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忏悔,天国里的爷爷能接受吗?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hk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告诉我,爷爷被打成“反动派”,是因为当年放生过一名国民党士兵。
  那是上世纪1948年冬天,在我家村子的后山上,国共两军曾经有过一场战斗。当时打了一个晚上,最后国民党军队遣败而逃。战争结束后,村民便帮忙下葬一些士兵的遗体。突然,在尸堆里,爷爷发现了一个生还者。因为是国民党的士兵,所以爷爷不敢轻举妄动,请示红军队长后,爷爷把他带回家养伤,伤好后再带回红军部队。没想到的是,那士兵在养伤期间突然逃之夭夭。有人诬陷是爷爷有意放逃的。部队虽没追究,但爷爷却成了愚昧村人的攻击对象,不明不白地被扣上了一顶“反动派”的帽子,一家子受尽村人的鄙视与排斥。
  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爷爷被抓去游街与坐牢,他的子女(我的父叔辈)也跟着受牵连,被抓到外地去劳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才回到村里。那时,我们这一大家子虽然得到了平反,村民对待我们表面看像是十分融洽,但实际上还是难以从他们心里摘去“反动派”的帽子。比如分干到户,我们这一大家子人的田地总是分得比别人家少一些;还有村里公家鱼塘年底收获鱼时,我们总是平分不到鱼;或者天旱时,我们争不到水。这些行为显示着村民其实一直在暗暗地里排斥着我们。
  因为田地少,我们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艰苦。在分产到户后,也常会闹饥荒,于是,一家人便把怨气集中发向爷爷。
  爷爷便成了家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奶奶和婶娘她们,常常是恨不得爷爷早点死,开口闭口都叫爷爷“老不死”。爷爷在家里根本没地位。过年过节一大家子团聚吃饭时,爷爷只得偷偷地躲到厨房里吃。从此爷爷便嗜酒成性,忧郁成疯,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
  我的出世给爷爷带来转机。爷爷希望以后的生活会像从黑暗走出一缕晨光,便给我取名“黎明”。爷爷戒了酒,恢复了正常,做什么事都勤奋卖力。
  可惜苍天弄人!在我五岁那年,我得了一场重病,家里人一个个急得团团转,特别是爷爷,那些天,他天天上山寻找草药。有一次,爷爷爬上陡壁采摘一种罕见的草药时,不小心掉落下来。爷爷被救醒后,虽无生命危险,却落下双脚残疾。不久,我的病虽然好了,爷爷却因为双脚残疾受不住打击,又回复了那种嗜酒成性、疯疯癫癫的样子。
  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轮椅,那时爷爷偶尔也会爬出外面溜达一遍,从村头爬到村尾。因为爷爷生得瘦小,爬路时的动作笨拙别扭,常常被村里的人当作笑料或戏弄,讥笑为“小山鸡”、“野蛤蟆”。
  无疑,爷爷的所作所为丢尽家族脸面。那时家族中的一些父叔辈几乎跟爷爷是绝交的。爷爷被搁置在一个独立间,又窄又暗。起初是我的一些婆婶娘给爷爷送水担饭。后因爷爷偶尔会发飙扔东西砸伤人,所以送水担饭的任务便落在我的身上。因为爷爷最疼爱的人是我,他从不扔东西伤我。
  当时年少无知,因为深受父叔辈的影响,我幼小的脑海里误以为爷爷是个大坏蛋,所以,总是在给他送饭时偶尔掺些沙,或者送水时撒一泡尿进去。那时我觉得好玩,又像为父辈报仇似的,尽是满足感!
  我印象中最深刻也是最令我懊悔的一次,是有一天,我给爷爷送饭去,那饭是掺了点沙子的。当我匆匆忙忙离去时,突然想起漏了东西在爷爷那房里,我连忙转身返回,听到爷爷在哭哭啼啼,就走到爷爷面前天真地问:“爷爷,你在哭吗?”爷爷见我来了,连忙装起笑的样子对我说:“我感动得哭,因为有你这样的孙子每天给我送饭。”当时,我一点也觉察不出爷爷是在说反语。或者早已忘记了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如今想起来,我实在后悔极了。可想而知,爷爷一定是因为饭里面有沙子,他吃得难受才伤心流泪。
  还有一次,我在爷爷的水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爷爷一口就喝出来,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跟我说了一些我似懂不懂的话。大概是“人一辈子不怕受冤,没做过的事情再受冤屈也不伤心”之类的话。那时我还小,根本不明白爷爷话里的含义。爷爷对我很仁慈,根本不像他们所说的什么“反动派”。我越来越觉得爷爷不像坏蛋!
  爷爷除了偶尔出外溜达,他后半生的大半时间是在那个暗房里度过的。吃喝拉撒都在那里,没有朋友和他聊天。他的子女又几乎都和他绝交。只有我这个孙子送饭担水时,可以说说话。爷爷是可怜的,当我渐渐长大,我感觉了出来。
  爷爷去世的那一天,我们一大家子都哭得伤心欲绝!尤其是我的一些父叔辈,虽然他们曾经那么怨恨爷爷,但他们一直都相信爷爷是被冤枉的,根本不会做那些事。只是因为生活的艰难和受尽排斥,他们不得不向爷爷泄愤和耍性子。
  爷爷被埋在村里的后山。当年这山头埋了很多战士,埋在这山上是爷爷生前的嘱咐。不知爷爷的用意是什么?只觉得他希望后人能够还他一个真正的清白。
  老一辈人说人死后,就会到另一个天国。如果真的有天国的话,不知爷爷在那里过得会快乐吗?希望他早点忘掉生前那些含冤受屈、双脚残疾的痛苦生活;还有原谅那些不肖子孙的所作所为!
  当我的人生经验渐渐走向成熟时,当我看到2008年四川地震,从废墟里救出一个个生还者时,我不得不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爷爷当年为了救一个身份特殊的生还者,却背上罪名,蒙上一辈子的冤屈!这是何等悲苦的人生!然而,作为他的子孙后代,我们却不理解他安慰他,相反还轻视他虐待他,这又是让人何等痛心的事!
  我们错了!尤其是一直被爷爷疼爱的我,竟一直用一种曲解的方式误会他,甚至还对他做出那些不孝不义的行为。这些都是我幼年愚蠢与无知时种下的罪孽,现在我为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感愧悔!
  有一件事要补充说明一下,很多年后,当年逃跑的那位国民党士兵的后代,从遥远的台湾来到村里交代了事实真相,还了爷爷的清白,并且在村里投资建厂谋起公益事业。爷爷成了村里的恩人。我想,爷爷知道这事一定会乐开花的。愿爷爷在天国里安息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站在爷爷的坟前,我的心如刀割般疼痛!但愿这纷纷细雨带着我的忏悔,飘往遥远的爷爷的天国,能够得到爷爷的宽恕!
  天国里的爷爷,我的忏悔,你能接受吗?
  责 编:熊正红
其他文献
站在小马前面的是个中年男人。他背对着小马,低着头,穿一件衣领处有黄渍的白衬衫,衬衫下摆没有扎进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里。   对着取款机,他捣鼓了好一会儿。最后他回过头,用一张胡子拉碴的脸对着小马说:“小兄弟,你能不能教教我,这个洋玩意怎么用?”   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小马听不出来这是哪里口音。小马从他手里接过卡,插进取款机的插卡口。一边操作,一边说:“这样插进去……输入密码……密码是多
期刊
老海朝西院门外一望,望见几个伐树的人和父亲站在自家牛圈门口指指点点,好像在谈价钱。  老海就很生气了:老头子你和我已经闹崩了,又伐我的树干什么?虽说这棵树是自己野长的,可那也是长在我的牛圈门口啊,你有什么资格伐我的树!  老海就走了过去,冲着父亲嚷:“这是我的树,你晓不晓得?”父亲见他红着眼睛凶巴巴的样子,就对伐树的人笑笑说:“算了,是他的树,不卖了。”  父亲回到家,本想一笑了之,可越寻思越气闷
期刊
到婆婆家不过半天的时间,她家厨房和客厅刚换的两只垃圾桶就都装满了,里面装的除了婆婆为我们做饭择下的菜叶和菜根等,更多的则是我们吃剩下的一些瓜果皮核和零食袋,眼看着垃圾就要溢出桶外边了,我赶紧拎起两个垃圾桶,准备去倒掉。  婆婆见状忙问我干什么去,我晃了晃手中的垃圾桶,说:“倒垃圾去,否则都要满出来了。”说完正欲迈开步子时,被婆婆上前夺下了手里的垃圾桶,并说:“别急,厨房里我还有垃圾要扔呢,等我这个
期刊
2004年7月15日  暑假,我终于大学毕业了,背着简单的行囊,急匆匆南下深圳。我还临时写了一诗:《梦想深圳》把年轻的承诺/交给梦想中的深圳/梦想那陌生的美丽城市/冬季也有暖暖的阳光/他轻抚老人和小孩的头/高楼大厦与轻音乐/陪衬着城市的万种风情/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点缀着每个角落/我以仰望的姿态/要南下深圳轻唱。我天真地想,我就要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之前,曾多次听说,深圳遍地是黄金,什么一些小
期刊
她越来越后悔和他结婚,现在想起来她都不知道当初怎么就嫁给了他。现在,她无时无刻都在准备着和他离婚,人生苦短,不能因这个家伙就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虽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病,他不赌博,也不找女人,安心踏实地上班,老老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可是,她总觉得他没有上进心,没有远大的理想,不知道大把的挣钱,就死守着那一点死工资,还整日的不知愁滋味.……  看看,单位里的同事小张都两套房子了,最近又买了一辆轿车
期刊
几年前,我在广东普宁打工,和许多老乡租住在一个叫军老村村委会的一幢楼房里。尽管是在楼房里,但由于租客众多,垃圾、残羹剩饭也多,于是迎来了众多鼠哥鼠弟鼠妹的光临,一时鼠满为患。夜里睡觉的时候都听得到蚊帐上面老鼠走动的声音,放在桌子上的水果、糖果甚至几个买来做菜的地瓜,不消一夜,被老鼠吃得精光。秋天,天气开始变凉,我老婆把放在床底下装在包装箱里的棉被拿出来准备晒晒太阳,打开一看,里面竟窜出一只尖嘴巴的
期刊
一  近来,朱明不论对别人还是对林微,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老乡,老乡,背后一枪。  朱明挨的这一枪,是被老乡刘文暗算的。朱明和刘文同在一家港资线路板厂打工,又同在“丝印”车间,就是在线路板制作中,流水作业线上的其中一个工序,也就是在上一道工序“蚀板”之后,再在这道工序印上一层不能导电的绿油。这道工序很讲究技巧,手势要非常熟练,先要学会“打板”,就是要掌握绿油的浓度,不能太浓,也不能太淡,再
期刊
出 门  1996年,我18岁,刚高中毕业。由于没考上大学,父亲便骂我为猪,好几个同村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唯独我没有。父亲骂完了,母亲骂,说我考不上大学,凭我一个单条的身子怎么干农村活啊。  一气之下,那年暑天我不告而别来到襄樊,同时给家里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到广东打工去了。当时我也想到广东去,可一想到那里太远,又人生地疏,我就不寒而栗,以前我听打工的人回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工作,有
期刊
第七十八支歌    我把绿叶编织  又把红叶编织  山风一吹  露出编织的硬伤  我不停地编你  白天编的少  夜里编的多  一编花骨朵  再编两眼泉  我编了你的头发  又编了你的尾巴  山上猎物多  我编了洞窟  又编了蛛网  再编白毛女  疯癫加疯癫    第七十九支歌    山中有水出  森林野果熟  我不说你不知道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  我看见一个老婆婆  我叫小青蛇让一让  我跟樵夫走
期刊
有一种情感不是爱情,不是亲情,也不完全是友情,我们暂且称它为第四种情感吧。  那是秋末冬初的一天,是一个周末,我百无聊赖。办公楼外面曾经葱郁了大半个季节的绿树也几乎掉光了自己的叶子。  这个下午,所有的同事都因开会和有事而外出,我自己留守,独享寂静。实在没事,我便拿出抽屉里闲置已久的MP3,戴上耳机,寂寞地听那首《我只在乎你》,我的泪默默地汹涌而至。天堂里的邓丽君,在尘世里已化成灰烬,可她那深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