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整合思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期高中语文所授教材是苏教版的必修三和必修四,这两本教材中议论文的比重比较大,尤其是古代议论文。学生在解读古代文学文本上有一定困难,加之是议论文,因而在后期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明显不如先期。我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在两个班级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一个班级,我采用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的框架来构建课堂,用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主线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大体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1.本文是围绕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的,两人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民不加多
  2.梁惠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明确:(1)从自身出发: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2)与别国比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分析问题】
  1.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
  明确:比喻论证
  五十步笑百步——均为走,无异
  (类比)
  邻国之政与魏国之政——均为酷政,不可
  【解决问题】
  梁惠王进入了孟子的“陷阱”之后,孟子开始正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1.浏览文本第三节,找出孟子的治国举措。
  (1)王道之始——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民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入山林
  (2)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桑
  鸡豚狗无失时               民富足知礼
  百亩之田不夺时
  谨庠序之教
  2.结合文本最后一句话,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施行仁政。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延续议论文教学的一贯思路思考问题,结构清楚,框架明晰,但是学生明显没有一开始接触议论文时的兴趣,积极不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第二次上这一节课时做了如下调整:
  【导问】
  文中孟子向梁惠王描述了一个理想国,请从文本中找出信息,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明确:第三节(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同一)
  追问:孟子在阐明这一政治主张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留意“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是在劝谏君王,提出自己的主张,为什么不用委婉的语气而敢于如此直接?请大家互相讨论。
  【明确成果】
  1.孟子所说的内容正是梁惠王迫切想知道的,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孟子说话这么直接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明确:从梁惠王的角度来说:他对于“民不加多”这一问题是深为困惑的,在第一节中有所体现,他不仅从自身角度还从与别国对比的角度来考量自己的为政情况,都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在此情形下依然出现民不加多的情况,让他觉得束手无策。因而,不会计较孟子的语气。
  从孟子角度来说:孟子清楚梁惠王这一“软肋”,有的放矢,反而更能引起梁惠王的注意。
  那么,孟子不怕万一触怒君王,落得项上人头不保的结局?
  【具体分析】
  2.孟子在阐明主张之前,还有一个铺垫。
  明确:孟子给梁惠王打了个比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回答,两者都是逃跑,没有本质区别,不可以。这是一个设喻,言下之意就是大王您的政治和邻国的政治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政治,所以民不加多也是正常。有这么一个心理缓冲,梁惠王不至于立刻就生出怒意来,所以孟子在提出建议前是作出精心安排的。
  【小结】
  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作为一篇议论文,这是一种劝谏型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来论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
  明确: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暴政实质(比喻)
  解决问题——实行仁政(正反对比)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结构作了适当调整,以孟子的劝谏信心何在为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进而深入研习文本,把论证的框架作为深入思考问题之后的小结来处理。由于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基本论证方法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所以这样处理就成功地规避了学生重复学习议论文兴味索然的局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思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积极性,使其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投入,主动表达观点,同时也从语言实践的角度达到了先期设定的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语文学习实践性应当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包括语言的感知能力,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了达到目的有时我们可以适当放弃常规,跳出常规思维,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了两种方式教学的尝试,这一点可以作为新语文教学的一点参考,启示我们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应多关注教材本身,还要能够整体把握学段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因教思考。
  [作者通联:江苏睢宁县李集中学]
其他文献
三年前,我有幸成了赵文汉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团成员之一。三年来,在赵文汉老师和全体同仁的帮助下,我的语文视野越来越开阔,语文思路越来越清晰。2014年5月21日的下午,我又一次被赶上架,站在全市语文教师精英的前面,接受他们的“检阅”。因为今天,工作室要接受市教育局的全面考核,课堂教学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尽管接受任务的时间比较紧,但我还是在认真思考着,大的方面,包括选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语文课堂的“诗化”指的是“语文教育的诗意化”,它最高的关注指向学生生命世界的灵性召唤、诗意栖居、内在体验和全面生成。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如同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语文教师要具有诗人的素养和情感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
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构建学习任务群的一个重要基石。语文学科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贯穿始终,它既是组织课程学习的综合方法,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高中学生要“读整本书”,高中三年阅读量要达到200万字。“整本书阅读”居学习任务群之首,占1学分,贯穿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整个教学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爱因斯坦说,“关于世界的知识不能单纯从观察的结果,或独立于经验的理性视角获得,而只有通过可以经验性验证的‘建构性假设’而获得。”这种认识论立场被认为是一种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综合。因而,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在经验总结、理性关照、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语文课程学科化、语文学科学习化、语文学习学力化、语文学力发展化”的“四个转化”建构出“课程课堂目的──多元学
点评:  这一课讲得有特点,没有像一般课堂上那样在文本的文句上辨析,而是从思想境界上拓展。这样的讲法,本来是很冒险的,最大的险处就是散漫,然而文勇将之集中在孔夫子的一个铭言中。这样,在思想境界上放得开,在课堂思维上又收得拢,这就叫做开合自如。这首先得力于文勇的学识;其次,也得力于他成功地激起学生的想象。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敢于把这么丰富的思想,放在本来毫不相干的故事中,他的工夫全在不着痕迹地串连,这
决定知识宽广度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因为有这种能力,才能摒弃固有的思维,不人云亦云,在某一知识领域画上有着自己标识的思维足迹。但是,学生常常不愿意进行思维的冒险,只钻营于语文当中某一权威的答案,思考成为一种形式,学生终将被钉在“标准答案”的十字架上,这将使学生缺失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用学生驭“思”兴趣之钥匙,启学生自主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上好阅读课,文本解读是第一步。但就当前阅读课现状而言,这第一步的迈出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从笔者对一线教学的接触来看,至少这些情况是普遍存在的:(1)阅读过程倒置——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解读文本价值和解读教学价值。本文就第二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思考。   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语文课的教学只停留在弄清楚这篇课文的内容上,有的教师只是将教师用书上的内容搬到学生的笔记上而已。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阅读的终极目的或最高目标,是对言语智慧的理解和掌握。   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是以解读文本价值为基础的,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深入解读只
徐林祥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是在教师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语文學科领域较早出版的一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材,在理念、内容、体例、形式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特色。  一、新思维: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  问题意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开展学术研究,必须敏锐地发现问题。《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
王家伦先生《预设课堂与课堂预设,课堂生成与生成课堂——从三国时蜀汉帝国的兴亡说起》①一文,以三国故事为喻,认为“蜀汉帝国兴衰”和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甚是密切,厘清了“预设课堂与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与生成课堂”两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指导课堂形态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感佩先生熟读《三国》并以大喻小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但先生观点“语文教师为了‘生成课堂’而‘课堂预设’,甚不实际”,并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