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68471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来断加大,对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更新,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思想观念要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要更新;教师的权威地位要更新。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 更新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90-01
  
   夸美纽斯说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的教师,是新课程成败的关键。为使新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必要 根据新的教学 标准和课程标准框架,对教师的角色做认真的 研究。
   一、做好准备
   1.教师思想观念要更新。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 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 “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要更新。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直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从课程改革来看,新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
  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文化课和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科史,了解学科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学科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3.教师的权威地位要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4.教师的角色作用要更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
   二、教师要提高能力
   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知识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能使用常见的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另外,教师还要
  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变化规律。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
  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师的培养,新型的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关系祖国兴旺、民族发展的大事
  
其他文献
教育是教与学的统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若能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感趣到乐趣,由乐趣到知趣,那么不仅有助于学术掌握体育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才。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之积极
【摘 要】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在语文教学中, 若能用心去发掘和调动教材中丰富的美的潜因,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 用美的情景去感染学生, 并用美的语言贯穿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在训练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同时, 用心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审美情感的培养上。在美的感受、美的情感体验、美的认识、美的创造中来完成学生的心理结
高考命题中,文言翻译是必考题,平常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position, the classical translation is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最近两三年人工智能成为传媒业的一个热词,尤其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推进“互联网+”重点布局的十一个领域
期刊
江苏通州纺织系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营造发展后劲,打造新的发展平台。今年以来全系统项目建设力度前所未有。上半年开工建设6大项目总投资达到5000多万元,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