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卓有成效地推行计划生育,我省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即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一个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比较低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较小,储蓄率较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这种由于劳动力人口增长较老年和少儿受抚养人口增长更快时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效益,被国际社会称之为“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类似的机遇也基本上只有一次。在2002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中特别指出,“人口红利”期是为发展中国家打开的“机会的窗口”,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性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韩国在1961年把家庭计划(即计划生育)确立为一项国策,使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随之出现了“人口红利”期,韩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机遇,从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优势出发,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给予资源和资金支持,创造了令人称羡的“汉江奇迹”。
我省的“人口红利”期大致从1986年开始,到2029年前后结束,持续40多年。此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段:2001年前,少儿负担系数相对较高,总体在30%以上,老年负担系数较低,总体在10%以下;从2002年到2016年,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都比较低,总负担系数均低于40%,也就是一个劳动力人口最多仅供养0.4个非劳动力人口,是我省人口负担程度最轻的时段;2017年以后,少儿负担系数仍然较低且保持稳定,大体在20%~22%上下,老年负担系数则不断攀升,将从20%提高到30%。能否根据不同时段的特点,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推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红利”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三个方面的机遇:一是劳动力供给充分,价格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较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快。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推进“三个转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表明我省已经从“人口红利”中获益。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根本途径。我省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另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巨大。因此,一要坚持就业优先.确立以就业优先和兼顾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就业规模、降低失业水平为当务之急:二要鼓励自主创业,从体制、政策等各方面为自主创业营造环境、降低风险,既可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又可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获取“人口红利”的大小,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四要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这是一个“人口红利”的宝藏。
投资于教育和健康。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获取“人口红利”、建立人力资本的重要条件。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人口素质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等问题仍较突出。一些传染性、突发性疾病已经对人口安全构成了威胁,就医难的问题也较突出。将公共财政优先投资于教育和健康,既是获取“人口红利”的必然要求,也有“人口红利”期本身带来的发展机遇。以教育为例,随着受抚养少儿人口的减少,为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为实施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减轻了压力,为逐步走向普及高中教育、发展大学教育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尽快实现两大基本目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同时,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尽其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积极构建养老体系。在“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前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也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机遇。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做准备。我省“人口机会窗口”大约在2029年前后关闭,留给我们应对的时间也就是20来年。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与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做好准备,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议:要加快建立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对城镇主要是完善,对农村则需要加快探索建立。“人口红利”的形成,计划生育家庭功不可没。因而在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时,应当首先惠及计划生育家庭,比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等,都是具有养老保障性质的“德政善举”;要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由政府投入建设一批综合性老年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福利领域,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骨干的老年福利体系。
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我省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是形成和维持“人口红利”的根源。但是,由于行政强制手段消失等原因,目前我省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已经出现生育水平反弹的苗头,加之我省又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水平将出现正常回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异常艰巨。为此,要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要营造氛围.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行计划生育的主张,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社会动员能力;要稳定队伍。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有人管事,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根基所在;四要保障投入,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有钱办事。否则就难以建立新机制,势必陷入“靠超生养计生”的恶性循环。
(本文作者系省政协常委、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人口红利”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类似的机遇也基本上只有一次。在2002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中特别指出,“人口红利”期是为发展中国家打开的“机会的窗口”,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性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韩国在1961年把家庭计划(即计划生育)确立为一项国策,使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随之出现了“人口红利”期,韩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机遇,从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优势出发,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给予资源和资金支持,创造了令人称羡的“汉江奇迹”。
我省的“人口红利”期大致从1986年开始,到2029年前后结束,持续40多年。此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段:2001年前,少儿负担系数相对较高,总体在30%以上,老年负担系数较低,总体在10%以下;从2002年到2016年,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都比较低,总负担系数均低于40%,也就是一个劳动力人口最多仅供养0.4个非劳动力人口,是我省人口负担程度最轻的时段;2017年以后,少儿负担系数仍然较低且保持稳定,大体在20%~22%上下,老年负担系数则不断攀升,将从20%提高到30%。能否根据不同时段的特点,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推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红利”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三个方面的机遇:一是劳动力供给充分,价格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较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快。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推进“三个转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表明我省已经从“人口红利”中获益。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根本途径。我省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另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巨大。因此,一要坚持就业优先.确立以就业优先和兼顾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就业规模、降低失业水平为当务之急:二要鼓励自主创业,从体制、政策等各方面为自主创业营造环境、降低风险,既可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又可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获取“人口红利”的大小,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四要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这是一个“人口红利”的宝藏。
投资于教育和健康。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获取“人口红利”、建立人力资本的重要条件。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人口素质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等问题仍较突出。一些传染性、突发性疾病已经对人口安全构成了威胁,就医难的问题也较突出。将公共财政优先投资于教育和健康,既是获取“人口红利”的必然要求,也有“人口红利”期本身带来的发展机遇。以教育为例,随着受抚养少儿人口的减少,为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为实施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减轻了压力,为逐步走向普及高中教育、发展大学教育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尽快实现两大基本目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同时,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尽其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积极构建养老体系。在“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前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也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机遇。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做准备。我省“人口机会窗口”大约在2029年前后关闭,留给我们应对的时间也就是20来年。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与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做好准备,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议:要加快建立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对城镇主要是完善,对农村则需要加快探索建立。“人口红利”的形成,计划生育家庭功不可没。因而在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时,应当首先惠及计划生育家庭,比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等,都是具有养老保障性质的“德政善举”;要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由政府投入建设一批综合性老年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福利领域,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骨干的老年福利体系。
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我省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是形成和维持“人口红利”的根源。但是,由于行政强制手段消失等原因,目前我省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已经出现生育水平反弹的苗头,加之我省又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水平将出现正常回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异常艰巨。为此,要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要营造氛围.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行计划生育的主张,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社会动员能力;要稳定队伍。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有人管事,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根基所在;四要保障投入,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有钱办事。否则就难以建立新机制,势必陷入“靠超生养计生”的恶性循环。
(本文作者系省政协常委、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