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只讲了变戏法的故事,看来毫无评论褒贬的痕迹,写来仿佛只是助茶兴,解闲愁,别无其他深意。但读完之后,却又隐隐约约觉得其中有点意思:“Huazaa!Huazaa!”用注音符号四次重复抛钱的声音,如此突出,用意何在?读者自然会感觉到:“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这句俗语的真意早已与“戏法”无关而用以指人事了。作者把这么一句话放在全篇总结的位置,暗指什么?标题居然是“现代史”,与文章内容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真要写一部《现代史》,区区千字怎能了得?而且作者在文末又加一句,“到这里我才记得写错了题目”,还是要让读者琢磨这个题目,可见其用心良苦。但是,仅就这几个问题去探究,一下子仍无法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
  那么,理解这篇文章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时代背景。我们有必要弄清文章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地想到鲁迅生活、写作的环境,方可解开其中之谜。
  本文写于1933年。30年代初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风云激荡,国民党统治集团惶惶不安,方寸大乱。蒋介石、汪精卫之流今天你下台,明天他上台,一个个力图稳住阵脚,加强统治。这些人不管谁上台,总是一方面加紧“剿共”,一方面耍一套老把戏,即横征暴敛,变着法子要钱。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再揣摩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就不难了。
  中国现代史的核心是什么?要钱!玩了把戏,要钱;两人搭档一唱一和,要钱;抓住了人们的同情心后,又要钱;“严肃而悲衷”地说这说那——还是要钱!今天连蒙带骗要了钱,“过了些时,就又来这一套”——国民党统治集团愚弄人民,榨取人民钱财的勾当永远干不完!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这种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他的杂文曾招来各种各样的反对,但“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地把他的思想和感情熔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 (瞿秋白语)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目光的尖锐、透彻,笔法的含蓄、犀利!这样的表白不正像一支利箭一下就射中了敌人的要害吗?鲁迅作为伟大的战士,他对待敌人是毫不留情的。正像毛泽东所指出:“他用他那一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他对反动腐朽敌人的罪恶行径,决不妥协,决不宽恕,而这种不妥协不宽恕,又往往表现为居高临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气度,形成了他冷峻、幽默、在嘲讽中显出智慧和力量的独特的战斗风格,这是“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
  (河北 寇彦敏)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小说《他母亲的伙伴》,共300来字,可谓短小;主题突出,可谓精悍;话语简洁,可谓辞约;底蕴深厚,可谓意丰。  作者没有交待母子的来历,没有叙述母子街头卖报的缘由,没有说明家庭的其他情况,只是截取了母子街头卖报的一个断面,用极简省的笔墨勾勒了卖报的情形。我们不禁会问:报童和他的母亲住在哪儿?为什么母子上街卖报?又为什么分开卖报?报童的父亲哪儿去了?“绅士模样韵人”买报吗?
期刊
纤纤竹叶交错,重合。月光洒落在地面,像筛过一般。竹子的落叶映着霜一样清白的月光,吮吸着阴森的竹影,明暗参差,描画出斑驳的花纹。此刻,竹林和我,化为一体,共同沉潜在月夜的安谧之中,细细品味着一种特有的幸福。梦窗国师②曾将竹林命名为“筛月林”。我在天龙寺看到了小小的竹园,那是竹林的遗迹。当时,这个名称唤起了我对竹林月夜美丽的幻想。  嵯峨野宫近旁的路径,被两边的竹丛浓密地遮掩着,竹影暗合,飘荡着温润的
期刊
[赏析]    岚山是日本京都的旅游胜地,这里青山翠发,碧波荡漾,幽径蜿蜒,寺院林立,每牛春款两季,更是观赏樱花和红叶的理想地方,吸引了万千游客。  这年秋天,东山先生也来岚山游览,他由南向北徒步缓行,逐处仔细观赏。本文所记,是他刚离开野宫神社,适逢皓月当空,就沿着城根走上一段幽暗的竹林小路的情景……  文章落笔扣题,先写竹林月夜的美好景象。在道路两旁,竹枝竹叶茂密交织,月光只能透过缝隙洒落地面。
期刊
这天终将来临——在一所出生和死亡接踵而来的医院内,我的身躯躺在一块洁白的床单上,床单的四角整齐地塞在床垫里。在某一时刻,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我的生命实际上已经到此结束。  当这一时刻来临时,请不必在我身上装置起搏器,人为地延长我的生命。请不要把这张床叫做临终之床,把它称为生命之床吧。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走,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一次日出,
期刊
英国作家泰斯特写的散文《记住我》是一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佳作。此文篇幅简短,却主题集中,立意深刻。作者写死亡,写生命,临终的时刻,立意却是表达对死亡意义的思考。思考怎样“死”才会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实现更高的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真挚的爱。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这样几则小故事:厨师将一条鳝鱼下到一口烧热的油锅里,下了油锅的鳝鱼极力弓起身体,厨师不解,拿出鳝鱼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内
期刊
小说《病人》带给读者的震撼是强烈的,作者用一支直接透视心灵的笔,透过生活的层层帷幕,巧妙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完成了对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升华。  一部上升的电梯。小说的重要环境就是医院里那部上升的电梯,这部电梯的象征意义是强烈而深刻的,可以说上演在这部电梯里的一幕幕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她”和“人们””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美与丑的撞击,热情与冷漠的交锋。当
期刊
就连有欠缺的、甚至是幼稚的手段,也可以用来救人,下面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  为使自己幸免于海妖塞壬们的诱惑,尤利西斯用蜡把自己的耳朵堵住,并让船员用铁链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杆上。当然,自古以来,所有的旅行者(除了那些从老远的地方就被塞壬们诱惑的旅行者以外)可能也曾这么做过。不过,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办法是毫无用处的。塞壬们的歌声能够穿透万物,而那些被诱骗者的激情一旦爆发出来,就会炸毁包括铁链和
期刊
洛夫被称为台湾诗坛的拳手,多次获得台湾多种文艺奖项。其诗被译成英、韩等多国文字,在台湾有“诗魔”之称。他说:我写一句诗等于吐一口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诗人”。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耐人寻味。  物我浑然一体,情感体验独到。可以说,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首怀乡的诗篇,月圆之夜,伤感之时,那种去国怀乡的情绪会更加浓
期刊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巴黎。克洛德·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年纪约三十五六岁,知识渊博,爱科学,爱宗教,非常严肃,他声望极高但却不得民心。由于父母在一场瘟疫中丧生,当他还是神学院学生的时候,就担起了抚养幼弟的责任。他对弟弟充满爱心,但弟弟却没长成他所希望的样子。为给弟弟积累善行,他收养了一个相貌极端丑陋的弃儿,起名卡西莫多,后来让卡西莫多做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宏亮的钟声将独目的驼背丑八怪变成了
期刊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  1.“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________”。上阕后半部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