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始乐舞是原始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原始乐舞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统一。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乐舞具很强的社会属性,存在于氏族部落的各个方面。因此具有明显的氏族性、鲜明的地域性和强烈的象征性。
关键词:原始乐舞;文献;图腾
一、与生产劳动有关的乐舞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1]表现的是原始先民农事生活的场景,乐舞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因为大地是万物生命之源,先民们以此向大地祈求丰收。歌颂象征氏族图腾及春天之神的玄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表达出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其中描述的表演形式与1973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彩陶盆上三组连臂的图案相吻合。
1973出土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墓葬出土彩陶盆高14cm、口径29cm、腹径28cm、底径10cm,盆口向外挽,腹鼓,小平底,内外均有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壁直径最大处绘四道较粗平行带纹,内壁近沿处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中间绘有三组人,每组五人,每组两边亦有内向弧线纹。在相反两组弧线纹之间,各有一条斜行的柳叶形宽纹。其中人物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统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人下体接地面两竖道为腿,胯部斜出一短道似为饰物。整个画面简洁,人物突出,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我国西北地域先民的舞蹈场面,这件舞蹈盆为我们研究原始乐舞提供了重要材料。
二、与大自然有关的乐舞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大自然作斗争,因此产生了一部分关于大自然的作品。
伊耆氏的《蜡chà祭》所用的歌词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人们在歌中虔诚的祷告,希望在下一个年头里,不要再有地震、水灾、虫害;不要让杂草野树和人们辛勤种下的庄稼争夺土地、阳光和水分。说出了无力与大自然抗衡的农业劳动者的愿望。记载还有:“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2]这是人类与自然搏斗过程中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时,产生的对抗水灾的方式。“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3]这是对抗旱灾的方式具有巫术的作用。
三、与战争、狩猎有关的乐舞
文献上:《弹歌》相传为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4]这是一首反映原始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表现出华民族早期劳动生活方式。
“帝(舜)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祖征。’禹乃会群后,’…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天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至诚感神,月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5]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日:‘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千戚舞,有苗乃服。” [6]
以上两则记载是关于氏族部落联盟时期舜禹与有苗部落战争冲突的记录。“执千戚舞”、“舞千羽于两阶”等形式大概是战前举行的作战演习或操练,先民们以这种方式希望能使敌人惧服,原始人认为不同事物之间有神秘的联系和互渗,而这类整齐划一、士气振奋的原始氏族乐舞就有战胜敌人的巨大力量。以演出先民狩猎出征和部落战争为特征的舞蹈,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舞蹈门类,即武舞,对后世舞蹈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狩猎战争乐舞是先民们以乐舞形式对狩猎、战争生活及其情感体验的反映,此类型的乐舞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始乐舞的集体性与氏族性, 内容较简单,且一般由男子表演。
四、与图腾、祭祀有关的乐舞
在原始社会,祭祀典礼仪式作为维系社会群体的文化活动,以尊崇、祭祀祖先为主。舞《云门》,以拜云图腾。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拜天神。相传舜时的这部氏族代表性乐舞《箫韶》是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一直享有盛名,又称“韶乐”、“九韶”。曾得到孔子“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祭祀仪礼是神灵崇拜的集中体现,在万物有灵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根本目的就是祈求祖先或神灵能够保佑他们,赐福他们。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的拜日图,一个人手里拿着类似香的东西,朝向太阳朝拜。又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祈雨图,左下方两个并列的人像,起舞求雨,天上出现两片类似祥云的圈圈。變化无常的大自然,既向人们提供生存的条件,又给他们带来无数的灾难。原始人的饥饱、冷暖、病痛、欢乐、希望和恐惧等皆同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讲,原始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往往超过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当时极为低下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为了谋生,原始人类企图通过自然崇拜,获得大自然的恩赐。
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乐舞,这些乐舞大都与先民的耕种、狩猎、战争、宗教等生活有关,是艺术源于生活的体现。
在我国关于原始乐舞的史料主要是古代文献和目前考古出土的原始乐器以及壁画等文物。但是古代文献大多是关于神话传说的并且记载简略。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原始时期的乐舞最可靠的资料,还可以目前考古出土的有关原始乐舞的纹饰、岩画、壁画等的资料为理论依据。
注释:
[1]见《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
[2]见《吕氏春秋·古乐篇》
[3]见《吕氏春秋·古乐篇》
[4]见《吴越春秋》
[5]见《尚书·大禹漠》
[6]见《韩非子·五蠢篇》
参考文献:
[1] 席雯婷,《音乐的起源探析》[J],《青年文学家·艺术研究》,2012年,P131
[2] 刘忠、薛松梅,《中国音乐史》[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3] 谭立群,《探寻中国原始壁画艺术的“线性之美”——对当今“线”性绘画语言运用的启示》[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5月22日
[4] 崔乐泉,《前乐舞祭仪与原始的体育娱乐—原始体育形态的考古学分析》[J],《南方文物》,2008年2月,P74-80
关键词:原始乐舞;文献;图腾
一、与生产劳动有关的乐舞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1]表现的是原始先民农事生活的场景,乐舞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因为大地是万物生命之源,先民们以此向大地祈求丰收。歌颂象征氏族图腾及春天之神的玄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表达出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其中描述的表演形式与1973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彩陶盆上三组连臂的图案相吻合。
1973出土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墓葬出土彩陶盆高14cm、口径29cm、腹径28cm、底径10cm,盆口向外挽,腹鼓,小平底,内外均有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壁直径最大处绘四道较粗平行带纹,内壁近沿处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中间绘有三组人,每组五人,每组两边亦有内向弧线纹。在相反两组弧线纹之间,各有一条斜行的柳叶形宽纹。其中人物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统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人下体接地面两竖道为腿,胯部斜出一短道似为饰物。整个画面简洁,人物突出,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我国西北地域先民的舞蹈场面,这件舞蹈盆为我们研究原始乐舞提供了重要材料。
二、与大自然有关的乐舞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大自然作斗争,因此产生了一部分关于大自然的作品。
伊耆氏的《蜡chà祭》所用的歌词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人们在歌中虔诚的祷告,希望在下一个年头里,不要再有地震、水灾、虫害;不要让杂草野树和人们辛勤种下的庄稼争夺土地、阳光和水分。说出了无力与大自然抗衡的农业劳动者的愿望。记载还有:“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2]这是人类与自然搏斗过程中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时,产生的对抗水灾的方式。“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3]这是对抗旱灾的方式具有巫术的作用。
三、与战争、狩猎有关的乐舞
文献上:《弹歌》相传为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4]这是一首反映原始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表现出华民族早期劳动生活方式。
“帝(舜)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祖征。’禹乃会群后,’…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天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至诚感神,月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5]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日:‘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千戚舞,有苗乃服。” [6]
以上两则记载是关于氏族部落联盟时期舜禹与有苗部落战争冲突的记录。“执千戚舞”、“舞千羽于两阶”等形式大概是战前举行的作战演习或操练,先民们以这种方式希望能使敌人惧服,原始人认为不同事物之间有神秘的联系和互渗,而这类整齐划一、士气振奋的原始氏族乐舞就有战胜敌人的巨大力量。以演出先民狩猎出征和部落战争为特征的舞蹈,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舞蹈门类,即武舞,对后世舞蹈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狩猎战争乐舞是先民们以乐舞形式对狩猎、战争生活及其情感体验的反映,此类型的乐舞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始乐舞的集体性与氏族性, 内容较简单,且一般由男子表演。
四、与图腾、祭祀有关的乐舞
在原始社会,祭祀典礼仪式作为维系社会群体的文化活动,以尊崇、祭祀祖先为主。舞《云门》,以拜云图腾。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拜天神。相传舜时的这部氏族代表性乐舞《箫韶》是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一直享有盛名,又称“韶乐”、“九韶”。曾得到孔子“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祭祀仪礼是神灵崇拜的集中体现,在万物有灵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根本目的就是祈求祖先或神灵能够保佑他们,赐福他们。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的拜日图,一个人手里拿着类似香的东西,朝向太阳朝拜。又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祈雨图,左下方两个并列的人像,起舞求雨,天上出现两片类似祥云的圈圈。變化无常的大自然,既向人们提供生存的条件,又给他们带来无数的灾难。原始人的饥饱、冷暖、病痛、欢乐、希望和恐惧等皆同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讲,原始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往往超过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当时极为低下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为了谋生,原始人类企图通过自然崇拜,获得大自然的恩赐。
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乐舞,这些乐舞大都与先民的耕种、狩猎、战争、宗教等生活有关,是艺术源于生活的体现。
在我国关于原始乐舞的史料主要是古代文献和目前考古出土的原始乐器以及壁画等文物。但是古代文献大多是关于神话传说的并且记载简略。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原始时期的乐舞最可靠的资料,还可以目前考古出土的有关原始乐舞的纹饰、岩画、壁画等的资料为理论依据。
注释:
[1]见《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
[2]见《吕氏春秋·古乐篇》
[3]见《吕氏春秋·古乐篇》
[4]见《吴越春秋》
[5]见《尚书·大禹漠》
[6]见《韩非子·五蠢篇》
参考文献:
[1] 席雯婷,《音乐的起源探析》[J],《青年文学家·艺术研究》,2012年,P131
[2] 刘忠、薛松梅,《中国音乐史》[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3] 谭立群,《探寻中国原始壁画艺术的“线性之美”——对当今“线”性绘画语言运用的启示》[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5月22日
[4] 崔乐泉,《前乐舞祭仪与原始的体育娱乐—原始体育形态的考古学分析》[J],《南方文物》,2008年2月,P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