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监狱的本质职能是社会性治理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监狱的社会属性和监狱警务存在的矛盾,必须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制定监狱警务的战略管理策略和措施。将监狱组织管理、发展方向、警务计划等在资源配置、发展规划上作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保障监狱短期规划和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监狱 警务 职能 社会性
  作者简介:陶新胜,法律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南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监狱系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无锡监狱狱侦支队支队长,研究方向:监狱法学、监狱学、警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58-02
  人之为人者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思想上的追求。豍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认为,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监狱的发展变革和法治的进步,正是源于我们不断地认识自己,反思和扬弃自己,在正确的、具有先进性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创新突破。“在生命转弯的地方,思考能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豎我思,故我在。豏当监狱发展的有力因素得到充分扩张的时候,也是所有监狱管理者应该奋起的时候。监狱是社会的监狱,监狱的职能是维护社会特定的法律、道德秩序和正义价值,监狱的所有警务活动豐都必须始终围绕这一角色与职能开展。
  一、對监狱的哲学认知:现代监狱是社会的监狱
  监狱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是一定社会上层建筑中的重要政法制度和设施,是处在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府为维护社会治理秩序而设立的履行社会治安和刑罚执行的专门机关、人员及其职务行为的总和。现代社会强调精细化分工下的合作双赢,以此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高效。参照戴文殿的“警察学说”,豑现代监狱内涵丰富,本质属性主要有四个方面:
  1.监狱是国家政权的暴力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公共权力范畴。它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强制性,是国家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治理的物质保证。同组成其机构和活动的警察一样,监狱“是一个国家在其国土范围内行使权力和实行统治所依靠的主要工具”,豒“因此,尽管政府可能因时而变,但警察组织却延续下来,他们的核心职能社会控制也同样延续下来。”豓暴力机器是监狱的阶级性质。
  2.监狱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维护社会基本治理秩序是监狱存在的根本依据。监狱的组织性质不是介于行政和司法之间,而是二者的结合体。在政治学上,监狱是维护社会共治理秩序的刑事司法强制性力量;在社会学上,监狱是实施社会秩序控制的正式组织和专业力量。监狱是阶级性与社会公共性共存一体的政治共同体。豔
  3.法治性、强制性、公共性、长期性是监狱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基本属性。法治性是监狱的首要基本特性。监狱依法成立,按法律流程管理囚犯,警示社会不良行为和思维,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监狱强制管理囚犯,将“合法的强制”豖贯穿整个监狱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社会控制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核心。监狱的基本社会职能就是社会控制,监狱“就是社会调控机制中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具有以强制手段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社会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权益的调控职能”豗,因而,它又是极具公共性的。
  4.社会管理是现代监狱最基本的角色特征。“作为社会契约的产物,政府是为公共的幸福而存在的”豘,而代表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某个领域出现的监狱,“始终按照国家的意志,行使着调控社会的基本职能”豙,它同样要涉及到与公共权力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而公共权力的实施则是以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正义为目标,监狱是形成秩序和实现正义的基本手段。因此,现代监狱的任务是维护社会基本的法律和治理秩序,张扬社会正义和符合社会正义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念。履行社会职能是现代监狱的基本任务。
  二、监狱警务的矛盾冲突:创新是现代监狱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家的对内职能可以划分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基本方面。豛监狱是国家实现对内职能的基本手段之一,因而监狱的职责和任务已经走出狭隘的“唯专政论”,呈现多元化,豜“肩负着执行法律、维护秩序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等广泛的职能”豝。
  1.监狱目的与手段。监狱的存在价值在于秩序、正义和安全。这也是监狱活动的终极目标所在。秩序是指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监狱管理秩序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正义是指法律正义、社会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标准;秩序的核心是安全,而安全则指社会公众对监狱安全的期望,以及监狱自身维持安全稳定的要求。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管理的方法、监管的手段、教育矫治的策略选择,以及目标的长短都存在反复和纠结。譬如,监狱及其警察对待监狱囚犯劳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社会公众对监狱建设不断更新的标准认同度低,等等。建设现代、文明、科学的监狱是监狱管理的追求,但法律的授权和规范的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监狱发展的需要。
  2.警察制度与激励。新中国监狱发展充满了新奇和辉煌的战果。但当社会思维与需求多元化以后,监狱的发展则异常艰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监狱法治呼唤监狱有法可依。监狱管理需要更加详细的、适合监狱特点和实践的法律或者规则。包括监狱总法和各条线法律法规。如监狱警察法、教育改造法、囚犯囚禁及行政管理法、监狱建筑标准及安全法等等。法律的缺失使得监狱及监狱警察的管理行为处在法律的边缘,执法和管理的成本、风险日益增大;二是价值观念呼唤对监狱警察工作绩效作出客观评价。经济社会下的价值需求和实现的多元化明显对抗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再以简单的“奉献”来要求和衡量监狱警察的工作业绩。除了弘扬“奉献”品质外,“对等”是褒奖和激励监狱警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大力嘉奖则是促进监狱警察创新的动力源;三是现代精细管理呼唤监狱警察职责和岗位的专业化分工。现代监狱警务管理应该是由经验向科学转化,在科学实施执法和管理流程再造的前提下,尽可能细化监狱岗位和警察职责,使“做任何工作都要寻求最好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豞。但目前的监狱实践中,经验的东西还远远多于精细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警察技能与科技。监狱的发展需要专业化设计和专业化人才与专业化技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国监狱系统全日制专业学校锐减,专业人才培养基本中断,新的警察招录模式并没有带来监狱基本专业人才和技能的跨越,新的专业培训模式也没有持续建立。基本专业人才的缺乏、专家型人才的空缺、实践创新性人才的不足成为困扰基层监狱发展的篱笆。具体表现为:非监狱基本专业警察培训不足,系统和正规化训练不足,业务技能不扎实,监狱管理的实战思维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岗位分工细化,基层业务精通的“全才”型人员逐渐消失;新知识、新科技学习不足,运用不足,与时俱进,掌握前沿科技人员数量不能满足监狱发展需要,阻碍了监狱发展的速度;实战研究型人才、高层次技术指导型人才匮乏,监管与教育矫治的科学选择缺乏统一的技术支持。
  4.警察角色与社会化。“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豟监狱警察的角色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法定角色。即法律的执行者。具有法定的职责和权利。二是社会期待角色。即社会公众对监狱警察复杂的角色要求。有的要求监狱警察人人都是严厉的执法者,有的则要求监狱警察是和蔼的社会服务者等等;三是自身实际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监狱警察的角色复杂多变。主要原因在于:监狱警察的任务庞杂。具体到警察个体,不能简单地以监狱管理或者刑罚执行来区分警察角色。特别是处在基层一线的监狱警察,集监狱管理、囚犯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劳动管理,甚至监狱环境建设等等事项于一身,成为管理者、教育者、医生,甚至兄长等等。角色的复杂性决定了监狱警察工作职能的复杂性,专一的行为和技能就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警察的作用受到干扰。同时,由于受到警力数量的限制和监狱工作的封闭困扰,监狱警察与社会层面的接触有一定的隔离,传播迅捷的社会信息往往会忽略监狱警察的存在,监狱警察自身的再社会化需求迫切。
  三、监狱警务的科学发展:建立信息警务战略
  现代监狱警务创新的核心是:警务模式由任务中心型向人事并重型转向。即:把对完成监狱任务的高度关心与对监狱警察的极大关怀结合起来,充分发掘监狱警察个体的潜在能动性,“重视目标,力求经过大家的参与、介入,承担义务和解决矛盾,来取得高产量、高质量的成果”豠。将监狱警察的发展与监狱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全面实现监狱目标的同时,也实现监狱警察的全面发展。
  信息警务战略,即信息主导监狱警务战略,也称情报信息主导监狱警务战略。就是通过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综合性地收集、分析有关于监狱管理和执法的情报信息,正确进行监狱警务决策,制定和下达预防和监控监狱狱情措施,完成监狱管理和执法任务,实现监狱管理目的。这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以狱内外执法与管理的动态信息为资源,以信息化警察隊伍为主体,以信息化警械为手段,以信息网络为神经中枢系统的一种新型监狱警务模式。豣它以各项监狱管理与执法业务应用为基础,实施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快速、高效完成各项监狱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实施信息警务战略的基础是:
  1.物质条件。建立计算机网络和运用系统。监狱工作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2.技术条件。监狱各项业务及其活动转化为情报、信息,实行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输。
  3.人力资源条件。监狱警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技术。有网络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信息警务战略的工作内容:
  1.建立情报信息收集系统。情报信息在信息警务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监狱管理及刑罚执行的各个节点上生成的情报信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计算机网络,提供给监狱警务管理决策系统。
  2.建立情报信息数据库。情报主导警务是一种业务模式和管理理念,其中数据分析和狱情情报对客观决策至关重要。豤数据库集中监狱管理与执法的各种情报信息,实现警务情报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共享,保障警务实施依据的可靠、全面与真实。
  3.建立决策指挥系统。警务决策以情报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把计算机、绘图、统计等技术手段运用到对监狱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决策信息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狱警务决策指挥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包括情报信息分析子系统、预警预测子系统、决策策略评估子系统和决策保障子系统。处于监狱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狱警察始终是决策指挥系统的主导。
  4.建立预警处置系统。信息警务战略强调对狱情的早期预警和干预。利用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提前获取重大狱情信息,防范监管安全事故,是现代监狱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现代监狱发展的必然要求。预警处置系统建立在基层监区对细微狱情变化的信息搜集与传输基础上,通过提前预设危机处置报警系统分析信息情报,研判预警级别,计算机自动对照危机处置预案,启动预警处置方案,完成应急处置准备。
  注释:
  ①⑩张兆瑞.警察哲学——哲学视阈中的警察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第92页.
  ②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英]汤姆·索雷尔著.李永毅译.笛卡尔(英汉对照).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
  ④监狱警务,是指监狱刑罚执行和监狱管理,即指监狱一切工作及活动。
  ⑤戴文殿主编.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⑥[英]佛克兰·利什曼,等著.吴开清,等译.警务工作之核心问题.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⑦[美]罗伯特·兰沃西,等著.尤小文译.什么是警察——美国的经验.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⑧胡大成,周家镶,等.警察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⑨王鹰.人民警察与公民权利保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豘袁祖社.社会秩序·制度理性·公正理想——西方文化思想中公正观念之范式沿革.唐都学刊.2007(5).
  豙吴必康主编.英美现代社会调控机制——历史实践的若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豛陈振明主编.政治——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豜金镛.中国警务再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豝[美]塞缪尔·沃克著.公共安全研究所外警研究室译.美国警察.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豞张国星,张光.精细化管理:回应群众新期待的重要选择.人们公安报(第4版).2008年1月9日.
  豟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豠[美]R·R·布莱克,J·S·缪顿等著.孔令济,等译.新管理方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豣公安部政治部编.公安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豤[英]杰瑞·莱特克里菲著.崔嵩译.情报主导警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77页.
其他文献
摘要检察机关的举报中心是检察机关接待来信来访,办理控告、举报等案件的一项职能工作,是检察机关依靠群众实施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检察业务,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近几年来,检察机关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高检院的部署,全力以赴处理涉检信访工作,举报工作有所削弱。但新形势下,举报工作能否深入开展,关系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能否得到切实履行,关系到查处职务犯罪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关系到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能否
摘要法与道德既有共性,又有特性。道德在许多方面影响法的运行,在司法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公共舆论对法官审理案件的干预。富勒在其著作《法律的道德性》中也提及了法官应如何对待民意和舆论的问题。根据其关于法治的八项原则,不难看出法官对公共舆论的过度倾向和采纳,容易造成对法治原则的违背,也有其局限和缺陷。因此,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正确对待公共舆论,将对法律的维护和道德因素的考虑通过正当的程序加以区分和利用。 
摘要商品房认购书作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签署前买卖双方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虽并非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必经程序,但能有效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维护买卖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已开始推行《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制度。实践中,有些开发商从自己利益出发,并不使用《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而是擅自削减商品房认购书的内容,在扩大自己权利的同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商品房认购
摘 要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为了加强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监督而创设的一项制度。它旨在加强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从实体和程序上进行外部监督,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该制度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符合司法改革方向,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生动体现,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人民监督员 职务犯罪  作者简介:
摘 要 义乌市“大综合执法”试点涉及城管职权整合,体现了较多的行政法学问题。无论是行政职权的来源,还是现行法律法规等规范的支持均给予了职权整合的“大综合执法”以肯定。在行政法的另一视野下,则体现了规范行政权行使,高效便民,服务行政等行政法学理念。当然,实际所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佐证。可见“大综合执法”模式在理论层面与实证层面都有其存在与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城管 职权整合 行政法学理念  作者简介
摘 要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体现恢复性司法的社区矫正、附条件不起诉及刑事和解程序引入其中,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并从公诉工作的视角剖析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恢复性司法理念。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公诉工作 新刑事诉讼法  作者简介:谢敏仪,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概述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  恢复性司法,亦称
摘要2011年2月25日新发布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矫正”概念,并在管制、缓刑、假释刑中做出相应规定。这意味着我国的社区矫正体系又发展了一大步。但是,在社区矫正专门机关的设立、社区矫正的执行具体程序以及工作人员配置上,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社区矫正 刑罚  作者简介:杜浩渺,重庆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让他人“顶包”的情况多发,对于肇事者这一行为如何定性在法律上存在争议,本文以此为视角,试探讨让人顶替行为是否可以单独定罪处罚。  关键词顶替行为 事后不可罚 交通肇事  作者简介:方田,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086-01    一、问题的提出  某日,甲驾驶轿车违法交通法规,
摘要 逮捕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刑事强制措,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1996《刑事诉讼法》对审查逮捕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新《刑事诉讼法》对审查逮捕条件进行了细化,完善了现有的逮捕制度,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关键词 新刑诉法 审查逮捕 细化  作者简介:李红琳,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 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对依法做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执法机关和执法者跟上时代的步伐,领会立法机关的意志,贯彻立法机关的精髓,灵活运用商检法实施条例第48条款,并根据其规定惩治各种“不如实提供进出口商品的真实情况”情形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法律法规 条款解读  作者简介:孔繁岭,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