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对策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旧动能转换时代需要的是具备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深化技工院校教育改革,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具备工匠精神人才成为成为推进新动能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新旧动能转换对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新旧动能转化对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等。技工院校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专业、培育工匠精神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技工院校专业建设
  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8〕1号)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8〕67号)要求,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省发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新旧动能转换是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转换掉传统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相融合,通过培养与符合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要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坚定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新旧动能转换时代,最终的落地还是人,有人才有执行和落地,就涉及人才需求的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不仅需要政府的上层规划,也需要企业进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还需要学校对专业进行创新与变革。
  按照改革的规划,山东设立了新的“十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的十强产业作为新动能重点发展。产业工人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技工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制造业行业从事生产、加工、安装、测试、维护、售后服务等工种;服务行业的酒店服务人员、物流、快递、客服、营销等工种。目前,技工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旧产业的产业技术工人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旧产业技术工人已经过剩工资待遇较低。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制造业的特征,传统产业工人从事单一重复性操作开始被智能化生产线所替代。产业技术人员不能仅有单一的操作技能,更应该具备、区块链、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技能与应用能力。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不能紧紧培养具备单一娴熟技能的产业工人,需要尽快培育知识性、技能型、创新性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一、技工院校传统专业与新旧动能产业对接现状
  近几年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增长缓慢,有些传统专业在校生规模持续减少,但企业却招不到高端技术人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符,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升级应按区域产业需求不断予以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都属于新工科。可以说,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对人才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发展契机。而新工科的产生和发展对技工院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新的要求,这也是技工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以淄博市为例,新旧动能转换之前工业产业以陶瓷、建材、化工、医药、纺织、冶金及传统机电设备、模具制造等产业为主,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以机械加工、汽车维修、会计、计算机、生化化工、煤炭为主,近年来招生规模都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技工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根据区域产业结构驱动专业改革的相关机制,专业设置落后于产业布局和社会需求的步伐。对社会亟需的人才响应较慢,也未能前瞻性地开设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专业,导致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产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再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专业各校开设的重复率较高,低端人才供过于求,这就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技工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最稀缺的要素。因此,技工院校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亟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与工匠精神对策研究
  (一)升级传统专业对接新旧动能转换
  鲁教计字﹝2018﹞1号《关于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本专科专业,新增或重组一批新兴交叉专业,优化升级一批传统专业,5年内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1]。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技工院校是必不可缺的“产业工人”主力军,技工院校要转换人才培养观念,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对接新动能产业,完善专业设置、打造与新十强产业相关的专业,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多数技工院校并未深入研究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需求,主要开设的还是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落后产能专业。例如,机电、机械、汽车维修、数控、会计等傳统专业,但随着新动能智能生产线的投入,一个车间仅需要几名高技能人才,旧产能的产业工人在亟待转型,而技工院校却还在源源不断向社会的输送生产线工人。部分学生职业素质跟不上新动能的技术趋势,导致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的风险加大。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大幅下降。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在加大科技创新,技工院校的专业也要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校城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二)新增第三产业专业
  据调查,技工院校开设的专业中涉及第一产业的较少,主要是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较少。例如,多数技工学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为10%,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为70%,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为20%。在专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传统动能改造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7∶45.3∶48.0,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4%。新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信息、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增势强劲。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政府、企业、学校思想的再次转换,技工院校要想更好的服务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办学思想[2]。从数据分析,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比例存在脱节,学校固守传统专业,有些传统专业技能人才已经饱和,而新经济增长点的护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形象设计、茶艺、烹饪(中式烹调)、烹饪(西式烹调)却亟需大量人才,开设这些专业的技工院校相对较少。技工院校如果不能准确对接社会需求信息,专业的发展很可能会错失发展良机,也实现不了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准确对接。   (三)传统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型
  无纸化车票代替了曾经的火车票,ETC代替了人工收费,智能存收款机和手机银行代替了人工窗口,在商场里遍布了支付宝结算机。这些简单的工作之所以被机器人所代替,因为他们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有数据显示,在这两年内因为机器人被迫下岗的流水线工人已经达到了9.4%,去年上半年我国的银行裁掉了3.4万名工作人员,全球50多家银行的裁员人数达到了8万人。以前还有能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的老会计,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看到还在用几个算盘来计算的财务人员了。高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浪潮,新事物不断催生,旧的技能即将会清退,只拥有旧技能的人,也一样会被清退。近几年电子发票已经存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火车票已经实现无纸化,虽然火车票仍要打印后报销,但以后税务局和财务部门可能只要电子凭证就可以报销和报税。随着会计软件的智能化和票据的电子化的普及、一般的经济业务已经被智能化机器人记账,只会做简单、机械、重复低端会计人员会被淘汰。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的是核算会计,低端核算会计被淘将被人工智能逐步淘汰,就像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减少了流水线上的工人的数量。技工院校要升级培养目标,主动对接管理会计,新经济形势要求学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学生报考会计专业人数的减少和社会对会计人才要求的提高昭示着人才需求的潜在变化和规律,当技工院校应该梳理传统产业专业和新建专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专业不一定要抛弃,但要确定专业的升级改造方向。
  (四)坚持立德树人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必然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实训实践等各环节,同时将工匠精神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
  (五)落实课程思政
  不同专业虽然有各自的专业特点,但每个专业都必须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考核中,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工科、理工、经济、管理等学科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知识、技能、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论
  技工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關键在于技工院校思想观念的转换,技工院校培养的应该是具备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而不是流水线劳动性大军。技工院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纳入到教育体系和专业建设中,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林影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升级改造[J].科技与创新,2019(24):53-55.
  [2]林夕宝,余景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7):32-4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技工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SVE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淄博 25513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内容和方法上,开展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提升人文素养;德育;高职学生;课程  一、本地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经研究调查发现,有很多专职教师认为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养教育。但是,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和能力。但根据调查显示,不管是专业课教师
期刊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习,目前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地域优势采取了赴国外合作院校实习、在国内留学生培养单位实习、在国内中小学开展实习等方式,不论哪种方式都会遇到实习开展不平衡、实习模式单一、外部影响影响因素多等问题,特别是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传统的教学实习变得几乎不可能。文章提出通过“1对1”线上汉语教学实习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习途径,认为“1对1”汉语教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在OBE理念下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技能实践等方面进行渗透运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OBE理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渗透运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  OBE教育理念的英文全称为0utcome-based Education,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斯派蒂(Spady)。这一教育思想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少年儿童硬笔书写训练中的一点改变和方法的阐述。使得硬笔书法教学不再犹如天书,让孩子们一头雾水,没有明确的抓手,只是一味的描摹临,枯燥乏味。同时阐述了这个方法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常规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具实操性的一篇论述。  关键词:硬笔书写;规范;快速;易于掌握  引言:“陈老师,我孩子练了好几年硬笔书法了,怎么还是写的这么不好?”“陈老师,我孩子在书法班写的就好,怎么到家一写作业,考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写作技巧的教学,而应当是关注学生个性、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关注教材中文章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词句、意蕴、技法等素材,为写作能力的发展构建基础。教师需要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方面小事,开展练笔。在写作之后,教师需要关注作品的互评优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表达的重要窗口,也是初
期刊
摘要:原本的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有限,且涉及到的案例内容也仅供学生学习与参考,而想要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仍需教师优化与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政治课程知识的学习。其中,时事政治加入到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拓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高中政治知识,因而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有关内容,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事政治;应
期刊
摘要: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根据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结合初中数学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利用网络画板等信息技术,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潜能的不断挖掘中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发展。 
期刊
摘要:中职民族民间舞课程,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中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大纲中规定舞蹈表演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中华人民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1]文化艺术类的文件中指出,中职舞蹈表演专业的老师与学生需要在720个学时里训练汉、藏、蒙、维、傣等民族民间舞蹈,并且能够初步掌握这些舞蹈的动律特点与风格特征。我们要重视民族民间舞在中职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中的人
期刊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主体为基础的情况下,学生多项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高职生通过课程教育法学习,可以有效、全面地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积极学习主动性。本文通过探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摘要:个性班级文化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人格的影响活动,是班级精神面貌、学生思想状态的综合体现,它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合到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我通过建设班级个性文化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迫切需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