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期高中语文所授教材是苏教版的必修三和必修四,这两本教材中议论文的比重比较大,尤其是古代议论文。学生在解读古代文学文本上有一定困难,加之是议论文,因而在后期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明显不如先期。我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在两个班级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一个班级,我采用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的框架来构建课堂,用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主线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大体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1.本文是围绕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的,两人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民不加多
2.梁惠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明确:(1)从自身出发: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2)与别国比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分析问题】
1.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
明确:比喻论证
五十步笑百步——均为走,无异
(类比)
邻国之政与魏国之政——均为酷政,不可
【解决问题】
梁惠王进入了孟子的“陷阱”之后,孟子开始正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1.浏览文本第三节,找出孟子的治国举措。
(1)王道之始——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民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入山林
(2)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桑
鸡豚狗无失时 民富足知礼
百亩之田不夺时
谨庠序之教
2.结合文本最后一句话,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施行仁政。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延续议论文教学的一贯思路思考问题,结构清楚,框架明晰,但是学生明显没有一开始接触议论文时的兴趣,积极不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第二次上这一节课时做了如下调整:
【导问】
文中孟子向梁惠王描述了一个理想国,请从文本中找出信息,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明确:第三节(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同一)
追问:孟子在阐明这一政治主张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留意“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是在劝谏君王,提出自己的主张,为什么不用委婉的语气而敢于如此直接?请大家互相讨论。
【明确成果】
1.孟子所说的内容正是梁惠王迫切想知道的,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孟子说话这么直接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明确:从梁惠王的角度来说:他对于“民不加多”这一问题是深为困惑的,在第一节中有所体现,他不仅从自身角度还从与别国对比的角度来考量自己的为政情况,都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在此情形下依然出现民不加多的情况,让他觉得束手无策。因而,不会计较孟子的语气。
从孟子角度来说:孟子清楚梁惠王这一“软肋”,有的放矢,反而更能引起梁惠王的注意。
那么,孟子不怕万一触怒君王,落得项上人头不保的结局?
【具体分析】
2.孟子在阐明主张之前,还有一个铺垫。
明确:孟子给梁惠王打了个比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回答,两者都是逃跑,没有本质区别,不可以。这是一个设喻,言下之意就是大王您的政治和邻国的政治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政治,所以民不加多也是正常。有这么一个心理缓冲,梁惠王不至于立刻就生出怒意来,所以孟子在提出建议前是作出精心安排的。
【小结】
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作为一篇议论文,这是一种劝谏型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来论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
明确: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暴政实质(比喻)
解决问题——实行仁政(正反对比)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结构作了适当调整,以孟子的劝谏信心何在为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进而深入研习文本,把论证的框架作为深入思考问题之后的小结来处理。由于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基本论证方法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所以这样处理就成功地规避了学生重复学习议论文兴味索然的局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思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积极性,使其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投入,主动表达观点,同时也从语言实践的角度达到了先期设定的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语文学习实践性应当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包括语言的感知能力,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了达到目的有时我们可以适当放弃常规,跳出常规思维,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了两种方式教学的尝试,这一点可以作为新语文教学的一点参考,启示我们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应多关注教材本身,还要能够整体把握学段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因教思考。
[作者通联:江苏睢宁县李集中学]
第一个班级,我采用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的框架来构建课堂,用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主线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大体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1.本文是围绕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的,两人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民不加多
2.梁惠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明确:(1)从自身出发: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2)与别国比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分析问题】
1.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
明确:比喻论证
五十步笑百步——均为走,无异
(类比)
邻国之政与魏国之政——均为酷政,不可
【解决问题】
梁惠王进入了孟子的“陷阱”之后,孟子开始正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1.浏览文本第三节,找出孟子的治国举措。
(1)王道之始——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民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入山林
(2)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桑
鸡豚狗无失时 民富足知礼
百亩之田不夺时
谨庠序之教
2.结合文本最后一句话,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施行仁政。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延续议论文教学的一贯思路思考问题,结构清楚,框架明晰,但是学生明显没有一开始接触议论文时的兴趣,积极不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第二次上这一节课时做了如下调整:
【导问】
文中孟子向梁惠王描述了一个理想国,请从文本中找出信息,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明确:第三节(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同一)
追问:孟子在阐明这一政治主张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留意“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是在劝谏君王,提出自己的主张,为什么不用委婉的语气而敢于如此直接?请大家互相讨论。
【明确成果】
1.孟子所说的内容正是梁惠王迫切想知道的,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孟子说话这么直接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明确:从梁惠王的角度来说:他对于“民不加多”这一问题是深为困惑的,在第一节中有所体现,他不仅从自身角度还从与别国对比的角度来考量自己的为政情况,都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在此情形下依然出现民不加多的情况,让他觉得束手无策。因而,不会计较孟子的语气。
从孟子角度来说:孟子清楚梁惠王这一“软肋”,有的放矢,反而更能引起梁惠王的注意。
那么,孟子不怕万一触怒君王,落得项上人头不保的结局?
【具体分析】
2.孟子在阐明主张之前,还有一个铺垫。
明确:孟子给梁惠王打了个比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回答,两者都是逃跑,没有本质区别,不可以。这是一个设喻,言下之意就是大王您的政治和邻国的政治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政治,所以民不加多也是正常。有这么一个心理缓冲,梁惠王不至于立刻就生出怒意来,所以孟子在提出建议前是作出精心安排的。
【小结】
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作为一篇议论文,这是一种劝谏型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来论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
明确: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暴政实质(比喻)
解决问题——实行仁政(正反对比)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结构作了适当调整,以孟子的劝谏信心何在为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进而深入研习文本,把论证的框架作为深入思考问题之后的小结来处理。由于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基本论证方法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所以这样处理就成功地规避了学生重复学习议论文兴味索然的局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思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积极性,使其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投入,主动表达观点,同时也从语言实践的角度达到了先期设定的议论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语文学习实践性应当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包括语言的感知能力,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了达到目的有时我们可以适当放弃常规,跳出常规思维,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了两种方式教学的尝试,这一点可以作为新语文教学的一点参考,启示我们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应多关注教材本身,还要能够整体把握学段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因教思考。
[作者通联:江苏睢宁县李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