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动力地推理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盒里有什么》一课最初设计了“障碍暗盒”“重量暗盒”“混合暗盒”3个暗盒,暗盒内材料分别是:铁珠一个,一面固定环形磁铁;铜管一个;铁砂黄沙混合物。由于铜管比较少见,材料不易获得并且学生对其生活认知较少,因此不适合做课程研究。
  第一次暗盒设计及材料改进
  由于学生对铜管的认知有局限,我们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并且考虑学生能推理出物体的形状这一因素,最终选定橡皮条。
  暗盒改进
  3个正方体暗盒,盒内材料分别为:①铁珠一个,一面固定环形磁铁;②橡皮条一个;③铁砂和黄沙混合物。
  效果分析
  本次上课效果总体比较好,但是3个暗盒的研究方式较为单一,并且单个的暗盒推理难度较小,学生在推理完①号暗盒后用相似的方法就能推理出②③号暗盒,达不到让学生“有动力地推理”的目标。因此,应该有层次地加大推理难度,让学生有梯度地进行推理。此外,③号暗盒中的沙子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材料有待改进。
  第二次暗盒设计及材料改进
  按照第一次上课出现的推理难度递进原则,决定将3个暗盒合为一个。
  暗盒改进
  把3个暗盒整合,只研究1个暗盒。①②号暗盒效果十分显著,各个声音混杂但细心的话还是能够分辨,具有一定难度;③中黄沙颗粒很小,容易从暗盒缝隙中泄漏出来,因此我们决定改用直径稍大的颗粒物质,初步选用与之较为相似的如黄豆、绿豆等几种物质。
  在尝试过程中我们秉持声音混杂却尽量不相互干扰的原则,发现黄豆、绿豆撞击声音大,干扰小铁珠发出的声音,大米和黑芝麻等几种颗粒均会对其他的物品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小米直径较小,大小均匀,是干扰性最小的物質。
  最终确定的正方体暗盒内的材料为:少量小米、橡皮条一个、小铁珠一个、一面固定小环形磁铁。
  效果分析
  改进后的方案能够凸显暗盒推理难度梯度,学生有兴趣参与,但在参与度和推理细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暗盒较少,组内其他人好奇但无事可做,造成参与度不高的局面;学生对仅有的暗盒推理层次梯度不明显,方法简单粗暴,缺乏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学生对暗盒内物体的推测仅限于表面层次的实物,缺乏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挖掘。
  第三次暗盒设计及材料改进
  针对上次上课出现的问题,我将暗盒数量加倍,分配任务到个人,确保每位学生积极投入实验探究。
  暗盒改进
  根据生活实际将正方体暗盒调整为长方体暗盒。此外,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原暗盒内的物质在新暗盒中又存在新的问题,主要是长方体暗盒空间变大,使得小环形磁铁很难吸住小铁珠,大环形磁铁磁力过大,小铁珠吸上后摇不下来,经过多种尝试,发现中等U型磁铁既能吸住小铁珠,摇一摇小铁珠又能滑落,且能在U型之间滚动,层次极其分明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最终确定用U型磁铁;小米的效果依旧保持不变,但是橡皮条太过容易被辨别出来,并会对小铁珠的声音造成干扰,为避免此次的研究依旧浮于表面,决定去掉橡皮条,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层挖掘。
  最后确定长方体暗盒内的材料:小铁珠一个、一面固定一个中等大小的U形磁铁、少量小米。
  效果分析
  改进后小组分工明确,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学生在观察暗盒的方法上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细化,为初步探究未知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比起前两次的教学,本次推理难度梯度明显,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被激发,想要探究的动力更强烈。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科版《科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活动,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学生只有通过科学探究才能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在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一课中,教材只给出跳远图片,没有给出“起点”“终点”的文字,只是提出问题:“跳远比赛,怎样
【摘要】档案管理是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档案工作受到人员、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管理效率较低。为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人事档案管理应该创新工作思维,进行数字化管理,智能整理和统计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人事档案管理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事管理中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实现有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传统档案管理;数字化;集约管控  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
编者按: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的邀请,《科学课》执行主编陈文斌向2016级科学教育、数学教育专业的准新教师开展了主题为“学习写教研文章”的实践课培训。课程中一个重要內容是,围绕章鼎儿老师执教的《橘子的认识》一课展开实例分析,这一课是指导一年级科学课教学的经典示范课。  这节课是章老师众多优秀案例中的一个代表性成果,推出已有三十多年。这些准新教师看完课后,对当时我国能有如此精湛的科学课震惊不
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进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有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近年来与科学活动相联系的STEM课程,在中小学阶段越来越普及,以激发学生对STEM学科的兴趣。《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指出,工程过程与科学探究同等重要。  一个STEM活动就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整合在一个活动中,用这些知识共同解决一个问题。STEM活动一直以来都强调学生的高度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3.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4.能够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  5.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意义。  6.感受到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有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瞒天过海,
【摘要】督查督办工作是高校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升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职能。扬州市职业大学紧紧围绕发展推动学校事業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项目化管理、信息化运行、人性化服务,充分发挥督查督办在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督查督办;治理能力;治理体系  高校督查督办工作是国家大督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肩负着以“立德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宗旨,让科学课程更富人情味,让科学课堂返璞归真,走出因追求新奇而造成的虚伪美丽;让儿童把探究当作内心需要,成为认识生活,服务生活的过程……”这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小学科学教师在“区域性教研”活动中共享集体智慧、追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理想境地。在推进“区域性教研”中,我们积极倡导走大众教研之路,让所有教师都享有平等教研的机会,为他们“引一程路”,让他们在实施科学课程中展开实践研究。
教学分析  《动物的繁殖》是鄂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有趣的动物》单元的第5课。学生在五年级以前认识过蚕、鸡、猫、鱼、蛙、鳖等几种典型动物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对昆虫、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有一定了解。本单元前几课,学生又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动物的生活环境、食性、运动防御等特点进行了学习。本节课教学将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种类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1.观察动物
湖北武汉,九省通衢之地。汉口为三镇之首,是武汉历史根基所在。汉口江汉区,更是各界精英汇聚之地。张鹏老师所在的学校,就坐落在这样一块不平凡的土地上。张老师踏上教育之路后,二十多年从事科学教学,不改初心,用“怀育人之心,尽教育之事”的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为科学教育全身心地砥砺前行,为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困境中成长  张鹏老师能成为一名教师,纯属偶然。他所学专业是无线电仪表,似乎与教育没有
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开始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并在科学课堂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这无疑是科学教学的一大进步。然而,在听课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实验探究课,从教学流程来说无可挑剔,从实验本身来看也比较成功,但整个教学过程却给人一种平淡、乏味的感觉,学生学习没有激情、没有活力,师生之间没有思维碰撞,没有动态生成;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操作的学生就像“随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