位企业家,我们原来以为他的办公室会很豪华,到现场一看,原来他的办公室就在仓库里,而那幅郭沫若的真迹,他随便找了个抽屉,淡然地把它丢进去了。我们当时说,还是把它锁起来吧,他摆手说没事,然后领我们去吃饭。这样一位企业家,在做公益的时候那么大度,对自己却那么苛刻,我们在他身上突然看到一股能量,它显然不仅仅来自财富。”曾言林分析说,慈善拍卖有别于平常的拍卖,因为一般拍卖中人们只会把东西拍卖到它的价值,而在他们的慈善拍卖中,拍品拍出高价屡见不鲜,“其实这位朋友并不十分在乎这件拍品的价格,因为他本身就想捐这个钱”。
  整合资源做公益
  曾言林有时会把“6.25晚会”作为“整合募捐”的一个成功案例,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带动朋友圈一起做善事,“企业家服务队在做慈善的时候,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使这种整合达到更好的效果。”陈晓飞介绍,如今的“七队”,成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85%是企业家,15%是专业人士,周围还有志愿者,队员们企业中的员工,曾经帮助我们的人和我们帮助过的人”,他们都是富于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各界人才和企业家精英,覆盖领域有地产、体育、餐饮、金融、法律等,这使得第七服务队年轻而富有活力、殷实而充满朝气,能量巨大。曾言林对此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如果是一个人在做慈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我们组织企业家做慈善,一做就帮助一批人,平台的力量,明显有放大的效应。”
  “救心行动”是“七队”的重点项目。2011年7月底,仅在成立一个月后,“七队”成员分别前往汕尾市、陆丰市陆河县参加“扶贫救心”筛查服务活动。这次活动共走访四十多户患儿家庭,筛查出三十多户符合条件。今年,“七队”将从化作为重点地区,陈晓飞介绍说,“联合从化妇联、政协、民政,通过各级政府推动,到贫困县排查;还带上广医二院的专家做医学筛查,符合条件的,再去做家庭探访。上周孩子们到了医院,我们组织做了一次医院的探访。和政府互动之后,工作比较方便,而我们亲自到现场探访,也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帮助。我们的常规项目只有两个,希望能做深做透。”“七队”目前的主项“救心行动”,得到了不少医疗机构的帮助;而“博爱书屋”这个在贫困学校建立电子图书馆的项目,则因为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得以与学校有效对接,“整合资源”的效果可见一斑。
  财务透明化
  依托红十字会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七队”的工作有了更多便利。陈晓飞说,除了国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掉患儿40%的医疗费用,“救心行动”还联合与总队合作的6家医院,每个患儿再减免3000元的手术费用,因此每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只需要“救心行动”再拨给1.5万的费用就可以了。一年来,由“七队”募得再向“救心行动”拨出的慈善款项已有二百多万。
  慈善捐款的流向,这些年也成为捐助人比较关注的话题。“七队”隶属于省红十字会,所有的捐款都直接进入省红十字会的帐户,但“七队”对捐款的使用却有监督权。“没有得到我们的签字,省红会也不能擅自动用专项捐款。”财务长张志雄说,“虽然我们的主管单位是省红十字会,但他们不收我们的管理费。2011年省红十字会本身也在搞改革,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本身就是省红会的项目,企业家服务队如今接过这个项目在做。”
  张志雄介绍说,在善款的募集过程中,所有的费用支出都由会员自己捐献,决不占用所筹集到善款的一分钱;而在慈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包括活动的前期考察、义工和志愿者的吃住、路费等,全部由参与者自掏腰包,绝不使用所筹集到善款的一分钱,“等于我们不但出钱而且出力,做慈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是自费的,不求名也不求利,所以事情就比较好谈。”
  不求名利,求什么?大概还是曾言林的话,为所有事情下了最好的注脚,“有一定物质以后,我们更多地希望收获的是过去自己所缺失的东西。”
  曾言林 广州誉发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红十字会企业家服务队七队副队长/陈晓飞 齐鲁证券广州天河路营业部总经理,广东省红十字会企业家服务队七队队长
  张志雄 广州西荔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广东省红十字会企业家服务队七队财务长/罗荔馨 素和敬饮食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红十字会企业家服务队七队副秘书长
其他文献
在潘江雪心中,合理的人生规划是这种格局:前半生『索取』,后半生『给予』。她自己的经验便是标准范本。过去,她是人人羡慕的金融机构高级白领;现在,她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公益人。在这条转型之路上,潘江雪牢牢掌握双频道『无缝』切换要诀。  今年9月,在真爱梦想基金会和意大利长青艺术协会联合发起的艺术品慈善拍卖晚宴上,身为受赠方代表的潘江雪身着一袭橙色礼服,妆容精致。虽然一再笑称晚宴的筹备像打了场恶仗,所有
期刊
“我已经八十多岁了”。1930年出生的卢基扬诺夫曾经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这个联盟以其简称苏联而为国人所熟知。这位大人物语调和缓,言谈中透露着老共产党人对于革命理念的坚定。表达立场时,他也很注意和本党立场保持一致。80岁寿辰时,他出了一本个人画册,封面上写着,我永远与我的祖国同在。画册展示了他和苏联不同时期领导人的交往,他和戈尔巴乔夫合影的那张,照片上戈尔巴乔夫双手一摊正在说
期刊
如果撇开制度而一味强调国民性,指责民众程度不够、能力不配、组织不便;  那么,在胡适看来,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民治的希望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近代史对于当下,当然更具镜鉴意义。这大约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媒体,漠视热腾腾的现实世界,一个劲儿地对百年前中国的那段历史进行析读,解剖、缝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盖棺难以论定。  就是在这样的喧嚣中,邵建这个名字频频引起关注,他对那段备受关
期刊
太极主张心理平衡,精力充沛,有能力追求自己内心的需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  在带着“潮汕文化”走南闯北的过程中,这句话愈发得到马克强的认同,邂逅太极拳,对马克强来说,有那么一点相见恨晚的味道:“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太极的原理我一直都在化用。”中秋节,马克强待在位于上海的家,悠然喝茶、看全国大堵车。窗外是摩登都市,阳光灿烂;窗内是一位“古人”,置杯复礼。  曾几何时,太极拳作为中式 “群众运动
期刊
无论是不离手的烟斗,还是全天候不间断播放的新旧唱片,抑或从喇叭到直筒从未放弃喜爱的牛仔裤,都十分西化,张波承认自己“特别西化,不相信中医,而像宗教信仰那样相信科学”。他说,“我一辈子反对板寸,觉得它很硬、很粗鲁。它让我想起军营。我不是那种性格。”长发对张波来说,也许意味着自由高于一切。  一款刻意的邋遢  和很多成长在70、80年代的青年一样,开封人张波是听着邓丽君的卡带,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比如
期刊
古代的“美发”服务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除了胎毛,几乎终生不剪发。不剪发,但在卫生条件有限的那时候,依然需要勤洗发,而且“五日一沐”,故此有了周公“握发吐哺”的精彩篇章。周公摄政时,既日理万机,又礼贤下士,洗头居然要“一沐三握发”,频频被来访的客人打断。  《孝经》的一句话最为人熟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了孝顺,古人一般不让人动他的头发。他们把头发当作头
期刊
从1977年、1978年开始,随着国内气氛逐渐松弛,几十年来单一的苏联学院派写实主义风格出现裂痕,1979年洛杉矶帕萨迪纳的“亚洲太平洋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中国现代艺术展,“伤痕”占多半,其他是模仿西方各种形式的作品,从印象派到波普都有一点,当时并没有受到西方收藏家的重视,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价值。跟着就是装饰性强、情色味道很重的“重彩画”出现,居然几年之内喧宾夺主,在美国商业绘画中出尽风头。  顾名
期刊
我们要讲的不是理发师,而是理发史。虽然是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事情,头发和胡子却以其显眼,成为古往今来男士们相互辨认的重要标记。  政客爱拿头发说事儿。汤伐桀之后,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汤便把自己的头发、指甲作祭品为万人请命,于是天降甘霖,方数千里。曹操讨伐张绣,正值麦熟季节,乃颁布军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岂料他自己的坐骑却踩坏一大片麦田,曹操情何以堪!大吵大闹着
期刊
李亚鹏不停地耸动牙关,活泛表情。他的故事已经不是我们聆听的重点,四十岁的他在体验什么、思考什么,似乎是惦记他的人更想知道的答案。他说,“我今天不是看上去累了,而是真得很累。”一早到现在,他已经赶了两个场,说了很多话。但当聊起他的嫣儿,累极的他手指下意识压上唇边,脸上终于浮起了自然的笑意,还调了调坐姿,比刚才看起来舒服多了。  1  今年春天,我和一帮朋友在丽江呆了五天,王学兵、李泉、叶永青……看着
期刊
我们是天生的旅人,不能有片刻停留。就算我们相拥在一起,也依然能觉察到我们正在离散的速度。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离散,爱上这旅途。  这一段摘自著名文艺青年张亚东的新书—《初见即别离》,人文气息浓厚的摄影,诗意的笔触,淡淡的忧伤,一如既往,还是那么文艺范儿。  第一次见亚东,感觉就是如假包换的文艺青年,偏长的头发,有些忧郁的神情,说话不多,很安静,跟人有距离感。可是一旦熟络起来,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假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