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人种一片森林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下种子也种下梦想
  故事发生在印度东北部。那里有一条大河,每年雨季,这条河都会发大水,淹掉沿岸的不少民居和农场。大河当中有一个小岛,叫马久利岛。贾德夫·派恩就出生这个小岛上,很小的时候,他经常和玩伴一起到马久利岛上玩耍。他们一起躺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听着鸟鸣,畅谈梦想,觉得这就是天堂的样子。
  1979年,随父母移居的少年派恩回到了久違的马久利岛。为了重温小时候的场景,他一个人兴冲冲地划着小船到岛上去散步,但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副衰败景象:流水冲击,使得岛屿一片狼藉,许多蛇被洪水从洞中逼出后,死在没有树荫遮盖的暴晒中。派恩坐在岸边抚摸着早已干枯的蛇的尸体,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回家后,派恩从长辈那里得知,马久利岛在每年季风时节都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岛屿,河水上涨后,冲毁房屋和农田,流水和沉积物正从岛屿两岸慢慢吞噬着岛屿。在过去的70年里,它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而且有专家说,再过20年,这个小岛就会从大家眼里完全消失。
  派恩跑去找当地政府,政府官员说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规划和防洪策略,并在岛上用沙袋和混凝土修建了堤坝。派恩问:“好好的河滩,怎么就不种上点东西呢?”很显然,大家对于他的问题并不重视,“沙地上什么也种不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派恩认为,自然的方法会比政府的防洪计划更为有效。当地森林管理部门告诉他,沙洲上无法植树,可他仍然决定试一下。
  回家后,派恩缠着村里的长辈说:“这样下去不行,长此以往,马久利岛会彻底消失啊。”长辈们并不能理解派恩的想法,安慰性地给了他几十棵竹子苗:“在河滩上种点竹子,也许蛇就不会死了。”派恩暗自发誓,要种出一片新世界。
  从那时候开始,乡亲总能看到派恩在河边沙地上种树的身影,他拿着木棍在龟裂的土地上抠出个小洞,然后插入幼苗,再浇水。竹子、木棉、凤凰木,这些在印度十分常见的植物,在派恩的努力下,第一次在马久利岛上扎根。
  派恩早晚给树木浇水、修剪,从长得快的竹子到价值高的柚木,他种得越来越多。慢慢地,沙地竟出现了树林的模样。
  种出一片森林
  随着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派恩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灌溉树苗成为派恩最头痛的问题。每天他都早早地提着水桶依次去灌溉树苗,很多时候他一整天才灌溉了几百棵小树苗。
  一天傍晚,派恩没有像往常一样结束工作后就回家,而是一个人沿着马久利岛走。“水的问题不解决,再耐旱的树苗也撑不了多久!”他抚摸着这些蓄势待长的树苗喃喃自语道。不远处,有几只小鸟不时地在破裂的竹子槽边跳来跳去,派恩走进一看,原来是竹子槽里蓄了一些雨水,小鸟们正在喝水呢。
  派恩一拍脑门,望着眼前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心满意足地笑了。第二天,他提着刀进了竹林。他在每株树苗上都搭了一条竹轨道,上面放着泥巴做的罐子,罐底有洞,盛在罐子里的水滴在竹子做的轨道上,再慢慢流到树苗上。他把这称为“竹子浇水系统”。
  “竹子浇水系统”的运作,大大减轻了派恩的劳动,派恩每天要做的就是继续不停地种植新的树苗。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派恩发现,树苗长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而且枝干也变得非常细小。从小跟着父亲种植的派恩知道,这是因为泥土不够肥沃。他把红蚂蚁和蚯蚓引入树林,让它们钻进硬邦邦的泥土表面,让底下的泥土充满小孔,令土地变得肥沃。当森林面积进一步扩大后,其他各种各样的动物“闻风而来”。迁徙的鸟定期来到这里,帮他播撒种子。后来一个大象族群每年都会来此度假,舒适地度过三个月。
  日复一日,本来干旱死寂的沙地,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环境,生态的平衡造就了动物栖身的理想之地。
  一直种到生命的尽头
  随着大象的到来,人类与动物间的矛盾也渐渐出现。大象跟着酒香闯入了村民聚居的村落,不仅偷酒喝,偷粮食吃,还踩坏了不少庄稼。同时,村民还发现了老虎的踪迹,圈养的家禽也被猛兽叼了去。村民们气得跳脚,要找派恩算账,嚷嚷着把树都砍了,一了百了。
  派恩一听也急了:“砍掉这些树对你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你们要想砍树,就先砍倒我!”他守卫森林的架势震慑住了村民。派恩对天发誓,一定会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才劝退了愤怒的乡亲。他了解到大象爱吃香蕉,就在森林里种了很多香蕉。这招果然管用,贪吃的大象被吃不尽的香蕉吸引住了,不再走出树林骚扰村民。猴子也跑来分一杯羹,候鸟在林间叽叽喳喳,河马和鳄鱼共居于水中,小鹿时不时地来到河边映照自己美丽的身影,看到越来越多的天然美味,老虎也不再离开树林猎食。
  这件事解决后,派恩的生活有了意料之外的变化。政府部门追踪野象群,追着追着就发现这一片沙洲之上有着这样茂密的森林,无不感到惊叹和钦佩!而派恩的事迹也因此广为传播,这片森林以派恩的宠物穆莱命名,叫作穆莱森林。阿萨姆邦的首席部长更是称赞派恩是“一个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可以带来的改变”。
  2012年,印度前总统卡拉姆在尼赫鲁大学对派恩颁发荣誉奖章,称他为森林之子。2013年,来自加拿大的纪录片导演深受派恩的事迹感动,把派恩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Forest Man》(森林之子)。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盛名,派恩并没有想象中高兴,相反,他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应该放弃那种野蛮的发展方式,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人们永远只关注我的事迹,而对我的建议视若无睹,他们只是看热闹的旁观者。”
  派恩今年已经53岁了,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他仍然住在森林里,依旧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床,渡河前往马久利岛。照顾好自家在岛上饲养的一百多头牛后,上午10点他会走进岛上的这片森林。
  最近派恩又定下新的目标,要把旁边150公顷的不毛之地种成森林。他认为这个世界依然有希望。他梦想让更多像马久利岛一样的沙地再次被森林覆盖。他说,他会一直种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喻继高,我国当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是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表彰的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他1932年生于江苏铜山县,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他的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六
期刊
2017年9月25日,全世界9亿多微信用户迎来一个新的启动画面:风起云涌的地球全图画面气势磅礴,小小的人类身影深情凝视,仿佛在说:“这就是我们的家园!”  这是微信诞生6年以来首次改变启动界面,新照片是来自国产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最新卫星云图。作为风云四号卫星的总设计师,董瑶海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从1986年加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董瑶海就一直从事风云卫星的研制工作,至今已31年。  这
期刊
在日本,有这样一家水饺店,店面不大,却一直客流如梭,有时候店门口还会排起长长的队伍。难道是这家店的食物特别美味,亦或是这家店的价格特别便宜?偶尔路过店门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并好奇地向排队的顾客打听。  原来,这一切源于一张贴在门口的告示:本店为付不起餐费的人,提供吃到饱的免费餐饭,但需要顾客在用餐后,刷半小时的盘子。仅限18岁以上的学生。  如今67岁的井上店长,家世普通,做出这样的善举,是因
期刊
一个周末,在英国留学的荷兰青年保罗正一个人呆在学校的寝室里看书。这时一个好友打来电话,邀请他去看当地最近流行的“屋顶露天比基尼电影”,而且还夸张地说道:“电影院里都是身穿比基尼的绝色美女,难道你不想看吗?”保罗感到很新奇,便兴冲冲地前往了。  这家特别的露天电影院设在一幢房子的屋顶,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最让人感到奇特的是,电影院里有身穿比基尼的美女服务员,她们惹火的身材,精致的外貌,俨然成了电影
期刊
“小确幸”最早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时至今日,这个词依然是时尚而新鲜的。有意思的是,最近又出来一个与之完全相对的词,它就是“小确丧”,指身体被掏空之后的疲倦之感,这种感觉并不持续,而是稍纵即逝。同时这微小的颓丧可预测但又无法避免。  如果说小确幸是甜蜜的代名词,那么小确丧则是苦涩的。它时不时地跑出来打击打击你,正是有了这些小小的负能量,才能让你认清事实,保持头脑清醒,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
期刊
余长生原本是江苏省兴化市的一名房地产开发商。近些年,余长生想借助养螃蟹转行,于是就在当地承包了800多亩蟹塘。可对于如何养螃蟹,余长生是个门外汉,第一年就赔了100多万元。第二年,他花高价请人来养殖,可谁知,螃蟹虽然养好了,却赶上连续两年的市场饱和,螃蟹的价格一路狂跌。不到三年,余长生就亏了400多万元。  2014年10月的一天,他发完工资后,身上连一百元钱都掏不出来了。就在余长生异常失落之时,
期刊
在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诸多电视节目里,他出口成章,古典文学、诗词、幽默段子信手拈来;他与著名文化学者郦波教授一起,被评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他被誉为“诗词达人” “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他,就是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馆员赵炜。  奔跑的背诗少年  赵炜的父亲是一位乡镇邮递员。每天晚上,父亲从邮局把第二天要送的报刊杂志带回家,报刊在家里存放的这个晚上,赵炜都会如饥似渴地把大部分报
期刊
雪山深处的“伊甸园”  萨普神山地处西藏那曲市东部比如县境内,周围群山环绕,其最高峰为6556米。  喜马拉雅主峰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一个连西藏人都极少到达的地方。色浦岗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萨普,是念青唐古拉东段的最高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它终年被白雪覆盖,神秘惊艳。  早上从拉萨出发,途经直梯寺、德仲温泉、麦迪卡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到达比如县城,再翻过达前山,下山转到娜秀那若沟湿地保护区,
期刊
201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此殊荣。如果你以为他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刻板老学究那就错了,塞勒教授可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顽童。  颁奖当天,72岁的他风度翩翩地走上领奖台,当被记者问到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约730万人民币)的奖金时,他想了想,然后笑称:“根据我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当然是以最不理性的方式花了。”  学术叛徒  同很多诺
期刊
朱英国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让世界远离饥馑”“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  “候鸟生活”追逐田野的春天  1959年,朱英国如愿考入武汉大学。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朱英国连填了三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他說:“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进入大学不久,朱英国就赶上了那场席卷全国的惨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