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l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11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选取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溴索+抗生素治疗。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不适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8.62%)低于对照组(22.41%)(P<0.05);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用药前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94.83%)高于对照组(82.76%)(P<0.05)。结论:氨溴索+抗生素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有效用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溴索;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简称为慢支,主要致病因素有感染、过敏、不良生活习惯等,环境及气象因素是其主要诱发因素,该病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胸闷、喘息、气促等,严重者可并发肺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1]。氨溴索及抗生素治疗均是治疗该疾病常用药物,但对于两种药物单一使用、联合使用有诸多意见[2]。有研究[3]提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氨溴索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对比单一使用抗生素及氨溴索静脉滴注+抗生素两种用药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筛选,甄选出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35-75(53.14±11.02)岁,平均病程1-5(3.21±1.27)年;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75(53.23±11.14)岁,平均病程1-5(3.25±1.28)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4];(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同意书;(3)言语及认知无明显障碍;(4)能遵医嘱合理用药。
  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合并其他系统危症患者。(3)配合度较差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平喘止咳类药物: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920;0.1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观察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大致如下: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79;1.0g/支),每日2次,每次2.0g。
  对照组在观察组用药前提下添加氨溴索(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223;2ml: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一次2安瓿。两组均用药14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不适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呕吐、腹泻。
  (2)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呼吸苦难完全消失时间。
  (3)对比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
  (4)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咳喘;有效:症状基本改善,偶有咳喘;无效:未见症状改善,咳喘依旧存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适反应对比
  两组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8.62%)低于对照组(22.41%)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用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观察组(94.83%)高于对照组(82.76%)P<0.05,見表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者及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支原体、细菌、病毒感染是其最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常见病菌有鼻病毒、腺病毒等。临床将其发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5-6]。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内,咳嗽、咳痰剧烈,且痰液的黏滞性较强,痰液不易排除,给患者呼吸造成巨大困难,在此阶段应给予足够重视,谨防疾病给患者造成更大伤害。该阶段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止咳平喘、止咳祛痰及抗生素类药物[6]。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灭杀呼吸系统致病菌,促进患者康复,但仅使用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无法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患者依旧可能存在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7]。随着临床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有报道[8]提出氨溴索+抗生素的用药模式,并表明该用药模式在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支患者效果显著,用药后患者症状能得到更快改善且不适反应较少。本次研究甄选出116例样本,对比两种用药方式,结果如下:两组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8.62%)低于对照组(22.41%)P<0.05;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用药前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94.83%)高于对照组(82.76%)P<0.05。造成两组各项数据差异的原因在于氨溴索作为一种常用祛痰药,其有化解脓痰、润滑呼吸道等作用,同时其具有强化呼吸道纤毛活动的作用,能提高排痰效率,进一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两种药物综合运用可将祛痰及消炎杀菌效果综合,能显著降低不适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对比单一用药模式,氨溴索+抗生素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更具优势,在安全性、治疗效率方面均有体现,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艳.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有效性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5):589-590.
  [2]白志峰.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5):133-135.
  [3]苏凝,王晋利,赵素霞,等.盐酸氨溴索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4):2500-2501.
  [4]薄红晓.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440-442.
  [5]王文翔,焦蓉,温晓敏,等.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9):892-895.
  [6]范洪涛,黄小平,黄鑫成,等.强力枇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4):102-105.
  [7]饶敏,潘颖超,董甲贵,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型的异质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12):2145-2150.
  [8]葛仁美,林筱蓉,洪建军.相关炎性反应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6):661-663.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富氢水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富氢水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氨磷汀组和富氢水低、中、高剂量组,经9.0 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观察各组动物30 d存活情况、体重和血液指标变化、存活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和系数、骨髓微核率、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 富氢水高剂量组在30 d存活率和照后体重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2野动态调强与非共面多野调强放疗治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40例接受保乳术后放疗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在同一患者CT影像上,利用相同优化条件分别进行切线2野和非共面3、4、5野4种调强治疗计划设计.比较4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心脏、左肺及右侧乳腺受照剂量和体积,以及机器跳数的差异.结果 非共面4、5野调强计划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均优于切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膝髌下脂肪垫炎(损伤)的最新综合疗法,探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月—2019年5年收治的膝髌下脂肪垫炎(损伤)患者中筛选1235例(1996膝)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三组,其中接受关节镜手术+关节腔注射+多种理疗+辅助性用药+康复训练者45例(45膝),将其纳入综合治疗组,多种理疗、针灸+辅助性用药治疗的患者1026例(1677膝)纳入
目的 探讨应用调强技术进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价值,筛选出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适合人群,以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改善长期生存.方法 对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初治患者进行同期对照研究,完成治疗计划且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148例,74例接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74例接受累及野照射(IF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0.5 Gy X射线引起的小鼠Rad23b和Ddit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及表达改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EGCG低剂量单纯给药组、EGCG高剂量单纯给药组、EGCG低剂量给药照射组、EGCG 高剂量给药照射组。照射方式为6 MV X 射线分次照射(0.05 Gy/d ×10 d
摘要:目的 对8例患者术中使用了右美托咪定术后发生了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椎管麻醉、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的8例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患者术中均以右美托咪定0.5 ?g/kg作为负荷剂量在10 min内静脉泵完,然后以0.3~0.5 ?g/kg/h静脉泵注维持镇静。术中除3例椎管麻醉的患者外均采用BIS进行麻醉深度监测,BIS值维持在45~
目的 比较双轴旋转造影(RA)与传统标准造影(SA)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方法采用同一拟人模体模拟临床条件下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不同造影模式,实验分为RA组和SA组,根据不同电影时间,SA组又分为2 s组(SA1)、3 s组(SA2)、5 s组(SA3)3个亚组.造影操作使用机器预设程序自动调节造影体位并控制透视及造影时间,每组均使用同一模体重复操作10次完整造影,采用TLD 3×3矩阵和造影机随机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8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行DWI检查,测量肿瘤最大径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治疗结束后,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分为缓解组、无效组.根据治疗结束后2年的随访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无复发组.比较两组间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ADC值,并分析疗效及复
历史上,放射治疗照射野和照射剂量的选择源于临床经验,医生依赖直觉选择照射野和照射剂量.这些经验主义治疗方案的缺陷在于并未完全折射出解剖学、生理学、肿瘤病理学和临床剂量学的全部经典.近年来,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在放射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取得了很大成就,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精确放疗是应用数字影像模拟技术进行三维治疗计划设计,开创了定量分析剂量/体积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的
期刊
五、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商业化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对保障辐射工作安全和工作人员键康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是辐射防护工作的基础,是辐射防护效果和能力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核能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国的个人剂量监测起步于50年代末核工业体系内,80年代中期全国铺开.现有监测方法已与国际接轨,OSL(光致发光)、自动TLD(热释光)和RPF(荧光玻璃)三大监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