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性的完整决定了学习的完整性,即通过学习来实现“完整人”的培养。体验教学的本质是主体全身心地有效参与,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实现生命的完整成长。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亦应以培育“完整的人”为追求,把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作为聚焦和探索的核心内容,并在教学中实现三者的整体建构、立體发展和动态平衡。
关键词:完整;体验教学;小学语文;价值追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A-0060-04
完整是一种自然规律,人是完整的生命个体。以完整的人的视野来看,人不仅具有自然生命,还具有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依托,精神生命使自然生命获得价值和意义,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教育应该遵循并体现这种“完整性”。从完整人性出发,有人把学习划分为三种形态:“作用于身的学习”、“作用于心的学习”[1]以及“作用于身心合一(价值形成)的学习”。可见,完整的教育应是关照人的认知、思维、情感三维一体的教育。体验教学就是基于人的完整性,将努力培养完整人作为目标的教学,这也正是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趣。“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人存在的处境就是事实和目标、气质和对意义的追求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2]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突破教学的片面性,打破教学的“范同”,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姿态,使身心与环境充分互动,获得协同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价值、意义)三个维度的综合发展。
一、重回现场,在经验过程中获得完整的认知体验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密切相关,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这种认知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是一个经验化的过程。进行体验式学习,就是要避免碎片化、浅层次的重复学习,把机械地灌输转变为学生感性的经历,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重回知识形成的现场,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完整的认知,或对认知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经历。如《开围大典》这篇课文,描述了升国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阅兵式、群众游行的大场面,如何让学生感受场面的隆重和盛大,如何让学生体会群众情绪激动、高昂,如何让学生懂得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就得让学生回到语言描述的“现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视频为学生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和群众热切、激荡的情感,还通过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受欺凌、受压迫、被剥削的苦难生活,使语言在资料的铺垫下富有了力量和情感。再引导学生着眼全文,关注全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也使学生对毛主席这位伟大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体会写法、理解写法和学习、迁移写法的时候获得更接近知识本质的完整领悟。
就体验而言,它既是无处不在的,又具有未完成性。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头看,回顾学习的历程,回顾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回顾一节课从哪里出发,如何出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到达了哪里。或者就同一个话题,前面有哪些相关的学习经历,此刻我们重点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哪些方面的认知。如在一课的教学话题或者学习任务引入之前,往往会有一个“温故”的环节,温故是为了知新,为了激活学习的已有知识经验,为了能将已知和新知相连,生成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关照学习的完整性,教师还应关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后的学习,要思考、观察和了解学生还可能会经历哪些相关的学习,要思考把学习放到更大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中,使学生对知识、对认知形成完整的体验。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可通过视频、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环境、资源情况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后,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规划馆、科技馆、自来水厂、垃圾再生厂工等地方去参观,去进行实地调研,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出台城市节水、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方案。如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的一组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个表达要求,以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演讲分享会,使学习融于生活,使日常成为学习内容。
完整的认知,使学生有机会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认知与知识形成了对接,使学习有了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延展,学习长度、宽度与厚度的三维支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更具张力。
二、建立结构,在层次攀升中经历完整的思维体验
从体验到建构,如果将完整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建房子的过程,那么思维就相当于起支撑和架构作用的钢筋骨架。知识的最大优越性在于最大限度地摆脱感觉要素。促进学习的深层发生,就要把更多的感性体验转化成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知识和学习的完整性决定了体验式学习的阶梯性。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随着学习的层次推进,要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由此才能促进知识与学习的完整架构。
形象思维是最具语文性的思维形态。形象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述和生活经历融通,在头脑中形成具象或根据语言描述的场景、人物等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在头脑中获得表象来进行。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层次和结构,促进知识的结构化。逻辑思维的培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教师能够将课文线索顺序展现,并且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整体地看课文,更完整、清晰地感受和梳理学习过程。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批判性思维含有判断、质疑、反思、改善的特点,能使经验过程更具有思辨性和发展性,与体验的未完成性契合。这也是深度学习所期望达到的使人“像人一样思考”的核心思维能力。 如在《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关注文中一开始“我”对牛和鹅的内容,请学生联系课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四个“敢”,想象画面,感受“我”对牛的态度,再结合课文的第4-7自然段,自主阅读,联系批注,想象画面,感受“我”对鹅的怕,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接着,再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感受金奎叔对鹅的态度和“我”完全两样,并使“我”和原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再请学生整体地阅读,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感悟其中的哲思。然后请学生关注课文的批注部分进行深度阅读,先关注第一个批注,即“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感受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再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课文(文本及课文中原有的批注)进行批注,表达自己的个性思考、独特感受以及对其他读者阅读点评的点评。在这个教学实例中,以上三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互为促进,螺旋上升,共同推动着体验与认知、思维、生活的交互、融通,使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过程都相对完整。这是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三、人文互动,在体悟意蕴中形成完整的精神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给人以情感生发和变化的活动都是体验,体验和情感相伴相生。新课改以三维目标为追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近来提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包含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育情足重要任务,也是检验体验式学习是否有效进行,深度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学习是否完整的不可或缺的指标。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要将体验和育情进行一体化认识,充分发挥语言和文学作品的优势,通过体验的方式南学习的完整培养完整的人。
第一,学习语言,让言语人心。语言有温度,字字句句都关情。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披文人情地品读语言,在细读文本中感受每一处遣词造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时,都要合适地与“人”联系起来,要将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思想感情的涵泳联系起来,让阅读带动体悟,使学生在阅读中悟情、悟理、悟味。如在《白鹭》的学习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细节捕摹和对比衬托的捕写,知道白鹭如诗的意蕴以及白鹭、诗和作者郭沫若先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好的故事》的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发现梦与人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的视线从关注梦的内容聚焦到“鲁迅先生”这个人,感受鲁迅先生在那个时期内心的焦虑、忧郁、挣扎和心存的希望和期待。在《示儿》的学习中,不仅关注诗句的意思,更要关注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位诗人的生平与志向,这首诗足一首绝笔(遗嘱)的独特性。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字词句段篇,更有才情趣、风雅颂和德、品、格,这才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
第二,借助文本,让精神成长。语文学科育人不能不关注作为人学的文学,文学教育就是情育。当下的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式教材,文学作品足作者生活体验的产物,而阅读则是读者基于生活经历对于作者体验的理解、感悟和反思[3]。因此,文学教育不仅促使我们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认识到闩身,认识自己的思想、灵魂,自己的内部世界,从而反观自我,完善自我,并不断提升自我情感,塑造自我精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在学《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时,不仅要带领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母亲、父亲对“我”无私的付出、关怀和期待,更要让学生在品读中发现作者对父母之爱的感悟、感恩和回报、反哺的心,并要注意将课文中的故事和学生自己的故事相联系,讲一讲父母爱我的故事,也讲一讲我爱父母的故事,这样再吟诵《游子吟》就更有意味,在读《目送》的时候才能更加领悟和珍惜人生的这一段母子(父子)的缘分。语文教学的完整,也足情感成长、价值认识成长的过程,是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立体提升的过程。
因此,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完整人培养的视野,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优势,充分借助文本,更讲究体贴、体验、感动、感悟,以情感对话情感,以体验呼应体验,以最真挚的文学教学改变人心。
四、整体建构,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完整的具身体验
注重整体关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足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于整体之外,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4]。这就如同“盲人摸象”,在知道足摸“象”的前提下,摸到的耳朵是象的耳朵,摸到的身体足象的身体,摸到的腿是象的腿;如果不知道摸的是“象”,摸到就是“墙壁”,就足“柱子”,就是“扇子”等。可见,只有将象的耳朵、身体和腿这些“部分”放到象这个“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象的这些“部分”。同理,要正确认识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精神)这三部分内容,就要将它们放到完整的人的发展中来看,才有意义,才能凸显体验教学的意蕴。
小学语文体验教学对应的是一个个人的培养,促成的是一个个人的成长。教学中,认知、思维、情感(精神)的培育是三维一体、互相关联、整体建构、自然融通、动态平衡的。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编排的足以“邀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设置了“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个项目内容,指向“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的人文主题,明确了“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个语文要素。这两个项目相互独立又具有因果逻辑,体现了综合性项目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连续性特质,也体现了学习的联系性、层次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中,首先要体现认知、思维、情感的立体维度:1.调用学习储备,交流生活所得,借助教材内容,在个体探究和集体互动中感受汉字的有趣。2.通过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如访谈、网络查询、参观等,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了解汉字、书法的演变过程,增强对汉字研究的兴趣。3.通过合作、探究实践,初步形成关于项目学习的基本认识和初步形成进行项目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4.在生活体验和实践探索,感受文字与自我,文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书法的鉴赏等活动中不断体认汉字的文化、汉字的韵味、生發热爱汉字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则重点要做到三个融通:教材内容和生活场域的融通(包括网络);自主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融通;汉字知识的学习、项目学习思维方式的形成、书法(艺术)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发展与情感(精神)的升华融通。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体现的是教材编者关于人完整发展的理念和教育关怀,以上所呈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关注则足基于完整人的培养理念,体验教学追求人的认知、思维、情感(精神)整体发展价值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尊重自然、顺应本性、遵循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认知、思维、情感的三维立体发展、动态平衡,实现体验的具身性和完整性,综合性学习内容足这样,其他内容,亦然。
关键词:完整;体验教学;小学语文;价值追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A-0060-04
完整是一种自然规律,人是完整的生命个体。以完整的人的视野来看,人不仅具有自然生命,还具有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依托,精神生命使自然生命获得价值和意义,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教育应该遵循并体现这种“完整性”。从完整人性出发,有人把学习划分为三种形态:“作用于身的学习”、“作用于心的学习”[1]以及“作用于身心合一(价值形成)的学习”。可见,完整的教育应是关照人的认知、思维、情感三维一体的教育。体验教学就是基于人的完整性,将努力培养完整人作为目标的教学,这也正是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趣。“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人存在的处境就是事实和目标、气质和对意义的追求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2]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突破教学的片面性,打破教学的“范同”,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姿态,使身心与环境充分互动,获得协同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价值、意义)三个维度的综合发展。
一、重回现场,在经验过程中获得完整的认知体验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密切相关,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这种认知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是一个经验化的过程。进行体验式学习,就是要避免碎片化、浅层次的重复学习,把机械地灌输转变为学生感性的经历,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重回知识形成的现场,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完整的认知,或对认知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经历。如《开围大典》这篇课文,描述了升国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阅兵式、群众游行的大场面,如何让学生感受场面的隆重和盛大,如何让学生体会群众情绪激动、高昂,如何让学生懂得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就得让学生回到语言描述的“现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视频为学生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和群众热切、激荡的情感,还通过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受欺凌、受压迫、被剥削的苦难生活,使语言在资料的铺垫下富有了力量和情感。再引导学生着眼全文,关注全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也使学生对毛主席这位伟大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体会写法、理解写法和学习、迁移写法的时候获得更接近知识本质的完整领悟。
就体验而言,它既是无处不在的,又具有未完成性。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头看,回顾学习的历程,回顾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回顾一节课从哪里出发,如何出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到达了哪里。或者就同一个话题,前面有哪些相关的学习经历,此刻我们重点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哪些方面的认知。如在一课的教学话题或者学习任务引入之前,往往会有一个“温故”的环节,温故是为了知新,为了激活学习的已有知识经验,为了能将已知和新知相连,生成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关照学习的完整性,教师还应关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后的学习,要思考、观察和了解学生还可能会经历哪些相关的学习,要思考把学习放到更大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中,使学生对知识、对认知形成完整的体验。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可通过视频、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环境、资源情况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后,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规划馆、科技馆、自来水厂、垃圾再生厂工等地方去参观,去进行实地调研,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出台城市节水、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方案。如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的一组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个表达要求,以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演讲分享会,使学习融于生活,使日常成为学习内容。
完整的认知,使学生有机会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认知与知识形成了对接,使学习有了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延展,学习长度、宽度与厚度的三维支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更具张力。
二、建立结构,在层次攀升中经历完整的思维体验
从体验到建构,如果将完整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建房子的过程,那么思维就相当于起支撑和架构作用的钢筋骨架。知识的最大优越性在于最大限度地摆脱感觉要素。促进学习的深层发生,就要把更多的感性体验转化成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知识和学习的完整性决定了体验式学习的阶梯性。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随着学习的层次推进,要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由此才能促进知识与学习的完整架构。
形象思维是最具语文性的思维形态。形象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述和生活经历融通,在头脑中形成具象或根据语言描述的场景、人物等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在头脑中获得表象来进行。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层次和结构,促进知识的结构化。逻辑思维的培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教师能够将课文线索顺序展现,并且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整体地看课文,更完整、清晰地感受和梳理学习过程。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批判性思维含有判断、质疑、反思、改善的特点,能使经验过程更具有思辨性和发展性,与体验的未完成性契合。这也是深度学习所期望达到的使人“像人一样思考”的核心思维能力。 如在《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关注文中一开始“我”对牛和鹅的内容,请学生联系课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四个“敢”,想象画面,感受“我”对牛的态度,再结合课文的第4-7自然段,自主阅读,联系批注,想象画面,感受“我”对鹅的怕,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接着,再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感受金奎叔对鹅的态度和“我”完全两样,并使“我”和原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再请学生整体地阅读,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感悟其中的哲思。然后请学生关注课文的批注部分进行深度阅读,先关注第一个批注,即“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感受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再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课文(文本及课文中原有的批注)进行批注,表达自己的个性思考、独特感受以及对其他读者阅读点评的点评。在这个教学实例中,以上三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互为促进,螺旋上升,共同推动着体验与认知、思维、生活的交互、融通,使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过程都相对完整。这是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三、人文互动,在体悟意蕴中形成完整的精神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给人以情感生发和变化的活动都是体验,体验和情感相伴相生。新课改以三维目标为追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近来提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包含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育情足重要任务,也是检验体验式学习是否有效进行,深度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学习是否完整的不可或缺的指标。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要将体验和育情进行一体化认识,充分发挥语言和文学作品的优势,通过体验的方式南学习的完整培养完整的人。
第一,学习语言,让言语人心。语言有温度,字字句句都关情。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披文人情地品读语言,在细读文本中感受每一处遣词造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时,都要合适地与“人”联系起来,要将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思想感情的涵泳联系起来,让阅读带动体悟,使学生在阅读中悟情、悟理、悟味。如在《白鹭》的学习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细节捕摹和对比衬托的捕写,知道白鹭如诗的意蕴以及白鹭、诗和作者郭沫若先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好的故事》的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发现梦与人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的视线从关注梦的内容聚焦到“鲁迅先生”这个人,感受鲁迅先生在那个时期内心的焦虑、忧郁、挣扎和心存的希望和期待。在《示儿》的学习中,不仅关注诗句的意思,更要关注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位诗人的生平与志向,这首诗足一首绝笔(遗嘱)的独特性。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字词句段篇,更有才情趣、风雅颂和德、品、格,这才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
第二,借助文本,让精神成长。语文学科育人不能不关注作为人学的文学,文学教育就是情育。当下的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式教材,文学作品足作者生活体验的产物,而阅读则是读者基于生活经历对于作者体验的理解、感悟和反思[3]。因此,文学教育不仅促使我们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认识到闩身,认识自己的思想、灵魂,自己的内部世界,从而反观自我,完善自我,并不断提升自我情感,塑造自我精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在学《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时,不仅要带领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母亲、父亲对“我”无私的付出、关怀和期待,更要让学生在品读中发现作者对父母之爱的感悟、感恩和回报、反哺的心,并要注意将课文中的故事和学生自己的故事相联系,讲一讲父母爱我的故事,也讲一讲我爱父母的故事,这样再吟诵《游子吟》就更有意味,在读《目送》的时候才能更加领悟和珍惜人生的这一段母子(父子)的缘分。语文教学的完整,也足情感成长、价值认识成长的过程,是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立体提升的过程。
因此,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完整人培养的视野,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优势,充分借助文本,更讲究体贴、体验、感动、感悟,以情感对话情感,以体验呼应体验,以最真挚的文学教学改变人心。
四、整体建构,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完整的具身体验
注重整体关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足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于整体之外,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4]。这就如同“盲人摸象”,在知道足摸“象”的前提下,摸到的耳朵是象的耳朵,摸到的身体足象的身体,摸到的腿是象的腿;如果不知道摸的是“象”,摸到就是“墙壁”,就足“柱子”,就是“扇子”等。可见,只有将象的耳朵、身体和腿这些“部分”放到象这个“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象的这些“部分”。同理,要正确认识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精神)这三部分内容,就要将它们放到完整的人的发展中来看,才有意义,才能凸显体验教学的意蕴。
小学语文体验教学对应的是一个个人的培养,促成的是一个个人的成长。教学中,认知、思维、情感(精神)的培育是三维一体、互相关联、整体建构、自然融通、动态平衡的。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编排的足以“邀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设置了“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个项目内容,指向“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的人文主题,明确了“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个语文要素。这两个项目相互独立又具有因果逻辑,体现了综合性项目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连续性特质,也体现了学习的联系性、层次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中,首先要体现认知、思维、情感的立体维度:1.调用学习储备,交流生活所得,借助教材内容,在个体探究和集体互动中感受汉字的有趣。2.通过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如访谈、网络查询、参观等,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了解汉字、书法的演变过程,增强对汉字研究的兴趣。3.通过合作、探究实践,初步形成关于项目学习的基本认识和初步形成进行项目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4.在生活体验和实践探索,感受文字与自我,文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书法的鉴赏等活动中不断体认汉字的文化、汉字的韵味、生發热爱汉字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则重点要做到三个融通:教材内容和生活场域的融通(包括网络);自主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融通;汉字知识的学习、项目学习思维方式的形成、书法(艺术)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发展与情感(精神)的升华融通。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体现的是教材编者关于人完整发展的理念和教育关怀,以上所呈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关注则足基于完整人的培养理念,体验教学追求人的认知、思维、情感(精神)整体发展价值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尊重自然、顺应本性、遵循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认知、思维、情感的三维立体发展、动态平衡,实现体验的具身性和完整性,综合性学习内容足这样,其他内容,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