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飞虹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是人文初祖黄帝陵,一头是革命圣地延安,刚刚建成通车的黄延高速公路,不仅打破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封闭状况,也正在悄悄改变着昔日饱受交通闭塞之苦的老区人民的出行方式和思维观念,引领着延安老区向现代文明迅跑,向小康之路迈进。
  
  2006年9月30日星期六上午11点05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宣布:国家高速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线,西安至延安至榆林至陕蒙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在欢腾的腰鼓声中,李建国、袁纯清等陕西省领导为贯通仪式剪彩,一列满载货物的车队徐徐驶出延安南收费站,向西安进发。
  
  一条推进西部开发的大通道
  
  在贯通仪式上,陕西代省长袁纯清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对西安经延安、榆林至陕蒙界高速公路的贯通表示祝贺,并向长期以来支持陕西公路建设的国家交通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为高速公路贯通做出贡献的建设者表示了诚挚的慰问。
  袁纯清说,西安经延安、榆林至陕蒙界高速公路整个工程建设中,在国家交通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陕西省交通部门和参建单位克服了黄土沟壑、高墩大跨、软湿地基等技术难题,顺利实现了“投资不超、质量一流、进度受控、保护环境”的建设目标,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公路建设中贯彻落实的成果,是伟大的延安精神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袁纯清指出,西安至陕蒙界高速公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它的全线贯通,对于加快陕北革命老区发展、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要抓住这一大好机遇,重返发挥陕西交通网络通江达海的辐射优势,扩大与国内、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省内区域经济互补互融,不断推进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袁纯清最后强调,陕西公路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今后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为早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副省长洪峰宣读了交通部部长李盛霖的讲话。李盛霖在讲话中说,黄延高速的建成通车让西安和北京之间有了第三条高速公路连结,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西部地区快速大通道,推进西部开发大通道,加快陕北革命老区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盛霖在讲话中表示,交通部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陕西的交通建设。
  黄延高速公路是陕西省目前进入黄土地区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工程建设项目,2002年12月开建,全长143.2公里,概算63.7亿元。该路的建成使西安经黄陵、延安、榆林与陕蒙界全线实现高速公路连通。黄延高速公路通车后,从西安行车至延安从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3小时,至榆林只需6个多小时。
  
  一个能吃苦能战斗的公路建设群体
  
  2002年9月23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高速集团注册成立了陕西黄延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延公司),由黄延公司全面负责黄延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债务偿还。
  该项目由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负责设计,征地拆迁及建设环境保障工作由延安市政府负责实施。
  黄延高速公路穿越黄土梁峁、沟壑区,跨越淤泥河、葫芦河、洛河、延河等十二条河流,地形、地质和水文情况复杂,施工技术难度相当大:
  1、路线南段布线于黄土梁峁、沟壑区,主要以黄土隧道和高墩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梁连通。在K171-K202约30公里路线范围内,布设7座高墩大跨径连续钢构桥,形成国内少见的高墩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梁群,其中号称“亚洲第一高墩”的洛河特大桥,墩高达143.5米。空心薄壁高墩、悬浇梁段线型控制和结构受力监控技术难度较大。
  2、路线北段穿越陕北黄土山岭重丘区,路线布设于河道、谷底,湿软地基分布广泛,水文地质情况复杂,质量控制的难点和薄弱点较多,施工难度大。
  3、全线隧道单洞22座,总长度达到27.4公里,绝大多数为黄土地质,且穿越富水地层,施工工艺复杂。
  4、本项目所在地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气温达-30℃,气候条件恶劣,有效施工期短,工期紧,一年中有5个月时间无法正常施工。在地质地貌如此复杂,气候变化异常的黄土高原上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工程非常艰巨,施工难度很大。
  黄延公路开工以后,受到了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交通厅以及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李建国书记在黄延公路建设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把黄延高速公路建成政治路、红色旅游路、环保景观路。”
  今年6月,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纯清亲切看望慰问了冒酷暑战高温,奋战在工程工地的建设者,带去了省委、省政府对全体建设者的问候。
  陕西省交通厅厅长曹森,多次莅临建设一线,视察指导工作,他对全省交通干部说,“要举全系统之力修好黄延路”。正是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黄延公司全体建设者克难奋进,顽强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今春伊始,黄延高速公路工程进展缓慢,留有大量裸露的路床和经过冬季雨雪损坏的路基,仅有零星段落做了底基层铺筑。不少人对年内通车已不抱希望,更何况提前到9月底,消极畏难情绪在全线蔓延。3月8日,受交通厅领导的指派,高速集团派来了督导组,沿着全线徒步检查了8天,对已完工的路基、台背、边坡、排水等问题一一排查,对未来的工作量做了详细计算后得出结论,这条路有“硬伤”,桥隧、路基工程没有按计划完工,路面工程开工条件差,进度滞后,质量缺失,管理薄弱,如不采取果断措施,通车无望。
  针对这一严峻现实,陕西省交通厅采取果断措施,对前黄延公司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黄延公路的建设方针和配套政策,力保工程优质按期建成。
  在通车前最紧迫的时期,4个月中曹森厅长12次上黄延检查和现场办公,为了检查工程滞后的葫芦河特大桥,他先后5次徙步查看大桥施工情况。陕西省交通厅副厅长胡保存作为省厅派到黄延项目的联系组组长,每月下工地不少于10天。高速集团董事长白应贤亲自抓工程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东耀长驻工地,挂帅指导现场施工。
  在陕西省交通厅和高速集团的督战中,黄延公司用一个月的时间扫清了路面工程的拦路虎,拔掉了钉子,使全线路面工程顺利展开。省交通厅还出台126号文件对黄延全线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半月考评,并与交通厅对陕西公路建设市场监理施工单位信用考评挂钩,优良单位获得省厅奖励,在今后的招标中加分,不合格的单位将被逐出陕西的公路建设市场。黄延公司依据合同,采取果断措施,对组织不力,进度缓慢的施工单位实行工程分割,引进了工程突击队,全面加快建设步伐。一时间,全线施工单位积极行动,纷纷增加设备和人员投入,路面工程热火朝天。全体建设者努力拼搏,决战120天,掀起了确保国庆前通车的建设热潮。施工现场实行昼夜施工,设备不停,人员24小时轮班。6月份,黄延公司完成了省交通厅下达的第一阶段目标考核,为9月底通车奠定了基础,受到省厅的嘉奖,树立了黄延公司在交通行业的新形象。
  2006年8月26日,黄延高速全线沥青路面提前5天贯通,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线路面施工监理单位均获得黄延公司和交通厅的奖励。9月18日,经专家组综合评定认为:黄延高速工程质量整体良好,项目综合得分95.5分,质量评定合格。黄延高速在关键性的决战中,全线建设者4个月干了一年的工作量,完成建设投资8个多亿,并最终以高分通过了交通工程验收。
  
  一种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
  
  针对黄延公路复杂的地质地貌,黄延公司科学决策,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在确保质量目标的基础上,黄延公司又提出了“建设人文黄延、环保黄延和科技黄延”的建设理念。
  为了实现把黄延高速公路建成全优工程,建成黄土高原的典范工程的奋斗目标,黄延公司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法人负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多层次全方位控制工程质量。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重点、难点工程质量的控制,聘请省内12名专家成立高墩大跨桥梁、黄土隧道、软基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三个专家组,率先对高墩大跨桥梁、黄土隧道和双联拱隧道的施工方案进行评审,确保了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卡,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了三级质量责任卡,明确了项目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总工、质检员乃至操作工人的质量责任,分层把关,分级签认,终身负责。
  建立质量巡查制度,加大奖罚力度,实行设计动态管理,不断优化设计,有效控制质量。突破规范束缚,提高技术控制标准。为提升黄延公路整体质量水平,黄延公司提出了高于规范的控制指标,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措施来保证。
  考虑到陕北能源外运,重型大车多,路面损伤大的情况,黄延高速的路面厚度比先期建成的铜川至黄陵高速增加了5公分,比陕西最早的西安至三原高速增加了8公分。路面平整度由1.2mm提高到0.8mm,全面提高行车舒适性。黄延公司还在全省第一次实行了隧道装修,增加了吸音板、隧道引导灯等人性化设施。在长大下坡、特大桥路段,安装了太阳能电子显示屏,提醒司机注意安全。立交、收费站等地设置了6处国内最先进的“雷达车速反馈系统”,提醒司机减速。
  黄延高速在设计上突出了黄土高原厚重的人文内涵。 2003年9月上旬,黄延公司组织召开了隧道洞门优化设计方案评审会,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和集团公司领导,对黄延公路全线22座隧道进出洞门的三套设计预案进行了讨论,拟定了“安全、经济、美观、绿化”为主题的设计理念。邀请中央美院的专家对道南隧道、羊泉沟双联拱隧道、枣园隧道的洞门进行建筑艺术设计。对全线有黄土高原特征的高边坡进行专门的景观设计,将三秦大地沉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让行车者感受到丰富壮阔的人文景观。在特大桥桥头设立观景台,为司乘人员创造一个小憩、放松、赏景之地。同时,公路沿线还增设了大型图片写真旅游标志,让人们可以方便找到黄帝陵、洛川会议遗址、壶口瀑布、南泥湾、革命圣地延安等旅游胜地出口,更添红色旅游路的氛围。
  为了把黄延公路建成一条环保路,黄延公司在全省首次引进水土保持和生态绿化监理。在建设中随时监控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对全线33处弃土场,坚持先筑拦土坝再弃土,辟免水土流失,同时以树为主,以草为辅进行全面绿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在3000多万弃方施工中,宁增运距和成本,也不占用耕地、林地,并利用弃土将坑洼地填平,从而达到改良土地、造福人民的目的。对工程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存放、统一处理,决不污染土地。今年3月,黄延路基5标项目部将水渭村一处多年无法利用的乱石岗推平碾压,填土1000余方,造耕地20余亩,清明前后,又为村庄栽种槐树1万余株。为了表达对施工单位的感谢,洛川县委有关领导带领交口河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水渭村村民,敲锣打鼓为项目部送来了写有“筑路拓宽富民路,造地植树美山川”的锦旗。在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河地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会上,黄延公司被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评为陕西省惟一的“黄河流域片大型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黄延公司全面提高绿化标准,决心把黄延公路建成绿色通道。为此,黄延公司提前着手,制定绿化方案:在中央分隔带,通过变换灌木品种、增加有观赏性的当地易生植物,使景观动态变化适应行车的要求;路侧绿化增加随季节而变化的当地易生开花植物,低路堤以观赏性常绿植物为主,高路堤以乔木、较高的灌木为主进行主体绿化;对互通式立交、管理养护区、服务区和停车区采用大块色、粗线条进行重点主体绿化,使其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
  为实现科技黄延的目标,黄延公司与长安大学、西安公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确定了高墩大跨连续钢构桥梁关键技术、黄土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不良地质工程技术、黄土沟壑路段路基防排水技术等四项研究课题,加大黄延公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全面提升黄延公路品质。
  在陕西省交通厅和高速集团的领导和指挥下,黄延高速的建设者们为老区人民奉献出一条以人为本、融于自然、追求科学的高速公路。
  
  西安至陕蒙界高速公路四大亮点
  
  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地处包茂线陕西段北端的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全长116公里,大部分路段穿越毛乌素沙漠,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总投资18.17亿元,用于绿化防沙的投资就达4000万元。建设者们将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山川秀美工程结合起来,确定了“远绿近美、远高近低、远疏近密”的绿化原则和“四带一体”的生物防风固沙模式,营造出一条高标准的沙漠绿色通道。如今驱车行驶在这条路上,处处感受到的是“车在沙漠走,如在绿中行”的美景。
  
  独特的桥连桥设计
  包茂高速黄陵到延安段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沟壑区,在143公里长的线路上,建设者们筑造了7座高墩大跨径钢构特大桥,其中,4座大桥高度超过100米,拥有“亚洲第一高桥”美誉的洛河特大桥更是高达152.9米;最长的葫芦河特大桥全长1468米,最大跨度达160米。驱车行驶在这相连的7座特大桥上,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原沟壑成坦途。
  
  世界罕见的黄土隧道群
  除了桥连着桥,在黄延高速上还有22座隧道,隧道总长27公里,成为世界罕见的大规模黄土隧道群。建设者们克服黄土高原土质遇水就化的难题,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少扰动、强支护、紧密贴、严治水、勤测量”的施工措施,将松散的黄土驯服。如今,高效环保的吸音板、停电也能照明6个小时的诱导灯,宽敞明亮的隧道成为包茂高速陕西段的另一道风景。
  
  黄土高原上的绿色长廊
  在整个包茂线陕西段上,黄延高速穿越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建设者把生态保护与工程施工紧密结合,三年建设期间,全线水土流失量由施工期间的615万方,减少到61万方,水土流失率减少90%。与此同时,建设者将施工留下的3000万方黄土填沟造出1800亩耕地,工程临时占地100%被复垦,并在公路界外种草200万平方米,栽种刺槐10万株。看着车窗外在秋风中摇曳的鲜花和满坡的翠绿,也许你会以为身处在江南。
其他文献
祖籍西安的赵乐际生于西宁市,北大哲学系毕业后进入青海成为知青,后一直生活在青海。他从最基层的学校教员干到青海省商业厅厅长、副省长、西宁市委书记。2000年任青海省省长时,赵乐际年仅43岁,是全国第一年轻省长。5年后,升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又是全国第一年轻省委书记。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刚到50岁的赵乐际肩负党中央的重托回到了三秦故土,任职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这一工作变动,被外界认为是党中央对其在青
期刊
“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深山老林头,张郎托斧来砍倒,李郎削枝拉出沟……”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最早出现于宋代,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和陕西地区,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渔鼓用竹筒制作,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
期刊
2007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作出一审判决:郑筱萸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近年来,贪腐高官领刑的不少,但少有死刑的,即使贪污数额高达上千万元,也没有被判死刑。于是,针对郑筱萸贪污600多万元被判死刑,就有了多重解读:  一说是因为该案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中国新药的审批速度创全球第一:一年批准1万多种,每12分钟就批
期刊
初夏的北京微风徐徐。中国大饭店汇聚了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人士。  2007年5月14日,国际期刊联盟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该大会10年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办。    以期刊促进文化交流    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开幕式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致辞,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了题为《促进文化交流共建和谐世界》的主题发言。开幕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
期刊
孙光  1961年生于西安,祖籍吉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西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陕西教育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当代知名中青年画家、书法家  为《生死抉择》《红河谷》《国歌》等60余部影视剧题写片名  2006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百佳新闻人物”  作品润格:绘画四尺16000元,斗方8000元,六尺30000元  书法四尺6000元,单条3000元      了解孙光
期刊
这是一个被人们称为“东方犹太人”、“中国财富制造商”的群体,他们带着天生所具有的市场头脑,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商界奇迹。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谓——浙商。  在中国西部,浙商以3000多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外来投资中占据着绝对优势。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无论是有市场的地方还是没有市场的地方,只要有人居住,只要有商机,浙商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那里。统计显示,在外经商的浙江人有400
期刊
“和自己比,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加快;和全国其他地区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西部仍然是我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在全国政协9月5日召开的“推进西部大开发”专题协商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金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段应碧等政协委员和政府官员纷纷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的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实施以来,至今已经6年多了
期刊
“幸福指数”在上世纪70年代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不丹因此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类指标组成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国外特别是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提交了《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在今年全国各地的“两会”上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浙江人离开家乡,远行西部。这些没有任何创业资本,而是以木工、裁缝、补鞋、弹棉花等手艺“讨生活”的外乡人,成了西部最早的浙商。  他们把市场绑在腿上,走到哪儿,就把市场的“红旗”插在哪儿。10年后,他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入建筑、养殖、采矿等新的领域大展拳脚。而且,随着他们在西部站稳脚跟,他们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接踵而来,变成了新的浙商。   他们以整体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素质
期刊
9月24日下午,庆祝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圆满成功文艺联欢会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隆重举行,刚刚走完长征路的元勋子女们又高高兴兴地聚到了一起。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联欢会拉开了序幕,一批六、七十岁的老人,身着统一演出服,深情地唱起了《长征组歌》,他们之中包括当年《长征组歌》的领唱者。当年《长征组歌》首演的首任指挥唐江亲自担纲此次演出的指挥。  接着,北京市老战友合唱艺术团满头华发的演员们登台演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