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指遵循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为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更高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崭新境界。
  
  一、克服教育功利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发展不是消耗式、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注重科技含量的集约型的发展。这种理念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要树立以发展为内涵的课堂教学观,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态,养成追求新知、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本领,真正使学生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就要克服教育的功利思想,要时时注意培植学生的发展后劲,以长期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要从纷纭复杂的要素中理清思路,弄清楚哪些工作与当前发展密切相关,哪些工作对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合理规划发展进程和发展重点,既把当前的工作做好,又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诸多违背这一根本方法的急功近利的现象,这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加紧解决。
  一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等观念。如层层下达升学或考试指标,围绕升学和考试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升学和考试高于一切。
  二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考试第一,智育第二,忽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如以牺牲学生的休息和活动的时间为代价来取得升学或考试的好成绩,使许多学生因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和活动而引发心理、生理疾病,身心受到摧残。
  三是急功近利预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孩子可持续发展有六大资源: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探究的能力;自尊和自信;合作与交往的能力。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预支孩子可持续发展资源的问题非常突出。如过分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逼迫学生实现达不到的目标,用沉重的学习压力剥夺孩子学习的兴趣,剥夺学生应该得到的活动和休息娱乐的时间,不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不允许孩子有父母或教师不喜欢的想法和做法,等等。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应当时刻注意克服以上功利思想,正确处理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近期发展目标与远期发展目标的关系。要认真分析哪些是与学生当前发展和近期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哪些虽然与当前学业成绩提高关系不太密切,但对学生终身发展却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兼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向上、正直善良的人格特征,等等,这些因素表面看来对当前学业成绩提高直接影响不大,但却必然影响着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学中应时时刻刻注意培养,有意放松就是失职,是教师职业良知所不允许的。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要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必须处理好学生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当前的发展诉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能因短期的功利行为而牺牲长期的终生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本质,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位置,强调学生是有独立人格与意识,具有独立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意味着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认识和调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自我发展,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1. 主动发展。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具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学习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成功课堂,其教学安排能激发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它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它把学生当作有生命、有意识、能积极思维的实践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它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技术、丰富学习内容等途径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内在需求的满足感,变苦学为乐学,在快乐中获取主动发展的动力。
  2. 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个别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全面发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成其才。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人的活动,教育教学体系内每一部分、每一个人都具有丰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表现和冲突。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求大同,存小异”,按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既要顾及方方面面的情况,又要注意突出各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个体能协调发展,要把一刀切的大一统教育,变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的,既不抛弃后进生,也不压制精英的差别性教育,让学生的个性能充分、自由地张扬,使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专长,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以有效教学为突破,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使教学的实际效益不断提高。
  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学定位在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应定位在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容量的知识。我们要努力做到:复习铺垫要“高效度”,用较少的时间去复习那些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导入新课要“强力度”,新课的导语要有磁性,既能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又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传授新知要“参与度”,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巩固练习要“多角度”,注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说理、演算、讨论、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课堂总结要“高浓度”,教师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给予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
  要减少“时空占领”,浓缩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及与之相关的作业等活动对学生时空的占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和其他教育渠道发挥作用的机会,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得,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改变教学的“大运动量”现象,创造较多的“剩余时间”让学生活动,通过多种活动理解知识、创造知识,同时也提供了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样的教学也可以把教师从低效或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
  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不是在课堂知识阐释的清晰程度,而在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科学的、可行的、适宜的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付出都可以减轻了,成本也就降低了,课堂的效益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学必须是和高效联系在一起,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从2008年9月开始,将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省委的部署
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他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近年来,无论是在大众话语情景里,还是在学术平台中,人们都在大声疾呼:当代大学生的“母语素养”不容乐观,当今大学生正遭遇“母语危机”。无疑,这些都是人们直观的感受式的喟
期刊
在太行山东麓浅山区的千年古县、革命老区行唐县,有一所在当地村民中有良好口碑的学校——上方中学。这所学校坐落在县城北部、离县城15公里的丘陵地带,是一所普通而又耀眼的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种“潜在课程”,是充满神圣、魅力和诗意的所在。在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  目前校园文化中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如主题淡漠化,“复制”的痕迹浓重,远离学生实践,鄙视文化传统,推崇西方文化思潮等。基于学校文化的特性和现状,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化冲击,学校的领导者应站稳脚跟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法宝。近年,湛江师范学院附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校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人本管理、生本教学、师本教研三个层面创新教学教研工作体系,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
背景在中国糖尿病(DM)有着较高的患病率,患病总人数约1.1亿人,18岁以上人群DM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同时,高血糖又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住
11月6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出.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新会区教育系统坚持以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强化依法治教,确保教育公平。  一、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首先,严格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2005年,新会区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当年全区在编在册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